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防護欄的窗臺上,我養的花花草草蓬勃生長,時不時吸引一些雀兒鳥兒來嘰嘰喳喳地歌唱。
盛開的天竺葵和朱頂紅
5月23日
掀開東邊的窗簾,準備給窗臺上的花草澆水,驚飛了一隻鳥兒撲拉拉拍動著翅膀。鳥兒也不飛遠,就歇在不遠處的窗臺上瞪著兩隻眼睛望著我。我仔細看它:長著灰褐色的羽毛,和鴿子的形態十分相似;它的脖頸處有一圈白色的斑點,好像點點的珍珠,這是一隻斑鳩鳥。
再低頭一看,幾天沒澆水,那盆弔蘭裡,居然有好多的枯樹枝,上面還躺著一顆鳥蛋。原來這盆弔蘭被斑鳩媽媽看中,它在這裡搭了一個窩。緊挨著這盆弔蘭的是一棵長得枝繁葉茂的玉樹,可以為它的愛巢遮風擋雨,看來這斑鳩鳥還蠻有眼光的。我再看那隻斑鳩媽媽,它拍拍翅膀飛到了對面樓上的屋頂,屋頂上還歇著另一隻斑鳩,是斑鳩爸爸吧?它倆一齊盯著我這邊看。
我趕緊澆完了花,關上玻璃窗戶。有鳥蛋的那盆弔蘭不能再澆水了,可不能破壞斑鳩的愛巢。想想那隻鳥蛋實在是可愛,我拿出手機,隔著玻璃拍了一張照片,再趕緊拉上窗簾,生怕打擾了這隻小生靈。
第1顆斑鳩蛋
空閒的時候,我悄悄地掀開窗簾的一角:斑鳩媽媽又飛回來了,它蹲在窩裡忙碌著,看見有動靜,急忙用兩隻小眼睛警惕的盯著我。我趕緊放下窗簾悄悄的退開。
5月25日
早上,我又悄悄的掀開窗簾,花盆的鳥巢裡居然有了兩隻斑鳩蛋!不一會兒,覓食的斑鳩媽媽飛回來了,我趕緊放下了窗簾。又過了一會兒,我再偷看它,斑鳩媽媽居然不著急孵蛋,獨個兒歇在另外一個花盆裡,欣賞吊蘭花的美麗。好吧,我先拍下你悠閒的姿態。
2顆斑鳩蛋了
網上說斑鳩孵卵的時候是雌鳥和雄鳥輪流孵化的。我抬頭望對面屋頂上,除了覓食,總有一隻斑鳩鳥遠遠的守候著,望著我家的窗臺。只是我弄不清楚到底哪只是雌鳥哪只是雄鳥。
守護的斑鳩
斑鳩孵蛋的時候,警惕性很高。一聽到我拉窗簾的動靜,立馬就大瞪著兩隻小眼睛,乍撒著羽毛望著我。為了不過分的驚擾它,有些照片是隔著玻璃拍的。
孵蛋中的斑鳩
為了不打擾斑鳩家的良好環境,我不得不隔幾天才為它邊上的吊蘭和玉樹澆水。這時我趁機零距離看一看它。每次我澆水,斑鳩都乍撒著翅膀,喉嚨裡發出咕咕的叫聲,似乎在警告我別侵犯它,一副要跟我拼命的樣子。我嚇得快速地澆完水,關上玻璃窗戶,再拉上窗簾,還它一個安靜的空間。
6月12日
我拉開窗簾準備澆花水,發現老斑鳩的身體底下已經冒出了兩隻小斑鳩的腦袋。看見我開窗戶,老斑鳩急忙將兩隻雛鳥全部護在自己的身子底下,我想拍張照片也來不及了。
6月13日
我偷偷的掀開窗簾的一角,看那兩隻雛鳥,剛孵出來的雛鳥連眼睛都沒睜。
護雛的老斑鳩非常有趣,它兩隻小眼睛嚴厲地盯著我,提防我傷害它的雛兒。它乍撒著兩隻翅膀,全身的羽毛脹得鼓圓鼓圓的,像長著翅膀的河豚魚,喉嚨裡還發出咕咕咕咕的警告聲,一副隨時準備和我拼命的樣子。
護雛兒的斑鳩
6月15日
第一次看到斑鳩媽媽去覓食了,兩隻寶寶遙望飛遠了的媽媽。
長大一些的小斑鳩
6月18日
又看到斑鳩媽媽飛出去覓食了。倆只寶寶安靜的呆在玉樹底下,等待媽媽的歸來。
小斑鳩
6月20日
斑鳩媽媽出去覓食的時間越來越長,次數越來越多了。看來這兩隻成長中的寶寶真能吃。
單看體型,兩隻小斑鳩已經快趕上媽媽的個頭了。
小斑鳩長大了
6月23日
又過了幾天,斑鳩媽媽一整天也看不到一兩回。兩隻小斑鳩長大了不少,乍一看還以為是老斑鳩又回來了,但是仔細看,它們的脖頸上沒有媽媽脖頸上那串漂亮的珍珠色的白點。是不是它們還要長些時才有呢?
