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是智慧的代表詞,那麼自以為是的般若又是什麼?

2020-12-12 佛歌108首

《趣入心經》 第9課

阿彌陀佛,大家吉祥。今天邁入我們《心經》的第四個主題:何為般若。這個「般若」,是因為尊重和多義,所以沒有翻譯過來。但是沒有翻譯,它就有時候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人讀誦經典,學修佛法,就會問什麼是「般若」。還有的人很有意思,問什麼是般若,他說法師啥叫「般若」。因為讀到漢語裡邊來,往往容易讀成一般兩般的般。

其實因為它是梵語,依照音譯過來,包括佛典裡面有一些「南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這些諸如此類都是原譯過來的。就是從音節上譯過來而已。那麼講到「般若」,這裡要講這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先且不用說般若,還有深淺,何為「般若」,接觸佛法,如果說念佛的話,大家都會「南無阿彌陀佛」。你說持戒,大家都知道說不能殺生,不能打妄語。

你說來一個咒也會念,說:「嗡嘛呢叭咪吽」。說一講到這個「般若」就搞不太清楚。也許有的對於佛法有一些接觸。但是零星散散,不知道「般若」真正的串起來的全部內涵。所以我們要知道為什麼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四月初八降生的時候,有一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動作。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並不是說傲世全球,或者說這個看不起人類,而是他非常自信,要講「般若」之法。這個法,世界上沒有。聽不到,也不理解。

之所以佛教能夠從西天到東土,千百年來數次的興衰,但是還沒有被截斷命脈。就是因為它的般若義理,「般若」的內涵。這種思想既不同於世間的學術,也不同於學問裡面的邏輯,思辨。它真正的是一個只能夠去悟和證的法義。是我們不能夠去講和想的東西。當然我這麼一說,可能大家還是會覺得有些晦澀。

那到底何為般若呢?首先我們還是從翻譯的層面來說一下,在中國,把它勉強地翻譯叫做智慧。為什麼說了不翻譯,又翻譯為智慧?確實「般若」智慧呢,是佛法的一個核心。一切的經書都不能離開「般若」這個內涵。但是呢很多時候,我們又走到許多對「般若」的誤區,對於智慧的誤區。你好比說,這個人很聰明,告訴大家不翻譯之一,就是害怕誤以為。

「般若」就跟世間的聰明混為一談,那個在佛法裡面叫做什麼呢?俗情智慧,又叫做世智辨聰。你看很多時候,有的人非常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人情世故特別的油。但是這是一個學佛來講很可悲的狀態。所以如果大家知道《紅樓夢》裡面,王熙鳳機關算盡了一輩子,最後賈母給她說,你需要修些福,就是你太聰明了,就失去智慧了,所以沒有翻譯。

第二個為什麼呢?就是又害怕跟這些外道,神神道道、仙、靈、鬼、怪這些,這些混為一談,只是給你顯個異,就以為這是佛經裡面講的般若法,所以又害怕,這叫做邪智邪慧。有時候我們接觸一些靈異的東西。它確實也有一些所謂的超能量的發揮。但是呢,它走的路可能偏掉了。就比如說我們學佛的正法。我們從中間走的,這是制高點。但是似乎你從兩邊走,也能夠到達一個高度。問題是離這個正知見,正確的道路,越來越遠了,得彎回來再往上走。所以這個在祖師們稱之為邪智邪慧。現在的好多外道呀,魔頭等等很多。

