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一年了,九寨溝還值得去旅遊嗎?

2020-12-12 騰訊網

「8·8九寨溝地震」一年之際

川報觀察5位記者重走九寨

探尋九寨風景和百姓生活的變化

行走札記

神奇的九寨,猶如一個往日已滿盈得快溢出來的神器,忽然之間,說空就空。沒有了八方來客,九寨溝在平凡的世界裡,忍受著沉寂、錘鍊著韌勁,也學會了和自己相處,等待著神奇的歸來。

車子一鑽出5公裡長的黃土梁隧道,空氣中忽然就有了九寨的味道。大朵的棉花糖雲彩鑲嵌在純正天藍色的空中。

這幅美景每每都讓在路途上顛簸了好幾個小時的人們為之振奮:離人間仙境、童話世界九寨溝不遠了。

正值8月暑假,往年裡,都是九寨溝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通往景區的301省道永遠車滿為患,高峰時短短幾公裡的路程得開上2個小時;

景區內的遊客日日逼近或達到國家旅遊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4.1萬人;

酒店一床難求,住不下的遊客會把近40多公裡外縣城也塞滿,個別被逼急的遊客甚至跑到醫院裡去找張病床湊合一晚;

除了遊客,鄰縣、外省來此吃一口「旅遊飯」的務工者也高達上萬人。

熱鬧與繁華忽然暫停。

去年8月8日晚9點19分,大自然輕輕按下「拐點」鍵。一場7.0級的地震,一場24小時內6萬人的大轉移,一次在世界範圍內都屬首次的重建探索,讓九寨溝轉瞬安靜下來。

沒有了八方來客,九寨溝慢慢忍受著沉寂,習慣了獨處,也學會了等待。

在平凡的世界裡等待——

沒有了八方來客的九寨溝別有一種寧靜的美。

冷下來的縣城

如同電影《甲方乙方》中所講述的,一個大明星儘管日日都在抱怨工作辛苦,但當她真的退下舞臺、回歸平靜生活,仍會經歷種種不適,甚至痛苦。

被關上聚光燈的九寨溝也一樣。

8月2日,我們抵達九寨溝縣已是下午5點,縣城裡空蕩蕩的,就像一個往日滿盈得快溢出來的容器,忽然之間說空就空。

九寨溝縣城的小吃街冷清了不少,更多是本地居民在散步。

亮著「空車」燈的計程車滿街跑,生怕你看不見。司機會在離你幾米遠時輕輕點兩下喇叭,性子急的甚至搖下車窗:「走哪兒?」,這都是司機黃德超以前從沒想像過的。

「以前,散客我都懶得拉,包車還包不過來呢。」他鼻子發出的輕哼聲裡藏著過去的傲嬌。今年39歲的他已經開了十多年計程車,地震一來,遊客沒了,他的日子一下子艱難起來。

「一天收兩百塊,除去份子錢和油錢,只能賺幾十。」黃師傅的語調低了下去,「現在只能一天一天捱,捱到它(九寨溝)重新開門的時候。你說還要好久才開門?要是明年還不開,唉……」他說不下去了,家裡一大一小倆孩子都等著他拿錢回去。

這種斷崖式落差的生活,在縣城擺燒烤攤的老張也已經努力適應了一年。

老張的攤位在縣城裡最熱鬧的好吃巷。8月2日晚,正值7點過飯點時分,上座率卻少得可憐。街道上來來往往的都是附近散步的居民,背著背包來此覓食的遊客成了「稀客」。

「能咋辦?等嘛。」他一邊說一邊手上不停,整理著攤位上原本就碼得整整齊齊的菜品,似乎生怕是這些火腿腸、魷魚、鮮牛肉擺得不夠好看,吸引不來客人。

旁邊的攤位上,放暑假的姐弟倆陪著媽媽出攤。沒有客人,姐姐專心刷著手機,弟弟則一遍一遍問:「媽,我們還要呆好久嘛?」

再往前,一個賣西瓜的漢子怕說方言別人聽不懂,操著「川普」喊起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喊完卻自己都笑了起來,因為身邊只有「自己人」。

以前熱鬧的漳扎鎮休閒區,現在店鋪大多已關閉。衡潔 攝

九寨溝縣又恢復成一個普通小縣城的模樣。

老張告訴我們,剛地震後,他甚至還覺得是好事,「平時都要到凌晨兩三點才能收攤,累死個人,總算能輕鬆一會兒了」。

可這個「一會兒」一持續就是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大伙兒又慌了起來:生活總得維持下去呀!有點門路的,就到外地打工去了;捨不得放下手中生意的,則選擇了等待。