兩隻小斑鳩沒有媽媽那樣嚴厲的眼神,它們安靜的看著我,也許把我當成它們的家人了吧。
一個小窩已站不下倆個大傢伙了
6月24日
再次拉開窗簾,拉開玻璃窗,發現鳥巢裡已經空空的。我探頭一看,發現兩隻小斑鳩在窗臺外面跌跌撞撞的撲楞著翅膀,它們開始學著飛翔了。我有些擔心的望著它們,沒有媽媽的保護,你們可別摔著。
6月25日
早上,我拉開窗簾,拉開窗戶,發現鳥巢又空著。我四處尋找那兩隻小斑鳩,可是房前屋後哪裡也找不到它們的身影。這兩隻小斑鳩已經飛走了嗎?可是昨天看它們還飛得跌跌撞撞的。也許小斑鳩只是飛出去覓食了,它們還會飛回來的。
天已黃昏,它們還沒回來。
一整天了,它們還沒回來。
半夜我又起來看那鳥巢,它們還沒回來。
6月27日
第二天第三天它們依然沒回來。
望著空空的鳥巢,我悵然若失!
那對老斑鳩完成了哺育任務就飛走了。
現在長大的兩隻小斑鳩也飛走了。
也好,你們原本就是來去自由的小生靈!
當你們飛累了的時候,歡迎你們回來,看看花,看看家,看看你們生活過的窗臺。
7月11日
仰望天空的時候,看見鳥兒自由自在的飛過,總是在想,哪兩隻是在我們家窗臺孵過雛兒的?哪兩隻是在我們家的窗臺上長大的呢?或者這些飛翔的鳥兒,根本就是它們的子子孫孫呢!
編後:
讀這篇來稿,不禁想起了我的前一處公寓樓,一直有一對鴿子在我家客廳窗下的空調主機與牆壁之間築巢。剛開始發現樹枝搭起的鴿子巢、巢裡的鴿子蛋、以及孵出的小鴿子的時候,甚是欣喜,總是開窗投食。等這家鴿寶寶長大飛離後,我才把空調機後面清理乾淨。沒想到第二年,鴿子又飛來了,這次我們用一個大紙盒做了一個舒適的巢屋,放在空調機上面,裡面用食物做誘餌,想這樣投食、觀看和清掃都方便。不料無論怎麼引誘,這家鴿子依舊銜樹枝到空調後面的角落築巢,根本不理會紙屋裡的食物。
無奈,我們最終放棄紙屋,任鴿子自由生活,偶爾乘他們外出時投投食。我們在那個公寓樓住了近20年,也習慣了窗臺上落下一隻鴿子,「咕咕」地與對面另一個窗臺上的鴿子對話,鴿子對窗後的我們也習以為常,距離近得能清晰地看到對方的眼神。很多年後,偶爾與朋友聊起來,他說:「幸虧你沒把他們驅趕走,鴿子在你家窗下築巢,是帶來好運的!」
噢,原來如此!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我們,也因了這些自由精靈的相伴,日子才滋潤起來了吧。
謝謝作者,也為我補上了陽臺花叢間的故事。
——劉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