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餘廷先:向著無名高地,衝鋒、堅守

2020-12-24 澎湃新聞

「抗美援朝老兵」餘廷先:向著無名高地,衝鋒、堅守

2020-11-18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即使已過去近70年,但85歲的老兵餘廷先把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章戴在胸前時,一瞬間就記起了跨過鴨綠江,跟隨部隊踏上戰場的烽火歲月...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1953年,餘廷先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下,在家鄉報名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剛剛18歲的餘廷先,跟隨部隊跨過鴨綠江,來到了朝鮮半島三千裡烽煙的最前線。

坐悶罐車過鴨綠江

晝伏夜出趕赴前線

「還記得怎麼從國內到朝鮮的嗎?」當聽到記者的問題時,餘廷先清楚地回答道:「國內到朝鮮,是從遼寧丹東過鴨綠江去的。」

餘廷先回憶說:「那是五月初的一天晚上,他接到通知,晚上乘上火車後就不準說話,不準咳嗽,以防暴露目標。火車是悶罐車,中間還搭了一個樓層坐兩層人。」

在制空權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佔有優勢,部隊行進需要「晝伏夜出」,白天下車隱蔽在樹林裡,晚上抓緊時間行軍。大家吃的是乾糧,走的是熄燈夜路。兩天以後,部隊才抵達前線。

破鐵絲網過地雷陣

踩著炮彈炸點攻下無名高地

剛到前線不久,志願軍發動了夏季反擊戰役。戰場上,敵軍炮火猛烈。很多時候,部隊只有通過特殊的方式收殮在炮火中犧牲的烈士遺體。

「印象比較深的就是紅布條。」餘廷先說,作戰時,志願軍戰士的兩個手膀上和身上各拴一個紅色布條,上面寫有姓名、籍貫、部隊番號信息。

餘廷先還記得,在無名高地上,防守的敵軍設置了三層鐵絲網,修築有密集的戰壕、工事,還埋設有地雷。我軍炮兵首先對鐵絲網、雷場進行炮火攻擊,為部隊打開衝鋒的通道。在彈幕的掩護下,餘廷先和戰友們穿著特製的布鞋,幾乎是踩著炮彈的炸點,頂著瘋狂的敵軍火力,不畏犧牲地向敵人的陣地發起了衝鋒。

「一個滿員連,打一場下來活著的還不到一半。」那場戰鬥,餘廷先所在部隊的副連長和通訊員都犧牲了,他和其他戰友攻下了陣地,有幸活著完成了堅守任務,迎來了戰爭的結束。

協助朝鮮戰後重建

退役後珍惜和平生活

板門店停戰協議籤訂後,餘廷先所在的部隊轉入幫助朝鮮人民軍修築地道、協助朝鮮人民開展戰後重建工作。

1956年,餘廷先光榮退役,回到了家鄉,開始了新的徵程。如今的餘廷先,學會了用電腦上網,看看軍事歷史,讀讀新聞。和平年代,他感謝中國共產黨的好政策,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向英雄的先輩們

