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梭發射時是什麼感覺?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在發射臺上,由於座艙的方向和位置,航天員們是背靠背、腳朝上(航天醫生規定了他們發射前處於這種狀態的時間)。在艙門關閉和所有的最後檢查工作已經完成後,航天員在心裡默默期待著發射,在腦海中再一次回憶在過去的幾年中所培訓的操作程序。例如,他們上方的所有櫥櫃是否鎖好?眼前的提示卡提醒你在緊急情況下應採取什麼措施?最後倒計時到6秒,三個液態火箭推進器點燃。當太空梭前後晃動5英尺時,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到它的晃動,這時,軌道器強烈的擺動和振動起來。但是航天員聽不到任何發動機發出的雷鳴般的轟響。

  然後計數到零,頭盔上的無線設備中傳來指令:「點火、升空。」兩個固態燃料火箭推動器點火,太空梭開始衝向太空。這時候你不會感覺非常明顯的加速度,與飛機起飛時的感覺差不多。火箭推動器內的燃料不是均勻地燃燒,推進過程中顛簸得厲害。整個座艙就像汽車以最大速度在鵝卵石上飛馳一樣顛簸不停。

  一旦推動器點著,在燃料燃盡前它們是不會停下來的。在起飛後兩分鐘,太空梭排空了的容器開始脫落,噪音沒有了,每個航天員不適感大為減弱。三個液態推進器的發動機裡的燃料繼續燃燒,發出嗡嗡聲,當燃料燒盡後,太空梭變輕了,繼續保持加速度。(因為根據牛頓學說,加速度等於質量的平方。)

  在升空7.5分鐘時,外部的巨大容器內的燃料已經燒掉90%,太空梭在起飛時的重量達到2000噸,而現在不到200噸,壓力已經達到3g——是地球重力的3倍。發動機減速到3g’s。在這個加速度,穿著沉重航天服的航天員,呼吸變得非常困難,會下意識的呼吸和挺胸。

