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會對自然生態有什麼影響嗎?

2020-12-23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地球上陸地的面積本身就只佔地球總面積的29%(約1.49億)平方公裡,而就是在這為數不多的陸地上,卻有超過20%的被沙漠覆蓋,而且由於人為的對植被的破壞和氣候的變化下,現在沙漠的面積正在逐漸的擴大,因此,沙漠綠化成為了人類迫在眉睫的事情。那麼,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被綠化,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的生態系統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沙漠的形成有兩個主要因素:乾旱和風。乾旱又有兩個定義,一個是降水量低,因為大多數沙漠地區其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在如此低的降水量下,植被很難滿足生存條件,因此土地沙化嚴重,最終形成了沙漠,比如撒哈拉大沙漠的年降水量平均只有100毫米左右。但是,高降水量的地方也不一定沒有沙漠,因此乾旱的第二個定義就是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巴西的千湖沙漠相信許多小夥伴都聽過,作為一個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的國家,很難想像巴西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在千湖沙漠年降水量高達1600毫米,這個降水量已經能與我國南方的許多城市媲美了。但是,在這裡依然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原因就是其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沙漠的形成除了有乾旱的因素外,與風的關係也很大,我們還是以千湖沙漠的形成為例,千湖沙漠的形成除了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外,海風也起到了關鍵因素。千湖沙漠與大西洋比鄰而居,而沙漠附近又有兩條河流經,在入海口大量的沙子從兩條河累積到入海口,形成了一條巨大的沙丘帶。之後,在信風的吹動下,這些沙子飛到了內陸地區,久而久之,世界一個奇觀-千湖沙漠也就形成了。

當然,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地對植被的破壞也會造成土地沙化,從而形成沙漠。

治理沙漠的好處

沙漠一旦形成,很難治理,需要一個非常長的過程。在沙漠中,除了戈壁灘上有少量的沙漠植物外,沙漠內部(除了綠洲)幾乎是一片黃沙,鮮有動植物能夠生存。而且沙漠是佔據了陸地的面積,而陸地的面積是有限的,一旦被沙漠覆蓋,這裡原本的動植物都無法生存,而且同時也壓縮了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因此,治理沙漠對地球上的動植物都有著莫大的好處。

首先,沙漠治理成功後,無疑增加了可以利用的陸地空間,到時候這裡會重新的恢復生機,許多動植物會在這裡安家。對於現在日益被人類壓縮生存空間的動物植物來說,無疑是給了它們生存和喘息的機會。

其次,沙漠治理成功就意味著植被覆蓋的增加,植被覆蓋的增加除了能夠給我們提供木材外,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也會減緩溫室效應。

因此,如果沙漠全部變成綠洲,對地球上的動植物來說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沙漠沒了,沙漠裡的動植物怎麼辦?

看起來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為沙漠的動植物都有著與其他環境中的動植物截然不同的習性和特點,比如沙漠中的植物大都已經演變成了具有發達的根系、粗壯的莖、比較細小的葉,這都是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而演化成的。

但是,我認為即使沙漠成為了綠洲,對沙漠的動植物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我們先從植物說,沙漠的植物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性,但是,它們都是為了在得不到水時更好的生存,如果是能夠持續的得到水,那麼,它們並不會死亡。因為,凡事並不是只有兩個極端,也就是說沙漠植物即使處在水比較充足的地區,它們也不會一直吸收水,直到澇死,這一點從許多沙漠植物都能夠在家中養就能看出來了,比如仙人掌在種植下,不也活得好好的嗎?所以,對於植物來說,如果是適應了有水環境的,去到無水環境中,它可能無法生存,但是從缺水到有水的環境,它們是能夠生存的。

其次是動物。沙漠中動物本身就不多,而且大都在有植被的地方生存,比如沙鼠、沙蜥等等,這些動物的主要食物為昆蟲或者是植物的果實,它們為了躲避白天的高溫大都選擇夜晚行動,而且它們大都有能夠忍飢挨餓的能力。

那麼,沙漠環境變化之後,對它們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從食物上看,它們的食物更加充足了,而且沒有了沙漠晝夜溫差大的影響,它們可以隨時活動,並且也不需要忍飢挨餓了,這些改變都是對它們有利的。

