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珠海高欄港區駐高州市鎮江鎮江口村工作隊隊長陳少輝

2020-12-21 茂名網

陳少輝在江口村火龍果產業基地了解種植情況。

江口村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高州鎮江鎮東南部,與石鼓鎮一江相隔,距高州市區約20公裡,距離鎮政府約3公裡,面積為3.53平方公裡,高州著名的鑑江繞村而過,風景秀麗,民風淳樸。該村轄下有6條自然村,總戶數723戶,共3125人,黨員82人。全村耕地面積2450畝,其中水田面積1500畝,人均水田面積只有0.48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何首烏、番薯、花生、蔬菜等,水產養殖500畝,主要養殖羅非魚和四大家魚等。

江口村雖然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但卻是一條省定貧困村。2015年,全村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多元,貧困戶年人均收入不足3700元,村集體年經濟收入僅為6500元。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185人,貧困發生率為5.8%。其中,五保貧困戶25戶25人,低保貧困戶17戶38人,一般貧困戶34戶122人。有勞動能力貧困戶38戶135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38戶49人。

陳少輝與江口村扶貧戶敞開心扉地交談。

2016年,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對口幫扶江口村。2016年4月,時任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平沙鎮團委書記的陳少輝走馬上任,到江口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自駐村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在珠海市扶貧辦指導下和高欄港區的高度重視下,陳少輝堅守扶貧一線,與村民、貧困戶打成一片,工作盡職盡責,主動作為,勇於擔當,用心用情用力專注於扶貧工作,扶貧成效顯著,令江口村特別是貧困戶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幫扶脫貧,豎起脫貧信心

「陳書記,您又來啦!」江口村55歲的張承有正在自家屋門前的魚塘上清理漂浮物,見到陳少輝進來,趕忙打著招呼,可見他和陳少輝是多麼的熟絡。張承有是鎮江鎮江口村委會江口村人,今年55歲,他不但是貧困戶,也是一個殘疾人。十多歲時左腳骨髓的原因致殘。因為殘疾貧困,他年近40才娶了一個四川籍的老婆,生了一個兒子今年已17歲,只是這個老婆在2003年忍受不了這個貧困的家庭,拋棄他和年幼的兒子離家而去,至今不知所蹤。從此之後,張承有既當爹又是娘,父子倆相依為命。雖然張承有非常勤勞,但因為身體殘疾,又要照看兒子,只能在家耕種幾畝農田,種些果樹,生活清苦貧困。

陳少輝在整理扶貧資料。

2016年過4月,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到江口村精準扶貧,陳少輝作為駐村工作隊隊長進駐江口村,上任伊始,他就進村入戶,摸清村情和每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了解到張承有的情況後,他得知張承有家門口有一張一畝大的廢棄魚塘,便鼓勵張承有利用魚塘養殖本地塘蝨魚。但養殖塘蝨需要把魚塘改造成硬底化,大約要投入4萬元。屬於貧困戶的張承有當然拿不出這麼一大筆的錢,但他非常心動,他也知道這是他和兒子脫貧致富的一條好途徑。

張承有想嘗試,又吃苦耐勞,如果有好的項目,這樣的貧困戶是最有希望脫貧的。說服張承有同意,說幹就幹,陳少輝首先幫張承有申請了5000元的啟動資金,著手修建魚塘。但泥水佬進場施工後有顧慮,擔心做了工後因張承有窮而收不到工錢,陳少輝就到現場做泥水佬的工作,「你們放心,張承有家的事就是我們珠海工作組的事,如果到時收不到工錢你們就來找我!」有了陳少輝的承諾,魚塘的修建得已順利進行。

魚塘修建好後,張承有第一次投入了15000塘蝨魚苗,陳少輝幫他請來技術指導,教他如何養殖,因為欠投入,又幫他賒飼料,幫他申請了25000元的小額貸款。辛勤和付出是會有回報的!今年4月,張承有的魚塘已第一次收穫,捕獲了400斤塘蝨,小小的收穫令他還清了做魚塘的工錢。目前,張承有魚塘的塘蝨約還有7000條,估計11月中旬即可捕撈,產量約3000斤,每斤收購價達7-8元,保守估計可收入2萬元。