今年3月8日,九寨溝開始限時限流限區域開放,這讓他們信心大增,看到了曙光。「其實當時一天只能來2000人,連之前零頭都當不到,但開了就是好事。」老張摩拳擦掌,之前攢的勁兒也使出來了。可到了7月1日,因接連下雨有地災風險,景區又臨時關閉,這意味著他們又將繼續等待。

經歷了起起伏伏的老張倒也看得明白:「著急也沒辦法,一旦開園就不能再出事,九寨溝經不起第二次打擊,我們也是。」

頓了頓,他放下了手中的活兒,像是告訴我們一個秘密,也像是給自己打氣:「甘蔗只要你耐心地吃到根,那一定是甜的。」

美回來的風景

8月3日一大早,我們沿著震後修成的國道544線川九路,出發進溝。縣城離景區有39公裡,一路上,「九寨千古情」的演出廣告招牌仍在路旁隨處可見,似乎在和老百姓一起等待著九寨溝盛景的「補妝歸來」。

在從縣城前往九寨溝景區的路上,「九寨千古情」的招牌已然隨處可見,仿佛在等待九寨溝重新歸來。

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九寨溝頭銜的長度和重要程度,與其修復的難度是成正比的。

擺在決策者們面前的是一道世界級難題:九寨溝是自然風光,本身就是不同時期大地震等構造運動的產物,其形成屬自然地理演化過程,面對大自然又一次的「震蕩」,是人工修復還是自然恢復?又如何保證當地生態不會遭到二次傷害?

去年11月8日,《「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出臺,明確把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放在首位。一個月後,《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科學重建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新九寨的決定》出臺,將「綠色發展」直接寫入文件名表明決心,同時給出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答案:

一方面按照《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要求,保護和維護好自然遺產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提出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最大程度地恢復災區自然生態功能。

一切決定的科學性都需要時間的檢驗。

九寨溝景區呈「Y」型結構,此行我們走的是「Y」的右半邊。行至「Y」的中間分叉處即是著名景點諾日朗瀑布。

這座寬270米、高24.5米的瀑布是中國最寬的瀑布,而地震使其巖層出現了局部崩塌,瀑布上方出現了長16.8米、寬0.5米的裂縫,當時僅剩一股急流。

剛下車,「譁譁譁」的奔騰流水聲就已充盈於耳,從音量上判斷水流量肯定不小。

諾日朗瀑布採用自然方式進行裂縫修補。

「回來了!又回來了!」同行人員忍不住歡呼。

再走近看,粗壯的瀑布如多條銀河般傾瀉而下,我們直接能感受到一團團騰起的水霧,在臉上凝成小水珠。

「水量與震前相比更豐沛了。」九寨溝景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肖維陽告訴我們,這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復和人工修復共同的成效。

今年3月,景區先用震損鈣化物填補了8米長的裂縫,經觀察可行後,趁著4月-5月的枯水期填上了整個裂縫,讓水不再順著裂縫漏下去。等到6月的豐水期來臨,瀑布水流便越來越大。

我們繼續往上前行,水質清澈、色彩豐富的五花海出現在眼前,與震後渾濁的樣子判若兩「海」。

周圍的天空、雲彩、山體、樹木倒映在水中,層次分明,實力詮釋為什麼「九寨歸來不看水」。

靜謐的五花海水質清澈層次豐富。

肖維陽告訴我們,海子的恢復與瀑布不同,更多是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水有自我淨化能力,不需要人工去修復,水體自己就能變清澈」。

一路上我們看到的鏡海、火花海、珍珠灘瀑布等,都已恢復如昨,甚至更勝往昔。

珍珠灘瀑布風採更勝往昔。

航拍五花海。

既然景觀都已漸漸恢復,為什麼景區還不開放?

「安全,還是安全。」景區負責人表示,去年的地震震鬆了山體,植被也受到破壞。一進入雨季,山體滑坡、垮塌等地質次生災害便頻頻發生。

實地一走,我們也能體會到景區的良苦用心。一路上,我們不斷遇到小型塌方、落石滾下,只能繞行或等待路面清理後再前行。在出溝的路上,一場山體垮塌轟然而至,大小石頭就在眼前翻滾,最終棄車步行前往縣城。

這樣的條件是無法安全開園的,等待,是最穩妥也是最科學的選擇。

一路上我們多次遭遇山體垮塌,只能繞路前行。

經過飛石路段。

九寨溝的成長:

