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呈規模發展態勢

2021-01-20 i自然全媒體

本報訊 (首席記者 焦思穎)2020年12月26日,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空間分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在京發布《2020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指出,自2014年起,中國以地鐵為主導的地下軌道交通、以綜合管廊為主導的地下市政設施等快速發展,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呈現規模發展態勢。

《藍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城市地下空間呈現「三帶三心多片」的總體發展形態。「三帶」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連綿帶,分別為東部沿海帶、長江經濟帶和京廣線連綿帶。「三心」為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中心,包括北部、東部、東南3個發展中心,北部發展中心為京津冀都市圈,地下空間發展以人防政策等要求為主導,東部發展中心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東南發展中心為粵港澳大灣區,地下空間發展均以市場力量為主導。「多片」指以各級中心城市為動力源、不同規模城市群為主體呈多源分布的地下空間集中發展片區,主要包括以成都、重慶為核心的成渝地下空間發展片,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地下空間發展片,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平原發展片。

《藍皮書》指出,「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新增地下空間建築面積達到10.7億平方米。2019年,全國地下空間新增建築面積約2.5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7%,新增地下空間建築面積(含軌道交通)佔同期城市建築竣工面積約19%。同時,多元、綠色、智慧引領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已超額完成試點任務,示範效應顯著。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在發布會上表示,地下空間發展軟肋亟待解決。各地不同程度的地下空間資源浪費較為普遍,較發達的城市淺層資源幾近枯竭;地下空間行業發展參差不齊,地下空間產業鏈尚需整合,市場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科技創新、信息技術服務、前沿技術、智力培育等地下空間專業核心競爭力投入不足。這些方面亟待完善。這其中,城市地下空間的「數字短板」尤為突出,以致地下空間的治理體系建設、規劃建設、數據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受到影響。

