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熱包子,不能性急。
糖包子,怕像「鄉裡人」一樣「燙」了背。
肉包子,城裡人,一不小心,油汁照樣不留情地濺在他們不菲的衣服上。
現在,好的熱包子越來越少,因為稀缺,更不能性急了,因為,需要排隊,並且可能還限量供應。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知道哪裡的包子好吃。
我在長沙好呷鬼QQ群、長沙裡手好呷幫得到了有關信息:排名前三強的是,湘春路外湘春街教堂對面的包子鋪、坡子街火宮殿一樓茶室包子、中山西路九元店清泉閣包子。這些包子,據網友介紹,上午十點前,會銷售一空。
此外,湖南省圖書館銀園公寓門前,下午4時半後,會出現買包子排隊的風景。
東塘步步高旁的金菜園,現在只售湯包,可惜了。
河西市委機關食堂的包子甚好。
銅鋪街的包子過去好吃,現在退步了。
老城區唐坨子的包子據說好吃,但地址不詳。
甚至,好吃的網友連遠大空調食堂、長沙捲菸廠食堂的饅頭好吃也算到半個「包子」之列。
當然,龔得包餐廳的脆筍包,讓好吃的朋友時落筆覺得是這家小店可以稱道的特色。
長沙曾經還開過不少雪雲包點店,曾經紅火過一陣,現在風頭已減。
天津小吃店、三醫院楊裕興(白泉)的包子看相還可以。
當然,也有網友提到侯家塘德園的包子,認為最近一年,這裡的包子有一定改進,包子皮咬過去,甜甜的,依稀若有老德園的滋味在舌尖迴旋。
多年前,任大猛曾在省人民醫院19樓看望「長沙包子大王」張力行大師。
當時,我請張大師推薦一處方便拍照的包子製作點,他建議我們就近到坡子街火宮殿總店早茶現場去。
他認為長沙的早茶客,隨著包子轉移。哪裡的包子好吃,老茶客就會聚集在哪裡。
翌日早上7點,在火宮殿總店,我們看到茶客們就著一杯釅茶,圍著一籠籠熱騰騰的包子打轉轉的場景。
與我和徐暉銘在同一桌搭臺的傅師傅,來自東塘。他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夾著一隻白胖胖的包子說,這裡的包子,是最近幾年興起的,雖然已經算是好吃,但他仍然懷念黃興南路老德園的包子。
傅師傅舉例說,老德園那時的玫瑰糖包子,糖餡是活的,會流動,會真的「燙到背」,輕輕一口咬下去,玫瑰糖的香氣就會散出來,細嚼糖餡,那裡面有細碎的冰糖,有芝麻,還有喬餅(即橘餅)的「柔嫩軟韌、橘香芬芳」,現在哪家包子鋪裡,還會放上好的喬餅?
旁邊一位李姓的老茶客,握著一杯茶,冷冷看著我們這些年輕人說,過去德園的肉包子,咬下去,油滴滴的,裡面是一坨圓滾滾的肉坨坨,只怕有一兩多重,滑爽,並且一咬就化,肉裡面有鮮脆的筍丁、軟糯的香菇。
過去,還有老人家只吃包子皮,將這坨肉餡帶回家,開得一碗透鮮的好湯呢。
傅師傅說,長沙的包子,整體質量都下降了,再也找不到當年德園的味道了。像火宮殿總店等幾家店的包子,咬下去,有肉,並且是放心肉,沒有筋筋絆絆,就很讓呷茶的人高興了。
呷早茶的人,一定要呷包子才舒服,米粉咽早茶,過硬會少一個味。年輕人,曉得啵。他說。
1.微信公號、媒體轉載必須經授權,否則死磕到底!
2.歡迎轉發分享到朋友圈、關注 大猛策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