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候舊時光的老書店,浩天書店
走過古老的文明路,破敗的騎樓下,時光不動聲色地流淌。時光流淌到文德六巷,定格在浩天書店。文德六巷破舊的門坊下,街坊鄰居們吃著粥粉面,邊上的立柱上用繁體字寫著「舊書店」。看到此情此景,你就知道浩天書店到了。
-
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琴川,老街有最江南的一抹時光,這裡是?
我認識興福寺裡的坤師父,認識劍門種植茶葉的張先生,還有榆樹街裡的王哥,所以,我對常熟一往情深,常熟又叫琴川,估計外地人很難曉得,琴川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老常熟人才知道,當年虞山下有7條溪流匯入了琴川河,這7條河稱之為7弦,後來留下一個別稱常熟亦叫「琴川」。
-
江蘇-蘇州~這家開書店開了22年的書店,在舊書裡淘一段光陰故事!
遊船碼頭對面的山塘古戲臺旁,位於二樓的琴川書店裡還亮著燈光,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和本地的眾多愛書人在此駐——這裡已成為來山塘街必到的「打卡地」。「我開書店已有22年了,這裡每一面牆,每一本書都是一段光陰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人一起來感受舊書裡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店主李彪說,即便是不買書,也可以來坐一坐,聊聊書,觸摸一下舊時光陰。
-
記錄:蘇州的幾家舊書店
葑溪書店,據說很多人來訪都不曾一見。山塘街遊記蘇州的山塘街名氣不小,然而眾所周知的山塘街(景區),只是指渡僧橋到新民橋這一部分,其中只有一家琴川書店(位於古戲臺旁),除此之外,景區內沒有其他書店。琴川書店新民橋以北,直至虎丘,此間一個多小時的步行路程都是「七裡山塘」被眾人忽視的部分。
-
深圳知名舊書店外來之家書友江南訪書之旅即將啟程
策劃已久的江南訪書之旅,作為深圳知名舊書店外來之家首次到江南一帶,與當地有著悠久歷史的舊書店進行零距離學習交流的文化活動。訪書代表團隊一行五人由張濤保先生帶隊,深圳知名藏書家及傳統文化研究、推廣學者郭方龍老師,退休語文教師陳國強老師,畫家陶傳寶老師,廣東省作家協會成員許水活組成。本次活動全程由許水活作家做特邀跟進報導。
-
高清圖集:在南寧的二手書店裡,藏著一段舊時光
南寧的二手書店也在經歷著變化,有的已經消失不見,有的仍在堅守……圖為在南寧市唐人文化園一家二手書店,一位顧客正在挑選舊書。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覃芊芊 攝12月14日,記者在南寧市唐人文化園、農院路看到,有幾家二手書店仍在堅守,店裡面不時地有顧客在挑選書籍。
-
書店尋蹤|蘇州的舊書店(補遺)
與秦川書店相比,東林書屋規模更大,舊書籍更多。書屋分兩部分,右側是店面,無處安放的書籍就疊在地上;左側似乎算小倉庫,書滿抵屋頂。書店所售,據筆者所觀,大抵以現當代書籍為主。因書籍較多,且雜亂故,反而增添了淘撿之樂。只可惜價格略高,不能盡興。店主笑靨如花,和善可親,自言事宜較多,書店多周六周日開放,出發前可提前聯繫等。作為山塘街舊書店之一,東林書屋以其舊書籍之多和可選擇性之廣,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家。
-
去花蓮市區的時光書店
所謂炸彈,是加蛋的諧音,不以炸彈稱之不足以表達被俘虜、被催的快感吃了炸彈蔥油餅,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高雅之路,到距此只有30米之遙的時光二手書店,泡杯卡布奇諾,捧讀一本席慕容詩歌;另一條仍然是尋香之路,跟著我沿著林森路往西南方向走,見到仁愛街的路牌左拐幾步,就見到「一碗小」低眉含羞的臉,照例要排隊的,只是門口有極可以歇個腳。
-
深圳:舊天堂書店,你們去過嗎
常常我繞過安託山過來,去邱哥吐司買點麵包,然後在眾多創意小店和時髦的文藝青年中間晃蕩著,聽一聽燕晗山上飛下來的小鳥的鳴唱,或者是臆想一幅窗簾背後正在發生的故事,腦子很快就累了,而舊天堂書店的某一張沙發總會在幽僻處,靜靜地等候著我。
-
記憶——兩岸四地舊書店的那些事
記憶——兩岸四地舊書店的那些事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舊書店是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它帶給許多愛書人收穫,或許是重拾昔日的閱讀體驗,或許是久尋不獲的心儀愛書,又或是舊書批註上與同好的一次心領神會……新華社駐上海、臺灣、香港、澳門記者尋訪這四座城市的舊書店,領略都市流光溢彩背後
