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
省政府昨日通報:去年全省氣溫屬異常偏高,全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穩居全國前二
本報訊(見習記者 謝丹)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昨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07年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
公報顯示,我省水、大氣和生態環境質量名列全國前茅。據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介紹,我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穩居全國前兩名。
平均氣溫偏高0.9℃
日照和降水量均偏少
2007年,全省年平均氣溫達到20.1℃,偏高0.9℃,屬於異常偏高,是1961年以來的第三位偏高年份。年日照時數1659.7小時,偏少72.2小時;年降水量為1452.9毫米,較常年偏少158.7毫米。
這次發布的環境公報中增設了人體健康一欄。全省2007年人口死亡率為0.5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全省森林面積1215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9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2.96%,居全國首位。
莆田寧德全年優良
三明龍巖輕微汙染
據全省9個設區城市發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日報結果統計,去年各城市空氣汙染指數年平均值範圍為56-80,優、良天數比例為95.5%,較上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莆田和寧德優良天數比例為100%,福州、廈門、南平、泉州和漳州的優、良天數比例均大於95%,三明和龍巖等兩個城市輕微汙染和輕度汙染的天數比例分別為16.1%和16.4%。
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介紹說,去年,我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的水平。我省各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基本穩定,達到和優於二級標準的城市比例為91.3%,與上年持平。武夷山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在一級;龍巖和三明市空氣品質仍為三級,三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標,龍巖市可吸入顆粒年均濃度超標;其他城市空氣品質良好,達到二級標準,主要影響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的汙染因子為塵類。此外,酸雨對我省的汙染仍較嚴重,汙染範圍和強度與上年基本持平。
福州西湖水為V類
廈門 湖未達標
公報指出,去年,我省水環境質量較上年有所改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優良,河流水質保持優良,城市內河、地下水質汙染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湖泊水庫仍存在富營養現象,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有所下降。
相關數據顯示,閩江水質繼續改善,I類-III類水質比例為98.2%,較上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閩江各河段中,富屯溪、建溪、幹流南平段和幹流福州段水域功能達標率均達到100%,沙溪為95.6%。
全省11個主要湖泊水庫水域功能達標率為58.3%,較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福州西湖水質為V類,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廈門
湖水質為劣四類海水,未能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5個水庫水質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福州山仔水庫等水質未能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
據了解,全省2007年的汙水處理率達到62%,比上年提升4個百分點。
廈門「好」福州「較好」
福安福清輕微汙染
我省23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A聲級為68.6分貝,達到較好水平。其中莆田、廈門等7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屬於「好」,福州等14個城市屬於「較好」,福安和福清兩個城市屬於道路交通聲環境輕度汙染。全省區域環境噪音平均等效A聲級為55.3級,屬輕度汙染範圍,11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屬於「較好」,其中莆田達到「好」的標準,噪音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