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位於亞洲版圖的東南部,包含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等11個國家。除了寮國以外,其餘十個國家均為沿海國家。
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巨大,最發達的國家——新加坡,人均GDP高達6.46萬美元,超過了日本、美國等國家,高居全球第八;另一方面,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中,東南亞有寮國、柬埔寨、東帝汶、緬甸等四個國家入選,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均位列全球倒數。
東南亞整體經濟水平如何?如果把東南亞當做獨立經濟體,經濟總量超過廣東了嗎?
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是印度尼西亞,2018年GDP為1.04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6.89萬億元,和我國山東省GDP(7.65萬億元)較為接近;此外,印尼(印度尼西亞簡稱)也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達到2.68億人。東帝汶是東南亞GDP最低的國家,只有26億美元,約為17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我國一個縣城的經濟總量。
上文提到新加坡是東南亞人均GDP最高的國家,而緬甸則是東南亞人均GDP最低的國家,2018年,緬甸人均GDP為1326美元,相當於新加坡人均GDP的2%。
整體上看,2018年,東南亞11國GDP總量為29711億美元,按照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計算,約為19.66萬億元人民幣。此外,東南亞11國總人口為56032萬人。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2018年,廣東經濟總量達到9.73萬億元,今年廣東GDP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可以看到,東南亞11國GDP之和(19.66萬億)要多於廣東,約為廣東的兩倍左右。東南亞11國GDP之和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儘管東南亞11國GDP總量超過廣東,但並不意味其經濟比廣東更加發達。首先來看人均GDP,東南亞11國人口總量(5.6億人)是廣東人口總量(1.13億人)的4.9倍,其人均GDP約為35087元,廣東2018年人均GDP為86400元,是東南亞11國人均GDP的2.4倍。
東南亞11國的經濟結構和廣東的差距更加明顯,除了經濟相對較好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等國家以服務業、金融業、旅遊業為主之外,東南亞大部分國家經濟支出還是以農業為主。工業方面,整個東南亞沒有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家,甚至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廣東是我國工業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
另外,廣東的交通、科教、醫療等領域是東南亞11國無法比擬的。廣東擁有騰訊、華為、中國平安等13家世界500強企業,而東南亞11個國家一共只有6家世界500強企業。
綜合上述,東南亞11國GDP總量是廣東GDP的兩倍,不過廣東人均GDP是東南亞11國的2.4倍。可以得出結論,東南亞11國組成的獨立經濟體,和廣東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