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故宮,只有一個
需要說明的是:故宮,只有一個,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下文中的「兩岸故宮」指的是同根同源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一宮兩院」、國寶分居的格局是歷史造成的,而在牛年之春,兩岸故宮博物院一系列表達加強合作交流願望的「春天行動」正是順應歷史和現實要求、合乎兩岸同胞人心的必然之舉。
-
故宮究竟有多大?西方4大宮殿的面積總和,也只有故宮的一半
故宮是當今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古代宮殿,它不僅是中國的寶貴遺產,更是人類社會的巨大財富。現如今有著世界5大宮殿的說法,除卻北京故宮之外,分別為英國白金漢宮、法國凡爾賽宮、美國白宮以及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當然,論及歷史文化,故宮是獨樹一幟的,在面積上仍舊是如此。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可是他始終認為應天府才是他的龍興之地,所以一直想把京都搬到北京。經過十一年的修建,北京故宮建成,朱棣也終於圓了他回北京的夢。故宮大多修建寬大壯麗,這樣才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氣派,唐初駱賓王有詩云:「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正是要通過故宮的氣派來顯示皇家的無上尊貴。
-
北京故宮PK臺北故宮,真是一個有宮無寶,一個有寶無宮?
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宮是我國重點文物展覽處,那麼臺北故宮裡面有什麼呢?在解放戰爭即將勝利的時候,國民政府從北京故宮、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地挑選貴重文物運轉臺灣,還有一批則是日本歸還的部分珍貴文物,都被放在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是極具研究價值的。
-
中國其實有兩座「故宮」,一個在北京世界聞名,另一個卻鮮為人知
人們可以通過歷史故事和故宮的規模來還原真實而屈辱的現代歷史。同時,人們也可以通過故宮感受到朝代的榮耀和孤獨。80%的人認為中國只有一個故宮,只有20%的人會對明清時期的建築有詳細的了解。其實內陸有兩個保存完好的故宮。第一個紫禁城是著名的紫禁城,第二個是滿人入關前居住的宮殿。
-
中國有四大故宮,為什麼只有瀋陽故宮沒什麼名氣?
中國有四大故宮,最出名的莫過於坐落首都的北京故宮了,剩下的分別是瀋陽故宮、臺北故宮和南京故宮。其中,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一同被稱為中國兩大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雖然也擁有很多歷史文物、古代書籍,擁有自己獨特氛圍,充滿東北特色,但它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及北京故宮,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瀋陽故宮的歷史。
-
北京「寸土難買」,故宮外二環住的是誰?難怪有「優越感」
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的外來務工人員,能簡單的生活在北京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即使在北京奮鬥十年,身上最多只有6位數。絕大多數的人們,都被這種巨大的壓力壓垮,一開始被北京吸引住,可後來卻紛紛離開北京,去一些生活節奏較慢的城市生活。
-
韓國有一座「故宮」,比北京故宮還早11年!
在我們的空閒時間,相信肯定有不少的人選擇了到我國的首都北京去遊玩。首先北京又非常多的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而且還是一個結合了多種元素的時尚都市。說到去北京必須去的景點,相信大家在第一時間內能想到的是我國的故宮吧。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宮,之所以叫故宮有過去的皇宮之意,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
-
北京的第一豪宅並不是故宮,內有銀鑾殿,僅僅一根柱子就價值27億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擁有很多的旅遊景點,所以許多人這輩子都想去北京看一看,尤其是欣賞一下北京的故宮和長城。大家對於故宮肯定非常的熟悉,這裡是中國最大的古建築群,而且也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很多人可能覺得故宮就是北京乃至世界第一豪宅了,但是真正的北京第一豪宅並不是故宮。
-
世界上最古老的宮殿,不是北京故宮不是白宮,而是國外的宮殿
2020-07-05 11:59:17 來源: 潮女會館 舉報 世界上最古老的宮殿,不是北京故宮不是白宮
-
國內山寨版故宮,門票是北京故宮的3倍,遊客卻是人山人海!
故宮,舊城紫禁城,是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每年故宮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來此遊玩,我們都知道想要去故宮的話,肯定要去北京,不過小夥伴們知道嗎?其實不止北京有故宮,我們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山寨版的故宮。
-
北京故宮VS臺北故宮 ,行家才知道差距多大 !!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為躲避日本侵略的戰火,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貴文物遷出,幾經輾轉,1948年遷往臺灣。於是就有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其文物珍品中,有90%來源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全景圖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據統計,北京故宮現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出席動土儀式並表示,「我們有一萬個理由,一定要把最好的藏品送來,我們發愁的是好東西太多了,究竟選擇哪一些呢?」 於是,自然就引出了過去外界一直盛傳的臺北故宮藏品優於北京的說法,文章引述單霽翔過去曾透露的故事,其實故宮絕大多數文物並沒有南遷,南遷的文物只有22%去了臺灣,並稱臺北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只能算是「三級品」。
-
北京景山公園,一個可以俯瞰故宮的地方,門票只有2元
不知何時在網上看到了一張俯瞰北京故宮的照片,整個故宮仿佛就在眼前,藍天白雲下,一幢幢黃色屋頂的建築十分壯觀,當時很好奇這是在哪裡拍的,後來得知拍攝地點在故宮正前方的景山公園,心裡想一定要去景山公園一探究竟。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那些運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來自北京故宮。其實在全面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把故宮裡的很多珍寶運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沒想到時局如此不利,國寶很快又要面臨轉移命運。據統計,國民黨在離開大陸前,運到臺灣的故宮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
北京皇城的認知誤區:既不是老北京四九城,也不是故宮紫禁城
對於北京皇城根,這個說法,普遍存在這幾個錯誤的認識,實際上:北京皇城根,不是指北京四九城北京皇城根,也不是指北京的故宮紫禁城北京的皇城,一直就是一個明確的範圍,面積大約6.8平方公裡北京皇城比故宮紫禁城大,比北京四九城要小。雖然北京皇城的城牆,在民國時期已經基本拆完了,但是現在的北京依然有很多北京皇城的遺址和痕跡。
-
原來中國有4個故宮,其中一座還是北京故宮的藍本,可是鮮為人知
北京故宮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對外開放以來,也深受各地遊客的喜愛,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趕赴北京,只為了參觀一次北京。其實,除了北京故宮以外,我國還有三座故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參觀過這些故宮呢?第一座故宮就是南京故宮,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
-
中國的4大故宮,除北京故宮外,剩下3個有誰知道在哪兒?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說到故宮,我們只會想到北京的故宮。但其實在我國可不止這一個故宮,我國一共有四個故宮,只是其他三個知名度沒有北京故宮高,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四個故宮分別是什麼,在哪兒吧。
-
北京被譽「小故宮」的景區,只有故宮十二分之一大,乘公交13路直達
北京被譽「小故宮」的景區,只有故宮十二分之一大,乘公交13路直達 相信每一個來北京的人,行程裡都會去故宮遊覽,感受明清皇家宮殿的大氣與典雅。但其實,北京城裡除了故宮外,有很多老底子的建築,紅牆高瓦,精緻的屋簷,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景點,它被稱作是「小故宮」,它就是恭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