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書去 日本最大的舊書店街

2020-12-18 網易旅遊

選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將手機關機,鑽到舊書店,細細的品味書的美好。日本最大的舊書店街——神保町古書街,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在日本東京千代田區,以神田神保町為中心,經營著各種特色舊書的書店鱗次櫛比地分布在靖國大道、神田鈴蘭大道、白山大道及附近區域,形成了日本最大的舊書店街———神保町古書街。這條街上大部分書店都以經營和收購舊書為主,不僅圖書種類豐富,其中還不乏極其珍貴的古籍孤本。古書街聞名海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和藏書家,這裡是愛書者的天堂。

歷史悠久 風採依舊

神保町古書街擁有130多年的歷史。站在這條舊書店街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到處散發出的書卷氣息。街道兩側滿是書店的招牌,每個書店的名字似乎都能讓人感受到其各自獨特的文化底蘊。明治維新之後,圍繞神田地區相繼建立起東京大學、明治大學、一橋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等許多高等學府,這裡也因此成為了大學生聚集的場所。知識分子的集中為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客源,此後包括舊書店在內的許多書店便開始逐漸集中在神田地區。20世紀20年代,日本的舊書市場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神保町古書街也得以不斷發展壯大。據說魯迅先生和周恩來總理當年赴日留學時都曾到訪過這裡。如今,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古書街依然門庭若市,並沒有呈現出蕭條和滄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尋覓自己喜歡的書籍,以低廉的價格買到保存完好甚至絕版的佳品傑作不能不說是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情。