相關焦點

  • 佛教 般若?般若!到底什麼是般若?
    那麼我們禪宗所傳承的般若思想具體是什麼內容呢?且聽六祖慧能大師如是說:「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摩訶是梵語,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大」的意思。那麼這個「摩訶」到底有多大呢?六祖慧能大師進一步解釋說:「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
  • 《心經素解》般若智慧
    自性自心本來光明,還整天往外尋求什麼呢?我們會看到許多道場寫著莫向外求。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外無佛。道即是心,心即是道。這個心是不是很神奇呢?想不想找到自己的真心呢?智慧從自性自心中來,這個自性自心如同寶珠一樣珍貴。什麼是最珍貴的呢?也許許多人騎驢找驢,也許找來找去原來一直在自己身上。也許會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吧。如果有了自性的大智慧,直到極樂的彼岸,可不是那麼費工夫的。
  • 為什麼說修般若才是真正的修行?怎樣才是在修般若
    在原來小乘佛法時期,僧侶們的修學內容為五度波羅蜜,隨著般若經典的出世,大乘佛法僧侶們的修學內容,變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即加入了修學般若的內容,且修學般若為六度的核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般若經典呢?什麼是般若呢?為什麼說真正的修行是修般若呢?般若為梵文音譯,意思是"終極智慧″"辨識智慧″,指如實觀察認知一切法及萬有本源的智慧。
  • 星雲大師:般若
    文/星雲大師 般若是向內自證的功夫,是透過「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所獲得的「內外圓成」智慧。人生有了般若,就能泯除人我對待,跳脫無明煩惱。
  • 《心經》:絕妙的般若波羅蜜多咒
    如果說《心經》是《般若經》的心臟、精華,那般若波羅蜜多咒同樣可以說是《心經》的心臟、精華,是對般若智慧的作用功能所作的高度概括。因為有些言語難以達到的智慧和思想,以及一些具有秘密加持力的密語密意,所以才以密咒的方式,藉助密咒的力量來幫助修行之人加深自己修行般若智慧的信心,使修行之人不至於半途而廢,最終修行圓滿。在《心經》中,前面一直是以顯化的方式來給大家介紹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義理,使人們可以通過修行所得的智慧,去分別什麼是苦與樂,什麼是聖與凡,什麼是正途與岐路。
  • 般若,般若.
    問佛:什麼是微妙的禪?佛說: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佛曰: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 「般若」這個詞你讀對了嗎,是什麼意思
    在佛經裡,我們經常看到「般若」的這個詞。如《金剛經》,歸入般若部,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那麼在佛經裡「般若」這個詞你的讀音對了沒有,又是否了解其真實意思。先講讀音,般若其實是梵語Prajna的音譯。
  • 「般若」的意思就是智慧,為什麼佛經中不直接翻譯呢?
    般若(bōrě),即梵語Prajna的音譯,既然是音譯,那就可以有很多譯法,比如班若、鈸若、波若、般羅若、般賴若等;意思就是智慧、終極智慧,或者專指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在佛家看來,「般若」與世間有漏的智慧、與有為之法是有區別的;般若是人的自性中本來就具有的一種無漏的智慧,完全是由真心流露而出,是離過絕非、唯正無邪,是真實正常、純淨汙染,無窮無盡的智慧。按照佛教文化的說法,般若可以分為世間般若和出世間般若,世間般若就是人們所說的聰明,出世間般若才是般若的本義。
  • 「般若」是什麼?佛所說的這二字,有何深意?
    在佛經之中,我們經常接觸的這個詞:般若。什麼意思呢?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智慧或高於智慧的一種覺悟。這並沒有錯,只是不完全能表達這個詞語的全部意思。因為佛所說的「般若」,並不是告訴你某種高於常人的智慧,而是告訴你一種覺悟的法門。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現存的《心經》譯本:第一、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二、般若、利言等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三、智慧輪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四、法成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五、敦煌發現譯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六、宋代施護所譯的《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武俠劇中以「般若」命名的四大絕學,金剛般若掌只能排最後
    武俠劇中以「般若」命名的四大絕學,金剛般若掌只能排最後般若一詞出自佛教,佛法兩大分支「般若」、「禪法」中的一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
  • 陰陽師般若新式神圖鑑曝光 般若背景資料
    陰陽師般若是國慶之後即將推出的新式神,下面帶來般若的圖鑑資料介紹,看看他的背景故事怎麼樣。更多般若技能等信息坐等後續曝光。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釋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自在菩薩所修行的是深般若到達彼岸)照見五蘊皆空(觀世音菩薩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照空了)度一切苦厄(度脫所有的苦難)舍利子(是智慧堅固的意思。受想行識本體也是空的)亦復如是(也是一樣的)舍利子(是智慧堅固的意思。舍利子也叫舍利弗)是諸法空相(這些法都是空的,它沒有自性)不生不滅(寂然通。
  • 般若法門的核心、精髓——心經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義淨譯(695-713年)略本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唐·法月譯(初譯)(738年)廣本存《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月譯(重譯)(738年)廣本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般若共利言等譯(790年)廣本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智慧輪譯
  • 讓你一目了然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釋!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經文由「觀自在菩薩」作為經文的開始,但實際在此靈鷲山般若會中,佛陀亦在此會上,為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的指導作證明。
  •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該如何理解?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心經》中比較簡單好懂的一句話,按照它的字面意思來解釋,就是修習深妙般若,到了一個甚深而純熟圓滿的時候,然而,如果仔細去探究其中的道理、智慧,卻又另有一番味道在其中,似乎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下面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拍磚。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因此,我們知道了,智慧到彼岸,是大神秘的秘密語,是大光明的秘密語,是無限高尚的秘密語,是無可比擬的秘密語能夠驅除一切痛苦煩惱,真正實在不虛幻,所以說那智慧到彼岸的秘語;於是我說出了秘語:【要義】所謂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指大般若部經典的核心經典,當然,你也不妨把它理解為修心的經典
  • 修習《楞嚴經》,學佛者都應該讀的一本大經,證實相般若
    首先在進步一說這部經典之前得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學「佛」,這個「佛」是什麼,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對人生有什麼作用,這些是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不弄清楚學也學不明白不如做其他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畢竟這些經典都是古文,文言文,晦澀難懂,不搞清楚就不要學不遭這個罪,省的和我一樣,一知半解,進退兩難,這就在一個圈子裡打轉轉出不來了,這樣不划算。
  • 般若寺遊記
    好早就聽說都江堰的般若寺很有名氣,一直沒有空閒的時間去看看。今天天氣若陰若晴,也難得心情爽朗,便乘公交車至花溪村,還有2公裡多的路程徒步而行。隨通村公路向前行進,一路鬱鬱蔥蔥,松竹茂密,心境也隨之清靜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