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中國不如他,日本曾用兩個字稱呼中國,發生了啥?再也不敢了

2020-12-12 慕楓歌歌

「支那」一詞,源於古代印度人對中國封建王朝的一種稱呼,正如我們稱呼古代印度為天竺一樣,這一詞語出現的最初,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色彩,只是一種對國家的別稱罷了。

唐朝時期的日本,在他們的佛教徒中,也開始用支那一詞來稱呼中國。不過那個時候,這一詞語主要在僧侶之間流行,僧侶們愛用這個詞語,以此來顯示他們的博學多才。所以這一歷史時期,支那在日本人的語境中,依然是以褒義為主。

不過從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決定脫亞入歐的日本人,越發狂妄起來。然而在當時,他們雖然看到西方列強們不斷地欺負清王朝,但在長達千年的歷史上,日本一直以中國為學習的好榜樣,所以內心雖然已經有了輕蔑的意思,面子上還是沒有敢流露出來。

即使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王朝在日本人眼裡依然是龐然大物一個。比如當時亞洲戰鬥力一流的北洋水師,在日軍眼裡就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存在,看看清朝的軍艦,再看看自己手裡那幾艘破軍艦,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一切的轉折點在甲午戰爭。仗著膽子和清王朝開戰的日本,突然驚喜地發現,原來小小的他們也可以戰勝大清朝,由此狂喜的心理一下子佔據了他們的頭腦,如今再回頭看看,清王朝根本不是他們的菜,也就是從此開始,日本人以戰勝者的姿態,用支那這一稱呼來表示對戰敗者的蔑視。

在日本的始作俑下,西方列強也接受了這一概念,時不時以支那來蔑稱中國。對此當時的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提出嚴正的抗議,但日本人照樣我行我素,沒辦法,當時日本人的實力在那兒擺著,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即使在1945年八月份,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在廣播中,其他國家美國、蘇聯、英國都恭恭敬敬地稱呼,唯獨中國,他們依然使用支那這一詞語,言語之外是深深的不服氣和藐視之情。

當時的西方國家也看不下去,分析後認為支那確實帶有侮辱性的含義,因此在1946年曾責令日本外務省以後不準再使用這一字眼。然而日本人的表現,還是誰都不服就扶牆,時不時從他們嘴裡冒出這一字眼。

不過等到上世紀東北亞的一場戰爭,讓日本改變了看法。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視死如歸、頑強拼搏的精神不僅讓美軍動容,視中國軍隊為最難戰勝的部隊。即使在全世界,中國軍隊的堅強韌性以及擊敗美軍的輝煌勝利,讓所有國家為之折服,沒有人能夠相信,擁有落後武器,連基本後勤保障都困難的中國戰士們,竟然將美國給戰勝了。

