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2020-12-19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2019年世界人口日討論會在平壤大同江外交團會館舉行,重點討論和介紹了朝鮮人口情況及未來發展方向。

當天,朝鮮保健部門、相關單位幹部,駐朝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代表、世界糧食計劃署代表等國際組織代表處成員以及外國駐朝外交使節和使館成員出席該活動。

朝鮮官方當天並未詳細報導當地人口數據。

當地時間11日,美國之音(VOA)援引美國統計局發表的《2019世界人口現狀》資料報導稱,今年,朝鮮人口總數為2551萬3千名,比2015年調查時的2493萬3000名增加了0.5%。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

據聯合國6月17日發布《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的報告顯示,全球人口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64.2歲增至2019年的72.6歲,2050年有望增至77.1歲。

可以看出,朝鮮目前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接近世界平均值。

據了解,美國統計局的這份調查數據是以各國人口普查資料為基礎,在國際資料庫中統計得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美國統計局預測,到2025年,朝鮮的人口將達到2624萬人,增加73萬人。

韓國《世界日報》等多家媒體也對韓朝人口數據做出對比——

據韓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韓國人口為5163萬人,平均預期壽命為83歲。

據報導,朝鮮育齡婦女人均生育率為1.9人,出生率比韓國高出1.3人。數據顯示,朝鮮人口與生育率之比為每千人15名,韓國同比為7人。

韓媒在報導中稱,朝鮮出生率高,但嬰兒死亡數不低,約是韓國的7倍。數據顯示,朝鮮新生兒死亡率為每千人中21名,5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率為每千人中25人,而同比韓國的嬰兒死亡率為每千人中3.4名。

