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行,深巷裡發現一個「小三巴」,比大三巴牌坊更值得去打卡

2020-12-16 若有所思CS

漫步澳門,是一場文化回溯之旅。

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的融合造就了這座風貌獨特的城市。既精緻又典雅,既古老又現代。

吃喝玩樂遊娛購,每一次澳門旅行,都讓人流連忘返。

這段時間,是去澳門旅行最佳的時間。機票超級優惠,酒店價格跌到谷底,遊客又少,購物季促銷很多。

中國內地去澳門,只需要做一個核酸檢測,一個澳門健康碼,有效澳門籤注就可以啦,出境入境都不用排隊,相當的方便。

很多人去澳門旅行,都會去打卡大三巴。

大三巴是指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聖保祿教堂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可惜因為一場火災,只留下一面石牌坊沒有被燒毀。

對了,在大三巴牌坊旁邊,有一個澳門博物館,可以去轉轉,更加深入的了解澳門的過去。

澳門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島組成,北面與廣東省珠海市拱北相接,我第一次去澳門,也是從拱北口岸進入澳門的。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

除了眾所皆知的大三巴牌坊,這一次,帶你去看看澳門「小三巴」。

最喜歡穿過那些漫長歲月的老街巷,依著山勢而走的澳門街巷,起伏跌宕,常常會有新的發現。

很喜歡澳門的綠色路標,常常喜歡拍下。

其實從澳門媽祖閣到大三巴牌坊,那一路藏著太多非常有歷史的建築,等你一一去發現。

窄窄的街道,幾百年來似乎沒有什麼變化。閒逛澳門老街區,可謂藏龍臥虎,藏著很多百年茶館、百年藥店、百年餅店等等。

澳門是世界美食之都,作為吃貨,就為了美食,都值得去一次。

澳門「小三巴」是當地人的稱呼,它正式的名字是聖若瑟修院及聖堂,由三巴仔橫街進入,門頭很小,很容易被錯過。

澳門聖若瑟修院座落於澳門東南部一座以前稱為莫菲諾的小山上,於1728年由耶穌會士創辦。

在二百多年的辦學過程中,聖若瑟修院培養了許多中國和東南亞各地教會的人才,被老一輩的澳門人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


厚重的鐵藝大門上,還有耶穌會的明顯標誌。

這是一座帶有內外花園的修道院,四周有圍牆與外界隔離,因為藏在巷子裡,很少有遊客來打卡,相當安靜。

但修院不對外開放,只有聖堂對外免費開放。

進入聖若瑟修院,豁然開朗。54級花崗石臺階上,一幢黃白色的建築很壯觀。

朋友說,你知道大三巴和這小三巴,為什麼都會有這麼多臺階麼?為的是讓你仰望,主高高在上,你得抬起頭看。

我雖是個沒有信仰的人,對於教堂這種場所,深覺神秘。

這個與修院毗連的聖若瑟修院聖堂於1746年興建,1758年落成,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就是如今大三巴牌坊的前身。

聖若瑟修院聖堂以華麗誇張的巴洛克風格著稱。

教堂正立面為一雄渾的牆體,其寬度為24.6 米。整個立面分成三個部分,頂層兩邊為對稱的鐘塔,中間部分是一直弧線結合的山花。第二層主要開有三個窗戶,最下面一層設有三個入口大門,中央為厚大木門。

出示澳門健康碼,測量體溫,便可進入內部參觀了。

教堂裡面的穹頂,相當氣勢恢宏。這是本澳唯一具有穹頂的教堂,它的作用除了裝飾和減輕圓頂的重量外,還可使光線透進聖堂,增添聖堂神聖的感覺。

教堂內有一個東方天主教會的重要文物,就是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手肱骨,供教徒敬禮。

沙勿略是第一位到遠東傳教的耶穌會士,1552年死於澳門附近的上川島,後來被譽為東方宗徒。

正中是主祭臺,兩旁是副祭臺。

祭壇供奉聖若瑟像,為巴洛克式設計,裝飾甚多,其中兩組四枝腰纏金葉的旋柱最具特色,柱頭則以斷山花形式收結。


一縷金黃的光,透過來。讓整個教堂格外安靜肅穆。

S形的柱是巴洛克式的標誌,而聖堂中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柱子,扭來扭去的感覺。