  最後,主發動機關閉。幾秒鐘內,發動機的推進力降到零。航天員會突然間感到胸口的壓力消失了,並有種失重感,此時,航天員已經在太空中。

相關焦點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太空人發射前都會焦慮些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正在發射的太空梭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太空發射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正如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首次發射時也出現了延期。如果事情沒有按照計劃進行,坐在火箭太空艙裡的太空人會是什麼感覺?
  • NASA宣布今年發射計劃 太空梭今年發射四次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今年NASA將計劃實施4次太空梭發射活動,以繼續其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工作。根據該計劃,2007年美國太空梭的發射日期分別為:6月8日發射亞特蘭蒂斯號、8月9日發射奮進號、10月20日發射發現者號、12月6日再次發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 今年初,NASA原計劃在2007年安排5次太空梭發射活動。亞特蘭蒂斯號最初計劃在3月升空,但2月份矗立在發射架上的太空梭遭到冰雹襲擊,數千個高爾夫球大小的冰雹砸壞了亞特蘭蒂斯號的油箱。
  • 印度首艘自製太空梭或於近期發射升空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臺灣「中央社」5月16日報導,因技術問題多次拖延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預計在雨季來臨前,將發射自製「可重複使用飛行器」(RLV-TD,即太空梭)升空。印度從2001年提出自製太空梭計劃後,ISRO就不斷進行研究和技術驗證,最後製造出形狀類似美國X-37試驗機的太空梭,大小只有約休旅車(SUV)的大小,具有圓滑的三角翼。據報導,這艘太空梭15日在南印安德拉省斯利哈裡柯塔島(Sriharikota)進行最後調整,等候倒數計時發射升空。如果順利,這艘太空梭會在雨季來臨之前發射升空。
  • 天氣原因致使「發現號」太空梭發射計劃推遲
    8月24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現」號太空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臺上做最後的發射準備。按計劃,「發現」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8月25日1時36分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但美國航天局氣象預報部門23日表示,由於雷暴天氣有可能影響到「發現」號的燃料加注,繼而導致「發現」號的發射將被推遲。新華社/路透  據法新社最新消息,由於天氣原因,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取消今日發射「發現號」太空梭的計劃,將發射時間推遲24小時。  早先「發現」號太空梭原定於美東時間今日(25日)1時36分(北京時間13時36分)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NASA計劃12月3日發射「發現號」太空梭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發現號」太空梭經過1個月的發射延遲和故障維修,目前,美國宇航局宣稱,最終將於12月3日發射「發現號」太空梭,
  • 什麼致命缺點讓太空梭被淘汰?
    什麼致命缺點讓太空梭被淘汰? 2018年01月28日 21:23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什麼致命缺點讓太空梭被淘汰
  • 印度首架自製太空梭將升空 或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印度自製太空梭已進入最後程序。(圖/印度時報。)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 臺媒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已經準備好自製的太空梭發射計劃,預計將趕在6月雨季來臨以前,將第一艘全自製的RLV-TD太空梭送上人造衛星軌道,如果成功將可讓未來太空發射成本降低10倍。
  • 印度發射首架太空梭縮比模型 造型奇特(組圖)
    圖為發射現場。(網絡截圖)印度23日發射一艘用於技術驗證的小型航天運載器,引發廣泛關注。有印度媒體評論說,這是印度向自主研發「太空梭」邁出的重要一步。這個航天運載器全名是「可重複使用運載器技術驗證器」(RLV-TD),是未來印度「太空梭」的縮小版原型,也是印度「可重複使用運載器」(RLV)自主研製計劃的首次發射試驗。它長約6.5米,重量為1.75噸,造價9.5億盧比(約合1400萬美元)。
  • 工程師勸阻發射未果,太空梭16000米高空爆炸,7名太空人全損失
    圖片為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的第二架太空梭,自美國首次試飛太空梭以來,這種有人駕駛並且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已經安全的執行了24次太空任務,挑戰者號亦成功執行了9次太空任務,此時的人民沉浸在零事故的喜悅當中,直到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的發射失敗,人們才幡然醒悟,太空探索從來都不簡單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圖為中國太空梭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央視公開又一個好消息,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在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會返回預定著陸場,但就在此時,美國駐華大使館立刻呼籲:要和平利用太空,對此有網友表示,X37B太空梭都飛行那麼久了,果然是惺惺作態。
  • 美國太空梭開始注燃料 準時發射機率僅3成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外電報導,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預定於美國東部時間8日上午11點26分(北京時間晚11點26分)發射升空。但由於天氣狀況不佳,準時發射升空的機率僅有30%。儘管如此,美國宇航局全體成員8日一致決定,開始向「亞特蘭斯蒂」號太空梭的外部燃油庫注油。
  • 離太空梭只差一步!「史上最難」獵鷹火箭發射究竟難在哪?
    在全部的24顆衛星部署完成之後,"重型獵鷹"火箭的第三次發射任務總算是成功落下了帷幕:除卻芯一級火箭回收失敗之外,本次STP-2發射任務所使用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芯一級助推器、乃至於整流罩都得以全部回收。
  • 為什麼印度緊急停止了探月發射,差點與挑戰者號太空梭一樣爆炸
    美國專家解釋:為什麼印度在最後時刻停止了月球-2號的發射GSLV MK-III是印度推力最強大的火箭,重達640噸,高144米。 火箭的第一級包括兩個固體燃料助推器,第二級有兩個Vikas發動機,第三級有低溫液氫液氧發動機。
  • NASA宣布奮進號太空梭推遲至4月29日發射
    在發射臺待命的奮進號太空梭  北京時間4月4日晚間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官員周一宣布,原定於4月19日發射的「奮進號」太空梭將推遲到4月29日發射,主要是為了避免與俄羅斯  「奮進號」太空梭原定於今年4月19日發射,但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現計劃於4月27日發射,4月29日抵達國際空間站。為了避開俄羅斯的「進步號」,NASA官員周一宣布,現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29日下午3點47分發射「奮進號」。  4月19日,NASA管理層將召開會議,對「奮進號」的發射準備進行評估。會議結束後,NASA將確定「奮進號」的正式發射日期。
  • 火箭發射時 稀裡譁啦像節操掉了一地的是啥?
    跟我們一樣,國外的小夥伴們同樣也納悶得很:中國火箭發射時,掉的到底是神馬東西呀?有人說,這是隔熱瓦,是用來阻隔火箭與大氣摩擦時產生的熱。顯然,這是一個沒有經過仔細思考的答案。既然是隔熱瓦,為什麼火箭這才剛剛爬起來,還在低速時就噼裡啪啦地掉,等火箭達到好幾倍音速時,你還隔個什麼熱?所以,針對上圖,說隔熱瓦是錯誤的。
  •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重返地球_網易科學
    ,預定北京時間今天(26日)晚上10時39分(美國東部時間26日上午10時39分)從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發射中心發射,開展太空飛行任務。,這個時間段被稱為「發射窗口」。NASA承認,「發現」號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仍然存在燃料箱絕緣泡沫塊脫落的可能性,而即便一塊棉花糖大小的泡沫塊都可能會使太空梭重蹈「哥倫比亞」號的覆轍。NASA太空梭系統工程主管約翰·穆拉斯託裡表示,這是航天局和國家為太空梭儘快恢復飛行所必須接受的風險。要完全避免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的悲劇就必須對燃料罐系統進行重新設計,而這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完成。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至於外貯箱,它裝有軌道器主發動機的推進劑,在太空梭進入軌道時與軌道器分離,是不可回收的部件。 太空梭入軌後外貯箱被拋掉 既然太空梭兼具運載和載人的功能,那它的發射返回與運載火箭發射載人飛船有什麼不同呢?與運載火箭類似,太空梭的發射也會「逐級分離」。
  • 美太空梭將重返太空(圖)
    分),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按計劃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宇航中心發射升空。這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後的首次復飛。美國的兩次太空梭事故給載人航天事業抹上了一層陰影。因此,「發現」號太空梭的首次復飛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決定太空梭的命運  美國太空梭兩次機毀人亡的事故讓人們現在還心有餘悸。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升空73秒後發生爆炸。
  • NASA確認28日發射太空梭 Model X成為太空人接駁專車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揭露,特斯拉Model X將成為NASA太空人的正式太空梭接駁專車。究竟證實,年頭在甘迺迪航天中間左近駕駛特斯拉Model X試飛的營銷計劃大獲勝利,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揭露,特斯拉Model X將成為NASA太空人的正式太空梭接駁專車。
  • 吳國庭:太空梭安全隱患終難消
    搭載7名太空人的「發現」號太空梭美國東部時間4日下午2時38分(北京時間5日凌晨2時38分)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太空梭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隱患原因何在?是否有徹底排除的可能?筆者試圖從技術角度作簡單探討。    太空梭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可重複使用的空間運輸系統。發射時人們看到的太空梭是由三大部分組成:中間最大最長的是燃料貯箱,貯箱兩側外掛兩枚固體火箭,馱在貯箱上的就是太空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