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從四個關鍵字看習近平澳門之行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從1999到2019,澳門回歸祖國已歷20年。當初外界「蓮花寶地能否風採依然」的問號,變成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感嘆號。12月18日到20日,習近平在澳門向世人宣示,「一國兩制」事業任重道遠,要推動澳門躍上新臺階,打下了澳門發展新的逗號。

   梳理習近平的澳門之行,四個關鍵字值得關注。

   △新聞聯播視頻:習近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

   關鍵詞一:

   18日下午,習近平甫抵澳門,就在機場說明了此行的一大目的——澳門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取得的經驗和具有的特色值得總結。

   20日上午,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總結了4點重要經驗:

  始終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

  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兩制」正確方向

  始終強化「一國兩制」使命擔當

  始終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

△慶祝大會暨就職典禮上,習主席在這裡發表重要講話。(央視記者周志國、段德文拍攝)

△這是舉辦慶祝大會暨就職典禮的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央視記者王志明拍攝)

   讀懂這些經驗,關鍵是讀懂「制」——制度體系、制度自信、制度認同。習近平在當天講話時尤其提到,廣大澳門同胞深刻認同「一國兩制」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深刻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這是澳門取得傲人成就的最大「奧秘」。

   △19日下午,習近平在澳門提到前不久第八期「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全體學員的一封來信。信中說,從學習實踐中深刻感受到我們的國家制度是符合實際、與時俱進的。這是結業儀式上學員們獲頒結業紀念盤。(來源:政協頭條官方微博)

   習近平此次赴澳門的一個背景,是一個多月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日下午,在會見中央駐澳機構和主要中資機構負責人時,習近平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進行了全面部署。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港澳工作的綱領和指針。

   △新聞聯播視頻:習近平會見中央駐澳機構和主要中資機構負責人

△金蓮花廣場上的這朵「盛世蓮花」,已經陪伴澳門人民20年。(資料圖)

   正如習近平所說,只要對「一國兩制」堅信而篤行,「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就會充分顯現出來。這既是澳門之福,也是中國之福、世界之福。

△熠熠生輝的蓮花燈飾,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央視記者黃惠馨拍攝)

   關鍵詞二:

   這次在澳門,習近平考察便民政務服務,會見前後三任行政長官,會見兩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立法、司法機關負責人等,重點聚焦一個字——「治」。在20日上午的大會上,他提出四點希望,第一點就是「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水平」。

   △在考察澳門便民政務服務時,習近平對通過信息科技手段實現社會治理精細化和公共服務高效化的做法表示肯定。這是新加了防偽技術的新版澳門居民旅行證件。(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20日下午,習近平在會見澳門特別行政區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機關負責人時強調,對照澳門發展的新要求和澳門居民的新期待,要有本領恐慌,樹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勢和防範風險的能力。這四個「新」,都有很強的針對性。

  

 

   △新聞聯播視頻:習近平會見澳門特別行政區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機關負責人

   此次澳門之行,習近平稱讚澳門實現了「小而富」「小而勁」「小而康」「小而美」,在小小的桌子上唱出了精彩的大戲。如何進而做到「小而新」,考驗著澳門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新聞聯播視頻:習近平會見賀一誠,希望他「穩健施政,奮發有為」。

   關鍵詞三:

   20日上午,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在臨近結尾時講的一段話,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我要在此強調的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處理這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事務完全是中國內政,用不著任何外部勢力指手畫腳。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意志堅如磐石,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幹預香港、澳門事務!」

  

 

   △習近平: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意志堅如磐石

   同樣是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踐行「一國兩制」的堅定意志點讚:「從不為一時之曲折而動搖,從不為外部之幹擾而迷惘」。

△澳門城區。(央視記者周志國拍攝)

   第六次到澳門,習近平懷著深情而來。19日上午,他在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觀摩了一堂中國歷史公開課。他對師生們說,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從小我對我們的文化、對我們歷史上受到的屈辱有深刻感受,這些在我們這代人身上有著強烈的烙印。現在為人民服務,就一定要盡到我們的歷史責任。」

   濠江中學是一所有著愛國主義悠久傳統的學校。今天,最高領導人與師生們的愛國之志在課堂之上激蕩。

   △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學生鄭語涵今年曾和同學們給習近平寫信,並收到了他的回信。這是鄭語涵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畫作。