在等待中學會「獨處」

出溝途中,我們經過漳扎鎮的遊客休閒中心。這裡酒店、民宿、飯館鱗次櫛比,是往日最熱鬧的所在,而今基本全部歇業,人去樓空。

「九寨溝正好休息休息」——這是不少網友的共識。

只是,什麼才叫「休息」?怎樣「休息」才能為今後的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學會「獨處」的九寨溝在認真思索——

在之前迎來送往的熱鬧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在九寨溝單一景區大量虹吸遊客的同時,是否也造成了旅遊體系的失衡,甚至成為區域一損俱損的脆弱隱患?在重視用戶體驗的今天,還能在哪些方面補上短板,帶給遊客與世界級風景區相匹配的感受?

「閉關修煉」的九寨溝在與自己對話——

休息絕非休閒,這正是給了自己一個調整的契機。因為要做的事太多太多。

比如修路。阻礙九寨溝長遠發展的一大障礙就是行路難。從成都出發需要八九個小時才能抵達,同時進溝道路狹窄,高峰期堵塞嚴重。目前,總投資150億元的九綿高速、九若路、川九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九綿高速建成通車後,成都去九寨溝將全程高速,4個小時即可到達。

比如發展全域旅遊。由於九寨溝名氣太大,景區的強大光環產生了遮蔽效應,其它旅遊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開發。

九寨溝縣中查村,一個美麗的藏族村寨。

目前,縣裡正積極構建「三廊四區」全域旅遊格局,加快推進中查溝·魯能勝地、甘海子生態文化旅遊區、神仙池生態旅遊區、勿角民族生態旅遊試驗區等景區景點建設,還將統籌1.8億元資金,整合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等旅遊數據資源,打造阿壩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旅遊大數據中心」。

借休息契機提升發展質量,九寨溝還有不少的難題要面對。

美麗的藏式民居。

我們在漳扎鎮小學的建設工地上遇到了43歲的婦女楊永紅,她正在打掃工地衛生。地震前她在景區裡從事環衛工作,景區關閉後她也就失業了。不識字的她找工作非常困難,一度只能待在家中。她的遭遇也是縣裡4萬名從事旅遊相關行業老百姓的縮影。

為解決就業增收問題,縣裡舉辦了多場培訓會和招聘會,向外輸出農民工9695人,同時提供3500多個公益性崗位,支持群眾參與重建;項目開工時,同等條件下也優先聘用本地工人。楊永紅也因此得到了新工作。

此外,地災隱患點治理、脫貧摘帽、城鎮建設質量提升……這些都是九寨溝需要一個個去攻破的課題。這樣一算,休息時間就顯得尤為寶貴。

回到縣城,天剛擦黑,白水河旁「九寨溝歡迎你」六個紫色大字閃閃發光。本以為到了晚上會更冷清,沒想到路過新區廣場邊,這裡居然人頭攢動,非常熱鬧。

這時,一首《火紅的薩日朗》響起,原來是居民們來跳廣場舞了。

傍晚時分,縣城街道上忽然熱鬧起來。

縣城裡聚集街頭跳廣場舞的居民。

我們又去找老張吃飯聊天。一對從上海來的夫婦也來到這裡,點了幾樣燒烤,連呼好吃又被辣得淚水漣漣。他們是去若爾蓋草原玩,專程來九寨溝住一晚,想看看周邊的風光。

老張端上菜後,在圍裙上擦擦手,坐下來眉飛色舞地給我們講起九寨溝之前的輝煌,說到激動處屢屢被自己的咳嗽聲打斷,忍不住用牙咬開一瓶啤酒,呷一口再繼續。

周圍的人和物都隨著天色一起暗淡下去,變得模糊而不重要,仿佛這就是震前的某個夏夜。

在這種時候,我們似乎才真正能感受到九寨溝的神奇:不論和從前的日子有多少落差,不論第二天有多少難題要面對,這裡的人們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和期待。他們的眼裡,充滿著九寨溝的味道——樂觀、堅韌、活力的味道。

