光明網訊連日來,網絡中頻頻出現東北經濟衰落論,其中一大觀點便是東北原有優勢逐漸消失、經濟活力衰退、人才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近日,光明網記者跟隨直擊東北媒體小組走訪了東北多個省市,在與多位當地企業家的對話中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不斷奮進中的東北。
創新思維 「小資源」變成「大產業」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吉林省東部邊境上有這樣一個「吃貨天堂」延邊,以美食著稱。當地朝鮮族企業家通過傳統手藝與現代化工業結合,將這齊酸辣甜脆於一身的辣白菜發展為當地綠色經濟之一「泡菜經濟」。
延邊金剛山辣白菜生產基地
「我們昨天一天賣了大概2000多件泡菜,銷售額大概是一天二三十萬。2016年我們產值接近一個億,2017年準備達到兩個億。 」 延邊金剛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勇哲介紹。
縱觀大江南北,辣白菜並非只有延邊獨有,可為何偏偏在延邊能將「辣白菜」演變為大產業呢?
延邊金剛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勇哲接受記者採訪
「因為我是朝鮮族,幾乎餐餐也都離不開辣白菜以及各種小菜,做辣白菜的技能代代家傳。」趙勇哲笑說,「所以做起來事情來十分得心應手。」
之所以能夠做大辣白菜的產業,趙勇哲這需要歸功於當地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泡菜是朝鮮民族的民俗特色,我們採用的食材也是來自當地的白菜、蘋果、梨子等製成,泡菜味道和別處很不一樣。「
「幾乎所有的藥材都是來自長白山的野生藥材,不少藥材都是從敦化、圖們等地收購來的。」 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鄭長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的發展也是基於當地的特色自然資源,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產品迭代更新。
可以看到,東北正在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當地企業家們正「摩拳擦掌」,創新發展思路,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以及政策優勢,已然成為東北振興大軍的得力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