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濱海生態旅遊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2020-12-17 光明思想理論網

  執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李佐軍,北京城鄉創新發展博士研究會會長 魏雲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有效途徑。一方面,需要政府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實施生態補償,增加政府購買,核算生態產品價值,推進生態區耕地林地指標置換等;另一方面,需要開展碳匯交易,發展綠色產業,增加生態產品消費等。對地方政府和企業來說,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下面以深圳市大鵬新區為例,探討如何通過發展濱海生態旅遊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濱海生態旅遊業有助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我國海岸線總長度3.2萬公裡,其中大陸海岸線1.8萬公裡,島嶼海岸線1.4萬公裡,沿海岸線有許多優質的旅遊資源。近年來,我國濱海旅遊保持了較快發展態勢。根據自然資源部《2018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2018年中國濱海旅遊業實現增加值16078億元,比上年增長8.3%;濱海旅遊業佔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7.8%,是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發展濱海旅遊業已成為沿海地區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重要途徑。

  但我國沿海地區大多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給海岸帶和海洋帶來的環境壓力較大。加之濱海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如何處理好濱海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關係,發展生態友好型濱海產業,特別是濱海生態旅遊產業,以實現濱海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利用,是沿海地區踐行「兩山論」有待探討的重大課題。

  大鵬新區的濱海生態旅遊經驗

  深圳市大鵬新區三面環海、一面環山,生態環境優良,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濱海生態旅遊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旅遊人數由2011年建區初的782.68萬人次增長至2018年的904.1萬人次;旅遊收入從建區初的29.68億元增長至44.8億元,增速達52%。在發展濱海生態旅遊產業方面,大鵬新區積累了如下經驗。

  一是明確責任,構建濱海旅遊綠色發展管理體系。大鵬新區成立了旅遊發展委員會,負責新區旅遊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及工作部署,協調解決濱海旅遊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重視構建濱海旅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機制,建立精細化生態環境管控體系,如率先實施海岸線保護「灣長制」,探索「專家+志願者」模式,推動志願者河長的專業化。2018年大鵬新區PM2.5平均濃度降至22.4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2.69,均為深圳市最優。

  二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濱海旅遊綠色發展規劃體系。大鵬新區先後編制完成了《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2020)》《大鵬新區保護與發展綜合規劃(2013-2020)》《大鵬半島旅遊發展戰略規劃》《大鵬半島徒步活動產品策劃及實施建議研究報告》《大鵬新區全域5A戰略研究報告》等各類生態文明建設、旅遊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為濱海生態旅遊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優化布局,著力促進特色片區發展。大鵬新區從發揮生態優勢、凸顯濱海旅遊特色、協調綠色與發展關係、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的角度出發,著力打造了一批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特色旅遊片區。比如,以七娘山國家地質公園為代表的科普生態旅遊區,以楊梅坑、桔釣沙、東西湧為代表的濱海生態旅遊區,以玫瑰小鎮為代表的創意文化旅遊區,以較場尾、官湖代表的民宿體驗區等。

  四是項目帶動,深入挖掘濱海生態旅遊潛力。大鵬新區以項目投產為抓手,推動濱海生態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檔次和產業發展效率,助推產業向綠色低碳和中高端邁進。比如,與華僑城集團共建了「沒有圍牆的」的國家5A級景區;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共建了大鵬新區社區旅遊學院;推動了樂高樂園、金沙灣國際樂園等世界級主題公園項目落地等。

  五是加強宣傳推廣,打造濱海生態旅遊品牌。大鵬新區不斷加強濱海旅遊品牌的宣傳與推廣,推動「中國杯」帆船賽、國際遊艇及設備展覽會、新年馬拉松、大鵬國際戶外嘉年華等大型國際活動落戶大鵬。大鵬新區先後獲得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稱號。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需理順管理體制

  我國沿海地區面積廣闊,濱海旅遊資源豐富,發展綠色產業尤其是發展濱海生態旅遊產業的潛力較大。根據深圳市大鵬新區已初步形成的經驗,其他沿海地區發展綠色產業、實現生態產品價值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首先,明確管理主體,理順濱海旅遊資源管理體制機制。當前,我國沿海地區旅遊資源的管理主體、經營主體複雜多樣,管理體制機制尚未理順,如海岸、沙灘等旅遊資源缺乏統一明確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辦法。因此,需加快完善濱海旅遊資源管理體制機制,鼓勵探索市場化經營機制和模式,根據濱海旅遊資源的不同特點,制定差異化的管理政策。

  其次,編制統一規劃,促進濱海生態旅遊帶協調發展。濱海旅遊資源往往相對分散,需要進行統一規劃,明確重點,加強銜接,形成合力。通過制定頂層規劃,明確生態保護區和重點開發區,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綠色生態的濱海旅遊發展格局。

  第三,強化生態底線,實現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協調。沿海地區發展濱海生態旅遊要堅決貫徹落實「兩山論」,實現濱海旅遊業綠色發展。為此,要開展濱海生態環境普查,編制濱海生態保護與利用規劃,設置濱海生態管控區域,明確精細化的濱海生態管控內容,建立海陸統籌的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機制。

