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還得追求真善美

2020-12-15 人民網

原標題:當代藝術還得追求真善美

  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群體接觸了二三十年,感覺膚淺的、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所佔比例較大。作品是人做的,人不行,作品不可能好。

  當代藝術(或曰前衛、先鋒、實驗、觀念藝術等)源起於西方,它是西方社會全面發展的結果。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並不具備西方那樣的條件,而中國的當代藝術卻與西方的當代藝術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這便讓人懷疑,中國的當代藝術是不是缺乏誕生與存在的充足根據。

  當代藝術還存在著較嚴重的「皇帝的新衣」現象。很多人不敢追問當代藝術家,怕人家說自己土,可一旦追問,對方大多會語焉不詳或漏洞百出。當代藝術走到今天,還顯示出背離當初叛離經典、蔑視殿堂、走向平民大眾、倡導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民主價值取向等美好宗旨的傾向,變成更加想成為經典、同樣的殿堂化、更加的小圈子化、離平民百姓更加遙遠的藝術。

  當代藝術形式有著很高的創新要求,更加排斥重複性。杜尚將籤名的小便池放到美術館展出,之後,他或別人再把籤字的大便池拿來將是不被接受的;而中國的一些當代藝術家,除了模仿、抄襲西方當代藝術,還會經常重複自己。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才能不夠加上道德的缺失。

  藝術經歷了依附教會、宮廷、貴族、知識分子等階段,在某些國度還曾被極端地政治化,被專制強權姦污。當代藝術則主要依附於現代資本,而資本的持有者們與當代藝術大都不是審美意義上的關係,而是將之視為資本運作的平臺,是他們為了謀取商業利益的一個有著虛擬特徵的商品價值產業鏈。這導致許多當代藝術家被資本、商業裹挾,還要裝腔作勢,而真誠、道義、深邃、自我、獨特等這些很有價值的東西,大都是與生活中的「表演」無緣的。

  當代藝術的反叛性、多樣性令人眼花繚亂,甚至使人們質疑以往總結出的藝術規律、藝術本質到底還適應不適應於今天,質疑藝術到底有沒有深層的標準可言。一件無規律可循、無本質可言、無標準可量的事情,就成了偶然事件,很可能是不值得探索的。

  如今談論當代藝術,若有誰再把「真善美」掛在嘴邊,很容易會被笑話為「老土」、不合潮流。事實上「真善美」的說法不但沒有過時,它還應該是人類最高的追求之一。像「自由、平等、博愛」這些現代文明的美好概念,都應該是「真善美」項下更具體的訴求。即使藝術中表現了假惡醜,也應該是出於弘揚「真善美」的目的。真是善與美的基礎,人們不僅要有勇氣面對外部世界的真實,還要敢於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尤其是心中猥褻、骯髒、邪惡的部分,這將有利於人們更加堅定地走向善與美。人類文明的歷程,就是真善美與假惡醜無休止鬥爭的歷程,藝術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一個領域、一種方式罷了。沒有真,再嚴苛的法律,再漂亮的口號,再美好的夢想,都將是空虛的、蒼白的。

  從其他物種的角度看,人類是個很自私、殘酷、強大的物種。對於自然環境及其他動植物物種,人類所施予的蹂躪、殘害是很恐怖的。即使是人類內部的相互傷害,也往往極其卑鄙、殘酷。這樣一個物種,若再不以「真善美」作為根本追求,必將走向更加的虛偽、貪婪、邪惡,所以,藝術到什麼時候都應該以弘揚「真善美」為主旨。

