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琴川街道「小藍板」築起文明牆

2020-12-15 常熟身邊事

居民家庭裝修垃圾如何處理?隨意堆棄,還是混入生活垃圾「矇混過關」?

近日,常熟琴川街道綜合執法局推陳出新,繼「小藍傘」之後,「小藍」家族再添新成員——「小藍板」,為創建文明城市常態長效管理再創「琴川樣板」。

裝修戶主登記業主裝修信息表

「小藍板」為鋁合金材質的長方形板塊,5塊為一組,組合成圍擋(可隨裝修垃圾的數量增減板塊),設立在小區內空置區域。小區業主可將裝修垃圾堆放至圍擋內,防止零散鋪落於路面,對小區環境及居民通行產生影響。「小藍板」印製有小區裝修(建築)垃圾管理公約、《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並附有裝修業主信息,監督業主及時清運,發現隨意堆放、傾倒裝修垃圾的行為可及時投訴舉報。

執法隊員發現小區樓下入戶門口隨意堆放的建築垃圾

琴川街道現有住宅小區172個,其中老小區有75個(含準物業老小區69個,開放式老小區6個);新小區97個(有物業91個,無物業6個)。「小藍板」的推行,既是「門」內合作,通過「小藍板」相互監督,又是高度自治,小區亂象可由居民們自發制止,為破解小區裝修垃圾無序堆放的問題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

