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

2020-12-10 中國僑網

上海:2019年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

  11月17日,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醫改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在介紹綜合醫改試點成果時表示,上海市全市三大健康指標連續十年處於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水平,群眾健康福祉持續改善,2019年全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孕產婦死亡率3.51/10萬,嬰兒死亡率3.06‰。其中,戶籍人口期望壽命比2020年6月衛健委公布的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77.3歲高6.36歲。(記者 溫孟馨)

相關焦點

  • 上海市衛健委: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升至83.66歲
    【來源:澎湃新聞】2020年4月24日上午9:3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教委主任陸靖,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專家組副組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閔行區教育局局長惲敏霞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 上海2019人口預期壽命逾83.66歲
    上海2019人口預期壽命逾83.66歲,西藏僅為70.6!一線城市工作快是事實,但壽命短卻毫無依據,並且事實還恰恰相反。近日,上海市衛建委公布,2019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3.66歲,其中男性81.27歲,女性86.14歲。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西藏衛健委公布的當地人均預期壽命還只有70.6歲,兩者整整相差13歲。
  • 杭州公布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男女期望壽命差距為4.29歲
    82.95歲!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今天公布了2019年我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人均期望壽命,10年來保持80+歲日前,市衛生健康委公布了2019年我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2019年杭州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2.95歲,較2018年的82.55歲上升了0.40歲。近年來,杭州市戶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持續攀升,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上海長寧人均期望壽命85.32歲,長壽秘訣是什麼?
    7月27日,上海市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表示,長寧區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5.32歲,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66歲。此外,長寧孕產婦死亡率連續多年保持零記錄,2019年嬰兒死亡率為0.391‰。人均期望壽命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這是國際通用的評價一個地區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綜合性指標。
  • 無錫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3歲,死亡83%因慢性病!
    今天,無錫市衛健委發布了2019年無錫市人均期望壽命、無錫市戶籍居民的前五位死因、無錫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無錫市居民慢性病危險因素流行情況。今天,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無錫市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已達83.00歲,較2011年增長1.71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漸下降,2019年為8.96%。
  • 金華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已超過80歲!女人比男人多活……
    據市疾控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市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呼吸道疾病、損傷和中毒,報告死亡率分別為178.95/10萬、118.06/10萬、84.32/10萬、79.63/10萬和65.23/10萬。
  • 人均預期壽命是怎麼算的 明年或發「健康期望壽命」
    人均預期壽命是綜合指標數據顯示,上海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75.46歲提升到2016年的83.18歲,這個數字不僅在中國內地居先,且緊追全球最高人均預期壽命國家———日本的83.7歲和瑞士的83.4歲。在上海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已將保持較高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列入了指標。
  • 2019年上海市人口老齡化現狀、人口預期壽命及養老服務產業現狀
    一、上海市人口及老齡化率上海是我國經濟金融中心,也是最早一批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城市,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4.36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數量為1450.43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2.86萬人
  • 1949年至2018年山東人均期望壽命由35歲增長到78.66歲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省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增長到目前的78.66歲,增長了43.66歲。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襲燕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省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 81.98歲!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
    記者從湖州市疾控中心獲悉,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達到81.98歲。圖片來源於網絡11年間人均預期壽命增長了4.96歲人均預期壽命,簡單地說,就是在假定當前的各年齡組死亡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2019年杭州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公布,今年達到了……男女差距...
    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82.95歲,較2018年上升了0.40歲。其中男性、女性人均期望壽命有差別,差距有所擴大。來了解一下~   人均期望壽命,10年來保持80歲以上   市衛健委公布了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82.95歲,較2018年的82.55歲上升了0.40歲。近年來,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持續攀升,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國際家庭日|2019年,上海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育年齡30.29歲,公共...
    2020年5月15日是第27個國際家庭日。上海市衛健委今天透露,2019年,上海市本地醫療機構嬰兒活產數17.12萬人,比2018年減少0.31萬人。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中的一孩率為61.0%,比2018年上升2.0個百分點;二孩率35.7 %,比2018年下降2.2個百分點。
  • 2019年,忠縣人均期望壽命77.26歲 與2018年相比增加0.15歲
    人口結構怎樣?近日,縣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忠縣2019年度居民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忠縣人均期望壽命為77.26歲,與2018年的77.11歲相比增加了0.15歲。人均期望壽命是反映一個地區健康水平的綜合指標,其高低主要受經濟社會條件和醫療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人均期望壽命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的話,應該活到的年齡。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2019年世界人口日討論會在平壤大同江外交團會館舉行,重點討論和介紹了朝鮮人口情況及未來發展方向。當地時間11日,美國之音(VOA)援引美國統計局發表的《2019世界人口現狀》資料報導稱,今年,朝鮮人口總數為2551萬3千名,比2015年調查時的2493萬3000名增加了0.5%。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
  • 廣東居民期望壽命達75.3歲 達中等發達國水平
    ■名詞解釋期望壽命專家解釋說,期望壽命受到社會經濟條件、衛生醫療水平的影響,是反映一個社會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它和人的實際壽命不同,是根據嬰兒和各年齡段人口死亡的情況計算後得出的,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這個年齡。
  • 《廈門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原標題:人均可支配收入 55870元 GDP比上年增長7.9%,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9.7%,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0.89歲…… 昨日,廈門市統計局聯合國家統計局廈門調查隊正式發布《廈門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從各個領域全方位展現了廈門去年一年的發展成果。
  • 研究發現臺北市民平均期望壽命最高 臺東縣最低
    歲提高到81.21歲,活得最長命;原住民居多的臺東縣平均期望壽命最低,與臺北市民差了10歲以上。研究指出,平均期望壽命長短與生活習慣健康與否有關。  臺灣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今天表示,健保成立的目的在促進民眾健康與照顧弱勢,健保自1995年開始實施已超過10年,分析健保實施前10年與實施後10年,臺灣365個鄉鎮民眾平均期望壽命變化,結果發現雖然普遍增加,但最健康的臺北市民較臺東縣民平均期望壽命高出10年以上,僅從10.65年拉近到10.03年,顯示對提升民眾健康目標仍有差距。
  • 上海各區GDP排行榜,上海人口房價,上海城市面積在全國排第幾
    到2018年底,上海市總體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 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47.5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6.21萬人, 全年常住人口17.4萬人,出生率7.2‰, 死亡13萬人,死亡率5.4‰, 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1.8‰,年戶籍常住人口9.6萬人,出生率6.6‰,
  • 各地人均預期壽命比拼:北上港澳碾壓「長壽之鄉」
    但現實情況是,巴馬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6歲,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基本持平。2月14日,上海市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2018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再創新高,達到83.63歲(男性81.25歲,女性86.08歲)。你可能想問:人均期望壽命是什麼?和人均壽命不是一個概念嗎?
  • 《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發布,上海人均期望壽命全國第一
    在新發布的《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藍皮書中,上海連續4年城市健康生活綜合指數排名穩居全國第二,人均期望壽命穩居全國第一。11月6日,由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教授領銜撰寫的《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藍皮書(2020)在上海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