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助推五大建設進程 盡顯現代都市風光
2008年12月19日11:07 來源:人民網
清晨,星羅棋布的遊園綠地、清水河畔,晨練的人們沐著霞光,好一派祥和的人間美景;白天,不息的車流穿行在一幢幢挺拔現代的高樓之間,好一派熱鬧繁華的現代都市風光;夜晚,淮海北路霓虹燈閃爍,流光溢彩,人流如織,好一個火樹銀花不夜天……
今年以來,淮安市中心城市建設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東進南連、三城融合、五區聯動」發展戰略,聚焦「一河、三區、四園」八大功能區,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優化布局,完善功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有力地助推了該市「五大建設」進程,向輻射2000萬人口的蘇北腹地中心城市快步邁進。截至11月份,七大類426個城建重點項目中,開工391項,開工率達91.8%,竣工193項;完成投資123.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4.3%,預計全年完成投資140億元,超過年度目標8.3億元。周恩來紀念館東南入口改造工程、金馬廣場、淮安書城、金鷹國際、樂園購物廣場、神旺大酒店、淮安國際會展中心、南互通連接線、西互通連接線、北京路大橋、天津路大橋等一大批重點工程成為淮安城市的新地標。
一、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是廣大市民安居樂業的家園,中心城市則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更是增強區域競爭力的火車頭。
經典規劃引領城市建設。按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生態旅遊城市,長三角北部地區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和先進位造業基地」城市性質和蘇北腹地輻射2000萬人口的重要中心城市新定位以及該市「構築大交通、培植大產業、發展大流通、繁榮大文化、開發大旅遊」的五大建設目標,今年以來,該市啟動修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高標準組織編制了中心城市《高層建築夜景方案設計》、《主城區及楚州古城戶外廣告規劃》、《橋景觀設計》、《公共運輸專項規劃》、《主城區活水工程規劃》、《機場周邊地區分區規劃》、《市中心城區城市更新、危房改造規劃》、《河下古鎮城河街地段修建性詳規》等22項規劃成果。目前市區控規率和全市規劃覆蓋率基本100%,跨入全省領先行列。完成了一批城市設計,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做到「合則和諧美,分則個性秀」。
精緻建設彰顯特色城市化。淮安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偉人故裡,「四水穿城」等特色為天下獨有。今年以來,該市走以特取勝之路,進一步挖掘凸現淮安「歷史、文化、名人、綠水」特色,為建設文化、旅遊大市服務。
弘揚運河文化,重點打造裏運河文化長廊。目前,主城區「四館二祠」已建成。集結了淮安運河九大景區的四大特色景區,成為人們探索古運河歷史、尋覓文化瑰寶的絕佳去處。裏運河文化長廊楚州段景觀設計成果,主城區裏運河北岸大閘口至清隆橋段風光帶景觀設計及楚州段景觀設計成果已完成並提交專家審查通過論證。
彰顯名城特色,全面規劃建設「文楚州、景楚州、金楚州」。楚州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中國特有的「三聯城」城市格局。規劃中注重加強古城整體格局的保護和整體風貌的營造,體現古城水文化特色。重點培育「三湖一垠」,即勺湖、月湖、蕭湖和桃花垠等周邊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提升環境品位和周邊土地經營價值。同時重視上坂街駙馬巷和河下古鎮歷史街區的整治和保護。首期實施「一河兩街五景」工程成效已經顯現。凸現綠水生態特色。
變「水在城中」為「城在水中」,彰顯淮安水城特色,由「城市生態」向「生態城市」邁進。通過加快北京路、翔宇大道、枚皋中路等主幹道沿線生態景觀廊道的規劃建設,該市強化「四河」及楚秀園、缽池山公園、楚州三湖景區等生態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形成了淮安獨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精細管理髮揮最大城市效應。今年以來,該市突出長效管理,每月初定期召開城管點評會,對2100多個問題進行了交辦和整改。新增便民服務點105個、免費公廁35座、非機動車免費停靠點9個,解決98名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放大了該市「和諧城管」品牌,在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上獲得「2008中國城市管理進步獎」。
二、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載體。
今年以來,該市從抓投入、抓項目、抓進度入手,堅持市領導掛鈎城建重點項目、房地產開發項目現場觀摩推進等制度,建立健全協調推進機制,梳理出二十大公共建築及社會事業項目、十大市政設施項目、十大環境提升工程、二十大安居工程,以創新的思路破解土地、資金、拆遷、內需不足等難題,全力推進各項工作。
城建項目個個成亮點。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淮海路打造成蘇中蘇北第一商業街,按照「出新、出景、出彩」的目標,實施市容景觀「十項」工程,高標準對淮海北路市容景觀提升進行規劃改造。工程實施後,中心城市核心區街道更加整潔,市政設施更加完善,夜景觀更加絢麗多彩,商業氛圍更加濃厚,廣大市民的歸屬感、自豪感、家園感更加強烈,為該市實施的「五大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形象支撐。
為有效破解資金難題,該市加大籌融資力度,採取土地推介、項目運作、資產整合和環境提升等措施,努力拓展經營空間、提高經營效益。前10個月,市直實現融資22.38億元,其中新增貸款8.8億元,項目運作籌資5.88億元,回收土地出讓金9.1億元。
面對房地產銷售下滑的趨勢,該市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控和預測,適時出臺了兩個政策,引導房地產企業積極應對困難,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截至10月底,市區房地產完成投資52.49億元、在建661萬平方米、竣工153.44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36.6%、51%和35.4%。保障性住房建設完成投資9.27億元,開工160.14萬平方米,竣工53.6萬平方米。以「創新物管體制、構建和諧社區」為主題的特色物管項目獲得「江蘇省人居環境範例獎」,並被省裡作為重點項目上報國家。
目前,市直完成中心城市重點項目投資37.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0%,開工132個項目,開工率達90.4%;「五區」共完成投資85.85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6.3%,開工259個項目,開工率達92.5%。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24.5億元,越秀路和越秀路橋、柯山路、枚乘路、開元路、合肥路、杭州路、大同路、古黃河截汙等市政重點項目相繼竣工。為保證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全面完成了市區橋梁維修加固工程。人防建設新開工29個項目、14萬平方米,竣工15個項目、5.6萬平方米,市級人防地下指揮所建成並將投入使用。園林綠化建設完成投資3.29億元,實施5大類134個項目,新增綠地面積221.3萬平方米,新建遊園綠地20個、9.2萬平方米,楚秀園、勺湖公園免費對外開放。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區和商務新城建設完成投資3億元,拆遷2317戶、44.14萬平方米。今年9月,該市成功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吳公祠復建、陳潘二公祠復建、淮安名人館、戲曲博物館、楹聯館、古末口、小青口碑亭、河下古鎮一河兩街五景等裏運河文化長廊建設項目基本完成,有的已經對外開放。黨校新校區、西安外國語大學淮安學院等社會事業項目主體竣工。萬達廣場、新淮海大廈、二河碼頭大橋、丁集交通樞紐、淮安民航機場等工程順利開工。
為了確保城建項目工程質量,該市出臺了一系列質量管理政策,開展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和優質工程創建活動。全省質量管理現場會本月將在該市召開。(郝道君 周熔熔 蔣中凱 徐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