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民生/攝
浙江好像從來就不缺讓人驚喜的小縣城。浦陽江和壺源江宛如兩條巨龍蜿蜒伏行,滋潤出一方天地絕秀。
△人民大會堂裡的浦江水晶燈
人人都道這裡是水晶的天堂,卻很少有人知道,小城藏了太多的美好,被遺忘在熙熙攘攘的煙火氣裡。
從「中國第一個彩色村」到「江南喬家大院」,從古樸院落到文藝創客,小城沒有江南古鎮的精緻婉約,也沒有沒有大海的遼闊,一江霧氣縈繞的通濟湖卻譜寫出了另一番的詩情畫意。
從300米長的面到1200年歷史的豆腐皮,兩項絕活濃縮了當地的飲食文化,與其說去這裡是旅行,還不如說在尋覓一個逝去的家鄉。
金華 · 浦江,距杭州車程只需要1.5h。
這裡沒有步履匆匆,也沒有焦慮不安,有的只是青山秀水和那萬年上山文化的傳承和千年書畫之鄉的浸染。這個夏天想帶你去走走啊~
如同三塊木頭 - 如同
@粥U時光
被譽為「江南第一仙山」,↑仙華山石峰聳峭壁立,拔地而起,帶著破斧沉舟的氣勢,令人驚嘆。山上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很適合徒步。高聳的少女峰直插雲霄,沿著山間步道直攀而上,行走在蔥翠山林的懷抱之中,25℃的夏天觸手可及。
對於在鬧市住久了的人來說,↑神麗峽像是遺落在人間的仙境。作為典型的峽谷景觀,放眼可見滿目蒼翠,遠峰突兀,瀑布湍急。漫步其間,很難不被這原生態的美景打動。這裡還是傳說中愛情開始的地方,秋波潭、桃花寨、陳老相公廟,每一處都有美麗的愛情故事。
↑水竹灣是一塊相對小眾的原始次森林,由於處於四季分明的江南地區,這裡有很多多年生的常綠灌木和喬木夾雜在其中,甚為壯觀。通透清澈的溪流輕快而過,95.7%以上的林木覆蓋率造就了一方純淨的負氧離子天堂。
盛夏到訪,一定要體驗一回驚險刺激的↑水竹灣漂流。3.5公裡的水道位於海拔近1100米的高處,被茂密的植被簇擁著,瀑布環伺。順流而下,在湍急的水流中左衝右突,最大落差可達百米,讓人大呼過癮!
↑白石灣,坐落於浦江南部山區,自宋代以來就匯聚了無數文人的讚美詩篇。由東西二條30餘公裡長的峽谷組成,終年流水不斷,平均溫度僅為17℃。1800米長的月伢湖碧波蕩漾,兩邊山崖綠意正濃,枝枝蔓蔓間飛瀑傾瀉而下,肆意而清涼。
@趙新堯/攝
↑通濟湖,既是一個湖,也是一個飲用水水庫。有「百島湖」之稱的通濟湖雖不大是當地攝影師的心頭愛。它最美的時候,莫過於早上湖面的晨霧,日出時打著微薄的紅光,恍若仙境;或伴著晚霞,一葉扁舟伴著將至的夜色緩緩歸來,畫面感十足。
小紅書@Annie/攝
通濟湖所在的↑前吳村,不僅有著恬然開闊的山光水色,還有著城裡人羨慕不來的慢生活。最近通濟湖畔新出一處網紅拍照聖地,玻璃三角教堂、野奢帳篷、粉色巴士、異形白牆、土耳其風場景……隨手一怕就是大片效果!最重要的是這裡無需門票!
Tips:導航到墩山村,義烏過去45分鐘左右,村口有停車場(會有拍婚紗照的人,等待時記得多塗點防曬)
↑林塢口村慶豐橋下,被稱為浦江最長最大的「坎兒井」即在眼前。與嵩溪古村的千年暗溪相比,這處長達170多米的橋洞更敞亮,也更質樸。即便是久晴未雨,這裡依然是流水跌宕,不會超過25℃。在淺處泡個腳,抓抓螃蟹,坐看石斑魚穿梭,活脫一幅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記》。
壺源江繞↑薛家村而過,村前青松石壁,村後雙峰挺立,這裡曾是西北山區往返東西南北四條古步行道的必經之地。↑薛家生態園裡引進了各種最新的戶外極限運動項目:索橋、卡丁車、攀巖、射箭……不論是親子遊還是團建,都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泡泡水上樂園,不同於一般的純玩型遊樂場,這更是一個高顏值的休閒度假勝地。位於仙華山腳下,建在度假村裡,水樂園以夢幻的泡泡為主題,擁有近20種主題性遊樂設備,刺激又好玩,絕對是暑期溜娃+避暑的不二選擇!