不怕失去,不怕等待,只要做好當下的事,其它的,任由時間來娓娓敘述就好。

川報觀察記者 衡潔 徐中成 雷倢 吳亞飛 楊樹

相關焦點

  •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蘇楊 攝  秋天,九寨溝最美的季節之一。雪山彩林倒映在海子裡,如夢似幻;火花海絢麗綻放,諾日朗瀑布遊人如織——震後3年,九寨溝盛裝歸來,還是熟悉的美麗風景。  不過,現在的九寨溝,早已不是一個「以溝為主」的九寨溝,而是一個升級版的「大九寨」——震後3年,熊貓園、愛情海、神仙池等10多個景區,正翩然走來,向世人展示九寨溝神秘的另一面。
  • 震後九寨溝為何遲遲不肯重新開放?
    九寨溝景區遭遇7.0級地震!地震中一部分景區的景點遭遇破壞!震後九寨溝也積極進行恢復和震後重建!那麼,兩年時間過去了!九寨溝為何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甚至半開放目前都沒有!九寨溝,一直是四川旅遊的重要名片!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九寨溝迷人的風景也給國內外無數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周邊遊類似或者比較接近九寨溝的小景區!也無法和九寨溝的人流量進行抗衡!
  • 快與慢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一曲快與慢的變奏,是震後3年九寨溝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深度實踐。九寨溝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姚寧說,還準備再建一個擁有近千個車位的停車場,滿足遊客的停車需求。同時還投資3500萬元,實施人車分流系統項目,修建了6.5公裡特色騎遊步道。「騎遊步道既能實現人車分流,解決擁堵的問題,又能串起沿路的酒店飯店」。
  • 震後三年 九寨溝「活」過來了丨可以放心去旅遊了嗎?
    2017年8月10日的遙感影像顯示,震後五花海水體受到滑坡嚴重影響(左);2020年6月9日的遙感影像顯示,經過近三年的修復,五花海水體景觀已恢復昔日風採。中科院空天院供圖。自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後,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進入災後恢復重建階段。在九寨溝地震三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研究二部部長付碧宏團隊,發布了恢復重建三年後的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的地形地貌、水體、植被覆蓋度等要素「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監測與評估結果。
  • 揭秘震後九寨溝:重歸的九寨溝,有什麼新變化呢
    旅遊是一項很好的戶外活動,它能使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調節人心理活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本文章由旅途樂遊玩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閱讀。時間相隔大約有七個月了吧,在三月春暖花開之際,九寨溝終於又回到了我們的旅行指南中,曾經天堂般的景色再次回歸,很多人都好奇他變成什麼樣子呢,值不值得我前去遊玩呢?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一下震後的九寨溝有什麼指南必備呢?揭秘震後九寨溝:重歸的九寨溝,有什麼新變化呢?我可以絲毫不誇張的告訴大家,地震後恢復的九寨溝依然很美麗,唯一不變的一點就是美呀,不過就讓狗剩已經重新開放。
  • 震後九寨溝涅槃重生 今日正式對外開放
    經過兩年的恢復,九寨溝景區85%的區域已具備重新對外開放條件,今天迎來震後的首批遊客。現場:迎來震後首批2972名遊客早上8點,九寨溝景區臨時通道入口已經排滿遊客。「我來自上海,聽說九寨溝景區對外開放了,趕緊報了個旅行團,一定要看看美如詩畫的九寨溝,很幸運,我成為了震後第一批遊客。」來自上海的王阿姨跟著旅行團來到了九寨溝景區入口排隊。「以前來過九寨溝景區,很不錯,地震重建後,也不知道裡面怎麼樣,今天特地跟旅行團進來看看。」
  • 2018九寨溝景區散客可以自己去嗎?四川九寨溝門票怎麼買
    今早(3月8日),因地震關閉7個月的九寨溝景區,迎來了震後首批客人。早上8點之前,遊客們已經匯聚到景區門口,等待檢票進溝。  》》九寨溝景區2018開放時間、門票價格2018九寨溝景區散客可以自己去嗎  目前不接待散客  3月1日,四川省阿壩州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公告稱,部分景觀將於2018年3月8日對外開放,並實行流量控制,日接待量嚴格控制在2000人以內。
  • 九寨溝震後第一個秋天,每一秒都美哭了……
