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20-12-25 搜狐網

  福建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

  省政府昨日通報:去年全省氣溫屬異常偏高,全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穩居全國前二

  本報訊(見習記者 謝丹)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昨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07年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

公報顯示,我省水、大氣和生態環境質量名列全國前茅。據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介紹,我省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穩居全國前兩名。

  平均氣溫偏高0.9℃

  日照和降水量均偏少

  2007年,全省年平均氣溫達到20.1℃,偏高0.9℃,屬於異常偏高,是1961年以來的第三位偏高年份。年日照時數1659.7小時,偏少72.2小時;年降水量為1452.9毫米,較常年偏少158.7毫米。

  這次發布的環境公報中增設了人體健康一欄。全省2007年人口死亡率為0.5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3.7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全省森林面積1215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4.9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2.96%,居全國首位。

  莆田寧德全年優良

  三明龍巖輕微汙染

  據全省9個設區城市發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日報結果統計,去年各城市空氣汙染指數年平均值範圍為56-80,優、良天數比例為95.5%,較上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莆田和寧德優良天數比例為100%,福州、廈門、南平、泉州和漳州的優、良天數比例均大於95%,三明和龍巖等兩個城市輕微汙染和輕度汙染的天數比例分別為16.1%和16.4%。

  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介紹說,去年,我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的水平。我省各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基本穩定,達到和優於二級標準的城市比例為91.3%,與上年持平。武夷山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在一級;龍巖和三明市空氣品質仍為三級,三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標,龍巖市可吸入顆粒年均濃度超標;其他城市空氣品質良好,達到二級標準,主要影響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的汙染因子為塵類。此外,酸雨對我省的汙染仍較嚴重,汙染範圍和強度與上年基本持平。

  福州西湖水為V類

  廈門 湖未達標

  公報指出,去年,我省水環境質量較上年有所改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優良,河流水質保持優良,城市內河、地下水質汙染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湖泊水庫仍存在富營養現象,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有所下降。

  相關數據顯示,閩江水質繼續改善,I類-III類水質比例為98.2%,較上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閩江各河段中,富屯溪、建溪、幹流南平段和幹流福州段水域功能達標率均達到100%,沙溪為95.6%。

  全省11個主要湖泊水庫水域功能達標率為58.3%,較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福州西湖水質為V類,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廈門

  湖水質為劣四類海水,未能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5個水庫水質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福州山仔水庫等水質未能達到相應的水域功能標準。

  據了解,全省2007年的汙水處理率達到62%,比上年提升4個百分點。

  廈門「好」福州「較好」

  福安福清輕微汙染

  我省23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A聲級為68.6分貝,達到較好水平。其中莆田、廈門等7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屬於「好」,福州等14個城市屬於「較好」,福安和福清兩個城市屬於道路交通聲環境輕度汙染。全省區域環境噪音平均等效A聲級為55.3級,屬輕度汙染範圍,11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屬於「較好」,其中莆田達到「好」的標準,噪音最少。