   關鍵詞四:

   短短三天時間,習近平密集會見各界人士,同澳門民眾廣泛接觸和交流。19日下午,在會見澳門社會各界代表人士時,習近平說,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凝結了全體澳門居民的智慧和辛勞。的確,群眾智慧是澳門繁榮發展的源頭活水。

△夜幕下的澳門人,努力打拼。(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在澳門,習近平還專程來到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考察。這一安排意味深長。澳門正在朝著經濟適度多元的方向發展,變「博彩」為「多彩」,而中葡平臺正好可以發揮澳門與葡語國家的橋梁紐帶作用。「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和「澳門所需、國家所長」有這裡有機結合,飽含政治和商業智慧。

   △這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的澳門城市發展及建設展覽廳,裡面的照片、圖表和數據,生動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在此次澳門之行中,習近平說,「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我們堅信,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一國兩制』實踐發展得更好,把『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完善得更好,把特別行政區治理得更好。」

   我們有理由相信,把握好習近平此行「制、治、志、智」 這四個關鍵字,澳門明天會更好。

   這個月的20號

   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

   馬上我們將迎來2020年

  你有什麼與『20』相關的心願嗎?

   找20天陪家人、減重20斤、

   拍20張好看的照片、放假20天

   學做20道可口小菜…

  來與我們分享

  一起期待願望成真

  監製丨申勇 李浙

   記者丨龔雪輝 鬱振一 王卉

   視覺丨陳括

   編輯丨杜弘揚 毛亞偉 王繼陽

  互動丨林智宇 劉衝 高新渝

相關焦點

  • 時政新聞眼丨七次出席上合峰會 這個詞習近平一以貫之
    在最初的6個上合組織成員國輪流辦過一次峰會之後,今年又回到了比什凱克。七次上合峰會,習主席都是親自出席。《時政新聞眼》發現,在習主席一年一度的講話中,有一個詞貫穿始終,今年還首次用到了講話的題目裡,那就是「務實」。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訪問葡萄牙,這個國家願成為「一帶一路」歐洲樞紐
    (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習近平在會見羅德裡格斯議長時說,葡萄牙是中國在歐盟內的好朋友、好夥伴,他還提到一段往事:1999年,中葡妥善解決了澳門問題,在國際上樹立了通過友好協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典範,也為中葡關係在新世紀發展奠定了互信和合作基礎。
  • 時政新聞眼丨G20峰會前一天,習近平這兩場會見釋放豐富信息
    《時政新聞眼》發現,此次陪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丁薛祥、劉鶴、楊潔篪、王毅、何立峰等。這個名單與去年11月底陪同習主席赴阿根廷出席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的名單是一致的。△這是會見開始之前的場景(央視記者石偉明拍攝)兩國元首談到的第二個話題是朝鮮半島局勢。習近平主席上周剛剛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針對這次訪問會交流哪些信息和看法,引人關注。習近平說,從我這次訪問朝鮮和近期各方面情況看,半島緩和對話的大勢沒有變,政治解決仍是各方的優先選項。
  • 時政新聞眼丨阿聯:歷史性訪問
    時政新聞眼丨阿聯:歷史性訪問   這些天,習近平主席出遠門了,他將去哪些地方,接觸哪些人,會發生哪些故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央視時政報導團隊集體上陣、全程記錄,為您打開「時政新聞眼」。首先請看阿聯篇。
  • 時政新聞眼丨金磚會晤:黃金之城「拍金磚」
    時政新聞眼丨金磚會晤:黃金之城「拍金磚」央視新聞  作者:龔雪輝 沈忱 鬱振一  2018-07-28 它的舉辦地是被稱為「黃金之城」的南非第一大城市約翰尼斯堡。還記得去年的廈門會晤提出要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吧?來到約翰尼斯堡,習近平主席這樣說——在「黃金之城」勾畫「金色十年」藍圖美景,再恰當不過了!  1多場重要講話 發出中國聲音  金磚峰會會期不長,活動卻非常密集。
  • 時政新聞眼丨長城腳下世園會,習近平和多國領導人去看了啥?
    《時政新聞眼》帶您去看看。  中外領導人去看了中國館哪幾個展區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閉幕,有10位外方領導人沒有急著回國,他們與習近平主席共赴下一場盛會——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28日晚,習近平夫婦陪同他們來到北京延慶區,首先一起參觀了世園會中國館。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赴河南考察,第一站為何來到這個縣
    (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這座博物館保存著大別山四度輝煌的歷史故事。  從土地革命初期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到三年遊擊戰爭時期的鄂豫皖邊遊擊根據地,再到抗日戰爭時期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據地,最後到1947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實現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偉大轉折,大別山的四度輝煌見證了中國革命的不平凡歷程。
  • 習近平南亞之行:從"龍象共舞"到"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
