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水,尋找苗族人的工藝之魂

2020-09-21 東博社文旅號

本文首發於《中國—東協博覽》2020年9月刊 撰文/顏僑宏

在融水夢嗚苗寨天山北坡的溝谷帶,盤旋著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名為雙龍溝。當我站在溝頂懸空100米左右的棧道上,俯瞰整片溝谷,如履薄冰,才驚覺山中的溪流竟分為兩股,高濃度的負氧離子將溪水暈染成墨綠色,如同兩條環抱在一起的巨龍,急轉直下。

8月的雙龍溝,依然炎熱,立秋新添的細雨,不過增加了棧道的溼滑。由於落腳點有限,在寬不足1 米的窄道上,往來遊客需側身,小心翼翼地錯開,才不至於一腳踩空。

雙龍溝空中棧道(攝影:韋世宏)

搖晃的鎖鏈和風聲中,我聽到身後傳來踏踏的腳步聲。一位婦人右手持著單眼相機,腳下緊湊,閃轉騰挪間很快便甩開了我。在談話中,我得知她是景區拍照的工作人員,更是當地苗族人。

在大約20 分鐘後,我終於走完了空中棧道,帶著同苗人一起徵服險山惡水的勇氣及一身青色,來到了山腳下的夢嗚苗寨。

苗銀非銀,而是寂寞和忍耐

歷史上,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他們多次遷徙,由黃河流域至湖南,與當地的其他少數民族統稱為&34;&34;。而其中一部分不斷向西南遷徙,唐宋時期進入今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

廣西苗族村寨多依山而建,有大有小,小者幾戶,大者幾百戶,房屋一般為&34;的吊腳樓或三開、五開間的平房。初到夢嗚苗寨,眼前是一座座典型的幹欄式建築和鼓樓,在建材上尤以木件組裝、頂上蓋瓦的最為特色。午後下了場小雨,加上不在旅遊旺季,街上的遊客零零散散,因此並未得見蘆笙瑟瑟與大口喝酒的攔門場面。

馬貴兵在制銀(攝影:韋世宏)

馬貴兵銀飾工藝坊就開在離寨門不遠的半山坡上,店內不時傳來切割的打磨聲。馬貴兵正在完成一道拉絲的工序,長時間的專注汗溼了他的白色 polo 衫,屋內的光線很暗,但他的眼鏡上分明閃著銀色的光——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族銀飾鍛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34;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馬貴兵說,想賺錢幾乎是當時學做苗銀的全部初衷。1975年出生的馬貴兵是融水縣香粉鄉中坪村人,他 17 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學習苗族銀飾製作手藝,至今從事這行已有二十多年。&34;

銀畫《雁過苗寨》(攝影:韋世宏)

一幅銀畫作品《雁過苗寨》,他埋頭苦幹兩個月;左江花山巖畫申遺成功,他的賀禮銀制工藝畫《花山巖畫》耗費半年心血。熔銀、鍛打、拉絲、吹燒、雕花、打磨、拋光、洗滌……每一道工序,都是時間的註腳。

從店門進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顆銀花絲繡球,以及展柜上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在日光與燈影交錯下,銀制繡球忽明忽暗,如鎮店之寶般惹眼。&34;為了精準掌握銀花絲繡球的尺寸,馬貴兵花了兩個月反覆試驗,無數次對銀繡片的規格進行調整。&34;

馬貴兵的工作檯(攝影 林涵)

馬貴兵的工作檯臨街,窗外的光照在木桌上,可以明顯看到一些錘子的握把上拋著光,這是長年經人手的痕跡,在文玩行又叫包漿。&34;苗族對銀匠的要求,實在苛刻。

苗衣上的精美銀飾(攝影:韋世宏)

