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的立夏習俗,立夏嘗三鮮,吃三蛋

2020-12-19 農家姐妹

今天立夏,立夏表示已告別春天,預示著夏日的開始。也是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天,在我們農村有立夏「吃三蛋」,「立夏嘗三鮮」的習俗。

三蛋,是指三種蛋,雞蛋,鹽鴨蛋,皮蛋,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認為立夏吃雞蛋能強健身體。

三鮮在我們農村分地三鮮,野味三鮮,水三鮮。

地三鮮蠶豆、莧菜、黃瓜,這幾樣農作物算是農作物蔬菜中最早成熟,最早可以得到的菜了。對農民來說早蔬菜就是鮮菜了,所以叫地三鮮

野菜三鮮也叫春野三鮮,指薺菜、馬蘭頭、枸杞菜。

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 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

馬蘭頭別名:馬蘭、馬萊、馬郎頭、紅梗菜,每年春、秋兩季均能萌發嫩芽,抽生新枝條,各種營養成分豐富,除含有纖維素、糖類、蛋白質、脂肪等一般營養成分外,還含有可觀的微量元素、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及少量粗纖維。

枸杞菜,又叫枸杞頭,是枸杞初春的嫩莖葉,味苦性寒,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

這三樣菜都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等功效,現在已深得城裡人喜歡

水三鮮,我們農村的水三鮮是指鯽魚,泥鰍,黃鱔,三月後,農村水面變暖了,這個時候,魚兒也是迅猛成長的好時期,而這幾種魚在這個時間段刺都是軟的,煮起菜,燉起來湯都白白的,是補血,補氣補身體的最佳好東西。

在我們南方的農村還有立夏吃黴豆腐的習俗,說吃了黴豆腐就不會倒黴。那時父親常說,只有颳了南風后黴豆腐才會更好吃,不是說習俗,而是這種東西必須要到這個時候才會更有風味罷了。

我們立夏日還有吃糯米粉拌清明菜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俗話說「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tuo),一腳跨過河」。

小夥伴們,你們那邊立夏還有什麼習俗呢,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呢?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相關焦點