  第四,完善服務體系,建設濱海生態旅遊配套設施。發展濱海生態旅遊,需要有完善的生態旅遊配套服務設施來支撐,如建設綠色景點、垃圾回收和處理設施等,滿足綠色發展需要;建設景觀公路、遊艇碼頭、住宿設施等,滿足人們的住行需求;建設餐飲、休閒遊樂、人工沙灘等,滿足人們的吃和遊樂需求;建設諮詢和投訴服務中心、租船和租車服務點、殘疾人和老年兒童專用設施等,滿足消費者的服務需求等。

  (本文系「深圳市大鵬新區生態產品開發研究」課題組研究成果)

[ 責編:趙宇 ]

相關焦點

  • 濰坊濱海大力推進鹽鹼地生態改良,實現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疊加
    「我們堅持生態立區,實施『水、綠、建築』三個覆蓋,大力推進鹽鹼地生態改良,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依靠科學規劃、技術創新和拼搏實幹,將昔日的『不毛之地』初步建設成為一座美麗生態宜居新城,貫穿始終的濱海精神,化作了濱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能。」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恆道說。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潘安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今日起,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河北省唐山市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本期介紹" 河北省唐山市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情況,敬請關注。
  • 推動實現西藏高原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是世界上極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單元,有世界上所沒有的許多特殊優勢環境和生態資源,其獨特的自然地域格局和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對高原邊緣乃至亞洲的生態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因此,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高原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
  • 【探討】自然資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
    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涵蓋清新空氣、乾淨水源、安全土壤、清潔海洋、物種保育、農林產品、生物質能、旅遊休憩、健康休養、文化產品、氣候變化調節、生態系統減災等,是與農產品和工業產品並列的、滿足人類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必需品。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發展「水美經濟」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本期介紹「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發展『水美經濟』」情況,敬請關注。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生態治理與綜合開發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
  • 馮飛: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馮飛: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海南日報五指山12月11日電(記者 李磊)12月11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馮飛赴瓊中、五指山就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推進相關工作。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重慶拓展「地票」生態功能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
  • 溼地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視角
    今天的交流邀請多學科背景的專家結合溼地和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主題共同探討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路徑,觀點碰撞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同衡也在努力開展探索實踐,面向全國的溼地和生態資源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規劃和研究工作,希望大家通過交流促進合作,共創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未來!
  • 拓展「兩山」轉化通道 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指通過一定的機制設計,使得生態產品價值在市場上得到顯現和認可。2019年以來,國家先後在浙江麗水市、江西撫州市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全面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深圳市鹽田區和海南省先後開展了試驗工作。全國幾十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數百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紛紛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湧現出了一大批生動鮮活的成功案例。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從「白色沙漠」到「綠色銀行」
    實踐中,尋烏注重將綜合治理與生態產業有機結合,堅持「生態+」理念,走「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光伏」「生態+旅遊」的發展路徑,因地制宜推進生態產業發展,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解決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有效恢復了生態環境,破解了用地瓶頸,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經濟效益。
  • 各地林草頭條丨江西資溪縣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近年來,資溪縣始終將踐行「兩山」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上升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引擎」,堅定「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發展」戰略,依託生態區位、環境質量和資源稟賦特點,架起「綠水青山」通達「金山銀山」的橋梁,實現生態與發展互促共進,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 金谿縣全力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金溪模式」
    ,2月25日率先出臺了《金谿縣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實施方案》(金辦發〔2020〕2號),積極落實好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實現生態資源資本化,集全縣之力打造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金溪模式」。
  • 專家齊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探索新思路新路徑新實踐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白雪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一項理論性強、政策性強、操作性強的系統工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探索需要社會各界聚力匯智,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路徑,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新動能。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江西省尋烏縣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
    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為此,我們開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專欄,介紹我部推薦的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本期介紹「江西省尋烏縣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情況,敬請關注。
  • 「案例分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丨廈門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本期介紹「廈門市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情況,敬請關注。
  • 浙江雲和縣霧溪鄉:實現生態價值的「霧溪路徑」
    綠色是霧溪發展的底色,生態是霧溪的最大優勢。在擦亮生態底色的同時,如何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霧溪鄉給出了一種發展方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致力生態保值增值、生態價值轉化、生態富民惠民,初步實現了綠色發展高質量、生態環境高顏值互贏發展。
  • 大力發展生態文明旅遊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科學實施旅遊發展規劃,做到「一規到底」,切實使規劃成為指導葫蘆島市未來五年旅遊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我們在編制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應做到既要體現全省的戰略意圖,又要符合葫蘆島實際,力求科學、可操作性強。同時,要廣泛採納各領域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注重傾聽基層意見,真正實現「開門」編規劃。
  • 陽江濱海新區濱海生態公園!規劃設計圖先睹為快
    擁有海陵島大角灣、十裡銀灘、東平珍珠灣、沙扒月亮灣等風景優美濱海旅遊資源,是一座著名的濱海旅遊城市。但由於陽江市區遠離海濱,市民並不能充分享受濱海城市帶來生活品質與享受。2014年濱海新區的啟動發展,以及金平大道的規劃建設推動了陽江城市向海洋發展,全面開啟了陽江的「藍海時代」,為濱海生態公園的啟動發展帶來了契機,引領陽江人民實現藍色濱海夢­——以海為鄰,伴海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