苗語有言&34;。苗人愛銀,每逢節日坡會,更會盛裝披銀,鳳冠花帽,款款而來。融入了社會風俗的銀飾,對銀匠的要求早已不再局限於審美功能。唐宋時期,苗族銀飾以多、大、重為主,而到了明代卻衍生出區別婚否、饋贈定情的功能。清代&34;後,隨著漢文化的滲透,苗族銀飾更是趨向纖細、複雜、精緻。

銀冠(攝影 韋世宏)

&34;馬貴兵說,當年為了掙創業的資金,他苦苦在家磨了一年,到春節趕坡會的時候把處女作的銀冠售出,兜兜轉轉,才有了今天的成就。&34;

臨近傍晚,店裡的客人多了起來,馬貴兵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從工作檯回店內的廚房做飯,沉浸在制銀中的他,似乎忘記了吃午飯。

結合苗繡的銀鐲(攝影:林涵)

苗繡非繡,而是在織滄海桑田

&34;融水縣彩雲苗藝的宣傳欄上掛著這樣一句話,這也是李伊園成立公司的初衷。除了是公司的總經理外,李伊園還是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

苗繡起源於古代濮人的雕題文身,即用野刺刺破皮膚,塗以硃砂或其他色彩,在人的身上刺仿某些動、植物的花紋,以便與周圍環境融合,從而更多地獲得生存的主動權。後來,隨著蠶桑技術的出現,雕題文身開始從殘酷的護身藝術逐漸形成美的服飾藝術。長期以來,苗繡依賴著民間傳承,傳授方法為母傳女,姐教妹。時代變遷,如今苗繡式微,一百多種不同的繡法在自生自滅的狀態下有失傳之虞。

穿針引線的李伊園(攝影:顏僑宏)

&34;見到李伊園的時候,她已經穿好苗族的盛裝在迎接我們了,炎炎夏日,錦衣銀冠的她卻絲毫不顯疲憊。在開始採訪前,李伊園帶我們參觀了繡娘的工作室。

與其說是工作室,這裡更像一個車間。

潔白的牆體,光滑的大理石地磚,空氣中散發著布料獨有的樸素香氣;八臺縫紉機在繡娘的操作下整齊劃一,牆上掛著你能想像到所有色號的毛線筒,絢麗如一道彩虹。一針一線之間,精美的苗繡便呼之欲出。

繡娘工作的車間(攝影 顏僑宏)

苗族姑娘、婦女歷來以手工刺繡花紋裝飾自己,點綴生活。苗繡技法多樣,色彩絢麗、協調,構圖講究對稱和諧,同時又不失造型的誇張。在圖案上以花鳥蟲魚等為主,創作天馬行空,不拘一格。不過相對於傳統的手工刺繡,在生產上採用縫紉機可以縮短工藝時間,更符合大部分訂單的經濟效益。

數紗針法(攝影 顏僑宏)

融水是廣西 20 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脫貧攻堅不僅僅是政府的傾力之為,更多的手藝人也參與其中,李伊園即是其中之一。

2014 年,李伊園創辦了這所彩雲苗藝, 60 多名留守婦女加入繡娘行列,人均月收入由原來的幾百元提高到1200~2000 元不等。&34;靠手藝養活自己,很多人做到了。不過,要想讓日漸式微的苗繡有更大的舞臺,還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正在縫紉的繡娘(攝影:顏僑宏)

李伊園說她們其實嘗試過線上項目。&34;顯然這樣高昂的生產成本並不適用於下沉市場,而是更多出現在國際舞臺和名流圈。2017年12月7日,&39;傳承匠心·百年繡夢&34;時裝秀,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中心內的聖保羅大廳舉行。身著民族盛裝的李伊園與幾個苗族繡娘走上 T 臺,現場演繹在苗山裡傳承千年的苗繡技藝,一舉驚豔了英倫時尚圈。

&34;我向李伊園提出了我的疑惑,想知道她面臨同樣處境時會如何取捨。

苗繡學員的刺繡作品(攝影:顏僑宏)

&34;李伊園停頓了一下,&34;