因此,即使沙漠都成為了綠洲,那麼原本在沙漠中生存的動植物也能夠存活,因為它們本身也不是沙漠中的產物,只不過是其生存環境變成了沙漠,所以它們為了生存而發生了改變。當環境恢復如初,它們就不用再過「缺衣少穿」的生活了。而且關鍵是環境的改變也不是一下子,是有一個過程,也給了它們足夠的適應時間。

總結

如果沙漠全都變成了綠洲,會對自然界的生態系統造成影響,但是都是有利的影響,增加了動物的生存空間,改善了溫室效應,改善了氣候環境。至於原本生活在沙漠中的動植物,它們渴望有充足水和適應的氣候還來不及,因此,對它們也沒有什麼不利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沙漠真的毫無用處嗎?如果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會怎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提倡植樹造林的原因之一,那麼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地球會怎麼樣? 聯合國秘書長還曾公開在聯合國大會上表揚了中國的沙漠治理手段,並表示其他國家可以借鑑中國沙漠治理的模式。 如果全世界都大力開展沙漠化治理,相信全球的森林面積都會大大增加,地球的溫室效應也會得到控制,但是如果真的把全世界上的沙漠全都變成了森林,對地球環境好嗎?
  • 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對人類是一件好事嗎?答案令人深思
    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對人類是一件好事嗎?答案令人深思想必許多人都知道,現如今我們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便是土地沙漠化。那麼,就有驢友發出了假設:如果當今世界,所有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對人類來說是一件好事嗎?答案令人深思。生態環境領域的專家稱道:首先,這一個假設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種極端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類可以抗衡的。如果先做一個假設,所有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將會影響到世界的生態系統。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了,地球會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嗎?在很多人看來,沙漠代表著乾旱、炎熱、死氣沉沉,而森林則代表著溫暖、溼潤、生機勃勃。森林為我們的地球提供了氧氣,沙漠卻用黃沙不斷侵佔人們的生活空間。
  • 如果沙漠都漸漸地變成了綠洲,對地區生態環境有什麼影響?
    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這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首先體現在,某一區域中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某些區域之所以沙漠廣布,分布荒漠自然帶,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氣候乾旱,地表水缺乏,植被難以生長。
  • 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改造成綠洲,會對氣候有什麼影響
    「文/旅途(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沙漠是自然界中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建的南部,面積達到了33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江蘇省那麼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年蒸發量3000mm左右,平時風力達5-6級,這樣的環境,變成草原可能性不是很大,假設能變成草原,我國西部邊緣從此再也沒有沙漠,會對我國氣候主要產生兩方面的影響。
  • 如果把沙漠都變成綠洲,地球會怎麼樣?你一定想不到!
    一提到沙漠,大家都想到的是黃沙漫天,沒有綠色,乾旱,難以生存這些詞。畢竟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如果人類不愛護環境,森林就會變成沙漠。在這樣的認知裡,沙漠並不是一個好東西。而把沙漠改造成綠洲,是很多國家保護環境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改造成綠洲,那麼中國的氣候會受到影響嗎?
    沙漠是自然界中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部,面積達到了33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多江蘇省那麼大,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 如果把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顯而易見的那將會是一件大好事,那麼會對中國氣候產生什麼影響呢?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下「暴雨」,會讓沙漠變成綠洲嗎?
    塔克拉瑪幹沙漠會有暴雨出現嗎?所以在極少的降雨量之下,我們基本在沙漠看不到植物的存在,大片區域的沙漠看到的都是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導致沙漠的面積進一步擴大,這就是為何人類要不斷的進行「防沙」,主要就是擔心這種流動沙漠的面積進一步擴大。
  • 我國最大沙漠如果出現暴雨,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沙漠的形成從基本上來說就是倆字,乾旱。現在老天爺開眼了,給沙漠下了場大暴雨,沙漠能變綠洲嗎?請問,這種好事哪裡來?暴雨我們先來看看暴雨是什麼概念。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可以稱之為暴雨了,如果區間位於「50-99毫米」,是暴雨;如果區間位於「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如果高於250毫米,則稱為特大暴雨。我們大方點,假設塔克拉瑪幹沙漠下了一場特大暴雨,會發生什麼事?
