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成「一帶一路」上「新郵差」

2020-12-0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文/李勇 趙宇飛)

上千噸郵件有了新通道

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搭乘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站出發。它們將在約10天後抵達立陶宛維爾紐斯,再分撥至西班牙、法國等30多個歐洲國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海運、空運受阻,中歐班列成為國際郵件應急疏運新通道,在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方面,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如今,以國際郵件應急疏運為契機,中歐班列運郵已實現常態化,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新郵差」。其背後,是中國郵政、海關和重慶市等各方歷時多年的創新探索——依託中歐班列突破國際鐵路運郵禁令,構建國際鐵路運郵新規則,改寫國際鐵路運郵歷史。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歐班列成為國際郵件應急疏運的「生命線」。

「以前,國際郵件主要通過空運和海運運輸,但疫情造成海運、空運受阻,全國國際郵件一度積壓超過1500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重慶市分公司總經理周新峰說。

緊急時刻,中國決定利用中歐班列,對原計劃通過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國際互換局以空運方式寄出的郵件進行緊急疏運。

重慶市與中國郵政、海關總署合作,依託中歐班列(渝新歐),率先為疏運積壓國際郵件開闢出一條新通道。

「中國郵政與海關總署、重慶市等各方合作,在天津、義烏、南昌、長沙、南寧等8個口岸建立臨時轉關郵路。」周新峰說,各方制定中歐班列(渝新歐)轉關新流程,將原計劃通過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國際互換局以空運方式寄出的郵件改道重慶,利用中歐班列(渝新歐)緊急疏運。

4月3日,全國首列國際郵包專列——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在重慶正式發車。它搭載著42箱國際郵件,約10天後抵達立陶宛,再分撥至西班牙、丹麥、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

本次郵包專列開行的立陶宛線路,較以往的波蘭線路在價格、轉運時效和覆蓋國家範圍方面更具優勢。目前,通過立陶宛郵政能夠疏運更大範圍的歐向郵件,將郵包寄達範圍拓展至36個歐洲國家。

「疫情發生初期,中歐班列(渝新歐)根據郵件集結情況,按照每周1至2班的頻次開行郵包專列。」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經理徐潤秋說,隨著國內疫情好轉,郵件積壓量減少,近期按每周兩次的頻次,每次3至4個貨櫃搭乘中歐班列出境。

截至11月6日,中歐班列(渝新歐)已累計疏運重慶本地歐向郵包貨櫃326箱,北京、廣東、湖南等外省歐向郵包貨櫃470箱,疏運郵件總量約佔全國疏運郵件總量的三分之一。繼重慶之後,義烏、廣州等地的中歐班列國際郵包專列也陸續運行。

「這是一份出色的答卷。」周新峰說。

改寫國際鐵路運郵規則

多年以來,郵包一直是國際鐵路禁運物品。國際鐵路運郵規則的改寫,是國際郵包專列順利開行的重要前提。

2011年,全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渝新歐」在重慶誕生,為國際郵件運輸提供了新通道。然而,鐵路合作組織(OSJD)1956年頒布的《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明確規定,「在國際鐵路直通貨物聯運中不準運送郵政專運物品」。

「重慶先是組織中歐班列(渝新歐)運郵的國內段測試,摸清基本情況。」徐潤秋說,然後又與海關總署、中國郵政等方面協調,提出利用中歐班列(渝新歐)在沿線各國運郵的設想。

經過重慶市和中國郵政、海關總署等多方努力協調爭取,2014年6月,鐵路合作組織在立陶宛召開了運輸法專門委員會會議,討論通過了新版《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刪除對禁止運輸郵政專用品的相關表述,建立國際鐵路郵件運輸規則的主要法律障礙得以破除。

2016年4月舉行的中國(重慶)跨境電商郵政高層論壇上,沿線各國郵政以《重慶宣言》的方式正式確定了「各國合作利用中歐鐵路開展鐵路運郵,提供與跨境電商相適應的陸路運輸方式」這一原則。

2017年3月,萬國郵聯經營理事會成立鐵路運郵特設工作組,由中國擔任主席國,牽頭開展與世界海關組織、相關國際鐵路組織以及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共同研究國際鐵路運郵規則和標準工作。

「推進過程中,各方共召開會議30多次,電子郵件往來達300餘封。」見證全過程的重慶市國際速遞分公司項目經理龍彥回憶說。

2016年5月,重慶成為全國首個海關總署批准的鐵路運郵試點城市。中歐班列運郵測試工作也隨即展開。2016年10月,中歐班列(渝新歐)去程全程運郵測試成功;2018年11月,中歐班列(渝新歐)首次回程運郵測試成功,標誌著鐵路運郵歷史徹底改寫。

