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人們往往將她和三個關鍵詞相連:度假、建築、體育。建築愛好者稱之為天堂,高迪的驚世之作賦予了她這樣獨特的魅力;聖家堂是我在巴塞隆納參觀的最後一件高迪作品。也是全世界唯一件尚未完工,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產的建築,其次那些雕刻的精細和複雜程度也是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幾年前一個關於聖家堂灰飛煙滅的夢在我心底埋下了去看看世界的真正想法。後來回想,在做這個夢之前我並沒有對聖家堂有特殊的關注,可能僅僅看過幾次照片。但這就是聖家堂的魅力,看到一眼它就可以出現在你的夢裡。所以在歐洲遊蕩了2個月之後,我終於圓夢了。
快要走到聖家堂的時候,一抬頭望到了聖家堂。看到的瞬間,我為我自己之前的想法簡直感到可笑,之前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座大教堂蓋了這麼多年還沒有完工,是不是西班牙工作效率太低,以及也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座西式大教堂會這麼有名氣,想想這應該也就是個比較精美的教堂,可能十幾分鐘參觀完就可以去繼續吃吃吃了。結果看到的瞬間自己給自己打了無數下臉。
聖家堂大教堂遠觀如此壯觀的建築,近看卻形如密密麻麻如蜂窩,有點頭皮發麻!難怪有的民眾稱之為「石頭構築的夢魘」這個紀念幻方上的數字,橫著、豎著、斜著都是33,寓意耶穌受難時33歲說到世界文化遺產,人們通常會想到是古人幾百年前建造的建築或建築遺址等,我從來沒想到自己會見證世界文化遺產的建造。
首先高度大小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其次那些雕刻的精細和複雜程度也是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這簡直就是用核雕的心態在雕刻一座100米的建築,難怪一直久久沒有完工。主體分成了誕生面和受難面,我買了帶講解的聯票不過沒買登塔。講解是一個大哥大形狀,說到這裡被自己沒帶耳機給蠢哭了。
從誕生面一進大廳,瞬間就被教堂裡幾乎整面牆的幾層樓高的彩窗玻璃給震住了。此刻,早上剛剛破雲而出的陽光剛好從進門左手的彩窗牆一傾而下,把教堂內部的地面、立柱、遊人,通通染上了斑駁的彩色。那一刻,光好像變成了流動的音符、大師的樂章,透過眼睛,照亮了心底,在心裡迴響。
不需要太多路線的規劃,看完誕生面的外觀聽完講解,進入聖家堂內部,接下來就是幾個定點角度的講解,最大的感覺就是完全不可能有照片能拍下聖家堂內部的全貌,全程聽完講解看看拍拍,大概一個半小時,從教堂出來兩邊還有小的展覽館以及紀念品商店。受難面側的牆上,有一個宮格,一下子把我帶入了達文西密碼的感覺。
每當天空碧空如洗,陽光明媚,教堂的玻璃窗在低飽和純藍布料般的天空下,映襯著,像鏡子一樣反射著,那一刻,心裡只有一個感受,「我們怎麼這麼幸運啊!」。而外牆上,看似繁複凌亂的造型,在聽過解說中對他這樣安排的寓意講解後,留給我們的又是新一輪發自內心深處的無盡感嘆。
聖家堂大教堂是一座象徵主義建築,分為三組,描繪了耶穌基督的誕生、受難及復活。北面的一座後塔將有140米高,代表著聖母瑪利亞。其餘塔分別置於各立面共12座塔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分別有100米或110米高,共18座高塔。教堂牆面主要以當地的動植物形象作為裝飾,正面的三道門以彩色的陶瓷裝點而成。整個建築華美異常,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作為高迪最著名的作品,只想說,聖家堂真的很棒,我們是下午時間過去的,被透過彩繪玻璃折射進來的陽光迷的不行。進去的每個人都仰著頭在認真觀看。說實話,去之前我其實並不抱什麼期望,但進來之後完全改觀!真的要來!巴塞隆納必來!之前去過科隆大教堂,個人認為聖家堂更勝一籌。已經建好的兩個裡面,誕生和受難風格完全不同,的確可以帶給人喜悅和肅穆的情緒。
今天小旅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覆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旅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