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又叫橘皮、紅皮、貴老、頭紅、橘柚、柑子皮、黃橘皮、陳柑皮、廣陳皮、新會皮、土陳皮等。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之外皮。主要產於我國長江以南之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脾、肺經。《神農本草經》曰:「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藥性論》載:「治胸膈間氣,開胃,主氣痢,消痰涎,治上氣咳嗽。」《本草綱目》謂:「苦能洩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溼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可見,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之功效。常用於胸腹脹滿、反胃嘔吐、不思飲食、咳嗽痰多、食滯便洩等。
陳皮在廚房裡的運用。
一、陳皮醒酒湯
原料:陳皮、香橙皮各500克,檀香200克,葛花、綠豆花各250克,人參、白豆蔻各100克,鹽適量。
製法:將香橙皮(去白),與其他原材料一起共研為末,拌勻裝入瓷罐中。每天2次,早、晚各服一湯匙,用白開水衝服。
功效:解酒醒神。適用於飲酒過多、酒醉不醒者飲用。
二、陳皮芋頭鴨
原料:鴨腿350克,芋頭150克,陳皮、鹽、薑片、蔥段、茴香、料酒、植物油、白糖、醬油各適量。
製法:將鴨腿洗淨去骨切塊,芋頭削皮切丁,蔥與陳皮切絲。鍋中放油燒六成熱,放薑片、蔥絲爆香,放鴨肉塊炒熟,加醬油、茴香,水燒開,放料酒、鹽、白糖、陳皮絲,蓋蓋,文火燜燒。鴨肉將熟時加芋頭丁,燜爛熟時收汁,去薑片、茴香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潤燥、養胃理氣。提升機體抗病力。
三、陳皮炒雞蛋
原料:雞蛋2個,陳皮、生薑各5克,蔥2根,油、鹽各適量。
製法:將陳皮用冷水浸軟,洗淨,切細絲;生薑去皮,磨成薑汁;蔥去鬚根,切粒。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勻漿,加入薑汁、陳皮絲、蔥粒、鹽,調勻後,用大火起油鍋,下雞蛋炒熟即可。
功效:健脾化痰、下氣止嘔。對妊娠痰阻氣滯、嘔吐、惡聞食臭、脘悶不舒效好。
四、陳皮滷乳鴿
原料:陳皮、八角、肉桂各6克,乳鴿2隻,草果1個,丁香3粒,醬油、鹽、紅糖、姜、蔥、植物油、雞湯各適量。
製法:將乳鴿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蔥切段,姜拍松,陳皮切絲。將植物油倒入鍋中,中火燒熱,放入姜、蔥爆香,加入紅糖、醬油和雞湯,再下入陳皮、八角、草果、丁香、肉桂,煮30分鐘後,加入乳鴿同滷,再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芳香行氣、益精髓。對不思飲食、心悸氣虛、心律不齊效佳。
此外,陳皮和大米熬粥,可理氣健脾、化痰降脂;陳皮與紅棗、赤小豆、花生仁一起煮湯,食之對腳氣腫痛效好;陳皮與河蝦等還可製成鮮香、營養的美味。
注意: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慎用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