  乏善可陳的中國當代藝術,似乎也有一類作品比較吸引人,就是一些有著強烈現實批判性的作品。這類作品雖然批判的力度和深刻性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是其態度和客觀社會效益是值得肯定的,對於中國的文明進步是有益處的。就此,有觀點認為當代藝術不應該太關心現實,應該去政治化,我們對此應該持審慎態度。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當代藝術還得追求真善美
    原標題:當代藝術還得追求真善美  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群體接觸了二三十年,感覺膚淺的、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所佔比例較大。作品是人做的,人不行,作品不可能好。   當代藝術(或曰前衛、先鋒、實驗、觀念藝術等)源起於西方,它是西方社會全面發展的結果。
  • 文藝應追求真善美的永恆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真」是文藝作品的生命之基,「善」是文藝作品的價值之源,「美」是文藝作品的持存之道,三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我們應該將真善美作為文藝作品永恆的價值追求,努力在文藝作品中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真善美的闡釋深刻點明了文藝的本質,為文藝的發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 關於藝術之真善美問題的冷思考
    儘管當代藝術不乏優秀成功的作品,但對於「真善美」的美學範疇的認知及其表現的普遍缺失卻是事實。我無意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權當矯枉過正罷。——題記現在人們在談論或評價藝術作品時,幾乎不再涉及真善美的問題,似乎一談真善美就顯得俗、顯得怪、顯得落伍。今日藝術界,幾乎是當代藝術的天下,而當代藝術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傳統藝術捧為圭臬的真善美等美學範疇冷落一邊。
  •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關鍵詞:文藝創作;習近平;藝術;中國;實踐;文藝工作;人民;中華民族;追求真善美;文化 作者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當代中國新的社會實踐與文藝實踐,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精闢闡釋「
  • 習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
  • 天秤座真善美追求生活
    有趣的是,這兩個星座都有一個很深的執念來保持平靜,不同的是,金牛座喜歡追求外在的平靜,獲得內心的平靜,而天秤座則追求真善美的生活。這個真善美不一定是一個人的性格,或者世界是一個美麗的東西,這應該是一個規則,一個可以幫助人們成長的規則。天秤座天生藝術家、藝術家可能有點誇張,但他們絕對擁有超越普通人的藝術細胞。
  • 文藝應追求真善美的永恆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真」是文藝作品的生命之基,「善」是文藝作品的價值之源,「美」是文藝作品的持存之道,三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我們應該將真善美作為文藝作品永恆的價值追求,努力在文藝作品中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真善美的闡釋深刻點明了文藝的本質,為文藝的發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 追求人生真諦:真善美
    有話說:文如其人,這一點也不錯,鵬鳴就是這麼一位追求真善美且鍥而不捨的大學者型文化人。在今天,在速成「文學」充斥於市的今天,在令人扼腕的人性沙漠化的今天,鵬鳴的這本論文集的見世,可說是給咱們的文苑送來了又一陣清涼。在我閱讀了他這位小我1/4世紀的茂齒詩人的不凡論著時,我這個已經進入「三條腿」走路(斯芬克斯之謎:人生流程——早晨用四條腿,中午用兩條腿,晚上用三條腿。
  • 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學苑論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 美學之所以以藝術為中心進行研究,是因為藝術集中表現了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是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的理論化形態。因此,美和審美及藝術在美學中是一個整體。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需要我們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基本原理和原則,科學分析和研究當前的文藝現象、文藝創作、文藝作品、文藝批評。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即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
