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創造的奇蹟
上帝的建築師安東尼高迪科爾內特的代表作,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修建100多年仍未完工的空前絕後的建築史奇蹟,宗教理想、和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世界上最具特色獨一無二的教堂,巴塞隆納乃至西班牙必去景點,這些榮耀都毫無吝嗇地贈與這座建築:聖家族大教堂。
咱們先來說說安東尼·高迪·科爾內特,這位建築史上的天才和大神,簡單地說你在巴塞隆納參觀的半數以上景點都是他的傑作:桂爾宮、巴特羅之家、米拉之家、古埃爾公園等等。他的建築設計理念非常奇特和超前,將建築科學和自然理念非常奇妙地融合,在他的建築中你可以看到各種借鑑動物植物的地方,比如形如鯨魚骨架的屋脊、狀似巨龍怪獸的煙筒、還有聖家堂裡狀若森林的立柱。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高迪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自己的建築設計風格,高迪的晚年全部投入了教堂建設中,直至1926年他73歲被汽車撞倒去世時,教堂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聖家堂的建設進展緩慢,僅靠個人捐贈和門票收入維繫,中間又受西班牙內戰幹擾,建造時斷時續。2010年11月,教皇本篤十六世將教堂封為宗座聖殿,目前三個主要立面完成了兩個,預計於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紀念之時完工。儘管教堂還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
聖家堂有三個立面分別是誕生立面、受難立面和榮耀立面,分別象徵耶穌的誕生,死亡和永生榮耀的過程,以及一個環形立面為後殿。十八座塔樓中的最高塔象徵耶穌,四座附屬塔象徵4位福音書傳播者,一座星形塔樓為聖母瑪利亞,十二個鐘樓象徵十二門徒。高迪在世完成了誕生立面,門口雕刻主要圍繞聖家族成員、東方三賢以及牧羊人。
參觀聖家堂最好提前預訂門票,儘量定每天最早的九點鐘入場票,這是一天中人遊客最少的時候,進去之後在各個角度迅速拍照,然後可以在座椅上坐下來慢慢欣賞。教堂誕生立面對面有個小公園,在公園中心池塘的對岸,可以拍下聖家堂的全景。
走進聖家堂入口的近處,可以仔細欣賞誕生立面。誕生立面主要由三座門組成,從左到右依次是希望之門,仁慈之門和信心之門。正中間的仁慈之門,講述的是瑪麗亞接到天使報喜和耶穌誕生,以及牧羊人和三王來拜。左側的希望之門,講述猶太王希律派士兵屠殺與耶穌同時期出生的嬰幼兒,耶穌一家人逃亡埃及;右邊的信心之門,講述耶穌年少時分顯示出神性開始講道,瑪利亞懷著耶穌探訪表姐伊莉莎白的故事。如果真的要逐個講述三座門上的故事和人物,估計需要一個多小時。
進入聖家堂後,你會被內部設計的獨特性所震撼。高迪一向不喜歡直線和平面,教堂內部各種構造面都不是平面,內部裝飾全面而豐富,多數的抽象形狀由平滑的曲線和鋸齒狀的節點組合而成。除了令人震撼的層高,富有設計感的幾何圖案細節,聖家堂內部的光影效果,更增強了聖家族大教堂的感染力與莊嚴感。
西方教堂大多有彩繪玻璃,但聖家堂五彩斑斕的窗戶仍然十分震撼,日落的西方為冷色,日出的東方為暖色,象徵著太陽升起和落下。陽光的折射讓教堂更加熠熠生輝,不同時段彩繪玻璃的顏色也略有不同。不同材質的石柱支撐著樹枝狀的穹頂,像是走入了森林之中。
中庭是耶穌像,抬頭正上方是聖堂,中廳左側是聖母瑪利亞,右面是聖約瑟。最中心四個最高的柱子上方,分別有著四個福音傳教士的名字和對應標誌。他們分別是:馬提亞的天使,馬可的獅子,路加的公牛和約翰的雙頭鷹。
聖家堂的整體結構為拉丁十字架式,內部有五條走廊。中殿的拱頂高達45米,側殿拱頂高30米,立柱間隔7.5米。十字架構的匯聚處是四根斑巖立柱,支撐起了巨大的雙曲面結構,周圍則還有十二個圍成環形的雙曲面。聖家堂中央的弧頂高達60米,半圓形後殿上另有一個高至75米的雙曲面穹頂。高迪的設計意圖是讓站在主入口的參觀者能夠直接看到中殿、十字和後殿的拱頂,所以幾個拱頂的高度依次升高。
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可以登塔,誕生立面面向東南,上午光線最好,可以俯瞰巴塞隆納市區以及教堂前的小花園。登塔小電梯位於入口處右側,包裹需要寄存,記得提前準備歐元硬幣。電梯每次可以承載6人,如果人多的時候還需要排隊。
不太推薦登塔,基本看不到什麼建築的風景,只能說是登高俯瞰巴塞隆納市區吧。乘坐電梯登頂後,再爬一小段旋轉石臺階,可以近距離看看尖塔和附屬建築,最後從無盡的又窄又陡的旋轉石臺階下樓,整個登塔拍照和下樓過程,至少也要三四十分鐘,如果時間不充裕的人,建議就不要登塔,還是留著時間細細感受教堂吧。
教堂十字中間有禱告區,逛累了可以坐下休息,但是在區域內是不允許站立和拍照的,禱告區原本也是留給基督教徒使用的。門票是包含講解器的,教堂內外都有數字表示,按對應的數字間就可以聽到講解,可以讓你對教堂和宗教有更多的了解。
教堂出口即是受難立面,展示了耶穌從最後的晚餐到受難的情景。受難立面的三角形門由六根傾斜的立柱支撐,門上是十八根骨頭型支柱組成的門楣,門楣上用一個個像玫瑰花樣的拉丁文字母組成一句話:拿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雕像群裡有背負十字架的耶穌,沒有面容的維羅妮卡,跟米拉之家煙囪一樣造型的士兵,雕像群裡還隱藏著安東尼高迪本人的雕像喲,有興趣可以細心找找。西班牙藝術家蘇比拉克在1986~2006年完成的受難立面。他沒有模仿高迪的自然主義風格,而是用充滿稜角的線條展示自己的個性。
從聖家堂出來一時有些恍惚,無法想像人類可以建造出如此偉大的建築,把自然藝術數學工程結合到至臻完美的境界,而且自己有機緣可以親身感受。第一次去聖家堂的人,無論你信奉何種宗教,也無論你是否信奉宗教,都會有一種朝聖的感覺,因為你知道自己看到了一些能稱之為「偉大」的東西。
當我離開聖家堂的時候,曾經在心裡暗暗想過,或許2026年她完工的時候,還能再來看她一次。世事總是出乎人的意料,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年多,我就又榮幸地站在她面前。沒有了第一次的眩暈感,就能靜下心來慢慢走慢慢看,留意到很多第一次在激動和興奮中錯過的精彩細節。或許在2026年,真的可以再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