    ▼先來看段視頻隨意感受一下▼▼▼其實震後的九寨溝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航拍四川」>就曾發布過一組震後照片,那時正值夏季,樹木蒼翠,九寨溝被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三個月來,九寨溝在默默治癒著自己的傷痕,或許還不足以和大家相見,但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 震後歸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依舊是絕美九寨溝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她在東方人的眼中是&34;,在西方人的眼中是&34;。九寨溝以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藍冰和藏族風情並稱為&34;。人生在世,不去一趟九寨溝會是終生的遺憾。
  • 作為遊客,你想知道的震後九寨溝消息都在這裡
    時值暑假,九寨溝正處在一年中的旅遊旺季。就在地震前,由於遊客連續數天超過四萬,九寨溝剛剛啟動了旅遊應急預案,控制遊客數量在4萬人以內。昨日,也就是地震當天,九寨溝就接待了38799位遊客。因此,這次地震對遊客的影響也相當大。地震發生後,各大旅行相關機構紛紛宣布了應急方案。讓我們來看看,這次地震對九寨溝景區本身和交通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而已有出行計劃的遊客該如何應對呢?
  • 震後一周年③|記者帶你探秘九寨溝五花海
    相關新聞:震後一周年①|記者帶你探秘九寨溝樹正群海震後一周年②|記者帶你探秘九寨溝蘆葦海震後,被譽為「童話世界」的九寨溝也變得傷痕累累。如今,震後一年的九寨溝補妝歸來,跟著我們攝影師的鏡頭一起探秘天堂九寨五花海。五花海有「九寨溝一絕」和「九寨精華」之譽,位於日則溝孔雀河上遊的盡頭。五花海美景是由於海底的鈣華沉積、豔麗藻類,以及沉水植物的分布差異而形成的。
  • 九寨溝導遊親歷地震滾石 直擊震後第一夜(圖)
    九寨溝導遊親歷地震滾石 直擊震後第一夜(圖) 2017-08-09 02:08:00來源:央廣網
  • 九寨歸來不看水~震後涅槃的九寨溝美得讓人心醉
    說起九寨溝,很多人都知道今年九寨溝震後重新開放這一好消息。2017年8月8日,四川省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九寨溝景區受損嚴重,對當地旅遊業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地震之後景區部分景點雖然恢復開放過一段時間,但由於後期又爆發了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而再次關閉了。
  • 九寨溝開園演習體驗:火花海留下震後遺址,母海長海安然無恙
    曾經五彩瑰麗的仙境,九寨溝,也在這場災難裡,打破了昔日的寧靜,原本斑斕的色彩,一瞬間仿佛坍塌、昏暗,我……真的,很難受。」車輛剛發動,她握住話筒的手突然顫抖,鏡框下的雙眼瞬間落淚。尕讓佐在旅遊車上為遊客介紹九寨溝景點。「抱歉,這是自去年地震後,我第一次登上觀光車,第一次重拾話筒,我……」哽咽3秒後,她拍拍胸脯平息自己,微笑著把淚水拭去。
  • 震後一周年①|記者帶你探秘九寨溝樹正群海
    /home/img/file/20180803/20180803151326_5276.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相關新聞:震後一周年②|記者帶你探秘九寨溝蘆葦海高清組圖:震後一周年,補妝歸來的天堂九寨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樹 攝影報導)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 九寨溝景區部分恢復開放 震後形成新景點雙龍瀑布
    震後形成的新景點,雙龍瀑布 攝影 王紅強今年是卞軍海帶團跑九寨溝這條線的第十年,「因為經歷過2008年汶川大地震,經歷過震後重建,所以我對九寨溝的恢復非常有信心,甚至覺得會比以前更好,非常期待近7個月等待後的第一眼。」卞軍海說。
  • 震後3年,九寨溝「活」過來了!
    自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後,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進入災後恢復重建階段。在九寨溝地震三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研究二部部長付碧宏團隊,發布了恢復重建三年後的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的地形地貌、水體、植被覆蓋度等要素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監測與評估結果。
  • 震後九寨溝開門迎客:大自然的神奇還在繼續
    安源 攝三月的九寨溝春寒料峭,海拔較高的長海區域仍被白雪覆蓋。上午9時,旭日初升,首批遊客來到長海。面對雪後耀眼的群山,西安遊客趙小平沉醉其間。「第一次來九寨溝,特意趁著震後重新開放來了,既是一種支持,也是一種特別的緣分。」
  • 震後九寨溝景點有何變化
    為了探訪九寨溝各景點震後真實情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和災區志願者柏村一道,冒險徒步深入景區。8月11日下午,走過珍珠灘後,這堆塌方體擋住了眾人繼續向前的腳步。大家手足並用,翻上廢墟,眼前是一片橫七豎八的巨石,一尺多粗的松樹或倒伏或傾斜地彼此輾軋。
  • 增與減:震後三年九寨溝脫貧奔康的新答卷
    九寨溝景區外的漳扎鎮已是燈火通明,村民扎西震後開張的西部卓瑪藏家樂內,不時傳來歌舞聲和遊客的歡笑聲。「3年過去了,我們重新吃上了旅遊飯,高峰期一天接待遊客200人次,收入也在增加。」扎西的經歷,是九寨溝縣打好災後重建與脫貧攻堅「雙重」戰役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