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巴西人平均預期壽命增至76.3歲 女性比男性多活7歲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11月28日,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全國死亡率評估表」。數據顯示,2018年巴西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歲,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3個月零4天。

據報導,其中,2018年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2.5歲上升至72.8歲,女性由79.6歲上升至79.9歲。

按地區劃分,聖卡塔琳娜州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全國最高,達到79.7歲,而馬拉尼昂州居民平均預期壽命最低,僅為71.1歲。

對2018年正處於65歲的居民來講,聖埃斯皮裡圖州居民的預期壽命最高(85.4歲),這意味著他們還能再生活20.4年,遠遠超過朗多尼亞州。朗多尼亞州65歲居民預計還能再生活16.1年。

按性別劃分,聖埃斯皮裡圖州65歲男性居民預計平均再生活18.4年,65歲女性平均再生活22.2年。據統計,皮奧伊州65歲的男性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全國最低,還能再生活14.7年,而朗多尼亞州65歲女性居民的該項數據最低,預計再生活17.3年。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人口預期壽命達74.72歲 華裔女性最長壽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隨著國內醫療和經濟水平的提升,馬來西亞人在2013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13年前(即2000年)增加了2.52歲,達到74.72歲,其中又以華裔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最長。
  • 日本人均壽命創新高怎麼回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計算方法
    報告顯示,日本女性人均預期壽命2018年相比前一年延長0.05歲,男性延長0.16歲,均創 紀錄。在全球各國和地區中,日本女性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連續4年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香港(87.56歲);日本男性排名不變,連續兩年保持第三,在中國香港(82.17歲)和瑞士(81.4歲)之後。
  • 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0歲
    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0歲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2月18日10:36   新華網莫斯科2月17日電(報導員王璐)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茹科夫17日說,去年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比上一年增加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 2018年重慶人均期望壽命77.64歲,其中男性為75.02 歲,女性為80.70...
    重慶人的健康狀況如何?人口結構怎樣?近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發布《重慶市 2018 年度居民健康狀況報告》,去年重慶人均期望壽命為77.64歲,但自報健康期望壽命為 68.49 歲,意味著有9年多的時間重慶居民處於不健康狀態。報告顯示,重慶已處於典型老年型人口城市,且2026年前後老年化指數將大幅上升,養老及老年健康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保障重要一環。
  • 全國各地預期壽命比拼:6地首超80歲 第一名領跑全球
    人均期望壽命也稱人均預期壽命,代表了在當前的經濟、衛生水平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因此一般來說較發達或衛生水平較高的地區,一般人均預期壽命更高。據媒體報導,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的已有6地,從高到低分別是:香港、澳門、上海、北京、天津、臺灣,均領先於其他地區。
  • 81.98歲!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心願。記者從湖州市疾控中心獲悉,2019年湖州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出爐,達到81.98歲。圖片來源於網絡11年間人均預期壽命增長了4.96歲人均預期壽命,簡單地說,就是在假定當前的各年齡組死亡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中國人口預期壽命是76.4歲,您真的能正確理解其中含義嗎?
    今天帶給大家一個有關人口預期壽命的科普短文。按照WHO在去年發布的2018年版的《World Health Statisitcs》報告中提到的各國人口預期壽命數據:中國在2017年的出生的人群,預期壽命為76.4歲,全球排中上等。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受慢病影響大
    【閱讀提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範圍內人口的預期壽命以及影響預期壽命的原因,也闡述了全球在慢病預防和傳染病控制等公共衛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2000年至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主要是得益於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的舉措得到了進展。而中國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
  • 雲南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省份
    ;縣域內就診率提高至89.45%;全省孕產婦死亡率14.47/10萬,嬰兒死亡率5.07‰,優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雲南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70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全省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當地時間11日,美國之音(VOA)援引美國統計局發表的《2019世界人口現狀》資料報導稱,今年,朝鮮人口總數為2551萬3千名,比2015年調查時的2493萬3000名增加了0.5%。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
  • 金華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已超過80歲!女人比男人多活……
    市疾控中心公布的《2019年金華市重點慢性病死亡和發病情況監測報告》顯示,我市2019年共上報戶籍死亡31036人,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0.21歲,其中男性78.02歲,女性82.70歲。
  • 廈門男女比例倒掛 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4.18歲
    海西晨報(微博)訊 (記者 陳淑君 通訊員 黃光華 李喜瑞)廈門「剩女」越來越多,此話一點不假,因為從2011年起,廈門女性人數比例超過男性。根據今年公布的數據,2013年廈門女性比男性多1.19萬人,女性的期望壽命比男性的長4.18歲。
  • 各地人均預期壽命比拼:北上港澳碾壓「長壽之鄉」
    這樣的問題,也許會被人嗤之以鼻——這還用問?當然是廣西巴馬咯,難道你沒聽說過眾多老年人來這兒搶「長壽水」的新聞麼?但現實情況是,巴馬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6歲,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基本持平。2月14日,上海市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2018年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再創新高,達到83.63歲(男性81.25歲,女性86.08歲)。你可能想問:人均期望壽命是什麼?
  • 韓國人活到人均預期壽命平均患病率35.5%:生存率高於美日英
    12月24日,據外媒報導,韓國保健福祉部發布「2017年國家癌症登記統計」報告顯示,韓國人活到人均預期壽命(83歲)的平均患癌率為35.5%,患最多的癌症是胃癌,其後依次是大腸癌、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
  • 2019年臺灣民眾平均壽命80.9歲 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
    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發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臺灣民眾平均壽命為80.9歲,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皆創歷年新高。   從長期趨勢看,隨著醫療水平提升、食品安全重視、生活質量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臺灣民眾平均壽命長期呈現上升趨勢,從2009年79.0歲增至2019年80.9歲。
  • 調查顯示: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
    2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根據港府統計處28日公布《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及日本政府日前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81.2歲及87.3歲,較素以長壽見稱的日本男女的80.79歲及87.05歲更長。  另外,港府統計處報告顯示,香港男女比例持續失衡,每1,000名女性只有855名男性。
  • 你能活多久?英媒總結全球壽命排行榜九大事實
    資料圖:2018年4月10日,日本男子Masazo Nonaka以112歲259天的年齡,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在世年齡最長的男性。1.全球人口壽命延長自從1990年以來,全球人口壽命增長7歲。全球人口壽命延長,部分原因是高收入國家心臟病死亡率下降。
  • 各國人均壽命排名,日本最高,中國76.1歲,印度68.3歲,美國呢?
    從古代的平均三四十歲,到如今的七八十歲,不得不說有了質的改善。一個國家的平均壽命能夠衡量這個國家的經濟、科技、衛生等綜合水平,通常來講,越是發達的國家,人類的平均壽命越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我們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的2019年的數據作為參考。
  • 衛健委最新數據: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7歲(圖)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