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風│單車環臺灣島

2020-12-15 百家號

臺灣

一個很nice的地方,

純淨的天空

湛藍的大海

可愛的人

超讚的民俗

好吃的美食…

作為一名單車騎行愛好者來說,可能每個騎行者都有四個夢想:騎西藏、環海南島、環青海湖、環臺灣島;而我也不例外。2017年12月,在這個即將結束的年末。抓住2017的尾聲,再次任性一回。

一個人、一輛單車、一個背包、一臺相機;一場說走就走的「單車環島旅行」

間隔年,又一年已悄然離去,感嘆時光飛逝。

環臺灣島其實是我夢想計劃的一部分,不曾想過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從計劃到出發只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只因我曾經一位共同騎行川藏線的好友一句去環臺灣島;就這樣出發了。

沒有特別細緻的計劃、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拍攝計劃,不過卻是一次很棒的旅行。

一般去臺灣環島有很多環法:汽車、機車(摩託)、臺鐵、單車、甚至還有徒步。

當然臺灣環島的線路也有很多種:大環圈、小環圈、順逆時針、有海岸線也有山嶽線;

總之你有很多選擇,以你喜歡的方式去遇見最美的臺灣。

去臺灣比較理想的時間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至5月,10月中下旬至12月;這個時間段是相對舒適的季節。

臺灣自由行,只有15天時間;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基本時間都是比較充足的,主要的地方都是可以去到的。

但是對於像我這種以單車為交通,想深度感受臺灣以及拍攝記錄計劃的玩家來說還是有些不充裕。

單車在臺灣也被稱做「鐵馬」,和鐵路並稱為臺灣「雙鐵」,這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旅行方式之一。

因為第一次去臺灣,出發前用半個月時間計劃與準備,臺灣有太多美好而小眾的地方值得去,由於時間關係,

所以只能在選擇上不得不放棄很多想去的地方。包括最想騎行的臺灣著名《中橫公路,武嶺》;也算是給下次來環島的理由把!

處女座完美主義+糾結綜合症的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常規的大圈逆時針環島方式,這樣也算真正意義上的環了臺灣島。

生在內陸的我,這算是第三次看海,或許是因為最初的細胞孕育於大海之中,人類生命滋養於羊水之中,

我們與生俱來就對大海擁有嚮往之情。又或許是因為獨特海景,海鮮風味,使得我們對大海充滿好奇。

也許大海給我的感覺是自由的象徵,也許我們都一樣對大海總有一種嚮往的感覺。面朝大海迎著風

也許所有煩惱在此刻都隨海風飄散,只為感受那一刻內心的寧靜。

原計劃我與朋友小七一起單車騎行環島,後來由於他工作原因只有7天時間,無奈我們一起出發到臺北後路上只一起騎行了1天後就分別;

後面他改為單車+臺鐵的方式進行了臺灣環島,而我則繼續按照事先計劃環島。

最終實際和我計劃安排基本一致,總騎行近1200KM,用時12天外加3天的休整及臺北停留,時間剛剛好。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完美的單車環島之旅,一場與TAIWAN美麗的邂逅。