也正是從此開始,日本一改以前的高傲姿態,再也不用「支那」一詞來稱呼我們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對中國遊客的稱呼,這兩個國家用兩個字體現了不同的態度
    在我國的很多城市現在能見到外國友人的身影已經不奇怪了,畢竟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國力了,而且我們都會很親切的稱呼這些外國友人為老外!很多人就會想,那我們國人去到別的國家,當地的人會怎麼稱呼我們。難道就直接叫我們「中國人」?其實不同的國家對我們國人的稱呼也是不同的。
  • 稱呼我們為「中國」,這個國家倍感委屈,用佛教語代替
    對於我們國人來說,「中國」兩個字象徵了太多,它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名字那麼簡單。雖然只有兩個字,對於我們來說卻有著諸多的意義。此外,雖然這個名字已經深入我們的骨血,但是這並不表示所有的國家都會這樣稱呼我們。而且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用「中國」來稱呼我們,甚至還會感到一些委屈。
  • 方生聊中國古代年號:稱呼古代皇帝有哪些講究?
    之前給大家講了講日本年號「令和」是怎麼回事。然後有人就說光講日本能不能說說中國的年號跟日本有什麼不一樣或者有什麼一樣。 應大家的要求,我把中國也給大家說一下。 在中國、日本、古代的朝鮮半島和越南,帝王一般來講都有好幾個號。 首先這帝王的名號是不能叫的是要避諱的。
  • 日本學者問這兩個字是啥含義,中國學者當場懵逼,郭沫若瀟灑解決
    中國的漢字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瑰寶,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了3000年的歷史。關於漢字,我們也誕生了特有的字謎遊戲。曾經有一個字謎遊戲,集合了大量日本學者的研究,都沒能猜得出來,結果他們求到了中國的學者郭沫若。誰承想,郭沫若只用了一秒鐘便說出了答案,令日本人欽佩不已。
  • 93萬日本人來到中國「認祖歸宗」,掀起回國浪潮,日本發生了啥?
    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相信只要我們不斷追趕,以中國的發展速度沒有什麼是不能實現的,這一點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撇去這些不談,日本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旅遊目的地,該國旅遊目的地眾多,且與中國有著相近的文字、完善友好的公共設施,讓出國自由行變得非常容易。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和以京都、大阪、神戶為中心的關西地區是最熱門的旅遊地,遍布全境的櫻花和天然溫泉是其顯著的特色。
  • 中國有一個神奇的稱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老百姓卻不敢隨便叫
    今也用為祝頌詞,表達極其讚賞的感情用語口號。在中國封建社會裡,「萬歲」一詞是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萬歲」這兩個字具有非常特別的政治意義。 幾千年來,臣服於專制制度下的臣民們,口中高呼的「萬歲」或者「萬歲爺」便是特指皇帝的。
  • 東南亞國家都怎麼稱呼中國?新加坡很直接,印尼最沒禮貌_手機網易網
    中國到底屬於亞洲哪裡?很可能很多人脫口而出是東亞,因為西方人曾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因為中國的地盤實在是太大了,跨越了五個時區。所以它大部分是屬於東亞,但是還有一些地方屬於南亞,中亞和東南亞。那麼東南亞的人喜歡怎麼稱呼中國呢?
  • 西方為啥不叫日本「病夫」?這11個日本人的集體剖腹,看得人膽寒
    不過有一點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若說病夫,日本人身材矮小,並且經濟發展(18年代)也只是在清末時期才勉強追上中國,為什麼西方人不稱呼他們為「東亞病夫」呢? 1875年,清朝與日本先後派遣駐外使節前往西方交流學習,而兩國官員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儘管此刻的清朝已經經歷了鴉片戰爭,在國際上的地位再也不復當年,可他們依舊有著眼高於頂的態度。這次交流在清朝眼中,似乎根本就不是交流,而是「吐槽大會」。他們對西方的先進文明嗤之以鼻,看啥都覺得不如他們大清。
  • 在宋朝,日本曾稱呼中國人叫什麼?這名字中國常用來稱呼周邊民族
    但894年,對於大唐王朝來說,已經幾乎處於末世了,在此之前的黃巢大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唐王朝因為鎮壓黃巢大起義,軍閥割據的局面進一步加強,也僅僅在二十年之後,唐王朝的統治便宣告結束。隨即又是五代十國的動亂時期,由此日本和中原王朝的官方聯繫便中斷了起來。等到北宋建立之後,局面又發生了變化。
  • 各國最奇葩3大對外國人稱呼,日本只用兩個字,中國叫「老外」
    不僅是去國外旅行,也是國外的遊客們到我們中國來旅行。就形成了中國人往外湧出,外國人往中國內湧入的現象。人們都想出去旅行,然後來釋放自己在快節奏中的壓力。經濟水平提升之後,中國人很喜歡去外國旅遊的頻率越來越多。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文化和風俗。這就吸引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遊客,甚至是成千上萬的遊客們前去參觀。大家才能了解到世界上各國的習俗是多麼的不一樣。