幾百年來修院屹立不倒,與澳門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見證了澳門幾個世紀以來的興衰交替。

在歷史、建築風格、文化和藝術等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聖若瑟修院聖堂,個人覺得比大三巴牌坊更值得去打卡。如果你去澳門,除了大三巴牌坊,也可以來這個小三巴感受下。


關於作者:

江南小女子一枚/環球旅行家/到達南北極/知名旅遊自媒體。心中想去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抵達。關注我,陪你一起走遍世界。

相關焦點

  • 澳門旅行,深巷裡發現一個「小三巴」,比大三巴牌坊更值得去打卡
    這段時間,是去澳門旅行最佳的時間。機票超級優惠,酒店價格跌到谷底,遊客又少,購物季促銷很多。中國內地去澳門,只需要做一個核酸檢測,一個澳門健康碼,有效澳門籤注就可以啦,出境入境都不用排隊,相當的方便。很多人去澳門旅行,都會去打卡大三巴。大三巴是指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聖保祿教堂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可惜因為一場火災,只留下一面石牌坊沒有被燒毀。
  • 澳門旅行,深巷裡發現一個「小三巴」,比大三巴牌坊更值得去打卡
    這段時間,是去澳門旅行最佳的時間。機票超級優惠,酒店價格跌到谷底,遊客又少,購物季促銷很多。中國內地去澳門,只需要做一個核酸檢測,一個澳門健康碼,有效澳門籤注就可以啦,出境入境都不用排隊,相當的方便。很多人去澳門旅行,都會去打卡大三巴。大三巴是指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聖保祿教堂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可惜因為一場火災,只留下一面石牌坊沒有被燒毀。
  • 澳門大三巴背後的故事:曾是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牌坊是學校大門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前段時間因為休假,我專程從國內去了一趟澳門,不得不說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就只有去澳門能讓我們感受到以前出境旅遊時的感受。今天無尾象就來給大家講講澳門打卡的第一站大三巴。
  • 澳門地標大三巴,明明是西洋建築,為啥叫牌坊?名字還這麼奇怪
    澳門可真的是一個彈丸之地,面積還沒浦東機場的一半大。我在澳門旅行的時候,除了過海,很少打車,幾乎都是用走的。可澳門雖小,卻是個很有意思的旅行地。很多人對澳門的印象只停留在博彩業上,其實澳門的旅行資源很豐富呢——東西好吃、建築好看、文化也非常多元。
  • 大三巴牌坊-澳門最有名的建築,也是澳門的象徵
    有種說法,去澳門不去大三巴,等於沒到澳門,由此可見大三巴在澳門的地位。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嚴格意義上來講,它是個建築物的遺蹟,與一般的牌坊不同。只因這個建築遺址只留一面門牆,如同古代一般的牌坊式樣,因此也稱其為大三巴牌坊。
  • 澳門旅遊景點介紹-大三巴牌坊
    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再分3層,每層的壁龕均藏有1個銅像,銅像是由澳門早年的制炮工廠鑄造的。十字架下是1具鴿形銅像,據說是代表聖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則是1尊耶穌聖嬰雕像。 現在,大三巴牌坊已經成為澳門的象徵之一,也是遊客澳門之行的必到之地,許多澳門人結婚時喜歡在此留下張婚紗照以作紀念。
  • 澳門丨不想在大三巴牌坊當人肉背景?那就去這裡走走吧
    作為澳門的代名詞,大三巴牌坊是每個來澳門的遊客必去之地。大三巴牌坊位於澳門半島的新馬路,這裡不僅是澳門有名的景點聚集地,也是遊客們各種買買買的購物天堂。然而去過的人都知道,大三巴牌坊一直都是澳門人氣最旺的景點,尤其是到周末和節假日的時候,密集的遊客,寸步難行的街道總是令人特別煩躁。
  • 稱為「澳門八景」之一的大三巴,獨具特色,世界遊客打卡必經之地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一員,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又因遺蹟貌若中國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
  • 你真以為澳門大三巴就是牌坊?背後故事無意聽說
    去澳門旅遊,一定不會錯過的景點就是大三巴,很多人說它是牌坊也是舊教堂遺址,就連百度上也是如此介紹。但其實,澳門大三巴最開始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最早的時候,大三巴是「聖保祿神學院」的大門,是中國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在實施西方教育的同時,對進入東方的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的培訓。
  • 澳門的「大三巴牌坊」,你知道如何得名的嗎?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 ,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同時也為"澳門八景 "之一。
