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中國人愛存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除了一些必要的生活資金之外,很多人都會將錢存到銀行之中。畢竟這樣既安全每年又可以賺到一些利息錢,雖然這樣的理財收益很低,但中國人的理財理念也非常保守。不過,前段時間央行下發新的通知,國內各大銀行的智能存款業務被叫停,國內的儲戶們應當提前做好準備。
智能存款業務興起
根據有關機構的數據,國內儲蓄率曾經一度高達55%。但是近兩年,銀行儲蓄對用戶的吸引力已經逐漸降低了。首先,用戶已經有了更多的理財方式,比如說基金和股票等。其次,就是現在銀行給的年利率實在太低了,有的時候將錢放在銀行簡直就是變相貶值。所以,如今國內的儲蓄率在不斷降低。
為了生存,銀行就必須要吸引到足夠的用戶儲蓄。既然傳統的存款利率已經無效,那麼就推出各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來吸引用戶。比如說,此前銀行中最受歡迎的智能存款業務。按照以前的存款方式,如果用戶將錢存了定期但是要提前支取的,就會損失一筆不小的利息。因為這些錢,是按照活期利率來計算的。
央行緊急叫停相關業務
但是智能存款改變了這一點,銀行給根據用戶的情況,給出固定期限的利息。如此一來,即便儲戶想要提前支取,損失的利息也會少得多。如果你還是不能理解的話,那麼就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說,某位用戶存了20萬元的5年期存款,但是到了3年兩個月時就要提前取出。那麼智能存款,就會將20萬元算作是3年定期的利率來計算。
這樣的儲蓄方式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但是卻不受央行的認可。此後,監管機構專門下發了相關的通知,其中專門指出了智能存款的問題。各大銀行之間為了拉動儲蓄率,很有可能推出一些風險大但利率高的理財產品。這樣做,不僅會損害儲戶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導致金融風險。
預防金融系統風險
事實上,除了這項業務外,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業務也被叫停了。該業務是銀行拿儲戶的資金,來投資一些黃金、外匯等,期望獲得更高的收益。之所以連這項業務也叫停,是因為它與所謂的保本理財區別不大,都有可能造成儲戶的利益受損。
緊急叫停多項銀行存款業務,從本質上也是為了防範金融系統內的風險。如今國家已經允許銀行破產,如果某些銀行真的不顧市場風險,拿儲戶的錢"開玩笑",最後還是要國家出面來收場。所以,此次不如直接從源頭上切斷。
總結:作為儲戶,也不能一味的貪圖高利率,要知道這些都是伴隨著風險的。就算銀行是比較靠譜的金融機構,也有投資風險在內,想要賺錢也不能盲目。說了這麼多,你還知道哪些比較適合普通人的理財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