地址:金華市浦江縣仙華路388號
隱居深山老林處
城裡人羨慕不來的小日子
↑江南第一家,究竟會是怎樣一戶大宅門能配得上這樣的名字?還未走近,便可望見九座高大的鄭義門牌坊,莊重威嚴好像在特意迎接著遠方的來客。鄭氏宗祠裡,六百多年的蒼柏記錄著這個大家族的每一天,耳邊仿佛還能聽到鄭氏族人日復一日的琅琅書聲。
沒有江南那般溫軟,也沒有水鄉那樣柔情,靠著燒制石灰起家的↑嵩溪古村卻別有一種硬朗風情。這個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山川秀美如世外桃源。800年的歲月裡,粗獷的石灰牆、大氣的石板路、宋明清的古屋、耕讀傳家的祖訓……讓這裡充滿了獨特的氣息。
位於仙華山景區東面,↑登高村偎依著名山,自帶仙風道骨,更因為「神筆馬良」的故鄉而沾染上了神話色彩。據傳村人大多姓趙,是南宋皇室的後裔。村裡有一大片古建築群,宅邸森森巍然屹立,園林祠堂舊跡猶存,見證了這裡曾經的輝煌。
被稱為「江南喬家大院」,↑新光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村子有著浦江最氣派豪華的古門牌坊、古石魚缸、石魚池,兩橫兩縱的井字街巷是濃縮的州府框架,馬頭牆此起坡伏,斑駁的牆體承載了村民一代又一代的記憶。
縣內最大的單幢古屋↑廿玖間裡,上下都設有迴廊,過去小孩玩耍捉迷藏,猶如一座迷宮殿。大臺門的門牌坊,氣派軒昂。古民居壁畫清晰吉祥,造詣精深。不同於大城市的喧囂鼎沸,到此一遊,有一種穿越回明清年代,眉頭和心頭都能放鬆的感覺。
背倚青山,面朝壺源江水,↑上河村作為中國唯一的詩人小鎮,卻依舊保留著恬淡安逸的生活。村裡的網紅階梯塘是一處玩水寶地,傾瀉而下的水流從蜿蜒的疊式堰壩層層留下,濺起白色水花。夜裡,亮起七彩的燈光,整個夏天都變得絢麗起來!
↑羅源村,這是中國第一個彩色鄉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藝術畫把整個村莊裝扮成了一個絢麗的國度。踏入此處,清風徐徐,靜謐與靈動在此處完美相融。彩色的房屋、五色的米篩爬,還有那寫滿歷史和人文風情的宗祠,讓人流連忘返。
@薛榮生/攝
處於浦江、建德、桐廬三地交界處,黃牆黑瓦,綠樹成蔭,山巒環繞下的↑馬嶺腳村落遺世獨立。海拔近千米的美女峰下,古村至今仍保留著170餘間江南特色的老房古屋。在這兒,不需要空調,大片的古樹既送來清風徐徐,又替老宅遮風擋雨。
@毛江彪/攝
↑馬嶺古道始於馬嶺腳村,終點為桐廬蘆茨埠,全長20多公裡,曾多次獲評「浙江十大經典古道」、「浙江省最美森林古道」。拾級而上,一路上的風景相映成趣。遠處高聳佇立的紅巖頂,如綃幔垂天,由西向東橫亙於雲天之中。
@浦江旅遊
↑田後蓬村緊靠浦江第一高峰天門山腳下的溪澗,遠遠尚能望見從百米處跌落的瀑布。沿著菜畦步入村間小道,暗黃色的牆面已漸漸剝落,卻因為歲月的痕跡更有韻味。村內還保留了一座11進的四合院民宿,人們常常不經意來,流連之後,再難知返。
在↑上山考古遺址公園裡,藏著一個遠古以來從未提及的史前文明。一次偶然地發現,不僅改寫了浙江的歷史,甚至發現了1萬年前的栽培稻遺存。公園配套建設AB兩個展館、陳列布展、稻作文化體驗區,集參觀、展示、科普、體驗於一體,萬年上山文化被直觀地呈現眼前。
甜到心底的盛夏時節
盛夏的浦江,空氣中開始瀰漫著一股↑浦江巨峰葡萄特有的酸甜香氣。
其他地方的巨峰葡萄在這個時間已經到中期了,而浦江巨峰的盛宴才剛剛開始。沙質的土壤、巨大的溫差、更長的成長周期使得浦江一帶的巨峰葡萄甜度驚人,可以稱得上是葡萄屆的「愛馬仕」。
資深的吃貨都懂得「買著吃不如摘著吃」,浦江採摘園遍地,主要採摘地分布在黃宅鎮、巖頭鎮、浦南街道、仙華街道、浦江街道。剝開葡萄誘人的紫衣,就是那晶瑩剔透的果肉。一口爆汁,是幸福的味道啊~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這可是當地一絕。一根麵條韌性十足,長達數百米,可供百人享用。在過去,只有在大事的時候才能吃到。面煮好後,澆上令人垂涎的美味「澆頭」,看起來樸樸素素的一碗,卻十分的鮮美。
對於很多浦江人來說,↑「牛清湯」這三個字已然成為了浦江的代名詞,卻堪稱一絕。牛骨和牛肉等食材慢火熬煮出來的清湯,看似清湯寡水,卻飽含了牛肉油脂特有的清香。加一些牛雜或配上一碗勁道的麵條,鋪上厚厚的牛肉片,讓人讚不絕口!
推薦品嘗點:浦江縣浦南街道中山南路42號田師牛清湯;金華市浦江縣環城西路189號東明牛清湯
↑豆腐皮之於浦江不僅是1200多年的歷史那麼簡單,它是尋常人家的家常小菜,更是賀喜的佳禮。豆腐皮的作坊浦江的很多小村都有,一張張色澤晶瑩光潔、薄如蟬翼的豆腐皮,看得人食指大動!
↑米篩爬是浦江的一道傳統風味小吃。把面和虛後,搓成一指寬麵條,然後扯下一小團,用大拇指在米篩上一「爬」就成。做好後的米篩爬吃起來又韌又爛,別具風味。
↑浦江觀音豆腐色如墨玉,晶瑩剔透,貌似龜苓膏卻較之更加甘甜,軟嫩的口感獨具山野清香。加少許糖水在碗中,那種柔軟爽滑的味道涼透心肺,愜意至極。
如果要用一種味道來形容夏天,↑木蓮豆腐絕對是浦江人的首選。盛夏季節,一碗酸甜、涼爽的木蓮豆腐,白色晶瑩,入口即化,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確是最好的「冷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