&34;李伊園拿出手機,翻到一個專講各種傳統手工紋路的公眾號,說裡面的很多內容設計,與傳承了千年的苗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而卻被對方說成了是自己的創意,禁止使用。她從柜子裡拿出了一沓繡布,布上還套著防塵罩。

挑花針法(攝影 顏僑宏)

&39;原創&34;李伊園用手機上的圖片與實物進行著對比,而我卻一時間驚訝於這些苗繡的華美,忘記了她的重點。

這些布料的針法極其精密,精通刺繡的人可以一眼看穿其針線已游離在布料本身的紋理之外,拿近細聞,可以嗅到時間的味道,而那些繡在上面的一絲一線,此刻如同一個活的繡娘,在向我講述著她的風雨,她的平生。

剪紙繡針法(攝影:顏橋宏)

剪紙繡針法(攝影:顏僑宏)

&34;李伊園想了一下說,&34;

&34;我迫切地問李伊園。

李伊園沒說話,後來我在整理手稿時在網上查到了關於苗繡手藝人的這樣一段話:

&34;

離開融水的前一天晚上,我被百節苗寨的攔門酒灌得有些醉意,於是決定在這個小縣城中漫步,吹吹風。夜幕降臨的融水,霓虹燈下來往的人,喧囂而過的電動三輪,如半座水泥森林,與山外的世界有著同樣的肌理。夜色中,我看到一家照相館的展示柜上有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姑娘穿著苗衣,頭戴銀飾,笑得很美。


