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來真是很喜歡加勒古城的,慵懶的在古堡中穿行,到處洋溢著鮮花的芬芳,當地孩子燦爛的笑容。時間在這裡凝固了,印度洋鹹濕的海風裹挾著悠遠的歷史,讓我穿越到了三百多年前,盡情享受這海、這城留給我的美麗。我一直認為旅行和生活一樣:慢,就是快。而且,在旅行的時光裡,最重要的往往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過程中真正感受和體驗到的那些……
命運多舛 重生後卻愈發美麗驚豔
加勒古城位於斯裡蘭卡最南端的海角上,在首都科倫坡以南約100公裡處。
旅行中,項目是我必選!
傳說這裡是所羅門王獲取金銀財寶的地方,說它是塊風水寶地一點也不為過。在大航海時代(15至17世紀)這裡是一個商業中心。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等,在與我國貿易時,加勒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和集散地。據說,在1411年加勒的一個紀念碑上有三種語言——中文、泰米爾語和波斯語。我國明代的航海家鄭成功,也曾在那裡留下足跡,因為自然形成的優良海港,以及卓越的海上戰略位置,使得加勒自古以來就是航海大國的必爭之地。
世界文化遺產加勒古城
1589年,葡萄牙人在這裡建造了最初的城塞。自此,加勒開始了被外國人統治的歲月。1640年荷蘭人擴張了城堡,並在其中修建城市,這便是加勒舊城區的原型。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加勒作為統治據點佔有重要地位,並建造了堅固的城牆,成為一座城塞都市。
加勒堡壘
加勒以古老的舊城牆作為當地景觀的標誌性象徵,見證著殖民地時期的變遷。
加勒堡壘
荷蘭人堅不可摧的城牆不僅擋住了他國的炮彈,甚至還在400年之後擋住了2004年的巨大海嘯,保住了古城內的風貌。加勒古城是至今東南亞和南亞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堡,也是歐洲人在南亞及東南地區建築防衛要塞的典型代表,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加勒堡壘
這些城牆,就是從今天的視角來看,依然十分堅固。
加勒城堡
來往古城十分便利,古堡的城門口就是汽車站,有來往米瑞莎和科倫坡的城際公交280路,公交的價格十分親民,0.5元到10元不等的票價,你便可以在南部城市隨意穿行。汽車站旁就是加勒火車站,這裡的火車幾乎可以通往斯裡蘭卡全境,都是有百年歷史的英式鐵皮火車,運行緩慢,價格低廉,從加勒往東就是著名的茶園火車,往西至科倫坡就是海上火車。四小時的車程只需要6到20元左右的車費。
城牆外就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洋。
加勒古城的基礎設施也很完備,建有一套完整而複雜的排汙系統,其特點先是通過風車抽上海水,然後通過輸水管導入城中,再通過汙水管將汙水排入海中。
加勒老城另一特點即是它完備的防禦系統,除城堡外,沿海岸還建造有防禦牆,防備來自海上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