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企業品牌價值5年內提升32位

2020-12-23 廣西新聞網

梧州茂聖有機生態茶園。由廣西梧州茂聖茶業有限公司供圖

陳列有序的六堡茶。由廣西梧州茂聖茶業有限公司供圖

2017年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顯示,受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的梧州茂聖茶業有限公司品牌高達3.05億元,企業品牌價值排行由2012年的66名上升到34名,短短5年,品牌價值提升了32位。「茂聖」與「中茶」、「三鶴」並列為六堡茶三大品牌。

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排行榜上茂聖六堡茶排名34位,與2012年相比上升了32位。2016年12月,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雜誌、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繼續聯合組成課題組,開展「2017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活動(評估對象邀請不包括我國港澳臺地區)。參與本次評估的我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總數為169個。經由對參評品牌相關數據的多方審核,課題組最終完成了對128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的有效評估。2017年5月,課題組發布了2017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六堡茶」區域產業品牌價值達17.31億元,其中廣西梧州茂聖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茂聖公司」)的「茂聖」品牌高達3.05億元,在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排行榜上由2012年的66名上升為現在的34名。

2013年12月,梧州茂聖六堡茶及其製品獲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中茶」、「三鶴」並列為六堡茶三大品牌。茂聖公司創建於2004年12月,初期主要從事廣西著名特產「六堡茶」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集「六堡茶」種植、深加工及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專業生產「六堡茶」及衍生品企業。在廣西檢驗檢疫局和梧州檢驗檢疫局的幫扶下,2013年12月,梧州茂聖六堡茶及其製品獲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茂聖公司採取「國家生態原產地」品牌戰略,以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作為信用背景,在區域品牌形象上,充分挖掘「六堡茶」的歷史文化底蘊,又融合了現代生態、保健、養生理念,向市場和消費者傳遞公司的「生態、安全、健康」價值觀。2016年,公司產量達2000噸,主營收入1.256億元,「茂聖」與「中茶」、「三鶴」並列為六堡茶三大品牌。(廖秀麗)