致敬

文/圖:強罡、宿箭

編輯:張海峰、張浩

今日崇州微信投稿郵箱

1025606708@qq.com

主管 | 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 | 崇州市融媒體中心

主編 | 夏海英

執行主編 | 楊建宇

責任編輯 | 唐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老兵】餘廷先:向著無名高地,衝鋒、堅守!
    即使已過去近70年,但85歲的老兵餘廷先把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章戴在胸前時,一瞬間就記起了跨過鴨綠江,跟隨部隊踏上戰場的烽火歲月...剛剛18歲的餘廷先,跟隨部隊跨過鴨綠江,來到了朝鮮半島三千裡烽煙的最前線。坐悶罐車過鴨綠江晝伏夜出趕赴前線「還記得怎麼從國內到朝鮮的嗎?」當聽到記者的問題時,餘廷先清楚地回答道:「國內到朝鮮,是從遼寧丹東過鴨綠江去的。」
  • 跨過鴨綠江丨楊玉:一個營700人進攻無名高地 只剩下100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六萬七千多名湖湘兒女報名參加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為捍衛民族獨立與維護世界和平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抗美援朝戰士身上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湖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紅網、時刻新聞聯合推出《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報導,不忘歷史,砥礪奮進。
  • 抗美援朝老兵孫景坤:65載深藏功與名 堅守初心建設家鄉
    抗美援朝老兵孫景坤:65載深藏功與名 堅守初心建設家鄉央廣網  作者:郭威 王雪冬  2020-10-18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遼寧省丹東市96歲高齡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歷經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 「抗美援朝70年·老兵」張海洲:一口炒麵一口雪 與侵略者鬥到底
    編者按: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後,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偉大精神 東陽組織抗美援朝老兵觀影
    10月23日,橫店電影院新光天地店迎來一批八九十歲的「銀髮」老兵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耄耋老兵張友濤:「特殊坑道」的記憶
    (張友濤入朝時拍攝的照片)  講起當時抗美援朝戰鬥的激烈場面,滿頭白髮的張友濤精神一振,經歷過戰火的洗禮,記者得大聲說話老人才能聽得到。1953年7月的一天,張友濤所在部隊參加巨裡室北山高地爭奪戰,敵人先是飛機轟炸,像麻雀般黑壓壓一大片飛機,乒桌球乓扔炸彈,把高地炸得土石稀鬆,踩在上面都會陷下去。張友濤的右耳就是那次被敵人的炸彈震聾的。敵人飛機一走,聯合步兵像螞蟻般爬了上來,「很多戰友犧牲了,他們都很年輕,有的才十幾歲……」回想當年犧牲的戰友們,老人不禁留下了眼淚。
  • 高地(報告文學)——記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功臣徐振明
    只是表達此意的更多是廣大的後來者,而那些真正的老兵,似乎更多地沉浸在具體的戰鬥情節與回憶之中。外人看起來,他們的歲數越來越大,話卻越來越少。  可是有誰知道,他們從未沉默,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訴說。對於所經歷的一次次偉大的保家衛國的戰鬥,對於長眠於地下的戰友,他們以默默的奉獻和可貴的堅守在說,以不懈的鬥志和長久的精神傳承在說,以和平年代的不平凡事跡在說。
  • 抗美援朝老兵孫景坤:三過鴨綠江,「死也要死在前線」
    英雄只解沙場勇  ——抗美援朝老兵孫景坤紀事(上)  ■解放軍報記者 丁增義 張軍勝 柴 華 楊明月  雲橫半島起危瀾,萬裡徵程未解鞍。  鴨綠江邊鼙鼓急,長津湖畔旆旌寒。  丈夫許國心長系,烈士操戈血已幹。
  • 抗美援朝老兵記憶|鄭起:吹響衝鋒號,嚇退敵軍一個營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歷史不能忘卻,精神代代相傳,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總臺央廣《國防時空》「軍旅人生」欄目推出系列節目《抗美援朝老兵記憶》,帶您走近曾經在朝鮮戰場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聽聽他們有過哪些難以忘懷的戰鬥經歷和故事?70年歲月變遷,那段戰爭歲月又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深刻影響?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掏洞和科湖裡南山高地
    15日,志司通報表揚全軍「67軍步兵201師反擊科湖裡南山高地的戰鬥打得好」 為配合科湖裡南山高地的作戰,67軍以199師的兩個步兵連,從13日-15日對直木洞南山發起了進攻,全殲守軍南朝鮮首都師2個連293人,在志願軍9兵團方向,23、24軍先後對597.9高地以南無名高地、洪元裡北高地等3個連級目標發起了進攻,均在攻擊得手後迅速撤離,殲敵167人。
  •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海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 獲頒抗美援朝紀念章 一個標準軍禮,70年不改 感動在場所有人~ 12月22日,海滄區為轄區內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舉行紀念章頒發儀式。
  • 無名高地無名的兵
    打那後,楊軒明一有空就會去找朱老兵聊天,聽老兵給他講做人的道理、當兵的意義、與人相處的方法。每次帶隊下山給連隊買菜、出公差,老兵都點名帶著他,一路跟他拉家常,讓他看自己怎麼做事。漸漸地,「任性哥」渾身奓著的刺一根根收斂起來。可不久,他的心又被一件事重重衝擊。那天,他正和戰友一起修剪油機房外的雜草,只聽代理排長曾輝問朱老兵:「嫂子最近咋樣了?」
  • 抗美援朝老戰士楊樹柏:孤膽守高地 隻身戰強敵
    「就算撲上來再多、再兇猛的敵人,拼盡全力我也要打退他們,絕不能讓他們輕易佔領高地。」95歲的楊樹柏,回憶起69年前的那場戰鬥,仍然血性十足。端坐在天津市北辰區的農家小院,這名身材消瘦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精神矍鑠、和藹可親。
  • 杭州1314愛情巴士載著抗美援朝老兵夫妻遊西湖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致敬老兵,11月30日,杭州市公交集團、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共同發起「用愛向老兵致敬」活動,裝扮一新的杭州1314愛情巴士載著2對抗美援朝老兵夫妻環遊西湖,為他們送去美好的祝福。
  • 劉天波看望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10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看望慰問了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田耀清、劉芳,將「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送到他們手中,並送去了慰問信、慰問金、慰問品,向全縣所有健在的志願軍老兵致以崇高敬意和親切問候。
  • 致敬,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致敬,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2020-11-07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名老兵:駕著船兒來擁軍
    新華社武漢7月15日電 題:無名老兵:駕著船兒來擁軍張欣、餘林勝、袁華裔7月14日,湖北省洪湖市洪獅漁場兩岸,空降兵某部300名官兵和200餘名民兵正在此處緊張有序地搶築子堤、設置圍堰灌水。突然,一條木船穿越水草浮萍,向著搶險官兵的方向駛來。船上坐著兩名男子,掌舵的是一位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看似60來歲的老人,旁邊是一位30來歲的中年男子。「這是我們為大家買的些礦泉水和八寶粥,還請收下。」船一靠岸,兩人就匆匆將裝滿木船的礦泉水和八寶粥搬下來,洪湖市人武部政委郭偉威帶領幾名民兵趕緊迎上前去,搭手幫忙。
  • 上甘嶺戰役的倖存老兵,他斃敵400餘人,隱姓埋名至今健在!
    時至新中國成立70周年,那些曾經保家衛國的老兵們正在逐漸凋零,留下的,是一個個感人的傳奇故事,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傳奇老兵,他是上甘嶺戰役的倖存老兵,至今健在。這位老兵叫蔣誠,他出生在重慶合川區一個普通的農家,青少年時期的蔣誠幾乎是戰火中度過,1949年12月,隨著成都的解放,年僅21歲的蔣誠決定參加解放軍。
  • 抗美援朝老兵楊立山:親歷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老兵楊立山:親歷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2020-11-03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美援朝老兵赴朝鮮掃墓
    抗美援朝老兵赴朝鮮掃墓) "← →"翻頁 在中國第三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9月26日,來自河南、山西、福建等地的26名抗美援朝老兵及烈士子女自鄭州火車站出發趕赴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