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國、省控斷面全達標,飲用水源地水質良好 我市水質達到省政府要求

2021-01-16 新鄉網新聞中心

  新鄉網訊(記者胡殿芳)伴隨著藍天保衛戰全面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好消息,1月13日,「碧水保衛戰」再傳捷報,我市8個國、省控河流考核斷面平均水質,去年全部達到或優於國家、省政府目標要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級別為良好,取水水質100%達標。我市水環境質量達到省政府目標要求,「一灣碧水繞城來」的美景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當天下午,記者到共產主義渠新中大道橋憑欄遠眺,只見河水清冽,幾隻叫不出名字的鳥掠過水麵,自由飛翔。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同志說,去年,我市河流水質進一步提升,其中,文巖渠封丘王堤、天然渠陶北、人民勝利渠賈太湖3個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衛河衛輝皇甫、共產主義渠衛輝下馬營2個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衛河小河口、西柳青河滑縣黃塔橋2個斷面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斷面年達標率為83.0%,比前年提升了8%。

 

  談及去年我市水汙染防治攻堅工作,這名負責同志感慨地說,水質提升的背後,是越來越嚴格的管理,其中既有監管部門的努力,也有涉水企業的支持。據介紹,我市被「化工圍城」困擾已經多年,從去年開始,生態環境部門對全市490家化工企業逐一開展現場核查,推進管道化、密閉化、自動化「三化改造」。雖然過程很艱難,但走在前列的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已經顯現出來。越來越多企業不再觀望,主動開展「三化改造」,嘗到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豐收的甜頭。

 

  「提升水質關鍵要提高汙水處理能力。」這名負責同志說。去年,我市一方面加快新汙水處理廠建設,一方面強力推進汙水處理廠擴容提升改造工程建設,18個城鎮(產業集聚區)汙水處理廠實施了水質提標改造,汙水處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同時,我市還對全市主要河流入河排汙口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排汙口39個,有效解決了汙水直排問題。

 

  為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去年,我市完成了4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評估,開展了「千噸萬人」以上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並對南水北調乾渠兩側48個村莊汙水排放和治理情況進行了排查整治,取得了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級別良好、取水水質100%達標的好成績。

