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會上「搖晃的葡萄酒杯」
1915年,舊金山,第十四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現場。
這是中國首次派團亮相國際博覽會,由張弼士先生擔任「遊美商業報聘團團長」,黃炎培先生擔任報聘團秘書,一行四十餘人載著茶葉、瓷器、絲綢、白酒和葡萄酒前去參展。
在中國展臺上,外商熟悉的茶葉、絲綢、瓷器備受歡迎,而來自中國的葡萄酒因為知名度低,備受冷落。
面對冷清的中國葡萄酒展臺,張弼士先生認為不能坐以待斃,他手持一杯張裕可雅白蘭地,主動與外商打招呼,隨著搖晃的酒杯中散發出陣陣酒香,外商漸漸被酒吸引,品嘗之後,更是覺得此酒味道醇厚、回味無窮,外商便詢問道:「此酒產自哪裡?」
張弼士悠然一笑,吐出四個字:「中國煙臺。」
這屆博覽會,來自中國煙臺的可雅白蘭地、紅玫瑰葡萄酒、瓊瑤漿和雷司令白葡萄酒一舉榮獲4枚金質獎章,名聲鵲起。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市場,中國葡萄酒正在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記錄著中國的崛起和復興。
百年傳承,始於朝陽
中國的葡萄酒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但現代中國葡萄酒文化的起源,還要從百年前的煙臺說起。
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先生斥資300萬兩白銀,艱難創業,在煙臺創辦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拉開了中國葡萄酒現代釀造工藝的序幕。
張弼士選擇在煙臺建立張裕葡萄釀酒公司,一方面是地理原因,煙臺位於盛產葡萄酒的北緯40度黃金地帶上;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煙臺作為開埠口岸,雲集了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龐大的葡萄酒需求,有利於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和完善。
煙臺的開埠歲月,最早要追溯到1861年。開埠後,煙臺迅速吸引了英、法、美、德等17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創下當時亞洲之最,一座座不同國家不同特色的建築群,見證了煙臺的開埠歲月。
從煙臺山到朝陽街、再到所城裡,冥冥之中連成一線,不僅貫穿了煙臺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更貫穿了煙臺的過去和未來。其中,短短不過400米的朝陽街,更是承載了煙臺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在近代,煙臺朝陽街吸引了大量中外商號聚集,坐擁福順德錢莊、南洋大藥房、魯興銀行、古漢飯店、協立夫夜總會跳舞場、金城電影院、中興商行、裕中公司、渤海公司等百餘家中外企業。
中國鐘錶工業的開創者寶時造鐘廠、如今遍布全國的亨得利眼鏡店,都是在這條街上誕生的。
中國現代葡萄酒看煙臺,煙臺開埠文化在「朝陽」。朝陽街的百年歲月,濃縮了中國近代的開埠文化,見證了民族工業的自強不息,匯集成一部實現從無到有的民族奮鬥史。
盛世重構,文化回歸
150年的滄桑巨變,朝陽街已經不復當年的光鮮亮麗,當煙臺這座城市即將迎來更新升級,百年朝陽老街的塵埃又該如何拭去,重現當年「十裡洋場」的繁華景象?這是煙臺城市更新的難題,也是擺在拈花灣文旅面前的考題。
憑藉對中國傳統文化捻熟於心和對現代文旅體驗的獨特見解,拈花灣文旅迅速捕捉到了中國葡萄酒文化之於國家、之於煙臺、之於朝陽街的特殊意義。
從100多年前的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到如今產業鏈最完善的中國優質葡萄酒產區,中國葡萄酒產業從起步到發展的歷程,不僅見證了民族工業的不斷突破,更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旅。國興則酒興,國運即酒運。
煙臺,中國現代葡萄酒文化的根基在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歷史條件下,中國葡萄酒從在萬國博覽會上一鳴驚人,到成為國際賽事的「常客」,助力煙臺成為亞洲唯一一座國際葡萄·葡萄酒城。
中國葡萄酒文化之所以能快速起步,奮起直追,拋開煙臺地理環境外,朝陽街開埠文化的薰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朝陽街不屈不撓的民族實業精神,更是賦予中國葡萄酒文化嶄新內核。從此,中國葡萄酒文化醞釀出了獨一無二的東方民族神韻。
當中國傳統文化解構者拈花灣文旅,遇上承載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的煙臺朝陽街,當沉浸式文化表達特色遇上百年時光釀造的中國葡萄酒文化,大國名匠,風雲際會,浮世盛景再現!
沉浸表達,朝陽新生
2月9日,煙臺朝陽街正式迎來「新生」。以彌散式的葡萄酒街區為特色,以「文旅+葡萄酒產業」為核心IP。融合了歷史文化、商業活動、休閒娛樂、精品旅居的朝陽街,正在以嶄新面貌向世人敞開懷抱。
圍繞葡萄酒文化IP,朝陽街從街頭到街尾共設置了5組動態雕塑,人們所熟知的葡萄酒杯、酒桶、開瓶器等紛紛化身雕塑,在燈光和音樂中與遊客進行互動,傳達著新生的喜悅,烘託朝陽街濃鬱的葡萄酒主題。
朝陽街不僅通過動態雕塑來闡述葡萄酒文化IP,更嘗試通過嶄新的商業形態實現沉浸式表達。在未來開放的「微醺世界」中,拈花灣文旅將通過燈光設置、布景、VR科技等手段,重現葡萄酒的氣味、口感體驗,讓遊客享受浸沒式的美酒風情。
歷史上,省內率先開埠,吸引了大量洋行入駐,讓朝陽街成為當時中華大地上罕見的「商業新物種」。如今,拈花灣文旅通過沉浸式文化表達手段,以中國葡萄酒文化為內核,將朝陽街打造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街區新物種,以時代審美致敬民族傳承。
朝陽街的「新生」,不僅承載了拈花灣文旅對煙臺歷史文化的深刻研究,更彰顯了拈花灣文旅對傳承傳統文化的創新解讀。充滿藝術氣息的現代雕塑、多種商業業態的創新融合,讓葡萄酒文化和開埠文化以更先鋒的表達方式呈現在遊客面前,為煙臺打造了全新的城市名片。
一杯素酒,一種傳承
一杯素酒,一種傳承,一抹異域風情、一種東方神韻,朝陽街,穿越了百年光景,用最有力度的葡萄酒文化,構建了令人心馳神往的文旅體驗。
經過拈花灣文旅的重構,朝陽街不再局限於一個簡單的旅遊目的地,更是中國製造的展示窗,一個永久式的博物展館,記錄著以中國葡萄酒製造者、研究者為代表,中國民族工業這些年的驕傲和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