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何鼓浪嶼和廈門隔水相望,卻不建大橋通行,而是用輪渡上島呢?
大家從各個地方了解到廈門當地的諸多風景區,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廈門的一座小小的島嶼。這座島嶼雖然面積不大,但每年都要迎接上百萬絡繹不絕的乘客,而且到鼓浪嶼遊玩還必須要提前把船票買好,否則現場排隊買票,可能光等候加上排隊就要花去一上午時間。很多朋友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乾脆在鼓浪嶼和廈門本島之間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呢?
首先,這並非受制於我們目前的建築技術,才導致無法建立跨海大橋,也不是廈門不想繼續開發這片旅遊風景區,主要是在島上還住著不少的原住民,這些居民一直都生活在鼓浪嶼上,在鼓浪嶼上上小學、初中,鼓浪嶼上本身也有自己的菜市場和各種基礎設施,因此不修建跨海大橋也是出於對島上居民的保護,如果想把它當成花園式島嶼來建設的話,必然要嚴格控制上島的遊客數量。假設說真的建設了跨海大橋,那麼對於鼓浪嶼島上的環境來說,也是一種嚴重的破壞。
同時在鼓浪嶼上也有許多古老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無法接待太多的遊客前往參觀,否則就很可能會遭到破壞,一些上世紀的公館和民居建築物已經被相關的旅遊部門封存起來禁止外人參觀,正是因為每年島上大量的絡繹不絕的乘客對這些建築物造成的肉眼可見的侵蝕,才讓當地的有關部門警覺起來。
此外,如果修建跨海大橋,對於當地輪渡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是一種很大的打擊,許多在輪渡公司上班的職員都要面臨失業的窘境,同時機動車進入鼓浪嶼後,排出的汽車尾氣會嚴重汙染島上的自然環境,讓本來就因為遊客而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加糟糕。
目前,鼓浪嶼上的遊客數量就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旅遊區的負荷,如果再修建一座大橋的話,不僅會給島嶼上的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危害到島上居民的生存空間,讓他們整天都生活在喧囂的遊客吵鬧聲中,這樣讓島嶼本身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氣息,反而會讓島嶼本身的魅力減弱,讓鼓浪嶼徹底淪為一座人工的旅遊觀光島。為了島嶼將來的發展,還是繼續目前的輪渡交通方式會更好,而且輪渡的這種交通形式也更特別,能夠讓遊客欣賞到沿途的海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