  • 去澳門一日遊,別只顧大三巴牌坊,這兩個片區更適合休閒打卡!
    大多數遊客去澳門,主要是為看葡萄牙管理時期的歐洲風格建築,去威尼斯人度假村觀光購物,以及在澳門的大街小巷裡找各種各樣的葡式美食小吃。如果你是初次到澳門的窮遊客,只想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那麼有三個區域是必去的。但是,千萬別只被大三巴牌坊一個地方拴住了,另外兩處休閒片區更適合拍照打卡玩休閒。
  • 去澳門必須要去的地方,大三巴牌坊
    >位於炮臺山下的大三巴牌坊遺址,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1835年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的牌坊非常相似,所以稱為「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是澳門八景之一,旁邊有炮臺山和澳門博物館,68級石階從下往上看極顯巍峨壯觀,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該教堂始建於1637年,先後經歷了3次大火,屢焚屢建,最後到1835年10月26日最後的一場大火將教堂燒得只剩下正門的這一面牆,後得名於(大三巴牌坊)牌坊上有精美的石雕
  • 東方最美的一座教堂,澳門最具代表性地標,大三巴現在只剩個牌坊
    東西方文化長期在澳門這塊土地上匯聚交流,留下了許多的景點:媽祖閣廟、大三巴牌坊、普及禪院、大炮臺,還有散落在各處的天主教堂,真讓人眼花繚亂。澳門的大三巴是聖保祿教堂前壁遺址,歷史悠久建於1580年,是澳門最具代表性地標,旅客遊澳門必到大三巴拍張「到此一遊」紀念照。
  • 夜幕下的澳門大三巴牌坊
    澳門大三巴牌坊,拍攝於2019年4月5日晚9時許(張玲攝) 說起澳門必到的景點,首推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於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大三巴牌坊名聲在外,節假日去人山人海,牌坊前的窄巷裡行走的感覺是一個成語:寸步難移。
  • 去澳門必到的大三巴牌坊,不是牌坊!
    大三巴牌坊,澳門的名片,它雖然叫牌坊,但不是真正的牌坊!四百多年前侵佔澳門的葡萄牙人,把天主教傳播到此地,在1637年建成了兼具東西方風格的聖保祿教堂。而聲名遠揚的大三巴牌坊其實是這座教堂的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直至1835年,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因形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 沒有人的澳門大三巴牌坊,你見過嗎?
    每個首次來澳門的人都一定會來大三巴牌坊留影,但每次都會有點惱火——人太多啦!到處是親戚啊!然而,沒有人的大三巴牌坊你見過嗎?這天花花路過,剛好看到有團體在表演彩排。而階梯上方其實是對公眾開放的,大家在自由拍照沒有什麼人的大三巴,有點像在作夢哦。議事廳前地也是必打卡的地方哦。
  • 澳門行之大三巴牌坊
    要去澳門要經過珠海橫琴口岸出境到澳門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簡稱「澳」,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中國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岸。北與廣東省珠海市拱北相接,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相望,東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
  • 現在已經可以去澳門旅行了,你還不知道就OUT了!
    11月中旬去了澳門旅行,回來之後很多朋友私信表示疑問,從澳門回來之後,有不少朋友私信表示關心和提醒,現在可以去澳門旅行了嗎?澳門回來不需要隔離嗎?澳門旅行安全嗎?去澳門需要什麼手續?這裡,以自己在澳門四天三晚的切身經歷很負責任的說,現在可以去澳門旅行!澳門旅行很安全!澳門回來不需要隔離。
  • 天主教的「少林寺」,坐落在澳門的一座小山上,當地人喊它小三巴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在澳門的舊城區裡,擁有著一片記錄這裡幾百年來變化的核心歷史街區,被稱作「澳門歷史城區」,它以相連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8個廣場空間。
  • 澳門大三巴背後的故事:曾是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牌坊是學校大門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前段時間因為休假,我專程從國內去了一趟澳門,不得不說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就只有去澳門能讓我們感受到以前出境旅遊時的感受。今天無尾象就來給大家講講澳門打卡的第一站大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