相關焦點

  • 江蘇常熟琴川街道:黨建「繡花針」穿起城市治理「七根線」
    琴川街道「大工委」召開實事項目推進會。琴川街道第二綜合執法工作站召開「琴川民生」聯合議事會。截至今年9月底,琴川街道召開「琴川民智」黨群議事會149次,「琴川民情」綜治議事會121次,「琴川民生」聯合議事會13次,商議解決或納入常態化管理的事項323件,持續完善和整改跟進問題78項,形成難點問題逐級商議、協同解決的工作制度。
  • 江蘇-常熟~古琴今韻,曲吟江南,高山流水覓琴川
    景色琴川一溯回,虞山嵐翠鏡中開。尋常三宿能生戀,況復清風滿石梅。——葉恭綽對於生活在常熟的本地人而言,「琴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宋万俟紹之《餞常熟宰》曾詩云:「九重定問琴川事,為奏通川一渡閒。」,宋袁說友亦曾在《次常熟縣》中寫道:「衝寒一舸下琴川,小纜依依市柳邊。」作為常熟的別稱,「琴川」的由來亦是充滿了玄妙之意......相傳古時,橫貫常熟古城的河道原有七條,因其均自南向北平行排列且狀似古琴七弦,故而稱之為「琴川」。
  • 第十三屆常熟市閱讀節閉幕琴川書房啟用
    常熟日報訊 (見習記者 陸飛龍)11月5日,2020第十三屆常熟市閱讀節、第十屆常熟市少兒閱讀節閉幕式暨琴川街道琴川書房啟用儀式舉行。第十三屆常熟市閱讀節以「閱讀,讓常熟更美麗」為主題,自4月23日啟動以來,在閱讀節組委會的精心組織與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共組織開展各類閱讀活動220多項,吸引了數十萬市民參與。
  • 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琴川,老街有最江南的一抹時光,這裡是?
    常熟從來就不是旅遊人之江南行的目的地。談到水鄉,很難有人將常熟作為自己的旅行線路策劃,這個既不繁華,也不熱鬧的城市,對於很多北方人或者沒有到過常熟的人是陌生的,與其他江南城市相比,它又怎能承擔起許多人江南行的尋夢之旅!?常熟走在了許多人江南行的邊緣地帶。
  • 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琴川,老街有最江南的一抹時光,這裡是?
    常熟從來就不是旅遊人之江南行的目的地。談到水鄉,很難有人將常熟作為自己的旅行線路策劃,這個既不繁華,也不熱鬧的城市,對於很多北方人或者沒有到過常熟的人是陌生的,與其他江南城市相比,它又怎能承擔起許多人江南行的尋夢之旅!?常熟走在了許多人江南行的邊緣地帶。
  • 常熟琴川河畔的這條古街,幽深寧靜,古韻盎然,名字來源於傳說
    文圖|秋嫣旅行常熟古城區的水巷很多,狹長的琴川河道蜿蜒綿長,兩旁的民居白牆黑瓦,牆壁斑駁,房屋間綠植蔥蘢。臨河老屋庭院裡伸展出來的石榴樹枝上,掛滿紅彤彤的石榴果,像小紅燈籠似的,映亮幽靜的水巷。老屋、果樹倒映在琴川河中,好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畫。
  • 常熟琴川河畔的這條古街,幽深寧靜,古韻盎然,名字來源於傳說
    文圖|秋嫣旅行常熟古城區的水巷很多,狹長的琴川河道蜿蜒綿長,兩旁的民居白牆黑瓦,牆壁斑駁,房屋間綠植蔥蘢。秋嫣站在橋上遠望,一座小巧玲瓏的石拱橋映入眼帘,彎彎的小橋橫臥在窄窄的琴川河道上,河畔的涼亭古色古香。不遠處就是方塔街,曾經是古城區最繁華熱鬧的地方。
  • 「宏康煙花之夜」 2015 臺灣賽茵斯 & 常熟流水琴川兩岸交流慈善音樂會
    兩岸藝術團演員大部分來自民間,皆以大學教授為藝術指導並親自指揮和演唱,一起同心參與慈善音樂交流, 凝聚情感,奉獻愛心。2、走進基層,服務大眾,提高社區居民欣賞水平,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常熟市禮悅記商貿有限公司愛薇妮尊榮婚禮會所優滋果語果蔬配送友其他支持影像支持:蘇州微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微格影像團隊媒體支持:蘇州姑蘇晚報,常熟日報,常熟電臺,常熟電視臺,流水琴川官方微信平臺三、出席人員(受邀400人):臺灣賽茵斯演員及隨行近
  • 今天起,常熟將要全面發展啦!常熟人有福了!
    今天起常熟人將身價暴漲!500千伏交聯聚乙烯光纖複合海底電纜,在江蘇亨通高壓海纜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國網公司組織的專家組出廠發貨見證試驗。江蘇通潤機電 三個第一 江蘇通潤機電集團(常熟市千斤頂廠)創建於1954年。目前通潤集團產品取得了「兩個世界第一,一個亞洲第一」的優異成績。
  • 常熟城鐵片區再掛地!未來將建智慧社區!
    昨天,常熟城鐵片區再掛地! 2020A-003號地塊 位於新世紀達到西側、琴川大道南側
  • 在琴川書店觸摸舊時光陰
    琴川書店店主李彪在整理圖書。□記者  管有明  攝鄭振鐸、顧頡剛、葉聖陶等都曾來這裡「淘書」—— 在琴川書店觸摸舊時光陰蘇報訊(記者 管有明)雖然蘇城已進入冬季,但夜晚的山塘街上依然人流如織。琴川書店最早是常熟人夏淡人在1946年開設,宋刻名抄、明清舊槧經手甚多,也是當時名流顯貴訪書的重點之處,文人鄭振鐸、黃裳、顧頡剛、葉聖陶的文章中多提及到當年開在護龍街上的琴川書店淘書的往事。1956年公私合營,琴川書店併入蘇州古舊書店,而夏淡人則進入當時的江蘇師範學院做古籍管理與修補的工作。二十世紀90年代,私人書店興起,李彪與夏淡人商量,便接承了「琴川書店」的舊名,經營起舊書業。