  • 書法評論家汪太銀說:書法也要追求「真善美」
    書法不僅反映著個人的文化修養,還反映出道德修養,書法中所書寫的句子、名言、詩詞以及警句也在教人向善。上海武警政委徐國巖兄弟,在部隊一直推廣"真善美″,我給他也寫了很多"真善善″書法作品,他都送給了部隊官兵, 他說∴"做人做事一樣要追求"真善美″,忠正真″。
  • 劉藏元:把佛教觀音真善美融入了現代生活與藝術之中
    能得此畫之人必是福徳之人,恭敬供奉劉藏元大居士之金觀音,菩薩必佑其人福壽綿綿人財興旺;在客廳、辦公室懸掛劉藏元大居士之山水畫,佛祖必佑其人靠山穩固、聚人氣旺資財、佛佑其人鴻福齊天。劉藏元大居士吃齋信佛做慈善,繪畫時點香頌經有觀世音菩提加持,得之為得福得緣——以上是著名作家王雪娃的評價。
  • 當代他是急公好義的書壇泰鬥!追求真善美的楷模!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沈鵬:急公好義的書壇泰鬥作者:伊德爾夫沈鵬先生是一位心手雙暢、德藝雙馨的當代書壇泰鬥在書法界,沈鵬先生是一位追求真善美的楷模。他急公好義,甘為他人作嫁衣卻無怨無悔;他成就斐然、名聲顯赫,卻不顯山露水。我認識沈先生是在2001年。那一年的10月底,包頭書法家協會主席靳秉巖同志幫我編輯《伊德爾夫書法集》,時任包頭市市長的牛玉儒同志還給我批了一點經費,支持我出書法集。
  • 武義:追求真善美,器樂展演奏出夢想的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本次展演活動以追求真善美,演奏夢想聲音為宗旨,展現武義縣青少年的音樂素養和風採,提供一個展示藝術水平、挖掘藝術潛能的舞臺,使青少年學生在器樂學習和演奏過程中感受美、鑑賞美、傳播美、創造美,也是為組建武義縣中小學生藝術團挑選有潛質的苗子。
  • 追求真善美 文藝如何為美好生活賦能
    更嚴重的是,有些作品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醜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有些作品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醜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有的文藝工作者搜奇獵豔、一味媚俗,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有的文藝團體胡編亂寫、粗製濫造、牽強附會,製造了一些文化「垃圾」,還有一些人熱衷於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
  • 習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
  • 關於藝術之真善美問題的冷思考
    儘管當代藝術不乏優秀成功的作品,但對於「真善美」的美學範疇的認知及其表現的普遍缺失卻是事實。我無意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權當矯枉過正罷。——題記現在人們在談論或評價藝術作品時,幾乎不再涉及真善美的問題,似乎一談真善美就顯得俗、顯得怪、顯得落伍。今日藝術界,幾乎是當代藝術的天下,而當代藝術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傳統藝術捧為圭臬的真善美等美學範疇冷落一邊。
  • 當代書評 | 楊軍:真善美是通向卓越必備階梯——讀侯志明《行走的...
    在當代文學理論中,對於文學優劣的評價往往沒有統一的標準,甚至出現了千奇百怪的論斷。這似乎就像蘇軾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雖然如此,但依舊有一個幾近共識的診斷依據,那就是文學中的真善美。再比如《搬家》一文中,四家人同住一個大教室共有三年,條件艱苦令人難以想像,而好不容易搬進了幽靜的小區樓裡,而一向可愛的兒子卻並不喜歡,還生生不住地哭著喊「爸爸媽媽回家,這裡沒有小哥沒有小弟」。像這樣令人觸動的類似情節,在《行走的達蘭喀喇》中可以隨意找到,這些優秀的元素,將文學真的一面發揮得自然而淋漓。
  • 誠軒20春拍·現當代藝術
    預展時間 現當代藝術 8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賣時間
  • 平臺寫作要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
    當前,在一些寫作者隊伍中,有些作者一開始就想完成一部鴻篇巨製,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是沒有寫出立得住的作品。我覺得,原因就是想一口吃個胖子,沒有寫出高大上的作品,自己先變得高大上了!我的觀點是,寫作不僅追求高大上,還要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唯有如此,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
  • 天秤座真善美追求生活
    有趣的是,這兩個星座都有一個很深的執念來保持平靜,不同的是,金牛座喜歡追求外在的平靜,獲得內心的平靜,而天秤座則追求真善美的生活。這個真善美不一定是一個人的性格,或者世界是一個美麗的東西,這應該是一個規則,一個可以幫助人們成長的規則。天秤座天生藝術家、藝術家可能有點誇張,但他們絕對擁有超越普通人的藝術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