  • 日本有個稱號,深受中國一人影響,我們用另一詞語稱呼他,很解氣
    在日本皇室的宣傳中,他們曾神一般存在的天皇,號稱「萬世一系」。也就是說,作為天照大神的後裔,從第一代神武天皇開始,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他們的皇帝一直是一脈相承,血緣世系穩定,從沒有被更換過,因此才有如此「驕人」的世界紀錄。
  • 西方為啥不叫日本「病夫」?這11個日本人的集體剖腹,看得人膽寒
    不過有一點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若說病夫,日本人身材矮小,並且經濟發展(18年代)也只是在清末時期才勉強追上中國,為什麼西方人不稱呼他們為「東亞病夫」呢? 1875年,清朝與日本先後派遣駐外使節前往西方交流學習,而兩國官員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儘管此刻的清朝已經經歷了鴉片戰爭,在國際上的地位再也不復當年,可他們依舊有著眼高於頂的態度。這次交流在清朝眼中,似乎根本就不是交流,而是「吐槽大會」。他們對西方的先進文明嗤之以鼻,看啥都覺得不如他們大清。
  • 中英日三國地鐵被英國人評價,日本安靜,中國竟是這兩個字
    款姐了交通擁堵的問題,方便了我們的出行,尤其是上班族,再也不用擔心因堵車而遲到了,地鐵站身邊也是隨處可見,乘坐地鐵也尤為方便。旅遊業和交通也的發展吸引著很多外國遊客到中國遊玩,目前不僅城市內修建了地鐵,現在很多相近的城市之間也再修建地鐵,將來我們可以乘坐地鐵很快到達另外一個城市。
  • 中國人稱呼外國遊客為「老外」,外國人是如何「稱呼」中國遊客
    你知道,在我們中國看到這些外國人的時候,經常會把他們叫做外國人或外國朋友,這些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人的呢?在德國和日本德國人使用六個字,而日本人使用兩個字。大家都知道,其實在我們中國區別外國人還是很簡單的,因為國家不同水土不同,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皮膚上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到底怎麼稱呼我們中國人?
  • 日本自認「白刃戰」無敵,為何打不過蘇聯?看紅軍手裡拿啥就懂了
    導語:日本自認「白刃戰」無敵,為何打不過蘇聯?看紅軍手裡拿啥就懂了明治維新發生在19世紀60~ 90年代,是一場非常徹底的改革運動。在這之後的日本,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不僅擅長學習西方文化,甚至還開始變得越來越有侵略性。這也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轉折。在二戰期間,日本一下就侵略了30幾個國家。在雙方武器裝備都用盡的時候,日軍還會使用刺刀來作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刃戰。當時日本信奉武士道精神,這種精神出現在武士階層當中,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
  • 東南亞國家都怎麼稱呼中國?新加坡很直接,印尼最沒禮貌
    中國到底屬於亞洲哪裡?很可能很多人脫口而出是東亞,因為西方人曾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因為中國的地盤實在是太大了,跨越了五個時區。所以它大部分是屬於東亞,但是還有一些地方屬於南亞,中亞和東南亞。那麼東南亞的人喜歡怎麼稱呼中國呢?
  • 流行日本的「口嚼酒」是啥?用少女唾液發酵,中國網友:下不去口
    眾所周知,日本人喜歡喝啤酒,一到夏天,百貨公司就會設立一個露天啤酒館,作為吸引顧客之用。其實除了啤酒外,日本的清酒、威士忌、燒酒也很受歡迎,在口感和流行度上,它們絲毫不遜色於啤酒。不過,日本的「口嚼酒」卻頗為神秘,任何一個去日本遊玩的遊客都不敢輕易嘗試,它究竟是啥?
  • 馬哈蒂爾:中國曾落後於馬來西亞,現在是沒人敢看不起的強國
    (觀察者網訊) 「中國曾落後於馬來西亞,但現在已經成為沒人敢看不起的強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向國民談及中國時如是說。,中國也曾是一個生產能力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但中國人非常勤奮好學,他們想要發展國家。」
  • 日本藝人學中國長嘴壺茶藝,僅用一天!中國師傅說兩個字後就慌了
    就比如一個日本的藝人,對我們中國的茶藝十分的感興趣,特別是我們中國的長嘴壺茶藝,長嘴壺茶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泡茶的時候不僅能把茶泡了,還讓人覺得十分的有趣優雅,長嘴壺茶藝也算是茶藝當中為大眾所知的一種,那個日本藝人對中國的長嘴壺茶藝感興趣,打算嘗試一番。
  • 二戰日本投降書為啥隻字不提中國?而且用一侮辱性稱呼
    1945年,眼看著再不投降,日本將面臨著滅國滅族的危險,無奈之下,天皇發布詔書,宣告天下,全面停止戰爭,日本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全部呆在原地,繼而抱頭痛哭。而熱愛和平的全世界人民則舉國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