相關焦點

  • 丹陽死亡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90%的人死於……
    丹陽死亡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我市死因監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市2019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是81.71歲,較2018年上升0.35歲;我市居民全死因平均死亡率為804.13/10萬(男性898.76/10萬,女性711.99/10萬),高於全國平均死亡水平
  • 2018巴西人平均預期壽命增至76.3歲 女性比男性多活7歲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11月28日,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全國死亡率評估表」。數據顯示,2018年巴西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歲,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3個月零4天。
  • 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0歲
    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0歲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2月18日10:36   新華網莫斯科2月17日電(報導員王璐)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茹科夫17日說,去年俄羅斯人平均預期壽命比上一年增加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當地時間11日,美國之音(VOA)援引美國統計局發表的《2019世界人口現狀》資料報導稱,今年,朝鮮人口總數為2551萬3千名,比2015年調查時的2493萬3000名增加了0.5%。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
  • 日本人均壽命創新高怎麼回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計算方法
    2017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多少歲     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的76.5歲提高到76.7歲。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比2017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多出0.3.
  • 女性平均預期壽命80.87歲 重慶婦女兒童工作發布成績單
    全市女性平均期望壽命延長至80.87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市婦女平均預期壽命延長至80.87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孕產婦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核心指標分別下降至10.70/10萬、1.75‰、3.37‰和4.82‰,優於國家同期平均水平。
  • 韓國人活到人均預期壽命平均患病率35.5%:生存率高於美日英
    12月24日,據外媒報導,韓國保健福祉部發布「2017年國家癌症登記統計」報告顯示,韓國人活到人均預期壽命(83歲)的平均患癌率為35.5%,患最多的癌症是胃癌,其後依次是大腸癌、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
  • 各地人均預期壽命比拼:北上港澳碾壓「長壽之鄉」
    按照專家說法,這是一個假定指標,它表明了在當前的經濟、衛生水平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一般也稱為人均預期壽命。它的計算方法比較複雜,一般是根據當年死亡率計算的,簡單說是以當前各年齡組死亡率保持不變,同一時期出生的人預期能繼續生存的平均年數,並以該數值來推算這一代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那麼,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是個什麼狀況?哪些地區的居民相對更為長壽?
  • 雲南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中國雲南省委召開《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縣域內就診率提高至89.45%;全省孕產婦死亡率14.47/10萬,嬰兒死亡率5.07‰,優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
  • 中美研究機構:藍天保衛戰讓中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延長6個月
    根據衛星數據和空氣品質壽命指數研究發現,2016年的中國細顆粒物大氣汙染水平比2013年下降12%,該汙染減少程度相當於中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延長6個月。芝加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10日下午在北京籤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在能源與環境領域建立開創性的研究合作關係,共同研究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重大問題。
  • 調查顯示: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
    信息 調查顯示: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 20162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全球之冠。
  • 馬來西亞人口預期壽命達74.72歲 華裔女性最長壽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隨著國內醫療和經濟水平的提升,馬來西亞人在2013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13年前(即2000年)增加了2.52歲,達到74.72歲,其中又以華裔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最長。
  • 預期壽命達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幫助毛偉如釋重負的,是旺蒼縣實施的「7+1」健康扶貧模式,包括建卡貧困人口醫療救助扶貧行動、醫務人員結對幫扶行動等在內的健康扶貧七大行動,還有幫扶貧困戶增收致富的項目。「是醫療救助政策救了我的命!」這個從前時常愁眉不展的漢子,如今臉上總掛著笑顏。毛偉現在開了家副食店,生意紅紅火火,日子也有了盼頭。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 人均預期壽命是怎麼算的 明年或發「健康期望壽命」
    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管醫師虞慧婷,為讀者簡單闡述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人均預期壽命是綜合指標數據顯示,上海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75.46歲提升到2016年的83.18歲,這個數字不僅在中國內地居先,且緊追全球最高人均預期壽命國家———日本的83.7歲和瑞士的83.4歲。
  • 去年福建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全國平均水平 為全國唯一省份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記者林侃) 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人均GDP為107139元,除港澳臺地區外,僅次於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排名全國第五。在我省各設區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廈門,為142739元;福州、泉州緊隨其後,分別為120879元、114067元,龍巖、三明兩個山區市的人均GDP同樣突破10萬元大關,排名第四、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南平市去年這項數據也達到了74036元,高於全國平均的70892元,福建也成為全國僅有的所有地級市人均GDP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 韓國人預期壽命為82.7歲,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2歲
    據韓聯社25日消息,據韓國保健福祉部22日公布的對「經合組織衛生統計」資料的分析結果,2018年韓國人的預期壽命為82.7歲(男79.7歲、女85.7歲),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2歲。從健康隱患來看,2018年15歲以上人口的吸菸率和一年人均純酒精消費量分別為17.5%和8.5升,均與經合組織平均值(分別為17%、8.8升)相差不大。該兩個指標均自2008年以來連續10年呈下降趨勢。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加拿大土著因紐特人平均壽命低於加拿大人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雙燕):加拿大政府相關部門的最新報告顯示,生活在加拿大北部地區的土著民族因紐特人的平均壽命比加拿大人的平均壽命短12至15歲,與瓜地馬拉和蒙古這兩個發展中國家國民的平均壽命接近。因紐特人平均預期壽命增速緩慢加拿大月刊《加拿大統計》雜誌23日刊登的政府相關部門的一份報告稱,從1991年到2001年的十年間,因紐特人的平均壽命從64歲增加到67歲,幾乎沒有多大的提高,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表示,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佔比為59.5%。 於學軍表示,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衛健委最新數據: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7歲(圖)
    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指假若當前的分年齡死亡率保持不變,同一時期出生的人預期能繼續生存的平均年數。這個指標與性別、年齡、種族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常常需要分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