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郵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發展的需求。目前,中國郵政輕小件寄遞範圍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出口跨境電商業務量60%以上的小包裹通過中國郵政渠道發往海外,郵政渠道成為支撐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的物流主渠道。
●將金融作為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長期戰略性業務,持續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用戶體驗。
●充分利用中歐班列和中俄客運鐵路,積極推動鐵路運郵常態化,力爭鐵路運輸網絡覆蓋俄羅斯和東歐沿線國家,並通過陸路運輸輻射西歐等地區。
●落實「走出去」戰略,重點建設海外公司和海外倉、中轉倉,將中郵海外倉打造為公共海外倉。
●加強國際物流和快遞產品創新,聯合國際郵政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重點郵政,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通達範圍。
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支持沿線交通建設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超級工程背後是金融的有力支撐。過去14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作為港珠澳大橋的重要貸款行,全力支援著大橋的建設。
為支持港珠澳大橋建設,郵儲銀行開闢了「綠色通道」,總分行聯動,全行上下緊密溝通協作,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審批。同時,郵儲銀行還為港珠澳大橋「量身定製」了一份貸款方案,為大橋項目提供固定資產貸款授信額度31.82億元,備用循環貸款授信額度4.19億元。
「郵儲銀行能利用其渠道、網絡及資金優勢積極參與大橋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建設資金按時到位,對於大橋如期建成通車作出了積極貢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郵儲銀行基於自身優勢,積極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支持。一方面,將自身業務發展與國家戰略相結合,主動調整信貸策略,持續加大對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堅持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深入研究發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徑,自覺承擔起「普之城鄉,惠之於民」的社會責任。
2017年5月,中國郵政發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紀念郵票1枚。
「這些年來,僅通過專項融資業務,郵儲銀行就對西部地區的鐵路、公路、電網、水利、農業等重點項目累計投放4000多億元,並為中國鐵路總公司提供2000多億元資金,支持國內重大鐵路及『一帶一路』跨境高鐵網建設,推動『一帶一路』沿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重點推進10餘個重大項目,涉及交通、建築、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郵儲銀行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等領域,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截至目前,郵儲銀行累計為客戶提供內保外貸、海外代付等融資約300億元,支持國內電力、航空、燃氣、鋼鐵等企業境外併購近百億元。
「一帶一路」不是獨奏,而是合奏。面對「一帶一路」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郵儲銀行堅持以開放的姿態做好金融服務。對於亞投行、金磚銀行等新設機構,以及絲路基金、歐亞基金等外向型產業投資基金,郵儲銀行主動尋找和創造合作機會。
在完善網絡布局方面,郵儲銀行積極推進境內機構布局,完善機構設置。目前已完成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地自貿區機構設置,並在廣西設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東協貨幣中心」。另一方面,拓展「一帶一路」沿線代理行網絡,與相關境外金融機構積極建立業務合作關係。截至2017年年末,郵儲銀行已與46家境外銀行開展雙邊授信;共建立代理行約1000家,其中覆蓋「一帶一路」國家42個、銀行242家。
豐富跨境郵政產品融入跨境電商產業鏈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逐漸從快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高度融入電商產業鏈、創新服務模式成為中國郵政助力跨境電商發展,滿足客戶對多樣化、差異化需求的重要發展戰略。
根據跨境電商市場需求,中國郵政不斷完善和設計新的物流產品,既有滿足中低端輕小件業務需求的國際小包、e郵寶等產品,也有服務中高端市場的國際EMS、服務中高重量段的國際包裹等產品,還有中速快件、e速寶等產品可為客戶提供商業渠道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一帶一路」沿線的快遞物流服務能力。
跨境電商產業園是電商企業的「加油站」。中國郵政積極參與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在園區內打造以郵政為主體的綜合服務體系,通過「築巢引鳳」的方式,為園區內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倉儲清關、物流寄遞、專業培訓、信息技術、金融支撐等跨境電商專業化一站式綜合服務。目前,中國郵政已在全國21個省(區、市)建立了130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和82處跨境電商倉儲場地。
此外,在海外建設倉庫也是企業打入境外流通體系的得力助手。「郵政速遞物流以海外倉為重點的跨境倉配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可以進一步降低全球化下的物流配送成本。」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相關負責人介紹。
「選擇中郵海外倉,是因為信任郵政的百年招牌。中郵海外倉的系統比較先進、穩定,而且尾程派送區域比較廣,這是其他海外倉不具備的。」蘇州頂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國說。
藉助郵路通達世界各地、郵件通關便捷、郵政信譽卓越等優勢,中國郵政積極拓展國際郵件和跨境包裹寄遞通道。利用全國60多個郵政互換局和邊貿口岸,通過萬國郵聯體系和商業渠道網絡,接入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27個口岸同時提供郵政和商業兩種清關服務;在9個口岸建立了保稅倉庫,提供倉儲、清關、配送一體化服務。目前,中郵海外倉服務已拓展至俄、美、英、德、日、韓、澳等多個國家,中郵海外購、郵樂海外館已上線運營,郵政跨境服務實現了線上線下的高度融合。
未來,中國將有更多中小企業通過中國郵政的物流體系走向世界,而中國郵政也正在嘗試從更多方面為「中國製造」提供支撐。
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
乘中歐班列快車加強國際合作
10月15日至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重慶召開中歐班列建設現場會暨專題協調會。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1000列,運行線路65條,通達歐洲15個國家的44個城市,運送貨物92萬標準貨櫃。
中歐班列是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和鄭州海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郵政率先通過鄭歐班列運郵,於2014年12月開展了鄭州至俄羅斯莫斯科的運郵測試,此後在2015年12月開展了鄭州至德國漢堡運郵測試。
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歐班列的線路和班次不斷增加,使中國郵政的快遞業務國際化發展獲得了重要支撐。2017年7月,「中歐.渝新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郵,產品寄達範圍為歐洲17個國家。
中國郵政歷來與各國郵政和政府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交流關係。近年來,中國郵政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郵政開展合作,使「中國製造」更多更快地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2015年9月3日,中國郵政與俄羅斯郵政籤署了《關於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合作推進跨境電商市場發展的協議》,雙方就開發跨境電商配送新產品和鐵路運郵方面展開合作。2016年3月,中國郵政主辦了中俄郵政、海關、鐵路六方會談,推進中俄國際鐵路運郵常態化。2017年8月,杭州至新西伯利亞郵政貨機航線實現首航。
多維度的合作使中俄跨境電商合作快速發展,逐步成為雙邊經貿關係的新亮點。2017年,中國郵政發往俄羅斯的跨境電商郵件超過1億件,在中國郵政出口世界各國家和地區中,俄羅斯路向業務量居第二位。根據俄羅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俄跨境電商貿易額達50億美元,近幾年增速均在30%左右。
除了雙邊的合作和業務交流,中國郵政也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6年4月,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辦的2016中國(重慶)跨境電商郵政高層論壇舉行。論壇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郵政代表圍繞「合作共贏、促進發展」主題,以服務跨境電商、發展跨境包裹寄遞業務為核心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具有開創意義的合作設想,分享了新產品開發、郵政改革創新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並一致通過了《重慶宣言》。
自去年以來,中國與波蘭郵政《雙邊諒解備忘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與哈薩克斯坦郵政國際e郵寶雙邊合作協議》以及與越南郵政總公司的合作備忘錄相繼籤署,將進一步促進「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的發展。
乘「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國郵政將郵路不斷向國外、境外、海外延伸,在實現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助力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