來源:《中國—東協博覽》2020年9月刊

相關焦點

  • 年味 | 嗦碗粉,去廣西融水過個苗味新年
    希望將舌尖之旅伸向那些有實實在在特色的地方,是有趣又有意義的美食文化之旅。還記得老朋友秋香嗎?她放棄穩定生活,回到廣西大苗山裡辛勤創業,將家中的土特產、傳統手藝繼承和保存下來。▲辣、爽、鮮、酸、燙的螺螄粉秋香的家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柳州市的螺螄粉制霸餐桌,隨處可見把螺螄嗦得「嘬嘬」響的朋友,覺得「臭」的人避之不及,而更多人被這神秘的味道勾住了魂。
  • 【推薦】融水逐夏之旅,找尋最純粹的快樂
    DAY 1中午12點,我們抵達了融水縣城。在享用過了新鮮美味的貝江魚後,前往了我們旅程的第一站——老君洞。景區內還新建了玻璃觀景臺、玻璃滑道、緣來橋等觀景點,讓我們能更極致地欣賞自然之美。DAY2融水除了底蘊悠長的苗家文化,更有無數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逐夏之旅的第二日,我們便往大山深處前進,去尋找藏在自然中的夏日涼意。
  • 越南喪葬習俗:瑤族人喜葬、苗族人火把引魂、布標人以姓氏定戴孝
    典型的越南mao火把引魂 越南的苗族人父母去世後,子女要挨家通知親友,為了不使自家的晦氣衝撞他人,到別人家時不得進屋,只能跪在梯子下。在巫師來送魂之前,家裡人不能在屋裡吃飯。送葬時,領路者在前面高舉火把為死者引路,並撒下買路的紙錢。死者的長子緊跟其後。屍體放入墓穴時,為了使子孫眼明,不能讓陽光照到死者臉部。為使後代耳聰,要用舊衣服給他墊頭。為了讓死者有東西吃,要在棺材的上前方放一食品袋。墳墓要高出地面30公分,前後左右各安放一塊石頭,墳上放一瓶水、一頂草笠、一根棍子、一個水煙筒,供死者享用。
  • 與苗族人交往,你知道為什麼不能叫苗族人為「苗子」嗎?
    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不能叫苗族人為「苗子」。我們外族眼中的「苗子」,是植物的幼苗,比喻新出現的人才,有潛力,是一個褒義詞。在苗族人眼中,「苗子」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詞,無論是在苗族聚居西南地區,還是在只有少數苗胞散居地區,帶「苗」字侮辱句語,是苗族人最大的忌諱。
  • 早期苗族人經歷了怎樣的恐懼?竟產生如此悽美的神話和驚人才藝
    令人在驚嘆和震撼是他們能在艱難的生活困境中創造出如此精美藝術的同時,也對當初苗族人整體遷徙大逃亡的恐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蚩尤 苗族祖先為了爭奪適於放牧和淺耕的中原地帶,爭奪生存空間,讓自己的族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於是在中原大地上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
  • 融水這兩個鄉鎮舉辦美食文化節 泉水香螺 紫黑香糯 還有俏達配
    拱洞鄉*香糯泉水螺2020融水蘆笙表演蘆笙是苗族人重要的娛樂工具,也是表達情感的重要紐帶, 苗族人的生活離不開蘆笙。圖文記者丨滾豔潔 黃 誠 吳小舒值班編輯丨覃 美責任編輯丨韋仕宏責任監製丨石 峰 出品單位丨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 鳳凰古城,苗族人的現代圖騰
    鳳凰,是中國古老的一種部落圖騰,後演化為一種神鳥,是百鳥之王。以「鳳凰」命名的中國地名不少,但現在一提到「鳳凰縣」、「鳳凰城」基本都是指湖南西部與貴州搭界的「鳳凰古城」,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據此,粗淺地推測一下,鳳凰應該是古代苗族人的圖騰之一。
  • 融水這兩個鄉鎮舉辦美食文化節 泉水香螺 紫黑香糯 還有俏達配
    蘆笙表演 蘆笙是苗族人重要的娛樂工具,也是表達情感的重要紐帶, 苗族人的生活離不開蘆笙。圖文記者丨滾豔潔   黃   誠   吳小舒值班編輯丨覃   美責任編輯丨韋仕宏責任監製丨石   峰    出品單位丨融水苗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秀美融水 風情苗鄉》微信公眾號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該作品。
  • 廣西融水:秀美風情苗鄉 全域旅遊富民 ——融水苗族自治縣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融水縣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元寶山、九萬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享有「中國蘆笙鬥馬文化之鄉」「中國百節民俗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老君洞是「融州古八景」之首,曾經為一處兵工廠,因年久失修,洞內許多奇觀嚴重受損,設施陳舊,景區缺少吸引力,發展難以為繼。融水通過東協博覽會這一平臺,引進蘇盟集團,結合老君洞洞內景觀,融入漢元素,打造融水夜間旅遊新亮點——宋城。
  • 融水苗族風情——國慶尋味之旅(二)