對張承有的幫扶,除了魚塘,陳少輝還扶持他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如火龍果、玉米和荔枝、龍眼等果樹,陳少輝種植的5畝水稻,每畝也可獲500元的種養補貼。僅去年,張承有一家就獲取了幫扶收入10000元。

採訪中,張承有的臉上總是洋溢著淡淡的笑容,我們感覺到這是他自信的微笑。這位辛勞了半輩子的殘疾人,經歷了中年時妻子的拋夫棄子,經歷了半生的貧困,依然堅強,用他巍巍的雙肩,為兒子遮風擋雨。如今,在珠海扶貧幹部的幫扶下,他走出了一條脫貧的路,家中開始有奔頭。他對陳少輝是感激的、熱情的,因為他們的幫扶是實實在在的,是行之有效的,是可以令他家脫貧並走上致富路的。

精準發力,扶貧成效顯著

張承有只是陳少輝幫扶江口村貧困戶的一個例子,兩年半來,陳少輝堅守扶貧一線,是真真正正的以江口村為家,實實在在的竭盡全力開展扶貧工作。在和他攀談中,「我們村」總是脫口而出,沒有半絲做作,他已完完全全融入江口村,並且以是江口村人為榮。

在村委會了解群眾困難。

兩年半的駐村,在陳少輝的努力和協調下,江口村引進各方扶貧資金達1500多萬元,其中高欄港區資金達600多萬元,統籌及行業資金達380萬元,社會資金達500多萬元。兩年多來,在他的精明強幹和不懈努力下,江口村共實施幫扶項目1763個,其中貧困村項目28個,貧困戶項目1735個,實現了貧困戶55人勞動轉移就業,2018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500元躍升至12000多元,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不足3700元躍升至8540元。兩年來,34戶貧困戶危房改造領取補貼129.8萬元,41名在校生領取教育補貼24.6萬元,13戶貧困戶成功貸款49.5萬元,76戶貧困戶領取分紅金30萬元,各方慰問金額達25萬元,引進社會各方扶貧資金達500多萬,有效推進了脫貧進程。目前已經實現脫貧63戶148人,佔貧困總人數80%。

在扶貧攻堅的工作中,陳少輝積極推動「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轉變,增強貧困村內生動力,通過實施產業扶貧實現穩定脫貧。

摸清江口村的底子後,根據實際情況,陳少輝積極引導投入資金與龍頭農業公司合作建設珠茂火龍果莊園300畝,每年產值達近千萬元,成功獲批為廣東省農業公園,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紅金+薪金+租金」方式的增收。產業扶貧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帶動400多戶農戶增收,村委會集體增收20000元;70人村民或者貧困戶務工,同時目前已經有200多人次參與季節性務工,收入每月超過2000元;47戶村民(貧困戶)參與種植火龍果50畝,戶均增收8000元;76戶貧困戶入股分紅每年戶均分紅3000元;62戶村民土地租賃平均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另一方面陳少輝引導在村中成立奔富種養合作社,吸收貧困戶和村民210人入社,建設150畝以種植玉米和辣椒為主的蔬菜種植示範基地,推動種植優質水稻800畝,每年組織500多人次參加種植培訓班,對貧困戶實施「以獎代補」分散種養項目50個,村民增收2000元以上,引領村民脫貧致富。

江口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欠帳太多,民生工程發展滯後。駐村以來,陳少輝致力加強江口村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300多萬元落實民生工程,包括修建水泥路6公裡,結束了泥濘爛路,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安裝路燈370盞(包括鎮江大道路燈)長度達12公裡,改變村民摸黑出行歷史,5萬人受惠;新建和修繕農業水利水渠2公裡,啟動農業汙染源防治工作,800畝農田得到有效灌溉;新建垃圾房(池)25個,實施保潔制度,保證垃圾不落地;修建文化廣場6處6000平方米,滿足了村民對文體文化的日益需求;水改800多戶村民用上安全飲水,保證了村民健康安全;完成危房改造34戶,保障了貧困戶有安全住房;新建衛生公共服務中心,保障了村民小病不出門。