    (原標題: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南亞之行:從「龍象共舞」到「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
  • 習近平的首次汶萊之行,這七個視角您值得一看
    習近平的首次汶萊之行,這七個視角您值得一看 龔雪輝、沈忱、鬱振一/央視新聞移動網 2018-11-20 11:11
  • 時政新聞眼丨心裡更有底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這些鮮明信息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政新聞眼》在會場仔細聆聽,許多信息和感受,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  △聯播視頻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答卷:這一年太難了,中國這樣作答   「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性訪問!摩納哥首次迎來中國國家元首
    2.02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不足4萬的常住人口,位於歐洲西南部的摩納哥是個不折不扣的「袖珍之國」。當地時間3月24日,習近平主席抵達摩納哥公國,開啟歐洲之行第二站。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歷史上首次訪問這個地中海濱的美麗國度。「小塊頭」有「大乾坤」摩納哥小到什麼程度?
  • 時政新聞眼丨尼斯夜談、戰機護航、凱旋門迎賓,一場特殊之訪來了
    當地時間3月24日,習近平歐洲之行進入最後一站——法國。習近平不止一次說過,中法是特殊的朋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法建交55周年,習主席在這樣一個特殊年份訪問法國,具有特殊意義,國際社會也特別關注。
  • 習近平抵達飛機之城 開啟金磚時間丨時政新聞眼
    △習近平乘坐的專機抵達巴西利亞空軍基地(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帕拉諾阿湖上的JK總統大橋。帕拉諾阿湖面積約48平方公裡,湖岸線長度約80公裡,是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的人工湖。△巴西利亞三權廣場,顧名思義,它是被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國會大廈圍起來的一個廣場,是巴西的神經中樞,位置剛好處在「飛機之城」的機頭。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二天,習近平為何赴汕頭考察
    10月13日,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至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已走遍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這五個經濟特區。在汕頭,總書記考察了見證「百載商埠」歷史的小公園開埠區,留下了深刻啟示。(總臺央視記者鄧裕達拍攝)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走進這裡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等地,看歷史、問細節、談開放、聽民聲。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在昆明考察,他關心著這些大事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繼續在雲南考察,第二站來到雲南省會昆明。巧合的是,五年前的同一天,總書記也是來到了昆明考察。這次在昆明,總書記主要去了三個考察點,傳遞出豐富的信息。  △獨家視頻|習近平向全國人民拜年   看歷史: 西南聯大的啟示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昆明考察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  △獨家視頻|習近平考察西南聯大舊址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總臺央視記者王冰拍攝)   2017年8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引用了楊根思「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 原創時政微視頻丨習近平的海南情緣
    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習近平主席將出席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這也將是他第四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習近平談起海南,曾經引用蘇東坡的詩句「雲散明月誰點綴,天溶海色本澄清」來形容海南的美。他說在海南可大口呼吸新鮮空氣,是「何其幸福」。
  • 走、看、聽——三個關鍵字看李克強48小時澳門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中午乘專機離開澳門,結束首次澳門視察行程。總理此次澳門之行行程滿滿,在約48小時間裡,密集參加20多項活動,而從中可發現,「走」「看」「聽」三個關鍵字貫穿本次視察始終。
  • 習近平首次訪問尼泊爾,這個詞是最大亮點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首次訪問尼泊爾,這個詞是最大亮點  習近平主席對尼泊爾展開了一次歷史性訪問,最重要的成果是把10年前建立的「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中尼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習近平考察深圳廣州,第一站分別去了哪兒?
    10月24日,習近平廣東之行進入第三天,他的行程很快在媒體上披露。上午,他出現在深圳,下午,來到了廣州。作為廣東體量最大的兩座城市,習近平第一站分別去了哪裡,深受矚目。1981年底,一塊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標語牌矗立在了蛇口工業區。據說,這句標語從誕生之日就引發廣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