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網訊(記者胡殿芳)伴隨著藍天保衛戰全面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好消息,1月13日,「碧水保衛戰」再傳捷報,我市8個國、省控河流考核斷面平均水質,去年全部達到或優於國家、省政府目標要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級別為良好,取水水質100%達標。我市水環境質量達到省政府目標要求,「一灣碧水繞城來」的美景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當天下午,記者到共產主義渠新中大道橋憑欄遠眺,只見河水清冽,幾隻叫不出名字的鳥掠過水麵,自由飛翔。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同志說,去年,我市河流水質進一步提升,其中,文巖渠封丘王堤、天然渠陶北、人民勝利渠賈太湖3個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衛河衛輝皇甫、共產主義渠衛輝下馬營2個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衛河小河口、西柳青河滑縣黃塔橋2個斷面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斷面年達標率為83.0%,比前年提升了8%。
談及去年我市水汙染防治攻堅工作,這名負責同志感慨地說,水質提升的背後,是越來越嚴格的管理,其中既有監管部門的努力,也有涉水企業的支持。據介紹,我市被「化工圍城」困擾已經多年,從去年開始,生態環境部門對全市490家化工企業逐一開展現場核查,推進管道化、密閉化、自動化「三化改造」。雖然過程很艱難,但走在前列的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已經顯現出來。越來越多企業不再觀望,主動開展「三化改造」,嘗到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豐收的甜頭。
「提升水質關鍵要提高汙水處理能力。」這名負責同志說。去年,我市一方面加快新汙水處理廠建設,一方面強力推進汙水處理廠擴容提升改造工程建設,18個城鎮(產業集聚區)汙水處理廠實施了水質提標改造,汙水處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同時,我市還對全市主要河流入河排汙口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排汙口39個,有效解決了汙水直排問題。
為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去年,我市完成了4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評估,開展了「千噸萬人」以上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並對南水北調乾渠兩側48個村莊汙水排放和治理情況進行了排查整治,取得了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級別良好、取水水質100%達標的好成績。
責任編輯:王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