中國郵政以萬國郵聯鐵路運郵特設工作組為平臺,牽頭制定了具有國際組織層面指導意義的《鐵路運郵工作指南》,已成為國際貨運班列運郵規則和標準。

此後,由重慶開創的國際鐵路運郵模式,逐步複製推廣到義烏、鄭州、成都等地,並最終在疫情期間發揮出關鍵作用。

立陶宛線路省時又省錢

如今,以國際郵件應急疏運為契機,中歐班列運郵常態化機制已經形成,中歐班列運郵已實現規模化、常態化。

周新峰說,隨著跨境電商「全球購」熱潮興起,每年大量「碎片化」郵包運往全球,但傳統國際郵路主要集中在海運和空運,運力明顯不足,且海運耗時過長,空運運量小、成本過高。中歐班列運輸郵包的常態化,就能發揮其「成本比空運低,時間比海運短」,以及禁限寄品類少等優勢,助推跨境電商發展。

目前,重慶正在努力提高中歐班列運郵的轉運效率、降低轉運成本,以充分發揮中歐班列相對於海運和空運的比較優勢。

「疫情期間,中國郵政與立陶宛郵政進行了反覆溝通確認,立陶宛郵政明確表示可以完成大規模郵件轉運工作。」周新峰說,此前中歐班列將波蘭作為運郵轉運口岸,但轉運效率和成本均不盡如人意,而立陶宛線路的轉運效率和成本均明顯改善,重慶、義烏、廣州等地開行的國際郵包班列均是立陶宛線路。

龍彥算了一筆帳:「以前的波蘭線路,郵件交到歐洲客戶手中的物流時間在30天左右,而立陶宛線路將物流時間縮短到18天左右,每公斤郵件的運費也比波蘭線路降低近30元。」