  • 江蘇-2020常熟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遊節17日開幕
    期間,將通過集中展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遊發展成果,用文化鼓舞人心,以旅遊刺激消費,積極塑造「文化常熟」靚麗名片,不斷激發城市創新活力。今年的常熟文旅節,除開、閉幕式外,將推出文脈常熟、雅韻常熟、創意常熟、活力常熟四大主題活動及相關配套活動。
  • 在琴川書店觸摸舊時光陰
    琴川書店店主李彪在整理圖書。□記者  管有明  攝鄭振鐸、顧頡剛、葉聖陶等都曾來這裡「淘書」—— 在琴川書店觸摸舊時光陰蘇報訊(記者 管有明)雖然蘇城已進入冬季,但夜晚的山塘街上依然人流如織。琴川書店最早是常熟人夏淡人在1946年開設,宋刻名抄、明清舊槧經手甚多,也是當時名流顯貴訪書的重點之處,文人鄭振鐸、黃裳、顧頡剛、葉聖陶的文章中多提及到當年開在護龍街上的琴川書店淘書的往事。1956年公私合營,琴川書店併入蘇州古舊書店,而夏淡人則進入當時的江蘇師範學院做古籍管理與修補的工作。二十世紀90年代,私人書店興起,李彪與夏淡人商量,便接承了「琴川書店」的舊名,經營起舊書業。
  • 請多來高山流水覓琴川
    ——葉恭綽對於生活在常熟的本地人而言,「琴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宋万俟紹之《餞常熟宰》曾詩云:「九重定問琴川事,為奏通川一渡閒。」,宋袁說友亦曾在《次常熟縣》中寫道:「衝寒一舸下琴川,小纜依依市柳邊。」
  • 8位美術老師繪50米"文明牆"
    舊牆 新牆  中國江蘇網丹陽實驗小學的8位美術老師,有的踩著腳手架,有的彎著腰,用顏料繪製出了一面圖文並茂的「文明牆」。  「這面圍牆以前環境面貌差,不僅圍牆破損,牆頂長樹,而且布滿了青苔。」丹陽市雲陽街道白雲街社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丹陽市總工會出資將這段長約50米的圍牆修葺一新。  那如何讓這面50米長的圍牆變得更美觀?
  • 2020常熟陽光跑步第十一屆登山賽圓滿舉辦
    9月19日清晨,「金陽王杯」常熟陽光跑步第十一屆登山賽在虞山東麓言子墓-仲雍墓廣場如期舉辦。3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比賽,一覽虞山的秀麗風光。常熟市體育總會主席黃雯華、虞山街道(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金雪慶、常熟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主任王嶽峰、常熟市虞山風景園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潘宇、蘇州市金陽王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慶江、琴川街道洪涇裡社區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張燕芳、常熟市小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尤美軍、雙溝紫陶坊蘇南片區經理顧明、常熟市陽光跑步俱樂部理事長顧建東出席開幕式。
  • 生活家|騰山而築,登「江南小長城」俯瞰常熟
    園內築有「天放樓」「能靜居」「柳風橋」「靜溪」「梅泉志勝」「似舫」以及兩座假山,整個園內水波蕩漾,融水光山色於一體,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畫景,漫步其中樂趣無窮。  2005年1月,兩園經過修整合併對外開放,並稱「曾趙園」。尚湖  可能很多人沒聽過尚湖,但是「姜太公釣魚」的故事應該無人不知,故事的發生地就是尚湖。
  • 古琴今韻 | 曲吟江南,高山流水覓琴川
    ——葉恭綽對於生活在常熟的本地人而言,「琴川」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宋万俟紹之《餞常熟宰》曾詩云:「九重定問琴川事,為奏通川一渡閒。」,宋袁說友亦曾在《次常熟縣》中寫道:「衝寒一舸下琴川,小纜依依市柳邊。」
  • 虞山印社·玄心印會兩岸篆刻聯展在江蘇常熟開幕
    中國臺灣網9月25日常熟消息 9月25日,虞山印社·玄心印會兩岸篆刻聯展在江蘇常熟市博物館開幕。虞山派篆刻藝術是中國篆刻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的流派,從清代初期傳承至今,一直充滿生機。臺灣藝術家還特意創作了「十裡青山半入城」、「湖甸煙雨」、「琴川七弦」、「千載名山還屬虞」、「桂花慄子」等佳作。這次展覽,不單單是漢字文化的一個系列活動,同時也是虞山印社跟玄心印會在歷年來的交流底下最具體的一次成果展現。在過去從書信往返到書籍的印製再到彼此印作的觀摩,多半都是透過書信、百度資料,這次共同展出,不單單是可以看到彼此進步的痕跡,同時也看到兩個印社不斷在推動篆刻藝術這樣的努力。
  • 你好,常熟的秋!
    如果你問我,常熟的秋天是什麼樣的?▲聚沙公園一入秋常熟就美成了琴川▲文廟▲常熟圖書館▲西門外程家橋北堍江南因讀書而江南,琴川因小橋流水而琴川。一入秋,常熟就成了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