相關焦點

  • 遼寧省實現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零突破
    1月14日,記者從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新賓滿族自治縣和岫巖滿族自治縣獲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為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這是我省首批獲得保護的兩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新賓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內受保護產品分別為新賓「利核」牌野生山核桃油、新賓「紅升」牌香菇、新賓東北野生榛子、新賓「匯禾源」牌大米、新賓「金稻一品」大米、新賓「豐晟源」牌藍莓。岫巖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內受保護產品分別為岫巖「中芝岫」牌靈芝、岫巖「林森屋」牌香菇、岫巖「昂美」「出雲星」牌香菇。
  •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認定「小角樓白酒」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
    據悉,這份公告這也是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自開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以來,在白酒行業第一個獲得生態原產地保護的酒類產品。    專家們在調研中對小角樓酒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提供解決方案,在升級生產硬體、完善公司制度、產品質量管理控制等前期工作完成後,小角樓酒業正式向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提出了申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  2020年11月12日-13日,成都海關技術中心組成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評審組,由評審專家劉育禾帶隊,對小?樓酒業進行了現場評審。
  • 遼寧首個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落戶撫順新賓
    張柏琪 攝  中新網大連1月28日電 (記者 楊毅)遼寧檢驗檢疫局28日對外披露,遼寧省首個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近日落戶撫順新賓,該示範區是遼寧省創建的首家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  27日,遼寧檢驗檢疫局局長潘城在瀋陽宣讀了國家質檢總局公告,並為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及六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授牌。
  • 中國生態原產地與生態食材品牌產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2020年11月19日,「2020第七屆中國膳食纖維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分會主辦,中國生態志願者聯盟、中國生態原產地產業聯盟、中國生態食材產業聯盟、全國中醫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單位協辦。
  • 生態原產地品牌專家團隊亮相中國生態農業科創大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章力建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張建華,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生態原產地品牌專家孫建等專家出席大會並發表大會演講,與來自國際有機農業聯盟,全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及全國30餘省市有機農業協會和近150餘家致力於生態有機農業事業發展的企業社團參加了會議。
  • 質檢總局發布受理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公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10日,質檢總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貫徹中央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戰略部署,質檢總局開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建設工作。經河南、山西、陝西、貴州、山東檢驗檢疫局推薦,質檢總局組織評定組對民權縣人民政府等8家申報單位進行嚴格的文審論證和現場評定,擬同意命名為「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發展「水美經濟」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本期介紹「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發展『水美經濟』」情況,敬請關注。
  • 「石林天外天」榮獲2018年國家質檢總局首批: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
    近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管理辦公室獲悉,2018年第一批獲證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正式公告,本次共有169個產品獲得保護,創造一次性獲證產品數量的歷史新紀錄。各位睜大眼睛看看,有你家鄉的產品嗎?
  • 資訊 | 張家界突降暴雨 最大降水量152.7毫米 / 湖南省首個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即將落戶張家界
    (全江玲  張潘)湖南省首個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即將落戶張家界(張家界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評定會召開)9月9日下午,記者從張家界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評定會上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9月8日至9日通過聽取建設主體工作報告、相關場地現場考察、查閱資料和質詢
  • 中國生態原產地供應鏈亮相第二屆中國校園團餐聯盟大會
    孫建以「國家生態原產地品牌助力校園團餐營養健康」為主題大會演講。  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和中諮國業規劃設計中心兩單位從事生態原產地農林產品評定多年,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力量和豐富的評定經驗。為加大對原產地品牌保護力度,不斷提升貧困地區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水平,為校園團餐營養健康提供多產品選擇方案。在中國扶貧協會支持下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服務。據悉,「原產地」在國際上通常指原產地名稱演進的標示性產地智慧財產權、生態標籤制度。
  • 林草扶貧丨廣西羅城龍勝生態產品邁向品牌時代
    把生態作為最大優勢,以品牌為著力點,以科技提升為抓手,將生態產業化、產業品牌化、品牌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讓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源源不斷地轉變為「金山銀山」,成為羅城和龍勝的最佳選擇。仫佬族姑娘正在採摘毛葡萄。
  • 發展濱海生態旅遊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一方面,需要政府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實施生態補償,增加政府購買,核算生態產品價值,推進生態區耕地林地指標置換等;另一方面,需要開展碳匯交易,發展綠色產業,增加生態產品消費等。對地方政府和企業來說,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下面以深圳市大鵬新區為例,探討如何通過發展濱海生態旅遊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 直銷企業品牌價值二季度榜單
    (監測時段:2018年4月至2018年6月)一、榜單概述二季度,直銷企業品牌指數排行榜中,平均品牌指數為252.81,其中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品牌指數領跑,達到544.48;68家企業品牌指數超過200,佔比超過七成,直銷企業品牌價值不俗。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潘安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今日起,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
  • 拓展「兩山」轉化通道 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因此,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整體規劃和統籌協調,要加強扶持政策制度、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機制、生態產品經營發展規劃、生態資源利用統籌協調和規制管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投入和分配機制等的制定和設計,用以促進生態產品質量的保持和提升,生態產品經營的整體性改進,增強對企業和資本的吸引力。2.
  • 天貓下血本打造正宗原產地,卻因這件事做不好品牌
    由於區域特產產生的自然和歷史原因,許多農產品區域品牌在誕生時就具有公用性。結果農產品區域品牌淪為公地,產區內的產區外的,也不管品質達不達標,都來搭車蹭光。 每年,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還沒開捕,冒牌陽澄湖大閘蟹已開始叫賣,外地蟹、洗澡蟹是正宗蟹的5至10倍。
  • 「案例分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廈門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本期介紹「廈門市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情況,敬請關注。
  • 【探討】自然資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進一步指出,「要通過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曲靖市擦亮「地標產品」招牌 提升地標產品核心競爭力
    摘要: 2020年,曲靖市依託農業資源優勢積極培育高原特色地理標誌農產品,註冊了羅平大米、會澤鹽水石榴等商標,提升宣威火腿產業的地理標誌產品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增效、貧困戶增收。
  • 各地林草頭條丨江西資溪縣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打造「四最工程」,築起「金山銀山」 摸清生態家底,是盤活「金山銀山」的基礎和前提。資溪縣通過綜合考慮生態產品的類型、生態保護與產品開發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科學研究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方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