感受了臺北都市的時尚繁華與美麗夜景

體會了臺灣西部濃厚的人文民俗風情

難忘了墾丁的陽光、沙灘、美景、美人

墾丁·白沙灣

遇見了鮮為人知的絕美海岸線

墾丁·龍磐草原

體驗了很nice民宿旅館

嘉義縣·布袋鎮

騎行了絕美的清水斷崖蘇花公路

花蓮縣·蘇花公路

感受了浩瀚壯闊的太平洋

花蓮·太平洋的風

品味了好吃美味的各類小吃美食

臺灣·不單調的美食

忘不了熱情好客的同胞友人Afa的招待

臺灣·高雄市

我想:在有生之年、在某一時刻我會再次踩著單車踏上那個「美好」的地方。

有些事現在不做,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相關焦點

  • 單人單車11天環臺灣島騎遊記
    2017年6月22日-7月3日,單人單車出發,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長途騎行,環臺灣島騎遊。
  • Forlive Vol.56 《Island Etude:單車環臺灣島》開始報名!
    地點:揚州市廣陵區皮市街85號浮生記書店 電話:+86 514 87325187 太 平 洋 的 風,徐 徐 吹 來。因這部電影,我喜歡上了胡德夫,從此還多了個夢想:去臺灣單車環島。研二時我去臺灣師範大學交流,但未環島,這是個遺憾,那個時候沒有做,現在真真再難去做了*。
  • 臺灣親子環半島九日 - 墾丁的海,花蓮的山,太平洋的風
    如此安排環半島的線路是出於這麼幾個考慮:逆時針環島,這樣是行駛在靠近大海的那側,車窗外就是太平洋壯美的海岸線。這個季節,花東縱谷線的精華在伯朗大道,這個行程到伯朗大道大概下午3點,是夏日裡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即避開烈日當頭的酷曬,又有美妙的光線可以出大片!
  • 臺灣東海岸環行│太平洋的風輕輕吹過
    大概是因為在沿海省份長大,總以為所有的海都和廈門一個樣,於是不管是國外大熱的普吉島,塞班島,還是國內傳說中性價比超高的東極島,潿洲島。沒有一個能勾起我的興趣。直到這次的臺灣行,才仿佛打開了我狹隘認知裡的大門,從此大概要化身海島控了。這些是我覺得這趟旅途中還不錯並且想推薦給大家的體驗,諸如縱谷線 平溪線這類感覺一般的地方就不贅述了。
  • 鐵駱駝2015單車環臺灣~招募啦
    期待自己在20出頭的生命裡,做一件80歲想起來還是會笑的事情?如果願意,今暑,你我的車,將捲起太平洋的風,寫下自己青春無悔的一頁....特別的成年禮,給特別的自己「成年禮」在於臺灣社會當中,歷史延續數十年,從早期年滿十六歲必須依照儒家思考方式進行「冠禮」儀式,演變至今則以臺灣三鐵(單車環臺灣島、遊泳橫渡日月潭、攀登東南亞第一峰玉山),以體力、毅力等考驗完成其一後,其顯示出「通過考驗」的人文意涵,加深成年的責任感。
  • 2016-追逐太平洋的風-臺灣環島騎行
    與其這樣勞頓,不如逃離顛簸的大巴和豪華的旅店,逃離充滿嘈雜遊客的景點,逃離到此一遊和批量製造的紀念品。騎過山,騎向海,騎在陌生的小街上,騎在盛夏的田野中。換一個視角,感受臺灣之心,你會擁有不同尋常的別樣感受。放棄那些「來臺灣一定要去的地方」吧,因為從來就沒有哪裡是「沒去過某某地就等於沒有去過臺灣」。臺灣之美在於心。
  • 好書推薦 |《臺灣單車環島筆記》,九天八夜,單車青年全程環騎臺灣島之旅
    臺灣真情,環島筆記。《臺灣單車環島筆記》作者以單車為筆,汗水為墨,徜徉於城市的街巷肌理,飽嘗當地夜市的美味小吃,經過夢幻金色的鄉野縱谷,翻過巍峨壯闊的中央山脈,穿越黝黑狹窄的危險隧道,行過鑲嵌在海邊懸崖間的死亡公路,親見碧海藍天的壯麗之景,並在環島沿途領受到數不盡的善意幫助,感動於這片土地最真誠濃鬱的人情味。
  • 【單車臺灣走透透】小學畢業成人禮——和兒子一起環臺灣
    如果您想最深度的了解和探索臺灣嗎?您想嘗試不一樣的旅行嗎?請點擊上邊藍色的【單車臺灣走透透】加入我們。我們一起騎自行車臺灣走透透。4名12歲小學六年級畢業生,5位家長,5位臺灣騎友,9天870公裡行程,環繞臺灣一圈。2013年7月,4位小學同班同學共同考入了同一所中學,為了慶祝小學畢業,為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他們決定以騎自行車環臺灣島一圈的方式挑戰自己,磨練意志,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成人禮,他們的決定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
  • 出來騎,遲早要環的-單車環青海湖、海南島、臺灣島記
    尤其在臺北和高雄,每逢上下班高峰期,伴隨著「突突突」的轟鳴聲,機車黨千軍萬馬般地呼嘯而過,騎單車的我夾在他們中間還真瘮得慌。剛到臺北時我還以為是在上演飆車比賽,原來這只是他們的日常。然而,即使速度超快,卻很少發生交通事故,可能因為大家都很遵守交規吧。在臺十幾天,我沒見到一輛機車闖紅燈,讓偶爾闖紅燈的我著實有點汗顏。便利店:說起7-11,對於去過臺灣的人可以說無人不曉。