在黨建方面,陳少輝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配合村委會各項工作,令全村作風為之一新。陳少輝堅持率先垂範,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彰顯珠海乾部優良作風。他積極推進以黨建引領助推精準扶貧,江口村黨支部榮獲2017-2018年度茂名市「先進黨組織」稱號。一是開展「先富幫後富,鄉親結對扶」活動,引導黨員、鄉賢結對貧困戶,吸引幫扶資金達50多萬元;二是創建以農村文化樓為陣地的黨建示範點,引進2名村級後備幹部,得到茂名和高州組織部的肯定和推廣;三是投入100多萬元700平方米公共服務中心,打造高州市首家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示範點。

因愛而傾注,「全能」的駐村幹部

駐村是一個錘鍊人的工作,現在的陳少輝是一個「全能」的村幹部,除了他的本職扶貧,民政、綜治、維穩、教育、醫療,他樣樣熟悉,在駐村中要樣樣兼顧。因為威信高,他時不時還要去調解村民的糾紛。由於經常要去到田間地頭,對各種種養和農事他已耳熟能詳。這是因為愛而傾注,因為專注而辛勤付出。

陳少輝在扶貧幹部中被人稱為「拼命三郎」,他曾經不顧腰椎粉瘤手術未愈,白天上午打點滴下午堅持工作連續一星期,出色地完成了珠海產業扶貧現場會江口村會場工作。

作為扶貧駐村幹部,陳少輝常年以村為家。

2017年7月,他休假回珠海陪護妻子住院動手術,這時,一個電話從高州打來,要他速回江口村參加一個扶貧特別任務。陳少輝二話不說,匆匆叫來妹妹代替照看妻子,連夜從珠海趕回江口村,第二天全心投入工作,並出色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在他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帶動下,全村黨員幹部全面提振精神,同心同德,擼袖實幹,推動了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每年元旦,陳少輝讀小學的兒子和妻子都會來江口村度過,他說,這是讓妻子兒子熟知他工作的地方,知道爸爸離鄉背井的緣故,同事每次都會讓兒子去到貧困戶家作客,讓孩子知道辛苦並培育孩子的愛心。

愛上這裡純樸的村民,愛上江口村這片熱情的土地。兩年半來,陳少輝用心用情用力在江口村做好扶貧工作,堅守扶貧一線,團結同志,與當地政府和村委會幹部打成一片,進村入戶,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共同推進扶貧攻堅工作,為打贏全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的工作態度和兢兢業業的責任心得到了當地幹部和群眾的高度表揚,也彰顯了新時代扶貧幹部的風採。

文/圖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瑞祥 岑穩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

