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尤其是醫療方面,當前中國取得了巨大成績。比如: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超過100萬);全國各地的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人,同比增長5.1%;每萬人口全科醫生2.61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6.41人……
然後就是社保。截至2019年末,全口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5436萬人,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自2005年以來已經連續十六年上漲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這些無疑都對老年人的晚年健康提高了保障。
正確理解人口預期壽命的含義
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又提升了,這本身一件好事,但很多網友「在未搞清楚該指標的具體含義前,又在胡亂理解、胡亂發言了」。比如,有部分網友依據自己身邊的「案例」,指出平均能活77.3歲,不合理。
有些網友則認為:按去年的標準,他「平均能活77歲」,現在變成了77.3歲,自己的平均壽命是越來越高了;有的媒體將其縮寫成「中國人口壽命」,無形中給大家造成了困擾……。不再一一舉例,總之絕大部分網友都未能真正理解人口預期壽命的含義。
請記住,人口預期壽命指的是「同一時期出生的人,預期能繼續生存的平均年數」——這裡面的重點是「同一時期出生的人」。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真正含義是「2019年中國出生的人口,平均能活77.3歲」。
如果您出生在1980年,如果當年的預期壽命是60歲,那和您同一年出生所有中國人,平均壽命大概就是60歲。2019年中國人口預期壽命提升了,您所在的那一群體的預期壽命不會因此而提升。
其次,人口預期壽命是一個「平均概念」,具體到單個人可能因為生活環境、健康意識、遺傳因素、生活條件等差異,也使每個人的壽命長短相差懸殊。所以,2018年出生的中國人口預期壽命是77歲,2019年出生的中國人口是77.3歲。
您所在群體人口的預期壽命究竟是多少,需要查詢「所在年份的預期壽命」,是固定的,不會每年波動。然後同一年出生的人口,由於各種因素,他們各自的實際壽命也是各不相同的。
南生點評: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利用現有各項數據,用到一連串的數學公式,摒棄了未來發生戰爭、大規模自然災害等特殊性因素後,推算出這一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