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幾種最抗餓的食品,都是高熱量高脂肪的成分,例如各種甜的點心,巧克力士力架,堅果,牛肉乾等等。不過,還有一種最抗餓的食品,號稱吃一塊管一天,那就是壓縮餅乾。
在諸如地震、海嘯之類的災難發生後,災區往往會面臨嚴重的人道危機,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糧食短缺。在這種時候,就會有許多救災應急食品進入災區,成為新聞報導的寵兒。這其中最常見的兩種食品就是方便麵和壓縮餅乾,二者都有著一個共性:方便速食。方便麵用熱水衝開即可食用,而壓縮餅乾甚至不需要熱水,幹吃或者就少量水吃下即可。
而相較於方便麵來說,壓縮餅乾在救災應急食品中的優先度要更高一些,因為其不需要太多的水,而乾淨的水在災區救援中往往是最為緊缺的物資。這一情況同樣適用於戰場,壓縮餅乾在軍糧之中也屬於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與各種自熱軍糧和能量棒一起構成了各國軍隊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量》一書,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一天所需要攝取的熱量在1800到2340大卡,具體情況則是因人而異;世界銀行所指定的絕對貧困線標準則是每人每天食品提供2150大卡的熱量。因此可以認為,2000大卡這條線是正常人一天攝入的食物所需要提供的熱量的基準線。
一般來說,一碗100克的米飯所能夠提供的熱量只有116大卡,如果僅以吃飯來補充熱量,那麼一個人一天需要吃掉2公斤的米飯才能夠滿足基礎需求。如果考慮營養均衡的問題,可以以中國的09式和13式軍糧為標杆。09式軍糧含熱量為4560千焦,約合1100大卡,相當於一個人一天所需攝入熱量的一半。而13式軍糧所能夠提供的熱量在4000到6000千焦,也就是950大卡到1400大卡之間。按照這個數據,兩份09式或者13式軍糧就能夠滿足一個人一天的熱量需求。
而一份100克的壓縮餅乾所能夠提供的熱量要遠超米飯,達到了460大卡的水平。簡單換算一下的話,吃下500克的壓縮餅乾就能夠達到吃下2千克的米飯所能夠提供的熱量。而一份09式軍糧的重量在300克左右,13式軍糧則是320克,僅以能量密度來說,壓縮餅乾與這兩款軍糧是不相上下的,甚至於還稍稍勝出。
還需要考慮到的是,相較於這兩份軍糧來說,壓縮餅乾方便攜帶、食用的優點更適合其在行軍途中食用,在一些需要急行軍或者緊急出動的情況下更適合作為軍人的熱量供應。同時,壓縮餅乾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其能夠提供較為長久的飽腹感。飽腹感直接影響軍人作戰時的效率,吃飽了的軍隊才有力氣去打仗。即使考慮到軍人在戰時熱量消耗急劇上升,需要額外運輸的壓縮餅乾,對於後勤所造成的壓力也並不會非常巨大。
壓縮餅乾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長期戰爭,越南北方農業糧食生產很不正常,依靠自身無法解決軍民食品需求。中國則將越軍的夥食保障完全承包過去,先後援助越南500萬噸糧食,以及各類主副食。甚至專門組織國內食品部門攻關,給越軍戰士研製一種適合熱帶地區的壓縮乾糧,強調壓縮乾糧分量要輕,營養要豐富。軍隊後勤部門很快研製出701、702「壓縮乾糧」,這種壓縮乾糧比蛋糕薄,比餅乾厚,營養豐富,輕便耐飢。為了保質保量供應,商業部還專門把上海一家民用食品廠改為軍用壓縮乾糧工廠。
這種壓縮乾糧採用嵌入式蓋綠鐵桶外包裝,充氮加錫焊,十分適合熱帶地區使用,後來中國根據這兩種壓縮乾糧研製出著名的761壓縮食品,直至現在還暢銷不衰。由於701、702壓縮乾糧是為支援越南抗美專門研製的軍用食品,並且大量援助越南,其口味深受越南人的喜愛,當90年代兩國關係緩和後,有人以701、702壓縮乾糧搞邊境貿易還發了一筆橫財。
目前,中國軍隊的夥食已經從「溫飽型」轉變為「營養型」,下一步更要向「功能型」發展,不光要營養合理,還要考慮到某些軍兵種的特殊性,增加具有保健作用的營養素,壓縮餅乾又有了更多更好的改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