相關焦點

  • 青春汗水揮灑扶貧一線 ——記高州市東岸鎮平坑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謝...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甘楊松 攝茂名網訊 在高州市東岸鎮平坑村,有這樣一位90後小夥子,自2018年12月以來一直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叫謝崇錦,珠海水控集團職工。自駐村以來,珠海水控集團的扶貧工作在珠海市2018年、2019年度扶貧工作考核中獲評為最高等級「好」,他也被珠海市扶貧辦評為優秀駐村幹部。一電話成了最年輕的扶貧隊員2018年11月底,跟往常一樣上班的謝崇錦,突然接到公司的通知趕赴高州市東岸鎮平坑村扶貧一線掛職扶貧,為下一屆輪換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提前駐村學習。
  • 【小城子鄉鎮江口村駐村工作隊:開創鄉村旅遊扶貧新模式】
    農安縣文化和旅遊局駐農安縣小城子鄉鎮江口村工作隊,以扶貧為己任,不斷加強工作隊自身建設,持續推動旅遊興鄉戰略,促進旅遊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入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效鞏固了脫貧成果。駐村以來,駐村工作隊積極發揮當地旅遊資源優勢,爭取扶貧資金,通過招標在吉林造船廠採購兩艘遊船,建設松花江碼頭。通過承包的方式增加經濟收入,為貧困戶增收。
  • 記天祝縣大紅溝鄉西頂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陳桂雲
    【精準扶貧 共奔小康】  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記天祝縣大紅溝鄉西頂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陳桂雲  本報記者 馬順龍  在天祝雪域高原,有一種非常普通的花,風越狂,身愈挺;雨愈打,葉愈翠;  武威市交警支隊政治處主任、共產黨員陳桂雲,就以她對駐村群眾的真幫實扶,被當地群眾稱為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  2014年11月,陳桂雲第一次來到天祝縣大紅溝鄉西頂村。這個海拔2800米的封閉落後小村,「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面對33戶、117名群眾脫貧致富的企盼,陳桂雲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責任。
  • 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區13處水浸黑點計劃年底全部完成整治
    5月25日上午,珠海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高欄港區普降大雨,在平沙鎮西海岸小區路口,以往逢雨必浸的情況不見了。據統計,高欄港區13處水浸黑點已有7處完成整治,其餘水浸黑點也將於6、7月份陸續進場施工,預計至年底完成全部水浸黑點的整治工作。
  • 珠海市高欄港區食藥監局抽檢590批次食品 不合格23批次
    >高欄港經濟區南濠酒樓麥香包————2015.8.19 218揭陽市永興麵粉有限公司——珠海葡記食品有限公司小麥粉————2015.>————高欄港區平沙鎮強記熟食加工檔滷水豬肉————2015.7.10 232————高欄港區平沙鎮藍朝福熟食加工檔滷水鴨翅膀——
  • 駐村扶貧工作隊賣雞記
    現年41歲的秦國華,是金臺村的建卡貧困戶,之前一直在外務工。2014年的一場車禍,讓他視力受損,造成視力二級殘疾。幾年前,秦國華的妻子因為不堪貧窮,遠走他鄉,從此再沒回來。秦國華的兩個女兒還在讀書,母親癱瘓在床,父親也常年患病。這些困難並沒有壓倒秦國華。2017年,秦國華聽說建卡貧困戶能申請5萬元普惠金融無息貸款,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申請。
  • 高欄港區平沙新城建設提速
    在中心公園之外,平沙新城其他配套設施也迎來新進展,內部路網已通車、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在開展軟基處理施工、鄰裡中心計劃年內開工…… 自2013年啟動建設以來,平沙新城就承載著完善高欄港區城市功能、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使命。未來將在高欄港區打開新的城市空間,一改過去高欄港區「有區無城」的局面,成為「港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陣地。
  • 退伍不褪色——記南召縣南河店鎮柏林庵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嶺
    張嶺同志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南召縣政府機關事務中心的一名幹部,2015年8月選派擔任南河店鎮柏林庵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以來,他下定決心忙扶貧,一片真心辦實事,滿腔熱血為群眾,他吃住在村訪民情,登門入戶聽民意,日思夜想謀辦法,殫精竭慮解難題。在農村這個大舞臺上,他付出了努力,流下了汗水,也做出了成績,得到了收穫。
  • 扶貧使者——記省水利廳駐永順縣卓福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編者按:實施精準扶貧以來,我州廣大駐村工作隊員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紮根農村,心繫群眾,凝心聚力攻克貧困堡壘,湘西擺脫了千年來的絕對貧困。其間,湧現出很多盡心盡力為民辦實事的優秀隊員,他們被老百姓親切地譽為「扶貧使者」。省水利廳駐永順縣永茂鎮卓福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唐光澤就是其中的一位。
  • 勇擔使命守陣地,情系群眾灑鄉村——記孫吳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
