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重慶三亞灣 海鮮新中心(下)|消費格局之新 稱出智慧芯
重慶三亞灣 海鮮新中心(中)|經營理念之新 唱響雙城記
核心提示:
提到三亞灣,喜歡吃海鮮的重慶人耳熟能詳。這裡,一直有舌尖上的美味,也有曾經的「蓬頭垢面」。經過重慶市渝北區政府一年半的大力整治,三亞灣已實現華麗蛻變,徹底和過去說「拜拜」。
當「恨」已成往事,鳳凰涅槃之後的三亞灣煙火氣又回來了。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重慶三亞灣 海鮮新中心》系列報導,從市場環境之新、經營理念之新、消費格局之新等方面,為廣大網友呈現 「回爐再造」的真實三亞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8日20時訊(記者 李天春 羊華 王慶煉)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場秋雨帶來涼爽的風。在三亞灣做海鮮生意的老張感覺非常愜意:這個天氣安逸,上門的顧客多起來,意味著他又會「多收三五鬥」,市場內的300多家商戶的心情也和老張一樣,每天看著一批又一批的海鮮從這裡「走」進千家萬戶,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三亞灣海鮮港的大門煥然一新。三亞灣海鮮港供圖 華龍網發
拆:老商戶期待更專業的市場
三亞灣也是一個特別的地方:白天,靜待花開,波瀾不驚;晚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或許真的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提到三亞灣,喜歡吃海鮮的重慶人有一個感覺,這是一個比較「豪橫」的地方:20棟建築,380個門市,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西部最大的水產綜合交易市場實至名歸,體量之大在重慶無出其右。
三亞灣始建於2007年,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好比起伏跌宕的戲劇人生。
清新亮麗的海鮮酒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慶煉 攝
這裡,曾經亂搭亂建,一地雞毛、汙水橫流,有的商戶還「耍稱」短斤少兩,飽受消費者詬病。一個好好的水產市場搞成「大花臉」,經營戶開始嘗到「苦果」:消費者開始避而遠之,門市租不出去,市場一天天消沉。
2018年,渝北區人大代表在區人代會上提出《關於提檔升級重慶市渝北區三亞灣水產市場的議案(轉建議)》,被列為2018年全區10件重點建議之一。
給三亞灣「洗臉」勢在必行。
老張在三亞灣經營水產店多年。最初,他對渝北區整治三亞灣的力道存疑:「市場頑疾由來已久,豈是一天兩天就扭轉得過來的?」
讓老張想不到的是,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三亞灣臨街和樓上的4萬多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全部整治拆除,15棟樓房的外立面也進行改造「變臉」,成為一棟棟「洋房」。
新鮮的水產品觸手可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改:跟海鮮無關的業態被清理
市場外部環境變好了,接下來要改變經營戶的陋習。
老張毫不諱言自己也有陋習。
以前,他在門市旁邊隨意砌了個大水池,用來存放海鮮,完全不講章法,即使有礙觀瞻,他也覺得習以為常。
在市場環境整治過程中,老張自覺拆掉大水池,在門市裡弄了幾個玻璃池存放海鮮,展示效果反而更好。
讓老張感到驚訝的是,短短幾個月時間,整個市場不僅完全實現了櫥窗化和櫃檯化,原先左鄰右裡賣雞殺鴨的屠宰店也不見了。
「區政府這次很較真,凡是跟海鮮沒什麼關聯的業態全清理走了,就只剩我們賣海鮮的商戶。」三亞灣市場的老經營戶林先生說,這樣顯然更專業,我們早就期待這一天了,你見過五星級酒店裡賣烤紅薯的嗎?
市民在三亞灣海鮮港選購海鮮。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引:新商戶期待把零售做起來
三亞灣原本只有70多戶專業吃「海鮮飯」的經營戶,在整治過程中,活禽商戶「請」走了三十多戶,經營面積從幾千平方米猛增到10萬平方米,到哪去引那麼多的海鮮商戶來「填空」?
栽下梧桐樹,引來鳳凰棲。
三亞灣市場提檔升級,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吸附力開始凸顯。
整治後的三亞灣在道路旁規劃了不少停車位,車主按「規矩」停車。渝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
小李凍品在渝中區西三街經營了15年,搬到三亞灣才4個月。老闆李安明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三亞灣的市場環境漂亮,交通方便,上下貨非常方便。
「我們主要為酒店供貨,現在客戶來提貨方便多了。」李安民說,期待在三亞灣把零售也做起來。
三亞灣市場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整治後的三亞灣受到很多商家的青睞。今年上半年,區政府專門出臺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引進了250家商戶,致力打造三亞灣生鮮集市、凍品集市以及三亞灣海鮮進出口貿易示範園。
接近手掌大的鮑魚。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慶煉 攝
購:三亞灣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家住寶聖湖街道的羅莉說,她曾在海南三亞居住多年,孩子們習慣吃海鮮,回重慶後她就經常來這裡買海鮮。
在羅莉的眼中,過去的三亞灣海鮮市場有點「不堪回首」,愧對了這麼好的名字。
「亂糟糟的,海鮮店東一家西一家的,品種也不全。環境差不說,南腔北調商戶的態度也不好,還耍秤。」羅莉說,現在安逸多了,不用再捂著鼻子買東西。
「現在的三亞灣,恐怕是重慶買菜條件最好的市場了喲。」市民劉雲說,退休後,他經常往來三亞灣,算是資深吃貨,對於三亞灣市場的環境變化,他也感同身受:「市場擴大、環境變好,人氣越來越旺,三亞灣的煙火氣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