種類豐富 百年經典

這條街上的書店約有200家,其中舊書店就有130多家。神保町的圖書,從100日元的舊雜誌到1萬日元甚至更貴的珍本,從歷史文學到藝術漫畫,可謂種類繁多,一應俱全。無論多麼年代久遠,無論多麼奇貨可居,你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本。日本的新書價格昂貴,而二手舊書價格卻比較低廉,而且雖說是舊書,但翻開任何一本書你都找不到殘破的痕跡,相反還很有可能看到曾經的書主人夾在書中的飽含著時代氣息的書籤。這裡雖然書店多,但每個店都有自己側重的經營特色,分門別類,互不幹擾。丸沼書屋的法律書、文庫川村的文庫本、東陽堂書店的宗教學、大屋書房的浮世繪、朝日書林的近代文學、南洋堂的建築書籍,要買中國書籍就去內山書店和東方書店,要買漫畫就去西澤書店等等,都已經成為古書街享譽內外的文化品牌。一些書店甚至珍藏有極其珍貴的書籍,有些是世界上都難尋的古籍善本,有些是某位名家的手稿隨筆,也許在某個密密麻麻擠滿了書的書架上你就可以發現它。除了古舊書店,經營新書的書店也有30多家。此外,神保町附近還聚集了諸如「三省堂」、「小學館」、「巖波書店」等許多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老字號出版發行機構。可以說從小小的神保町古書街就可以窺見日本整個圖書出版業百年的發展史。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大的舊書店街:擁有200間舊書店,有些店傳承超過三代人
    在過去的三年裡,我曾多次前往日本,但這兩條街一直都未曾出現在旅行計劃裡,直到有一天,我從雜誌裡翻閱到神保町,便一下被其所吸引,畢竟這樣的地方,或許某天就消失了,所以我決定前去看看。神保町就在皇居的北邊,在這個地方有四種標誌性的物品:舊書店、咖啡店、樂器店和咖喱飯,神保町的舊書店招牌鱗次櫛比。
  • 日本最大的書店街,近200家聚集於此,文藝青年必去的東京聖地
    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這兩點也是可以相對兼得的,在我們看慣了那些自然風景區與古鎮這些地方後,也可以選擇去到一些類似於書店這樣的地方。如今,在國內不少地方都有新晉一些網紅景點,其中就有包括不少書店。而在日本東京也有一條舊書店街,號稱是文藝青年必去的東京聖地。
  • 書店漸離老城區 廣州人失淘書聖地
    高校書店街相繼式微廣州人漸失淘書聖地崗頂的學而優暨大店已經關門,鐵閘上貼出了旺鋪出租的廣告。上月初,不少街坊路過天河崗頂的學而優書店暨大分店(以下簡稱「學而優暨大店」)時,都看到了店門外整飾工程腳手架上的「撤店公告」,書店關門的原因是無法承受續約租金。
  • 淘出舊時光:在店貓穿梭的英國二手書店邂逅驚喜
    蘇格蘭小鎮上的二手書店  我在英國生活了10多年,最大嗜好是愛上了淘書,尤其是淘插畫書。  海伊鎮——英國最大的二手書王國  創始人布斯自封「國王」並任命自己的馬為首相  收自衣索比亞的英文版《聖經》售價高達4000英鎊  露天書店無人收銀 淘書者自覺投錢  位於英國西南部的威爾斯小鎮海伊鎮,匯聚了30多家二手書店,堪稱英國最大的二手書王國。
  • 谷曙光︱豔遇與歷險:冬季到臺北來淘書
    臺北現時的新書店,首推盡人皆知的連鎖店——誠品,那裡品種多,環境佳,可流連。重慶南路一帶則是老的書店街,鼎盛時聚集了上百家書店,可惜書香風華早已散去,現在還有若干家小型新書店,但這種店讓書林蠹魚逛起來,顯然不過癮。我更感興趣的,是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客人稀少卻又從容自在的二手舊書店。
  • 【閱讀分享 NO.108】去臺北,不能不去的18所書店和兩條書街
    這是一家不期而遇的書店,從臺電大樓出來,本想去訪問師大附近的書店,但一出來迎面就看見這家書店,肯定要進去轉轉。書店分兩層,地上和地下,地上部分主要是文學類及經管類二手書籍,地下是藝術攝影兒童書及原版書。
  • 為大學周邊街區留下一家舊書店,可好?
    【讀者來信】 平時經常和同學一起去政肅路55號的復旦舊書店看書、淘書,近日得知這家書店由於租約到期,年底將被迫關門,難免感到有些遺憾。
  • 在日本神保町,遇見美好書店.
    由於在這裡能夠找到大型書店也沒有的各種圖書,所以許多一流大學的畢業生都說,寫畢業論文時找不到材料就應該去神保町。日本人非常愛護書籍,因此舊書和新書並無二致。而且當你在舊書中發現不同年代的書籤或筆記時,讀起書來更有一番趣味。
  • 淘書之樂
    七樓書店  地址:海澱區成府路17號學院路郵局七層  電話:010-82376728  中國書店隆福寺書店  地址:東城區隆福寺街28-30號  電話:010-64042205  中國書店燈市口書店
  • 日本最大的二手書店街:有200家二手書店,有的店鋪超過三代人
    加入我們,一起去發現一些人不為人知的旅行故事吧!日本有兩條舊書街,被稱為"古籍市場"的早稻田舊書街和被稱為"古籍迷宮"的神保町。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去過日本很多次,但這兩條街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旅行計劃中,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神保町,並被它吸引了。畢竟這樣的地方有一天可能會消失,所以我決定去看看。