          因此,國慶我們三五成群驅車走進廣西柳州的融水苗族自治縣,一起親身體驗民族風情。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山地面積佔85.46%,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融水中部高四周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其中元寶山海拔2081米,是廣西第三高峰,縣內第一高峰。
  • 四千苗族人被泰國強遣回寮國 先祖原住黃河流域
    四千苗族人被泰國強遣回寮國 先祖原住黃河流域 ,5000名泰國士兵手持盾牌和木棍強行關閉一座難民營,準備4天內即12月31日前將4000多名苗族人遣返寮國。  聶亮 譯  飽受戰爭之苦  苗族人不斷遷徙  苗族人自古以來遷徙不斷,而每次遷徙都與戰爭有關。據說,苗族的先祖原住在中國黃河一帶,後來由於戰爭開始了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遷徙,跨過滾滾黃河,來到今湖北和湖南洞庭湖的四周定居下來,成了以後楚國的主體民族之一。
  • 國慶中秋燒魚季——融水苗鄉等您來!!!
    (☆☆☆):0772-5136666富華大酒店(☆☆☆):0772-5858888、0772--5858777元寶山假日酒店:0772-5866666城市便捷酒店:0772-5122222夢泰東寧大酒店:0772-5132888金鉑假日酒店:0772-5133299貝江之星大酒店:0772-5136888
  • 城南是融水炙手可熱的旅遊經濟新高地
    融水積極打造「對內通達對外暢通」交通路網格局於融水城南,丹江河畔加持「三芯疊加」——大融水旅遊交通之芯城市旅遊消費之芯城市南部之芯城區交通不斷優化  成就旅遊經濟之芯城南是融水炙手可熱的旅遊經濟新高地丹江雅築坐享城南交通主動脈以融水旅遊核心區為依託以千年苗都文脈為底蘊以便利交通和高標準自然景觀環境為支撐
  • 苗族人是蚩尤子孫嗎?與漢人的炎黃子孫有什麼差別?
    在我們中國的五千年前,中原大地上面發生了一場大戰,這次戰爭被叫做涿鹿之戰,這是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戰爭,這場戰爭之中的人物都成為了讓後世敬仰的存在,而我們現代社會之中的不同民族和地區也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繁衍分化的,現在居住在我們國家西南地區的苗族人真的是蚩尤的後代嗎,他們和漢人的炎黃子孫有什麼差別呢
  • 融水玻璃橋門票多少錢最新融水玻璃橋門票一覽
    一直備受矚目的廣西首座玻璃橋—融水雙龍溝玻璃橋已近全面的對外開放了,而且在今天,票價已定,比張家界的便宜多了。那麼,融水玻璃橋門票多少錢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融水玻璃橋門票多少錢?融水縣雙龍溝玻璃懸索橋是廣西首座玻璃懸索橋。
  • 不如來融水按下自拍鍵吧!
    融水怎麼樣?保證讓你收穫一個溫暖而難忘的浪漫冬季......融水山水秀麗,生態環境優美,民族風情濃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廣西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冬遊廣西,那麼多的優惠城市可選,而這個具有眾多少數民族特色的旅遊景點——融水,絕對是一個休閒放鬆的好地方,一趟旅途下來保證收穫滿滿,來融水就沒錯了!
  • 柳州融水:讓夢想在縣城安家
    6月18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苗家小鎮85平方米三室一廳的樓房裡,梁明文向「千名記者一線行」第二批第二組採訪團的記者們,敘述起老家四榮鄉保合村裡洞屯那不堪回首的日子,不勝感慨。新家客廳陽臺上,擺著一個樹根茶臺,旁邊種著3盆蘭花和1盆羅漢松。「以前9平方米的『房子』裡,擺下一張床基本就滿了。」
  • 柳州融水餐桌上的那些特色菜餚,給你的舌尖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融水作為苗山裡的小縣城,旅遊資源豐富,飲食文化獨特。如果你到融水來旅遊,當地餐桌上的這些特色菜餚你可千萬不要錯過,一定會給你帶來一場獨特的舌尖旅行體驗。芙蓉酥芙蓉酥是廣西自治區非遺美食,也是融水在過年過節或者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餚。芙蓉酥製作工藝繁複講究,用蓮藕、木耳、肉末、蔥花等製作而成。芙蓉酥香味四溢,外酥裡嫩,口感豐富,滋味鮮美,十分受歡迎。
  • 《逆戰》武士之魂活動什麼時候結束 武士之魂活動時間
    導 讀 逆戰為玩家們帶來了武士之魂限時促銷活動,武士之魂威力無窮,掌控獵場的存在,是不是好奇這次的活動都有哪些福利呢
  • 廣西融水:「香糯泉水螺」唱響脫貧致富之歌
    10月10—11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在高武村舉行第三屆「香糯泉水螺」美食文化節活動,以此對外展示「田裡稻魚螺、林下茶薯雞」養殖模式的發展情況和當地發展特色產業助力扶貧所取得的成果。摸田螺和抓魚現場拱洞鄉是廣西融水北部一個偏遠的山區鄉鎮,該鄉面積152平方公裡,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27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