  • 單車環臺 臺灣十大自行車道
    日月潭環湖公路自行車道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緊鄰日月潭湖畔,沿途行經許多日月潭景點,包括水社遊客中心、文武廟、孔雀園、玄奘寺、玄光寺及水社碼頭等,隨時可停下單車,遊覽景點。愛河流貫高雄市區,高雄市政府在愛河沿岸規劃了完整的自行車道系統,以人文、生態、小區鄰裡為主軸,北接蓮池潭、南至愛河出海口,全系統將愛河沿線的秀麗風光、兩岸親水設施、公園綠地、博物館群及小區風情完整納入。可以騎著自行車慢慢欣賞愛河沿途風光,可從真愛碼頭出發,沿著河岸往北騎,在沿岸美景的映襯下,感受高雄市區內不同區域的風情。
  • 好書推薦 |《兩個輪子一個島》,單車環臺灣騎行記+指南書
    一個女生,15天的自由行,穿越整個太平洋海岸。她的旅程,是無數的對話、相識,溫情的臺灣。中篇:指南書百餘張圖片,百餘個景點,十餘份騎行地圖和高程,和簡單易讀的單車攻略,讓你的旅行計劃輕鬆開始。還有鮮活的評註文字,分享無可取代的旅行體驗。右篇:溫健的騎行記他在臺北生活半年,環臺島、登玉山、探索美食、火車漫遊。
  • 【環中國俱樂部故事】桂林欣單車俱樂部
    欣單車俱樂部是桂林市第一家推廣自行車旅遊的俱樂部。桂林作為世界知名的旅行勝地,有天然的旅遊資源,欣單車俱樂部從成立之初便一直在醞釀推廣桂林本地自行車旅遊。通過一年的籌備,欣單車俱樂部已經開通臺灣環島、金門島騎行、海南、環青海湖等多條線路,並為外地車友、遊客以及本地企業提供路線定製服務。
  • 臺灣綠島丨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最早世界的感覺
    在綠島的兩天,是我們半個月環島臺灣行裡最快樂的兩天。尤其是現在,整天囿於瑣碎的工作裡,沒有停歇,多麼希望時光能倒流,可以再去看著太平洋泡溫泉直到夜幕低垂,去浮潛驚嘆美妙海底世界,去環小島一周看滿目蔥綠,去7-11再吃一次泡麵。
  • 【優創寒假臺灣營】太平洋的暖風 追風的少年之優創遊學2016追風少年臺灣行
    【活動亮點】【1】太平洋的微風,騎著單車深度探訪東部海岸藉助騎行的方式,深刻體會慢生活的臺灣第3天 山海花蓮 追趕太平洋的風宜蘭——花蓮早餐後騎行花蓮港——七星潭海濱騎行道,後前往中央山脈之邊緣,探尋新寮瀑布、走進太魯閣,後乘車前往臺灣最美海岸公路——蘇花公路,觀賞清水斷崖的雄偉。特色活動:騎車感受太平洋的風;徒步探秘太魯閱;探秘海岸山脈成因。
  • 騎行攻略 環臺灣島騎行完全攻略:裝備、路線篇
    比起坐車到處轉,騎行本身所經歷的周遭風景要更綿延更細緻,所必須忍受的疲勞和艱辛又使得整個旅途在不斷累積的記憶中融入了獨特的快樂和成就感。   儘管如此,真正坐到單車環島卻並不是環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環島路線的選擇就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環島的路線實在是太多了,攻略也很多,有單車單人七天就能完成環島的,也有環20天的休閒旅行,另有環大圈和小圈之分以及順時針環島和逆時針環島之分。
  • 《行疆:環臺灣島》丨Day3臺中-魚池:翻山越嶺
    說實話,在做臺灣的行程安排時,我都已經在各種APP上巨細地查找一路的住宿紮營安排。而最後的情況卻是:從出桃園機場到臺北到經歷十多天的環島再到我環完島去機場離開臺灣,這中間幾乎都有朋友在一路關照著我,這些面孔也將是這部片子最靚麗的那道風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 單車環臺,帶你感受真實的臺灣
    如果帶了單車坐火車,只有區間車可以上。臺灣的火車站所有的設施像大陸的綠皮火車站,陳舊的設施,查詢車次需要翻越厚厚的文件和打電話,而不是信息集成系統裡查詢。更不用和大陸的高鐵站比了,不過啊,車次真的很準時,分秒不差到站!
  • 【接受報名】2015年1月臺灣東海岸單車環島騎行之旅
  • 2016年環臺灣單車旅行行程表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電影《破風》裡面,不少臺灣的取景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徒步太慢,坐車太快,唯有騎行,方可暢遊臺灣,讓我們跟著《破風》,帶著單車,開始一段全新的騎趣臺灣之旅!
  • 葛磊《臺灣單車環島筆記》出版
    【自序】 島嶼,單車和風(葛磊) 2010 年1 月末的一天,我步行到鐵馬家庭,寶哥(黃進寶)正在修理單車(臺灣人習慣將自行車叫作單車),所謂"鐵馬家庭",看起來更像是個簡陋的自行車修理鋪。我試著問寶哥:"你看,我可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