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讓人慾罷不能的城市,數不清的特色小吃,每一種都是兒時的味道。
時間拉回到1985年,那時候的孩子遠沒有現在幸福,想吃到什麼零食都可以得到滿足。但是在那個年代,成都黃田壩子弟廠小學門口卻總是有一個熟悉的場景:一口銻鍋、一個蜂窩煤爐子、一大筐香氣誘人的麻辣燙,以及那個在三輪車前不停忙碌著的劉阿姨。
劉阿姨誰呢?劉阿姨是勤勞善良的成都人的縮影,更給予了老成都人記憶中最懷念的童年味道。大規模的工人下崗浪潮席捲,劉阿姨的老伴也沒能倖免於難,劉阿姨為了維持生計,每天一大早就出門買菜,回到家後就開始炒料,到了下午就推著三輪車到校門口賣麻辣燙,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那剛出爐還冒著熱氣的麻辣燙,蘸上香辣的幹海椒麵,饞的人直流口水,劉阿姨每天就煮上一大筐鮮香麻辣的麻辣燙在校門口等待著放學的孩子們。那時候的孩子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心地善良的阿姨看到面黃肌瘦的孩子們,總是悄悄地給他們多夾點麻辣燙,甚至煮上一鍋米飯讓他們吃得更飽。
日復一日,所有人都記住並喜歡上了校門口那個勤勞善良的劉阿姨。直到有一天,黃田壩子弟廠小學的孩子們發現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在校門口看到過劉阿姨了,於是這些受過阿姨照顧的孩子們自發組織去到了劉阿姨的家中探望,才發現劉阿姨因為每天早出晚歸的辛苦勞作累倒了,不得不在家休養。想到劉阿姨總是給大家煮最好吃的麻辣燙,自己卻沒有好好吃飯,還累倒在了家中,孩子們決定給劉阿姨一個驚喜,同時也為了感謝劉阿姨長久以來的辛苦付出。
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早當家,在探望完劉阿姨之後,他們回到家裡便開始忙活了起來,洗菜、切菜、生火,忙得不亦樂乎。巷子裡的小吃豐富,孩子們長期耳濡目染或多或少學會了這些小吃的製作方法,於是他們一合計,打算每個人做一道小吃帶給劉阿姨品嘗,希望她的身體能夠快點好起來。薄脆的土豆片,嫩滑的滷豆腐,清甜的涼糕……一道道獨具特色的小吃,帶著孩子們最真誠的祝福,送到了劉阿姨的家中。看著這些懂事的孩子,還有眼前各式各樣的可口小吃,劉阿姨不禁眼眶一熱,在孩子們期盼的目光中嘗完了所有的小吃,飽含著孩子們心意的小吃,成為了劉阿姨吃到過的最好吃的美味。
劉阿姨外出務工的老伴,此時也回到了家中照顧她,看到此情此景,也備受感動。在老伴的悉心照料和孩子們的關心下,劉阿姨的身體日益好轉,黃田壩子弟廠小學的校門口又飄來了熟悉的香味,三輪車前忙碌的身影也多了一個。劉阿姨將孩子們當初帶去的小吃的味道記在心中,從那以後,劉阿姨和老伴不僅給孩子們煮麻辣燙,還精心製作出各種豐富的攤點小吃回饋給孩子們,劉阿姨的特色小吃,也成為了記憶中最特別的童年味道。
人的一生免不了成長和忘卻,但記憶裡的美味與滋味從來不會離你而去。35年後的今天,為了延續老成都特色小吃的味道,也為了找尋兒時的那段歡樂時光,六年一班串串香在劉阿姨特色小吃的基礎上進行豐富改良,特此推出好吃又不貴的特色小吃合集,32款小吃有搞頭,等你來前來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