相關焦點

  • 衛健委最新數據: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7歲(圖)
    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指假若當前的分年齡死亡率保持不變,同一時期出生的人預期能繼續生存的平均年數。這個指標與性別、年齡、種族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常常需要分別計算。
  • 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0歲
    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0歲 >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2月18日10:36   新華網莫斯科2月17日電(報導員王璐)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茹科夫17日說,去年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比上一年增加
  • 日本人均壽命創新高怎麼回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計算方法
    70年來,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糧食總產量從11318萬噸增加到65789萬噸,全國鐵路營業裡程從2.18萬公裡擴展到13.1萬公裡……一組組數據,見證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堅定步伐,刻錄了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
  • 中國人口預期壽命是76.4歲,您真的能正確理解其中含義嗎?
    今天帶給大家一個有關人口預期壽命的科普短文。按照WHO在去年發布的2018年版的《World Health Statisitcs》報告中提到的各國人口預期壽命數據:中國在2017年的出生的人群,預期壽命為76.4歲,全球排中上等。
  • 調查顯示: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
    信息 調查顯示: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 2016根據港府統計處28日公布《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及日本政府日前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81.2歲及87.3歲,較素以長壽見稱的日本男女的80.79歲及87.05歲更長。  另外,港府統計處報告顯示,香港男女比例持續失衡,每1,000名女性只有855名男性。
  • 馬來西亞人口預期壽命達74.72歲 華裔女性最長壽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隨著國內醫療和經濟水平的提升,馬來西亞人在2013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13年前(即2000年)增加了2.52歲,達到74.72歲,其中又以華裔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最長。
  • 2018巴西人平均預期壽命增至76.3歲 女性比男性多活7歲
    數據顯示,2018年巴西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歲,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3個月零4天。據報導,其中,2018年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2.5歲上升至72.8歲,女性由79.6歲上升至79.9歲。
  • 雲南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中國雲南省委召開《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8位;縣域內就診率提高至89.45%;全省孕產婦死亡率14.47/10萬,嬰兒死亡率5.07‰,優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受慢病影響大
    【閱讀提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範圍內人口的預期壽命以及影響預期壽命的原因,也闡述了全球在慢病預防和傳染病控制等公共衛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2000年至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主要是得益於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的舉措得到了進展。而中國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
  • 81.98歲!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
    記者從湖州市疾控中心獲悉,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達到81.98歲。圖片來源於網絡11年間人均預期壽命增長了4.96歲人均預期壽命,簡單地說,就是在假定當前的各年齡組死亡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鹽城公布人口抽樣調查數據 常住人口723萬人
    近日,鹽城市統計局公布了《鹽城市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5年11月1日零時,鹽城全市常住人口為723萬人,5年共增加1萬人。 20多年來,江蘇的家庭規模出現不斷縮小的態勢,1990年,江蘇平均每戶3.75人。我市情況如何呢?據悉,全市常住人口中,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6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02人相比,減少0.16人。
  • 2019年上海市人口老齡化現狀、人口預期壽命及養老服務產業現狀
    ;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同比增加1.5萬人。資料來源:上海市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截至2019年,上海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18.12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14.84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比重增長至35.2%,人口老齡化率逐年提升,其中,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2.46萬人,佔比提升至15.0%。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有些網友則認為:按去年的標準,他「平均能活77歲」,現在變成了77.3歲,自己的平均壽命是越來越高了;有的媒體將其縮寫成「中國人口壽命」,無形中給大家造成了困擾……。不再一一舉例,總之絕大部分網友都未能真正理解人口預期壽命的含義。
  • 各地人均預期壽命比拼:北上港澳碾壓「長壽之鄉」
    但現實情況是,巴馬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6歲,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基本持平。2月14日,上海市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2018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再創新高,達到83.63歲(男性81.25歲,女性86.08歲)。你可能想問:人均期望壽命是什麼?和人均壽命不是一個概念嗎?
  • 京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是多少?今天這本藍皮書發布,還有這些統計數據
    12月12日,《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根據報告,2019年北京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82.31歲,較上一年增加0.11歲。高科技人才保有量和居民受教育程度均位居全國前列。藍皮書聚焦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口與社會、人口與經濟、人口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問題開展研究,自2018年起每年發布一次。根據今年發布的報告,2019年,北京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82.31歲,較上一年增加0.11歲,其中,男性79.85歲,女性84.88歲。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規模已達到371.3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7.2%,比重進一步增高。
  • 人均預期壽命是怎麼算的 明年或發「健康期望壽命」
    人均預期壽命是綜合指標數據顯示,上海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75.46歲提升到2016年的83.18歲,這個數字不僅在中國內地居先,且緊追全球最高人均預期壽命國家———日本的83.7歲和瑞士的83.4歲。在上海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已將保持較高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列入了指標。
  • 全國各地預期壽命比拼:6地首超80歲 第一名領跑全球
    人均期望壽命也稱人均預期壽命,代表了在當前的經濟、衛生水平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因此一般來說較發達或衛生水平較高的地區,一般人均預期壽命更高。據媒體報導,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的已有6地,從高到低分別是:香港、澳門、上海、北京、天津、臺灣,均領先於其他地區。
  • 上海:2019年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
    上海:2019年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6歲
  • 福建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福建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  省政府昨日通報:去年全省氣溫屬異常偏高,全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穩居全國前二  本報訊(見習記者 謝丹)今天是「世界環境日」。  平均氣溫偏高0.9℃  日照和降水量均偏少  2007年,全省年平均氣溫達到20.1℃,偏高0.9℃,屬於異常偏高,是1961年以來的第三位偏高年份。年日照時數1659.7小時,偏少72.2小時;年降水量為1452.9毫米,較常年偏少158.7毫米。
  • 圖說:我國各城市人口的預期壽命排行,最高的城市與日本相當
    預期壽命是根據各地人口生存和死亡的年齡分布計算出來的,是世界通用的評價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標之一。邊際實驗室根據各地政府網站公開的數據統計顯示,全國城市中預期壽命最高的是上海,為83.83歲,該數字水平與日本相當。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平均預期壽命為83.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