  • 如果沙漠變綠洲,生態環境會有怎麼樣的變化?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導語:如果沙漠變綠洲,那生態環境會有怎麼樣的變化?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提起沙漠,生活在西北地區的朋友們應該不會陌生,提起沙漠,我們想到的也都是逃生,仙人掌之類的詞語。沙漠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存在,是一種極度乾旱時候的外在體現。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如果佔有陸地20%的沙漠消失,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人類的生活空間可以增大,地球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呢?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喪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一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如果把海水運送到沙漠,增加沙漠地區的溼度,促進空氣流通,增加降雨量,久而久之沙漠會不會變成一片綠洲?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能夠變成沙漠的話,那麼它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呢?塔克拉瑪幹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位於我國的新疆腹地,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裡。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能夠變成草原的話,那麼新疆地區的人口容量將大大地增加,整個新疆也會變得更加宜居。
  • 沙漠變綠洲好不好?假如塔裡木盆地變成湖,結果會怎樣?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讓全世界的沙漠都能夠變成綠洲」,這樣的句式,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因為在充滿幻想的童年,我們大多寫下過這樣的童話。然而現實與童話可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童話世界中,我們可以盡情放飛夢想,而在現實世界之中,我們必須尊重自然規律。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對於我國來說,荒漠化總面積為128萬多平方公裡,想想我國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荒漠化面積就佔了整個陸地面積13.29%,而我國最大的沙漠非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莫屬了。荒漠化土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受到氣候、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的荒漠化;一是人為原因,人類過度樵採、放牧等致使林地和草原退化而形成的荒漠化。
  • 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出現暴雨,它能變成綠洲嗎?
    中國人民用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把毛烏素和庫布齊沙漠變成了綠洲,這兩個面積加起來接近6萬平方公裡,當然和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了!假如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來一場暴雨,比如三天三夜,有足夠的雨水,沙漠有可能會從此變成綠洲嗎?沙漠下大雨,會有什麼結果?
  • 如果可以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對我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地理位置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並且也是世界第四大沙漠,整個沙漠覆蓋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該區域只有極少的植物生存,並且還是一些根系發達的植物,如果不是這樣,根本是沒有植物的存在,該地區的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所以有植物也是非常難以生存的,只有在地下很深區域才可能吸取到水分
  • 中國即將消失的沙漠,從草原變成沙漠,再變成綠洲
    現在全球化的沙漠化越來越嚴重,隨著大量森林被人們砍伐、耕種荒地,各國沙漠化面積逐漸擴大,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國都在阻止農民隨意採伐,支援森林歸還,保護原始森林,開發原始森林旅遊產業等措施,中國人的不懈努力,中國「毛牛沙漠」即將消失的消息震驚了世界各國。
  • 欲將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沙漠是棵「搖錢樹」
    一提到沙漠,大多數人會想到一片一片的沙海,或者一群騎著駝隊獨自走在炎熱的沙漠海洋上。的確,自古以來,沙漠一直是荒蕪與狂暴的象徵,這裡的生命幾乎已在絕跡,其實沙漠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不僅炎熱而且可能寒冷,南極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沙漠。
  • 4年前,馬雲推出螞蟻森林,5.5億人參與,如今沙漠變成綠洲了嗎?
    所有的事情都和時間掛鈎,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事情必將會有所變化,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時代也是如此,時代既然要向前進步,那麼就會變得越來越先進。在現在生活中,很多人已經離不開支付寶。支付寶所涉及到的方面都比較全涵蓋了人們可以在城市生活中幾乎能涉及到的所有地方。就像2016年時,馬雲曾經推出了螞蟻森林。這是一個在支付寶裡面的小程序,一年的時間就陸續有上億人參加。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中國還有一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假如塔克拉瑪幹變成草原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在什麼地方?塔克拉瑪幹沙漠屬於什麼樣的氣候?但是我國並沒有因此放棄改造計劃,治沙工作仍然有序開展,相信未來一定有辦法改造這片沙漠。假如真的我們將全球第二大沙漠,改造成為草原,對於我國來說有哪些影響呢?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影響影響一:最直接的是改善京津冀一帶風沙問題。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一個沙漠在我國的西部,另一個京津冀一帶地區已經達到東部沿海了,兩個之間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