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衛健委主任答紅星新聞: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2020-12-25 紅星新聞

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巡禮十三五」系列發布會(浙江專場),介紹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發布會上,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孫雍容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關於創建健康城市的問題。孫雍容透露,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孫雍容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杭州是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城市,健康城市不同於傳統的衛生城市,杭州在健康城市創建過程中,哪些方面提升最明顯?市民從中有哪些獲益?五年來「健康杭州」建設是如何實踐全民健康共治、推進健康治理能力現代化的?」

對於紅星新聞記者的問題,孫雍容回答說,杭州市健康城市的建設過程是一個從全民動員到全民共享、健康共治的探索發展歷程。疫情防控期間,健康碼的疫情防控的應用,「城市大腦」「舒心就醫」等一批創新項目在國內領先,駐企健康指導、企業健康管理員培訓認證制度,未來健康屋、金牌講師巡講團、健康素養進農村文化禮堂等一系列的健康品牌帶給了市民更多的健康體驗。

孫雍容表示,2019年杭州市的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95歲,嬰幼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逐步下降到千分之1.65和2.75/10萬,這些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最近杭州市下發了《杭州市推進大健康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把「健康杭州」的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杭州將通過數字賦能、建立健康的共治生態體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健康獲得感。

紅星新聞記者 嚴雨程 北京報導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杭州公布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男女期望壽命差距為4.29歲
    82.95歲!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今天公布了2019年我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人均期望壽命,10年來保持80+歲日前,市衛生健康委公布了2019年我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2019年杭州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2.95歲,較2018年的82.55歲上升了0.40歲。近年來,杭州市戶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持續攀升,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2019年杭州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公布,今年達到了……男女差距...
    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82.95歲,較2018年上升了0.40歲。其中男性、女性人均期望壽命有差別,差距有所擴大。來了解一下~   人均期望壽命,10年來保持80歲以上   市衛健委公布了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82.95歲,較2018年的82.55歲上升了0.40歲。近年來,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持續攀升,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無錫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3歲,死亡83%因慢性病!
    今天,無錫市衛健委發布了2019年無錫市人均期望壽命、無錫市戶籍居民的前五位死因、無錫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無錫市居民慢性病危險因素流行情況。今天,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市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已達83.00歲,較2011年增長1.71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漸下降,2019年為8.96%。
  • 「健康無錫2030」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人均期望壽命將達82.7歲
    昨日,在2018年度無錫市政府第二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無錫市衛計委發布了「健康無錫2030」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通過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健康無錫」建設階段性目標,為全面完成《「健康無錫2030」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全市居民的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綜合水平超過24%,人均期望壽命達82.7歲。
  • 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怎麼算出來的
    「十三五」衛生計生規劃,提出5年後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歲。 一般來說,在自然環境條件好、社會環境穩定、經濟發達、醫療衛生條件優越、科學文化素質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人均期望壽命較高,反之較低。謝學勤說,人均期望壽命並不是全社會所有人的平均壽命,而是指這一年出生時也就是當年「0歲」人群的期望壽命。雖然難以預測具體某個人的壽命有多長,但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並告知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這就是人口平均期望壽命。
  • 2019年,忠縣人均期望壽命77.26歲 與2018年相比增加0.15歲
    忠州新聞網訊 (記者  李春森)忠縣人的健康狀況如何?人口結構怎樣?近日,縣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忠縣2019年度居民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忠縣人均期望壽命為77.26歲,與2018年的77.11歲相比增加了0.15歲。
  •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老年人口將增長100萬人 去年人均期望壽命達...
    來源標題:去年本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31歲 18日下午,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健康北京建設專場發布會召開。
  • 中國發布丨廣東人均期望壽命78.4歲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發達...
    12月3日,國家衛健委就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楊佳 攝中國網12月3日訊(記者 彭瑤)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在國家衛健委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廣東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城鄉居民看病就醫體驗、公共衛生治理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 上海:2019年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
    上海:2019年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1/10萬、8.1‰、10.7‰降至17.8/10萬、5.6‰、7.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國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 1949年至2018年山東人均期望壽命由35歲增長到78.66歲
    齊魯網9月27日訊(記者 米雪偉)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山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介紹「護佑人民健康,建設健康山東」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增長到目前的78.66歲,增長了43.66歲。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襲燕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省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 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2019年3月20日,在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巴珠老人的家中,人們共同慶祝老人99歲的生日。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新華社拉薩12月21日電(記者王澤昊)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由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
  • 中國寶「藏」|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從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的7年間,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今天的西藏,越來越多的老人像巴珠一樣,實現了長壽願望,僅德慶鎮70歲以上老人就有375人。
  • 上海長寧人均期望壽命85.32歲,長壽秘訣是什麼?
    7月27日,上海市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表示,長寧區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5.32歲,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66歲。此外,長寧孕產婦死亡率連續多年保持零記錄,2019年嬰兒死亡率為0.391‰。人均期望壽命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這是國際通用的評價一個地區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綜合性指標。
  • 77.3歲!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2020-11-10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居民期望壽命達75.3歲 達中等發達國水平
    ■名詞解釋期望壽命專家解釋說,期望壽命受到社會經濟條件、衛生醫療水平的影響,是反映一個社會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它和人的實際壽命不同,是根據嬰兒和各年齡段人口死亡的情況計算後得出的,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這個年齡。
  • 湖北去年底百歲壽星2091人 人均期望壽命76.5歲
    發布會現場 (攝影 李川)  3月27日,湖北人口老齡化形勢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發布中心舉行。省老齡辦主任、黨組書記尹本武介紹了我省人口老齡化形勢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常住人口達到5902萬,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1107.85萬,佔總人口的18.7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715.64萬,佔總人口的12.1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72個百分點;100歲及以上人口2091人,年齡最大的老人為114歲。
  • 81.98歲!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
    記者從湖州市疾控中心獲悉,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達到81.98歲。圖片來源於網絡11年間人均預期壽命增長了4.96歲人均預期壽命,簡單地說,就是在假定當前的各年齡組死亡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由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今年我已經100歲了,現在有病了能及時治療,醫藥費也可以報銷。」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百歲老人巴珠高興地說。2019年3月20日晚上,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巴珠老人的家中格外熱鬧,親戚朋友和村幹部共聚一堂,慶祝老人99歲的生日。圖為巴珠老人在生日聚會上和自己的曾孫碰額頭,以示祝福。
  • 人均預期壽命是怎麼算的 明年或發「健康期望壽命」
    (圖1)日前,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布了一項數據:2016年上海人均預期壽命再創新高,達83.18歲。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有什麼意義?人均預期壽命是綜合指標數據顯示,上海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75.46歲提升到2016年的83.18歲,這個數字不僅在中國內地居先,且緊追全球最高人均預期壽命國家———日本的83.7歲和瑞士的83.4歲。在上海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已將保持較高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列入了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