  • 日本東京、京都、大阪古書店/舊書店對比
    神保町一代的書店太多了,主題很繁雜龐大,家家都有自己的偏好。總體來說有一定的嚴肅性,什麼樣的主題都有,也有古籍。不過基本都是日文書,沒有中英文,趣味性並不高,所以我在東京幾乎沒有買到什麼書。不過有的書店比較偏收藏向,會有一些成套的圖冊,例如講日本瓷器或者中國和高麗瓷器的書。如果有收藏愛好的朋友不妨看看。神保町勝在書店實在是太多。
  • 在高雄臺南淘書,行李重了,收穫滿了
    這次赴高雄、臺南、嘉義旅行,在行程中並沒有安排參觀書店的節目,我因上次逛臺北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印象特好,所以我一到高雄,便忙中偷閒去逛當地書店,並找到了一家茉莉二手書店。還有一本《俗文學概論》,厚厚一本,800多頁,因二手書才賣80臺幣,對於中國俗文學中的歌謠、神話、變文、小說、彈詞、民間文學、流行於民間而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各種文學形式,這本書講得詳盡而具體,資料豐富。但書如磚頭一塊,猶豫再三,還是沒有買,在書店裡做了半小時摘抄。
  • 日本衝繩的舊書店【Sè調】
    之前在夏葉社編的《本屋図鑑》裡讀到,石垣島有日本最南端的舊書店,即港口附近商店街創業於1951年的山田書店。不過,那裡除了部分「衝繩本」外,都是新書,通俗文庫本、漫畫、勵志書、實用書、雜誌等等,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舊書店。若在古本屋眾多的地方,這樣的小書店並不值一提。
  • 上海舊書店憶舊
    近年來,多有到日本東京旅遊者驚嘆神田古書街之規模。其實今時之神田已經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不能相比,沒有多少罕見書可覓了。而當時聽日本的老人言,更早的神田才真是好書遍地,我已經去晚了。不過比起來,要說衰落得最快的應該算是中國的舊書業,尤其是上海。不往遠處說,只說不遠的。1957年夏,我頭一次到上海,就震懾於上海舊書店的「富有」。我當時只看過一家店,就是四川北路的上海書店的分店。
  • 日本留學體驗之中古書店
    本文為日本留學生自述:前段時間逛街的時候去了日本的中古書店,帶給了我不一樣的體驗。其實,剛到日本的時候就去了一次中古書店,可能因為當時只是好奇,畢竟在國內的時候就聽說日本的中古書店如何如何好,想著來日本後一定要去看看。先說說第一次去中古書店時的印象。店內燈光昏暗,空間狹窄,書擺放得很整齊,可謂是又高又長,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 幫舊書店諗計
    新聞話,中大西門舊書店「文津閣」,做咗十年二手書生意,撐唔落去,要喺月底收檔咁話。好多讀書人唏噓感慨,舊書店系廣州嘅一道文化風景,會唔會慢慢消失喺鬧市之中?確實,廣州嘅舊書店都搵食艱難,呢兩年有啲執笠,譬如長壽西路著名嘅「寶山書屋」,開店30年,舊年3月個鋪頭改為珠寶店。
  • 書店尋蹤|蘇州的舊書店(補遺)
    ,之前的未收錄《蘇州的舊書店》,完全在於筆者的孤陋寡聞。與秦川書店相比,東林書屋規模更大,舊書籍更多。書屋分兩部分,右側是店面,無處安放的書籍就疊在地上;左側似乎算小倉庫,書滿抵屋頂。書店所售,據筆者所觀,大抵以現當代書籍為主。因書籍較多,且雜亂故,反而增添了淘撿之樂。只可惜價格略高,不能盡興。店主笑靨如花,和善可親,自言事宜較多,書店多周六周日開放,出發前可提前聯繫等。作為山塘街舊書店之一,東林書屋以其舊書籍之多和可選擇性之廣,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家。
  • 日本舊書街
    原標題:日本舊書街 今年年初,有一則新聞在日本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日本立教大學石川巧教授在去年夏天前往熊本縣旅行期間,在該縣內的舊書店中偶然發現了1945年1月號的《月刊每日》。
  • 東京淘書記︱五十嵐書店:昭和遺風
    由於過道被嚴重擠佔,在裡面走動都有些困難,如果要看堆在地上的書,就只能側身、半蹲,把身體儘量彎成弧形。老闆一般端坐收銀臺前,在古書的包圍下埋頭做事,只有顧客結帳時才抬起頭。這類書店大多位置偏僻,但書價也偏低,適合披沙揀金式地淘書。精緻派書店則佔據市中心的繁華地段,最典型的就是神保町的一誠堂了。百年老店的玻璃窗,永遠擦得鋥亮,棕色木地板反光,書一絲不苟地排列著。
  • 在琴川書店觸摸舊時光陰
    □記者  管有明  攝鄭振鐸、顧頡剛、葉聖陶等都曾來這裡「淘書」—— 在琴川書店觸摸舊時光陰蘇報訊(記者 管有明)雖然蘇城已進入冬季,但夜晚的山塘街上依然人流如織。遊船碼頭對面的山塘古戲臺旁,位於二樓的琴川書店裡還亮著燈光,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和本地的愛書人在此駐足——這裡已成為來山塘街必到的「打卡地」。「我開書店已有22年,這裡每一面牆,每一本書都是一段光陰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人一起來感受舊書裡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店主李彪說,即便是不買書,也可以來坐一坐,聊聊書,觸摸一下舊時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