責任編輯:王藝元

相關焦點

  • 當好韶關水質安全「吹哨人」 ——記我市水質安全監測預警工作
    韶關市水環境質量監測結果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市28個市控以上監測斷面均達到水質目標要求,優良率(Ⅰ~Ⅲ類)為100%,其中Ⅰ類、Ⅱ類比例達92.9%。1至11月,全市河流綜合汙染指數為3.31,與2019年同期相比,汙染指數下降了4.12個百分點。
  • 1-4月廣東空氣達標天數比例佔97% 城市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
    1-4月廣東空氣達標天數比例佔97% 城市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2019-06-04 金羊網訊 記者梁栩豪,通訊員粵環宣報導:今天,記者從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獲悉
  • 飲用水源水質逐年下降生態 補償政策亟待落實
    現狀飲用水源達標率100%,但水源保護區仍存在汙染現象據了解,根據《珠海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我市將廣昌泵站、平崗泵站、竹洲頭泵站、黃楊泵站和南門泵站等5個河流型水源地,以及大鏡山水庫、梅溪水庫、南屏水庫、竹仙洞水庫、銀坑水庫等25個水庫型水源地劃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使我市的飲用水源地保護受到法律上的保證
  • 2019年雲南河流總體水質良好26個出境、跨界河流監測斷面達標率100%
    4月27日,記者從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9年,雲南省河流總體水質為良好,其中紅河水系、瀾滄江水系、怒江水系、伊洛瓦底江水系水質優;珠江水系水質良好;長江水系水質輕度汙染。26個出境、跨界河流監測斷面均達到水環境功能要求,達標率100%,與上年持平。
  • 羅輝調研督導重點河流斷面水質達標 聚焦水生態環境得到長效提升
    、煙臺辦研究並建立「六個一」(即,一張水系圖、一張考核斷面表、一套水質指標資料、一套問題原因分析、一套處理措施、一份問題責任清單)的工作要求基礎上, 10月10日至13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羅輝帶領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二辦公室有關人員先後到濰坊、日照市,對重點河流斷面水質達標工作進行了調研督導,聚焦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
  • 惠東「兩會」|吉隆河等 11 個「市考」以上斷面水質達標
    其中提到汙染防治攻堅力度加大,吉隆河「國考」斷面等 11 個「市考」以上斷面水質達標。實施各類造林工程 4.38 萬畝,全縣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 96.2%。完成 142 家「散亂汙」工業企業整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 113 萬 畝,固體廢物非法傾倒行為得到強力打擊。西枝江流域桉樹改造穩步推進。
  • 惠州五大飲用水源地四個水質較好
    比上年增加8.78%;全市江河湖泊的水質總體良好,東江和白盆珠、紅花湖、西湖等水庫湖泊水質均為II—III類。水質方面,去年5個市界河流斷面中,東江幹流(河源至惠州、惠州至東莞)和增江(惠州至廣州)3個市界斷面水質為II—III類;淡水河和坪山河(深圳至惠州)2個界斷面汙染嚴重,水質為劣V類,主要超標項目為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等。市界水質與前年基本持平。
  • 濟南水環境提升顯著 小清河水質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0年,濟南市國控斷面好三類水體比例由71.4%提升至85.7%,7個國控斷面水質100%達標、其中6個優於水質目標,在全省率先消除劣五類水體;瀛汶河徐家汶斷面2020年較2018年氨氮改善69.59%;牟汶河賀小莊斷面2020年較2018年氨氮改善79.01%。
  • 南寧市環保局監控 邕江水質達飲用水水源三類以上標準
    昨日,記者從南寧市環境保護局獲悉,10月14日邕寧水利樞紐蓄水以來,市環境保護局密切監控邕江水質,截至昨日,庫區老口水質自動監測站顯示,邕江水質目前能夠達到作為飲用水水源要求的三類水質以上標準。&nbsp&nbsp&nbsp&nbsp南寧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
  • 2017年黑龍江「水質報告」:烏蘇里江等水系水質良好
    2017年黑龍江「水質報告」發布:中俄界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等水系水質良好22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環保廳了解到,中國環境保護部通報了2017年度黑龍江省水環境質量和水汙染總量目標完成情況。根據初步考核結果,包括中俄界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在內的黑龍江省整體水環境質量、水汙染總量兩項考核目標全部超額完成,其中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的比例為66.1%,劣Ⅴ類水體1.6%,同2015年相比,水汙染物總量化學需氧量下降了3.51%,氨氮下降了5.44%。資料圖:松花江岸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
  • 安徽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
    「十三五」考核目標,其中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據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賀澤群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從大氣環境質量來看,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濃度58.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穩定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14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28.8%,好於「十三五」考核目標;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 濟南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水庫挺乾淨河流水質也不孬
    濟南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水庫挺乾淨河流水質也不孬2013年,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全市包括地下水18個監測點位、10個水庫監測斷面在內的飲用水源地水質,黃河、小清河、徒駭河20個河流監測斷面水質以及大明湖3個湖泊監測斷面水質進行全方位監測,綜合分析2013年水環境監測數據,全年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 宜春城市、鄉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98.7%(圖)
    發布會現場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湯英報導:12月11月,記者從由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宜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召開的宜春市2020年水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宜春市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
  • 武漢7座水質監測站即將投入使用 24小時監測飲用水源地水質
    漢江漢陽水源地知音廣場站點。 記者雷衎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雷衎 通訊員於海濤)11月30日,漢江漢陽段江堤上一座簡易式水質監測站內,維護人員卓磊樂正在調試設備,這是今年武漢新建、升級改造13座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站的一座站點。
  • ...以上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滿足飲用水水源水質要求
    疫情發生以來,經對定點醫療機構、醫廢處置單位、承擔醫療廢水處理單位和集中式城鎮飲用水水源地、復產復工企業等開展相關監測,全省水質狀況總體與去年同期持平,水源地水質未受到疫情影響。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瑞勤介紹,二月中下旬,湖北尤其是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置的確經受了極限考驗。
  • 2019年長江江蘇段總體水質達到Ⅱ類——800裡長江江蘇段碧水綿延
    在金川河邊生活了20多年的老人陳風詳高興地說。金川河是南京主城北部的入江支流,過去,曾是遠近聞名的「臭水溝」,2019年,金川河入江口寶塔橋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徹底擺脫「黑」帽子。2018年,為消除劣Ⅴ類入江支流,南京市建立了省控入江河流斷面水質提升領導掛鈎負責制,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每人掛鈎負責一條劣Ⅴ類入江支流。
  • 珠海9個水源水質均達標
    原標題:珠海9個水源水質均達標近日,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了《廣東省2016年6月地級以上城市、第二季度縣級行政單位所在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報告顯示,珠海市大鏡山水庫、乾務水庫、竹仙洞水庫、竹銀水庫等9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均達標,且全部為II類水質。今年1月起,廣東省環保廳每月發布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報告。
  • 《2019年大連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出爐:去年我市獲得302個藍天
    全市降水pH年均值為6.03,酸雨頻率為1.4%,與上年相比下降1.3個百分點。2.地表水質量向主城區供水水質均為優飲用水源地水質。全市13處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標,向主城區供水的碧流河水庫、英那河水庫兩處飲用水源水質優,各項評價指標年均值符合地表水Ⅲ類標準及補充項目、特定項目標準限值。主要河流水質。碧流河、英那河、大沙河、登沙河、莊河和復州河等六條主要河流的21個監測斷面中,3個斷面水質為Ⅰ類,9個斷面水質為Ⅱ類,5個斷面水質為Ⅲ類,4個斷面水質為Ⅳ類,無Ⅴ類和劣Ⅴ類斷面。
  • 斷面水質達Ⅲ類 黃龍溪水如何經住707萬遊客考驗?
    除了大家熟知的消暑好去處,黃龍溪鎮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錦江在成都的出境地,岷江流域的最後一個國考斷面也位於此。為實現景區內水流無汙染、黃龍溪河段整體水質不斷提升,2017年起,黃龍溪鎮啟動了水環境的全面整治。「景區裡的水都是從錦江的支流古佛堰抽取的。」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鎮副鎮長羅園園介紹說,從古佛堰抽取的水,經專門的淨水廠處理後進入景區,水很乾淨。
  •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海東市生態環境局供圖中新網青海海東12月16日電(祁增蓓)16日,記者從青海省海東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2020年海東市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11月底,海東市主要河流中,黃河(海東段)水質繼續保持優;湟水河(海東段)水質良好,汙染強度自上而下呈遞減趨勢,水質變優,湟水河幹流灣子橋、老鴉峽水質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