  • 【樂樂分享】無錫立夏要嘗「三鮮」 盤點各地立夏的有趣習俗
  • 今日立夏吃什麼食物?2019立夏吃什麼最養生?各地立夏飲食習俗一覽
    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立夏日一般在農曆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飲食特點和文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飲食特點和文化 立夏之後,氣候會有明顯的變化,在生活中會明顯感受到夏天的到來,中國的傳統醫學認為身體在炎夏中容易造成氣血的虧損,所以在立夏吃的食物一定要注意,那具體在立夏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飲食?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節氣養生水果蔬菜+10種常見美食
    2018年5月5日將迎立夏節氣,立夏後就正式進入了夏天。立夏節日吃什麼好?立夏後吃什麼最養生?立夏後選擇合適的蔬菜水果對身體大有益處。小編推薦適合立夏吃的十種食物: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蛋  立夏吃蛋,不僅能經受「疰夏」考驗,還能帶來生活圓滿。
  • 立夏鬥蛋的由來故事 立夏鬥蛋的傳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鬥蛋的由來故事 立夏鬥蛋的傳說 在這個季節裡會有不同的感受與經歷,夏季的來臨是伴隨著驕陽與雷雨的,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是有跡可循的,而立夏鬥蛋的由來故事有哪些呢?立夏鬥蛋的傳說有哪些呢?現在就隨我們進入以下文章中深入了解一下吧!
  • 立夏,吃「立夏蛋」,小補命門火
    「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 立夏開始,進入「長」季,人與萬物一樣加速生長,需要命門火的支持。所以,從立夏這天起,古俗就要吃一種「立夏蛋」,來保養氣血,安全度過夏天。
  • 立夏到了!你知道蘇州人掛鴨蛋稱小孩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
    蘇州人在立夏有什麼習俗呢?他還傳言說:立夏當天,小孩稱了就是用秤鉤鉤牢,吃網蛋網牢,寓意不容易夭折;大人稱了叫稱心,吊吊胃口,一個夏天吃得下飯不掉膘。立夏稱體重吃鹹鴨蛋,這個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至今還保留著。蘇州還有「立夏見三新」的傳統說法,立夏日吳中舊俗要用櫻桃、青梅、麥子「三新」供神享祖。蘇州還有餞春筵、七家茶等立夏習俗。「餞春筵」意為餞春迎夏,蘇州人在立夏日中午擺設午宴,菜餚中有麵筋、酒釀、鹹鴨蛋、醬豬肉、金花菜等,據說有「不疰夏」的功效。
  • 立夏嘗三鮮,「櫻桃進士」一句名言流傳了千年
    經歷春季六個節氣之後,終於迎來了夏季首個節氣——立夏。立夏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5月5日至7日,此時北鬥星鬥柄指向東南方。按照《曆書》記載:「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一至,春天作別,植物茁壯繁茂,時令水果登場。對崇尚自然的中國人來說,春天可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立夏則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好時節,可以嘗盡鮮美。江南民間飲食中,有「立夏嘗三鮮」的飲食習俗,櫻桃、枇杷、青梅成熟上市,既挑動了人們的味蕾,也觸動了文人雅士的情懷。
  • 立夏時節,客家人的習俗
    立夏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客家人那麼,經過這麼久,客家人自己的習俗還在流傳嗎?一起來看下客家人立夏習俗與風俗。
  • 明日立夏,別忘記給家人吃「立夏蛋」,為夏日祈福,平平安安
    立夏這天,在南方好多地方都吃「立夏飯」的,用五色豆:綠豆、黑豆、黃豆、青豆和赤豆加糯米熬製而成,而在我們北方則有吃「立夏蛋」的習俗,用茶葉或者胡桃殼來煮,有著特殊的香味,為夏日祈福,寓意一年都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 今天立夏,浙江各地立夏吃的講究,你知道哪些?
    紹興立夏的風俗有:吃豆、喝老酒、秤人、鬥蛋等習俗,新昌還有吃蠶花飯之俗。蠶花飯是用糯米、粳米、燦米三種米煮成的混合飯,認為吃了鹹肉蠶花飯,蠶花就好。嵊州人那天的中飯往往會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金華立夏習俗▼
  • 2017年立夏是幾月幾號幾點 立夏吃什麼好有哪些習俗和講究
    立夏是第幾個節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的含義  一、立夏是一個節氣和節日。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二、立夏是夏季開始的意思。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三、立夏在古籍中記載,更多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意思是說到了立夏,首先可聽到蛙聲,接著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生長。
  • 立夏並不意味著進入夏天 未來一周,江蘇氣溫涼爽且多陰雨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5月5日上午,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立夏這一天,民間有「嘗三鮮」、「鬥蛋」等習俗。但立夏並不意味著已經進入夏天。立夏並不意味著入夏,從氣象學意義上來說,入夏的標準是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超過22度,而未來一周,全省的最高溫度也只有25度,顯然是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南京的平均入夏日期是5月26號前後,所以我們還可以多享受一段春天的時光。【習俗:鬥蛋、稱人樂趣多】在民間,立夏有鬥蛋的習俗,在常州,小朋友們各拿一個煮熟的雞蛋,蛋頭對蛋頭,蛋尾對蛋尾,互相碰撞,不碎的為贏家。
  • Hello,立夏!
    5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也是夏天到來的標誌。記得兒時的我們是多麼盼望這一天,「解禁令」從立夏開始開啟各種夏天的「專屬」:穿涼鞋、穿花裙子、吃冰棍、下水遊泳……最開心的是提著整袋子蛋去學校撞蛋。現在孩子物質生活豐裕已然感受不到這種期待,為了讓孩子們了解這個節日的傳統習俗,逸夫小學一年級國際班開展了「hello,立夏!」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獨特的立夏氣息。
  • 煮茶葉蛋、稱重、編蛋套……寧波有所幼兒園讓孩子們在線上過立夏
    「我們寧波人過立夏都要吃茶葉蛋喲!下面我來教教大家怎麼煮立夏茶葉蛋吧!我們先把蛋蛋洗乾淨,放在開水裡面煮,然後加入茶葉,核桃殼,八角,茴香,艾草,鹽等調料!艾草茶葉蛋可是我家的獨門秘訣喲!最後記得把蛋蛋一個個都敲碎,這樣茶葉蛋才會更好吃!歡迎大家來我家吃立夏茶葉蛋!」周爍霖說。
  • 浙江各地立夏食俗,你家吃什麼?
    紹興立夏的風俗有:吃豆和吃蠶豆煮的糯米飯、秤人、鬥蛋等習俗,立夏這一天一定要吃豆。按這些習俗做,據說都是能保平安健康地度過夏天。民間認為,立夏吃淮豆固齒,吃春筍健腳骨,吃青梅養腰,可疰夏。此時正值鰣魚上市,富者爭購,或自嘗或送入,視為海珍。普通人家為節省多吃鰳魚。衢州立夏吃什麼?
  • 立夏 || 梅子留酸軟齒牙,綠樹陰濃夏日長
    ◐ 立夏三新,釀梅酒蘇州自來有「立夏見三新」的習俗,三新指櫻桃、青梅和麥子。不過,因各地出產、喜好不同,各地的「三新」所指也不盡相同,但大抵都是當季正值風華、值得賞味的好物。▲ 無錫則是「立夏嘗三鮮」,這三鮮包括地三鮮、水三鮮、樹三鮮;常熟人嘗新更是有「九葷十八素」,甚是豐盛。
  • 立夏三鮮之蠶豆,4款做法,清香的給大魚大肉都不換,越吃越聰明
    比如明天就立夏了,「立夏之日嘗三鮮」,「清明見莢,立夏好吃」,素頂肉味,說的都有蠶豆。立夏,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表示正式入夏,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在古代,立夏之日帝王會率文武百官舉行迎夏儀式,以蔬果五穀等的祭祀,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後來慢慢發展成了民間的立夏嘗三鮮的習俗。
  • 立夏為什麼要吃燒餅、用網兜掛蛋、給小孩稱重?
    在「老鹽城人」看來,立夏除了吃蛋外,還有一些習俗文化,現代的年輕人未必知道。比如舊時,在太陽未升前,吃一碗黃燒餅煮的荷包蛋,稱體重或者裹粽子、吃蓮藕、蒸粘餅等等。        事實上,鹽城境內居民對立夏頗為重視,這天的飲食可謂豐富多彩,鹽城南北各有側重。那麼,老鹽城人為什麼要在立夏這一天吃蛋、稱體重或吃燒餅呢?昨天,記者專門就此採訪了民俗專家、鹽都區圖書館黨支部書記兼副館長王登佐。
  • 閩南習俗立夏要吃碗蝦麵 或因「蝦」與「夏」諧音
    昨日下午,下班後在濠頭菜市場買菜的廖女士,被鄰居的一句話勾起了兒時的回憶——立夏要吃碗蝦麵。  於是,廖女士也買了蝦回家,剝蝦殼、剖蝦背、去蝦線,準備重溫兒時的美味。今年50歲的廖女士說:「小時候,我們家就有這個習慣,有時立夏是吃莧菜面。」不過,她也頗覺遺憾:「傳統的蝦麵就是要用野生的海蝦,用蝦頭蝦殼熬湯,湯頭就會很紅,顏色很漂亮,而且味道更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