    勇擔使命守陣地,情系群眾灑鄉村——記孫吳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 2020-03-26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撐起「扶貧」豔陽天——記湖南衡陽縣交警大隊駐村扶貧工作隊
    「駐村後,我們就立即投入到入戶走訪排查的工作中,隨後渣江又成立了專門的黨建扶貧支部,以黨的思想武裝扶貧隊員的頭腦,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履行工作隊職責。」時任縣交警大隊駐東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何曙光說。回憶起2017年剛駐村時的情景,何曙光告訴筆者:「剛開展入戶調查時,村裡老百姓反應不是很積極熱情,以為就是城裡的幹部下來隨便搞搞弄弄走走過場。
  • 記射洪市沱牌鎮黃村村駐村工作隊隊員蔣義全
    從三尺講臺到田間地頭——記射洪市沱牌鎮黃村村駐村工作隊隊員蔣義全獲獎時間:2018年  榮譽稱號:全省脫貧攻堅「五個一」幫扶先進個人  獲獎時職務:射洪縣青堤鄉青堤學校教師,射洪縣青堤鄉黃村村駐村工作隊隊員  一根板凳、一張課桌、一塊小黑板,一位學生,這是蔣義全在沱牌鎮黃村村的簡易課堂。
  • 【駐村工作】駐村助脫貧 情系枳幾也——記駐村工作隊隊員侯成貴
    【駐村工作】駐村助脫貧 情系枳幾也——記駐村工作隊隊員侯成貴 2020-10-05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路上無怨無悔——記磚塘鎮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肖金春
    2019年9月,為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上級盡銳出戰的要求,來自縣民政局的肖金春主動請纓,前往磚塘鎮永昌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自擔任隊長以來,他真抓實幹,融入基層,與貧困戶打成一片,急貧困戶之所需,傾情幫扶,精準施策,脫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甘肅擬表彰這477個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個人,快...
    >兩當縣太陽工作站楊坪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省社會主義學院幫扶村)通渭縣第三鋪鄉侯坡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省中醫院幫扶村)臨洮縣洮陽鎮雙聯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省委巡視辦幫扶村)漳縣鹽井鎮立橋山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省婦聯幫扶村)岷縣閭井鎮後治村駐村幫扶工作隊
  • ...村幹部「麗甲席」丨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駐村工作隊第一隊長粟明坤
    我叫粟明坤,2019年8月受組織選派,我開始擔任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駐村工作隊第一隊長。   初到村時,由於對原來的村情基本情況大致了解,駐村後第二天,我立即著手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逐戶過堂,走進每個村民小組召開群眾座談會,了解產業發展情況和群眾生活情況。「話家常,聊變化,講政策、拔窮根,改陋習」成了入戶工作的法寶。一個月下來,我召開群眾會6次,走訪了全村170戶貧困戶,離退休村幹部5戶,理順了千頭萬緒的駐村工作。
  • 茂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鎮江原來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事實上,現在的高州市也長很多的新興鎮,他們都是新時代的「天之驕子」,比如靠荔枝出名的根子鎮,還有靠工業園區工業產品出名的金山鎮,還有靠農業出名的鎮江鎮、沙田鎮。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高州市的鎮江鎮,鎮江鎮的來歷有段故事,原來鎮江鎮沒有鎮的,民國時期屬沙頓鄉管轄,因為土匪多,社會混亂,民不聊生。
  • 烏魯木齊市612個「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隊進點到位
    原標題:烏魯木齊市612個「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隊進點到位 3月1日,烏魯木齊市612個2017年「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隊全部進村駐點,3806名工作隊員迅速進入狀態,按照駐村工作「八項任務」開展工作。
  • 關於全區先進駐村(居)工作隊、隊員、優秀組織單位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村)工作隊隊員 索朗加措 安多縣幫愛鄉駐曲日下瑪村(4村)工作隊隊員 格桑頓珠 安多縣多瑪鄉駐東日村(1村)工作隊隊長 次仁多吉 自治區黨委黨校駐聶榮縣索雄鄉提瑪村(2村)工作隊隊長 李 永 強 自治區黨委黨校駐聶榮縣索雄鄉史慶布吉卡村(1村)工作隊隊長
  • 蕭縣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焦鳳軍入圍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
    蕭縣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焦鳳軍入圍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2020-10-01 15:23:53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