「中歐班列運郵的規模化、常態化,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交流從『大動脈』深入到『毛細血管』。」中國貨櫃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牧原表示,這對於維護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助推「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片:4月14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在卸貨。 (立陶宛郵政供圖)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成帶動沿途經貿發展的「火車頭」
    中歐班列成帶動沿途經貿發展的「火車頭」 原標題:   8月26日,X8044次中歐班列順利抵達武漢吳家山鐵路貨櫃中心站。至此,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達10000列。
  • 中歐班列:「一帶一路」上的「黃金」列車
    一端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端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歐班列將這兩端需求和供給連接在一起,還串起來蘊藏著巨大經濟發展潛力的中間廣大腹地,廣東中歐班列為眾多企業鋪就一條布滿商機的國際大道。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廣東緊抓「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中歐班列,「一帶一路」中馭風前行
    自2013年, 首趟西安—哈薩克斯坦國際貨運班列開啟以來,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點,搭建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新橋梁,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陝西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平臺。   駝鈴聲聲漸遠,汽笛聲聲轟鳴。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譜寫著華麗的篇章。
  • 獨家丨清華大學史志欽:中歐關係如何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上的現實問題,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對中歐關係、「一帶一路」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智庫中心副主任史志欽教授進行了深度訪談。以下為史志欽口述,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義新歐」中歐班列重要站點 「一帶一路」捷克站貨運場項目合作...
    捷克當地時間6月11日,「一帶一路
  • [砥礪奮進的5年]中歐班列:「一帶一路」的中國貢獻
    [砥礪奮進的5年]中歐班列:「一帶一路」的中國貢獻 原標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經開行超過5000列,初步形成西、中、東3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
  • 央視紀錄片點讚一帶一路 義烏中歐班列演繹合作共贏
    從「一帶一路」倡議感受中國與全球合作下的互利共贏。從18分50秒開始,紀錄片用五分鐘的時長,講述了「一帶一路」上中歐班列的故事。從義烏髮出的中歐班列,橫跨歐亞大陸,聯接起不同地區的貿易,是互聯互通的生動體現,也是網際網路、物流、民心相通以及文化交流互鑑,讓過去從未想到中國的人開始對中國產生興趣並和中國交往。
  • 「一帶一路」上的郵政合奏
    ●將金融作為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長期戰略性業務,持續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用戶體驗。  ●充分利用中歐班列和中俄客運鐵路,積極推動鐵路運郵常態化,力爭鐵路運輸網絡覆蓋俄羅斯和東歐沿線國家,並通過陸路運輸輻射西歐等地區。
  • ...自貿區】成都中歐班列馳騁7年「一帶一路」上綻放出門戶樞紐之花
    鐵路港的「美」還體現在實打實的數據上。三天前,一個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就在這裡上演——8月26日,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數量在全國率先突破6000列。自2013年4月26日開行第一列以來,中歐班列(成都)沿著「一帶一路」加速來回奔馳,已連續最近四年領跑全國。中歐班列(成都)一次次清脆的汽笛聲,都是在向全球講述成都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精彩故事。
  • 一路一帶是什麼意思?一帶一路的含義是什麼?一帶一路戰略示意圖...
    一路一帶是什麼意思?一帶一路的含義是什麼?一帶一路戰略示意圖概念股一覽「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後,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70億美元。
  • 首列倫敦至義烏中歐班列今日啟程 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
    首趟中歐班列(倫敦—義烏)即將啟程。攝影:白天行 人民網倫敦4月10日電 (白天行)10日上午,首趟??中歐班列(倫敦—義烏)於南埃塞克斯郡的杜拜環球港務集團倫敦口岸 (DP World London Gateway)鐵路終點站啟程。該班列預計用時18天,橫跨7500英裡,在通過英吉利海峽隧道進入法國和比利時後,將途經德國杜伊斯堡、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最終到達浙江義烏。 在所有現場嘉賓的注視下,最後三個裝滿了英國多種生活用品貨櫃裝上火車。
  • 「一帶一路」的義烏故事,從這裡開始
    2017 年1月1日零時,滿載34個貨櫃「中國製造」的X8024/X8065次中歐班列(義烏—倫敦)從鐵路義烏西站鳴笛駛出。這是東方小城義烏,用自己的方式向「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了新年第一聲。5月13日,43歲的火車司機周莘偉按響汽笛,新的一趟中歐班列滿載著50個貨櫃的「中國製造」駛出義烏鐵路口岸,駛向1.3萬公裡之外的馬德裡。
  • 中歐班列對比海運有什麼優勢?一帶一路的領跑者,你了解多少?
    中歐班列是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一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歷史上玄奘西行,雖只走了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但是他的壯舉已經在絲路上如一盞明燈。經千年,過百年仍熠熠閃光。
  • 日郵物流中國抓住「一帶一路」紅利發力中歐班列沿線鐵路運輸服務
    中歐班列對於國際貿易人來說並不陌生,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西中東3條通道中歐班列運行線:西部通道由我國中西部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國華北地區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由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經滿洲裡出境,其定位是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
  • 「一帶一路」上的黃金列車
    原標題:「一帶一路」上的黃金列車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   沉沉一線穿山過嶺,浩浩一脈貫通東西。   歷史總是以令人驚嘆的方式創造奇蹟。「3年多來,鄭州國際陸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加快發展,初步達到了『連通境內外,輻射中東西』的目標,已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國際物流中心。」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俊說。   聚鄭州 通全球   「在這裡,每天都可以買到歐洲最新鮮的食品。」
  • 一帶一路與中國鐵路互相助力
    4月26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我們應該構建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由此可見,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主要著力點。
  • 「一帶一路」建設碩果初現 中歐班列連接歐洲29個城市
    「一帶一路」建設碩果初現 中歐班列連接歐洲29個城市 2017-05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介紹,「一帶一路」涉及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潛在市場規模巨大,投資空間和機會非常多,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估算,未來五年,僅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就達10.6萬億美元。
  • 一帶一路及中歐投資迎來重大利好!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當天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葡萄牙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的優先工作,是確保新冠疫苗接種成功以及推動社會支柱行動和歐洲的戰略自主地位計劃。這對葡萄牙來說,是一件十分值得慶祝的喜事。但是葡萄牙接過一個「接力棒」意味著什麼呢?今天小幫帶你一起來看看,這個「接力棒」背後有些什麼吧。
  • 「一帶一路」的跨區域對接至關重要
    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認為,必須要以傳統的互補性為基礎,發展新型的互補性,在深度融合的基礎上互利合作,形成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只有這樣,「一帶一路」建設才能夠可持續的發展。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教授佩普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要跟歐洲的「容克計劃」對接,打造中歐互聯互通的平臺,進一步加強兩個戰略的協同效應。
  • 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商貿氣象臺助力「義新歐」
    「嗚……」12月18日晚6時許,隨著汽笛聲響,「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明斯克)緩緩開出義烏鐵路口岸,滿載貨物駛往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它也是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商貿氣象臺正式運行後服務的首趟「義新歐」中歐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