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我們都知道,外國的文字都是字母的組合,沒有吸收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唯獨漢字不同,漢字是象形字,看山像是山,看水柔如水,真的是看什麼像什麼,所以漢字才是吸收了日月精華的文字,天地之間獨一份,所以漢字最難學,全世界是公認的。
而漢字組合而成的文字就更加有意思了。漢字講究公正對齊,這是什麼英文能比較的嗎?當然不是,漢字寫出來的古詩都是公正的,與之相比,外國的詩歌想來都是白話文,根本沒有漢字古詩的結構,也不可能有。
更加神奇的是,即使古詩的年代過去了,但是漢字的新玩法對聯還是流傳到了現在,很多新奇的漢子排列方式通過對聯把中國漢字的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拍案叫絕。而且漢字最有趣的要屬拆字聯了。所謂拆字,就是有些漢字你可以拆開來讀,本來就是象形字,拆開之後別有一番風味。
比如一個老師給一堆學生講儒家學術,當時大家討論到一個問題,學生問老師:儒家學派之中的「仁愛」,仁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一個人要怎麼做才能做得到仁呢?
老師很調皮的回答到:一個人要想仁,必須要二,不二就沒有辦法仁。
學生都懵逼了,為啥想要仁,必須二呢?
老師呵呵一笑,回答到:你們看,仁字是那兩個字組成的,一個人字旁加上一個二就是仁,所以人想要仁不就得二嗎?
學生聽完之後哈哈大笑,老師的解釋實在是有意思。於是老師趁熱打鐵,給學生們出了一個上聯:人二是仁,不二則不仁!
學生們聽聞這個上聯,知道老師要考查他們的對聯知識了,於是紛紛發揮了自己的奇思妙想,給老師對出了下聯。
其中最精彩的一個下聯是這樣的:水又為漢,無水便無漢!
我們漢族的文明發源地在哪裡?不就是黃河和長江這兩條大河嗎?若不是有這兩條大河的滋潤,漢族也無法發展到今天這麼壯大啊,所以,無水便無漢,當真是直追本源,精彩無比啊。
不過,對聯是大家的,清大家賜給我更加好的下聯,我們來切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