-
找回逝去的舊時光(看香港)
資料圖片逝去的舊時光,還能找回嗎?「只要沒有忘記,還可以找回來,就像多年後我在書店尋回的神話故事書。」「80後」出版社責任編輯林雪伶很念舊。小時候,母親買了一套神話故事書,每晚都會給她講一個書中的故事。後來書丟了,她念叨了很久。
-
支持上海舊書店發展
在加強文化建設,規劃城市文化風貌方面,政府對圖書事業的支持,對書店經營的監督管理和政策支持,是一項重要內容。本提案主要討論過去不被重視的,上海舊書店的現狀與特點,以及舊書店如何在政府幫助下,生存與發展的問題。
-
上海舊書店憶舊
1957年夏,我頭一次到上海,就震懾於上海舊書店的「富有」。我當時只看過一家店,就是四川北路的上海書店的分店。記得裡頭的書架頂天立地,架上塞滿了我從未寓目的舊書,一本翻譯書《結婚的愛》看得我血脈僨張,那時還只是十六歲的少年,心想這種書怎麼能隨便賣呢。那次只是過客,來探望我的父親的。1978年考入復旦研究生後,就一直呆到現在,從晚期青年變成古稀老翁,眼見上海舊書店的慢慢衰落。
-
幫舊書店諗計
確實,廣州嘅舊書店都搵食艱難,呢兩年有啲執笠,譬如長壽西路著名嘅「寶山書屋」,開店30年,舊年3月個鋪頭改為珠寶店。呢間特色書店嘅老細蘇伯,多次拒絕人哋出高租金引誘出租鋪位,最後因生意確實蕭條,不得不改行。文津閣結業後,佢對面嘅「同行」小古堂獨力撐場,不過亦賺唔到大錢。印象中,舊書店嘅常客越來越成小眾群體,且年齡偏大。
-
為大學周邊街區留下一家舊書店,可好?
有一些文史哲類專業的書印數不多,也很少重印,在網上也很難淘到滿意的版本,舊書店對購買專業書籍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存在。有時,會在店裡看見大學裡的老師,聽學長們說,很多文科教授、名師也喜歡光顧這裡,大家都很珍惜在舊書中「相遇」的美好。希望可以借文匯報呼籲一下,能否保留下這家開了近20年的小店,在城市街區更新發展的同時,珍惜一片愛書人的樂土,守護一段柔軟的時光。
-
江蘇-常熟·琴川街道「小藍板」築起文明牆
近日,常熟琴川街道綜合執法局推陳出新,繼「小藍傘」之後,「小藍」家族再添新成員——「小藍板」,為創建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再創「琴川樣板」。裝修戶主登記業主裝修信息表「小藍板」為鋁合金材質的長方形板塊,5塊為一組,組合成圍擋(可隨裝修垃圾的數量增減板塊),設立在小區內空置區域。
-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嘎然而止的時針,及穿越時光的而二手書店
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時光二手書店」,在某條深邃的小巷子口,一家很有格調的二手書店。人們悠然自得地捧著書安靜地看著,吧檯處一直肥貓在慵懶地享受鼾睡時光,地下橫著一隻大黑狗狗,視乎是見慣了前來書店遊走的客人,所以即使經過它們的身旁,也是一副懶得抬頭理你的姿勢。書架旁邊的小牆上貼滿了客人學的字條和照片,仔細一看發響了不少真摯的話語。
-
請多來高山流水覓琴川
景色琴川一溯回,虞山嵐翠鏡中開。尋常三宿能生戀,況復清風滿石梅。——葉恭綽對於生活在常熟的本地人而言,「琴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宋万俟紹之《餞常熟宰》曾詩云:「九重定問琴川事,為奏通川一渡閒。」,宋袁說友亦曾在《次常熟縣》中寫道:「衝寒一舸下琴川,小纜依依市柳邊。」
-
FILM電影時光書店:深藏於網紅街區的滬上影人客廳
而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如今這裡又多了一個特別的去處——坐落於兩條馬路交叉路口的永樂匯內的「FILM電影時光書店」。FILM電影時光書店的入口FILM電影時光書店所在的安福路322號,原本屬舊上海四大家族之一孔家所有,1932年這裡建起了一棟三層小樓,日後成為孔祥熙與宋藹齡長子孔令侃的府邸。
-
香港「失物認領處」:找回逝去的舊時光
原標題:香港「失物認領處」:找回逝去的舊時光 新華社香港10月27日電題:香港「失物認領處」:找回逝去的舊時光 新華社記者洪雪華 逝去的舊時光,還能找回嗎?從新界的西貢、大澳村到九龍的彩虹邨、金魚街,再到香港島的維多利亞港、春秧街等,讀者可以通過尋找書中十二幅插畫中的100件「失物」,找回逝去的舊時光。 一個特別的「失物認領處」 出版這本插畫書之前,林雪伶偶然間在書店看到了另一本插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