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人文歷史牌」早已是紹興的「城市標籤」,但實際上,引進「高精尖」人才亦是這座城市勃勃生機的「時代密碼」。不論是積極搶抓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機遇,或是自身追求高質量發展步伐,近年來,紹興市柯橋區圍繞「全面對標未來科技城、打造浙江人才生態最優區」目標,聚焦製造業發展「步魚計劃」,以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姿態,全力推進人才工作,加快實現人才總量、頂尖人才引進、人才企業上市「三大突破」。
據統計,截至目前,柯橋累計引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00人。柯橋已成為人才最嚮往的熱門目的地之一。正如紹興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琴英所說,紹興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有利於高新人才創業創新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真正值得廣大人才選擇紹興、共建紹興,充分激發了社會創業創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激活內生動力。
圖說:紹興金柯橋科技城
為人才提供「養分」
實現引才「全保障」
懷著對人才的強烈渴求,柯橋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首先聚焦政策驅動,圍繞人才創新創業的普遍性迫切需求,構建起精準化政策體系,並不斷延伸創業扶持鏈條,為人才提供最充足「養分」。
其中,讓人才們津津樂道的,是今年新出臺的人才政策「升級版」,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拉長人才發展扶持鏈,實現了從項目啟動到加速成長、發展上市等創業各階段「全保障」。
今年上半年,隨著第五屆紹興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2020招才引智·春季專列等引才活動的召開,累計吸引落戶省級以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9名、新增就業大學畢業生超萬名。
擁有肥沃的創新創業「樂土」、更有產業與市場的無縫對接,第二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的戚鳴及其團隊把美國公司總部落戶到柯橋。據他介紹,落戶柯橋的高層次創業人才最高可以拿到近3000萬元的政策支持,特別重大的人才項目「一事一議」上不封頂。「希望項目從創新源頭研發、離岸孵化到柯橋,實現產業化。」戚鳴信心十足。
戚鳴告訴記者,他們深知自身技術的優勢和不可複製性,但技術只是立業之本,找準定位和市場才能在洪潮中勢如破竹。
「當初選擇落地柯橋,是因為我們的項目與柯橋的產業契合度很高,加上政府對我們的扶持力度也非常大,不僅全部兌現了獲獎承諾,在企業發展上也給予了很大幫助。」目前,戚鳴的公司順利度過了起步階段,其開發的「雙氧水製備設備」也開始迅速佔領市場,已拿到4億元的大額訂單。
為人才提供「土壤」
精心打造「新空間」
如果創業創新是城市煥發生機的一米陽光,平臺則是創業創新的一方沃土。
「政策吸引了我們,但創業更需要平臺支撐。在柯橋,有很多適合人才創業的發展平臺,我們很想紮根於此。」恒生鳳凰數字經濟產業園內的深安智能技術(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昆這樣感慨。
梁昆是第三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這裡不僅有食堂、公寓、咖啡廳等基本配套,還有技術轉移、政策諮詢、創業指導、人才招聘等服務,非常適合初創型企業。」梁昆表示,得益於園區良好的基礎配套和創業服務,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消防預警系統」步入產業化只用了1年時間,目前公司銷售額已經超過2000萬元。
而這些,全依託於紹興柯橋精心打造的「以政府平臺為牽引、以企業等市場化平臺為主體、以院校合作平臺為補充」的多層次、立體式人才平臺體系,為人才創業厚培最合適「土壤」。
「服務人才,永遠在路上。我們將致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區,圍繞人才創業、企業創新,助力人才企業成長,為人才企業提供最滿意的服務。」據紹興金柯橋科技城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柯橋以人才創業園為統領,致力打造全域科技城,提升發展科技城核心區塊柯北科技園,選址城市地標中紡CBD打造人才創新港,在融杭橋頭堡錢清街道規劃建設柯西園,建設浙江首個外國高端人才創新集聚區,基本形成以「一核三園」為主的政府平臺體系,已建成投用政府舉辦或主導的人才創業園區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入駐孵化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已達到了200餘家。
此外,柯橋率先試點推行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把閒置而低效的工業用地盤活利用起來,打造成專業化的新興產業加速器集群。出臺《柯橋區民營人才創業園認定管理辦法》,引導民營園區聚焦1至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公共技術平臺和服務配套,助力人才企業加速成長。
目前柯橋已有10家民營科技園開展規劃建設,總面積達到了16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0億元,其中恒生鳳凰數字經濟產業園、東盛慧谷等4個園區已正式啟用,累計引進人才科技項目70餘個,大賽項目近20個。
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
實現人才與企業家雙贏
近年來,紹興積極推進科創大走廊、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科創園、眾創空間等多主體協同創新和全鏈條孵化體系,持續提升區域科技創新和公共服務能力。
2019年10月,李軍配帶著他的創業項目安全健康的大分子著色劑參加了紹興第四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經過層層比拼,他從315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大賽一等獎。當前,有著「國際紡織之都」之稱的紹興正面臨傳統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在李軍配看來,紹興不僅擁有配套相對完整、產品齊全的強大產業鏈,還有著優渥的創業扶持政策,十分適合創業發展。雙方一拍即合,在總決賽結束後不久,李軍配便將公司總部從北京的清華科技園搬遷到紹興的金柯橋科技城,不僅獲得了500萬元訂單,還啟動了首輪1000萬元融資。
遠望中國大地,創業創新之火已呈「燎原之勢」;近觀紹興,高新人才的帶來新氛圍亦蓬勃四溢。盛閱春談及,紹興將進一步優化制度供給、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強化優質人才支撐,讓千千萬萬創業創新者在紹興擁有創新藍海、創業沃土。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徐立 趙曉霞 | 責編:俞舒珺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