相關焦點

  • 專家稱,中國已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大國
    《2020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稱,2016-2019年,以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管廊、地下停車主導的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每年以1.5萬多億元規模的速度增長,為推動中國經濟有效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重要產業支撐,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大國和領軍世界的地下空間大國。
  •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國內外實踐與經驗啟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面臨著人口密集、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房價上漲等諸多問題,城市空間需求急劇膨脹與地面空間有限這一矛盾也日益突出,有效地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越來越迫切。
  • 2020第二屆全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上海峰會召開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推廣交流產生了巨大影響。為化危為機、逆勢而上,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方面尋找突破口,「全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上海峰會雲會場」應運而生。10月31日,第二屆全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上海峰會順利召開。
  • 林潔:助力深圳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先行示範
    林潔表示,要充分認識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對標國際一流城市,高起點做好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要堅持問題導向,用好立法協商成果,助力深圳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方面先行示範。  如何讓正在制訂中的《深圳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更好地滿足提高城市整體防護和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空間資源利用效率、打造「地下隱形城市」迫切需求?
  • 地下空間開發應更重視前瞻謀劃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日前在《2020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已成為地下空間大國,但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地下空間資源浪費,存在著「野蠻施工」的狀況,「地下空間是不可逆的空間資源,更要強調科學規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這事杭州做得有多好?排名全國領先
    杭州結合城市發展變化,調整地下空間規劃結構為「一城多軸、三主九副、十六片」,打造杭州「地下城」的基本骨架。截至2020年9月底,杭州市域地下空間新增3815萬平方米,完成「十三五」目標的142%。 綜合實力根據《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截至2018年底,杭州地下空間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第三,位居中國城市第一層級。
  • 城市發展從「上天」到「入地」,地下空間到底如何開發?
    隨著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越來越成為媒體熱點話題。在「高度」「廣度」不斷拓展的今天,地下空間所標註的「深度」,為城市打開了更加立體的發展格局。
  • 博士論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中的生態保護的英語翻譯稿
    ,並為國家標準《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規範》中生態保護章節編制提供技術支撐,本文依託對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片區核心地下空間規劃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生態保護進行了專題研究。在對濟南市以及地下空間開發區域的環境現狀進行了詳細調研的基礎上,總結了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相關的城市生態系統的空間構成要素;以及結合案例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相關對城市生態系統影響,包括對地質環境、地下水環境、大氣環境、環境振動、植被等的影響等。
  • 地下空間開發的黃金期到來 畫好城市的第二張地圖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九所所長湯宇卿估計,以現有物價水平,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城市將進入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黃金時期。國家統計局2012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人均GDP已達5432美元,而不少城市人均GDP都遠超此數,據此判斷,我國很多城市都已經具備了開發地下空間的條件和實力。
  • 2020年中國地下空間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地下空間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認為,截至**,我國已進入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合理利用地下空間成為完善城市功能、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 格物案例 | 城市地下空間到底如何開發?
    近些年來,我國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愈加重視,地下商業街、地下綜合體等地下商業空間的項目不斷湧現。北上廣深尤為突出,大連、哈爾濱等自然條件不佳的諸多城市也相繼建成了大量的地下商業空間,各地的動車站和地鐵樞紐站幾乎都是地下商業空間的典型案例。
  • 杭州拓展地下空間 打造「韌性城市」
    自2016年《杭州市地下空間開發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發布以來,杭州每年有一批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項目,並基本構成「一城多軸、三主七副、十五片」的「地下城」骨架。  截至今年9月底,「十三五」以來,杭州市域地下空間新增3815萬平方米,其中九城區新增3538萬平方米,完成「十三五」目標的142%,杭州市地下空間開發總量突破9700萬平方米。
  • 地下綜合體、地下通道、地下停車場……柳州人應該知道的柳州「地下空間」
    在規劃構思方面,主要以城市形態為發展方向,切合我市東向發展柳東新區,北向發展第三城區的空間發展戰略,立足城市中心體系結構布局,合理確定地下空間發展方向。(來源:《2014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報告白皮書》 參考材料引用截止時間為2014年)最大的地下高鐵站:成綿樂客專雙流機場站
  • 輕軌欲貫穿廣州新中軸線 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圖)
    點擊進入>>>   連通交通、商業,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本報訊 記者黃麗娜、實習生龐文玉、通訊員穗宣報導: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建委了解到,廣州市正考慮在珠江新城建設新型的地下輕軌,舒緩交通並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 地上是公園 地下是商業 溫州:謀劃地下商業空間布局
    根據之前我省發布的《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我市的濱江商務區、溫州火車站站南地區、機場樞紐地區等三處,被列為「十三五」期間各設區市地下空間重點開發區域。而隨著我市甌海中心區、龍灣中心區、高鐵新城、空港新區等城市新區建設的推進,地下商業項目也在不斷增多。
  • 2020年中國計程車發展現狀分析 計程車數量及客運量均呈波動下降態勢
    近年來巡遊計程車數量總體呈波動下降態勢,2019年全國巡遊計程車輛規模139.16萬輛,客運量總規模為347.89億人次。我國巡遊計程車駕駛員數量基本保持在270萬人左右。計程車行業盈利狀況差異較大,其中大眾交通毛利率達到35.45%,強生控股計程車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1.85%。
  • 中國成領軍世界的地下空間大國,上海北京南京綜合實力列前三
    12月26日,由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辦的「國土空間規劃契機下地下空間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暨《2020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發布會舉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歷經300餘年,從淺層利用到大規模開發,從解決城市問題到提升城市競爭力,空間資源的集約複合利用已經被視作支撐城市現代化持續發展的標準範式。
  • ...重要窗口」建設排頭兵——杭州推進地下空間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素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首次提出建設「韌性城市」。如何打造「韌性城市」?地下空間是重要的前沿陣地。推進地下空間建設,浙江省杭州市再次走在了全國前列,成為浙江新時代「重要窗口」建設的排頭兵。
  • 貴港呈四線城市態勢了,又一條地下街來了……
    這幾年來貴港的發展是越來越快「三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已經不足以來形容貴港了!真不愧四線城市了!...拋開其他的發展不說單單是地下街商業發展就「三年建倆」2017年底,貴港建設路地下街開業2019年,中山路地下街開業現在,貴港第三條地下街準備來啦
  • 全球數控工具機產業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19年產業規模1492億美元
    全球數控工具機產業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產業規模為1492億美元。其中數控金屬切削工具機規模為783.3億美元,佔總規模比重為52%。中國、日本和德國為全球數控工具機產業主要生產國家,其中日本穩居數控工具機世界第一寶座,2019年產業規模為47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