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對越南的貿易行為展開調查,指責越南的匯率行為,並援引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全面關稅時使用的同一部貿易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將對越南「可能導致其貨幣低估以及由此對美國商業造成損害的行為、政策和做法」展開調查。10月2日晚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式宣布,將對越南木材和匯率相關政策發起「301調查」。按照美國總統川普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將調查越南進口和使用「非法採伐或非法貿易」木材以及可能導致越南貨幣貶值和對美國商業造成損害的行為、政策和做法。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稱,越南方面採用非法木材做成木製品,然後出口到美國市場,這一行為已經破壞了商業環境,而這也對遵守規則、使用合法採伐木材的美國工人和企業「不公平」。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沒有說明將對哪些具體匯率操縱做法進行調查,但當美國財政部調查乘用輪胎案的問題時,它說越南國家銀行通過購買220億美元外匯儲備壓低了其匯率。這樣的行為會使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從而使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便宜。美國財政部說,越南貨幣被低估了4.7%。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援引了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第301條賦予的權力——同樣的法律理由允許川普政府對每年約3700億美元的從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是中美貿易對峙已經持續兩年多美國使用的主要手段。在批准徵收關稅之前,美國必須進行調查,給公眾時間發表評論並撰寫報告,這一過程需要數月時間。就對中國而言,調查花了6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報告,又花了3個月的時間關稅才生效。這意味著是否推進對越南徵收關稅的決定可能會落到11月份贏得美國總統選舉人的身上。不過,此次匯率行為的調查可能會影響到從越南出口到美國的許多商品。越南工貿部部長陳俊英在回應早些時候的貿易法庭案件時,駁斥了有關越南貶值其貨幣的說法。在作為該案一部分提交的一封信中,他說,越南只是執行了正常的貨幣政策,這些政策「不是為了為出口創造競爭優勢而設計的」。
美方「匯率操縱國」的三條標準
按照通常理解,匯率操縱是指一個國家人為壓低匯率,使本國產品價格相對於別國較低。「匯率操縱國」通過犧牲別國利益而為本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及享受較高的國內生產總值。
一直以來,美國的「匯率操縱國」標準由其財政部認定,界定標準主要圍繞對美貿易順差、經常項目盈餘、外匯幹預三方面展開。美財政部每半年會發布一次《國際貨幣和匯率政策報告》,提出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匯率評估結果,繼而圈定哪些國家為「匯率操縱國」。之後,美國國會據此通過決議對「匯率操縱國」實施比如開徵高額關稅等系列懲罰措施。
依據美國財政部2018年制定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和匯率政策》,美國對於「匯率操縱國」的認定標準為以下幾點:
一是某個國家對美貿易盈餘超過200億美元;
二是該國經常性項目盈餘佔GDP的比例超過2%
三是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持續的單邊幹預,近12個月中有6個月以上進行了持續購匯,金額超過GDP的2%。
如果一個經濟體滿足上述標準中的兩條,該經濟體將會被納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進行密切觀察。但如果美國與一個經濟體的貿易逆差佔美國總體貿易逆差的比例較大,即便該經濟體並未滿足上述標準中的兩條也會被納入監測名單。
歷史上美國對被列入「匯率操縱國」的國家並未採取極端的制裁措施,基本是在法案規定的框架之內,與相關國家進行協商、推動其匯率升值或匯率改革。比如,韓國在被列入「匯率操縱國」之後,韓元對美元逐漸升值,1988年11月至1989年4月底,韓元累計升值5%以上;韓國總出口、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對美貿易差額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經常項目惡化,1989年,韓國經常項目順差同比萎縮68%,並在1990年轉為逆差。1990年,美國將其移出「匯率操縱國」。歷史上,包括德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越南等國家均曾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中。對此,新華社華盛頓消息指出,此舉有可能導致美越貿易摩擦升級,使美國對越南進口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稱,美國財政部在今年8月所做的匯率評估中,認定2019年越南有壓低本國貨幣匯率的行為。這給美國商務部在涉及越南乘用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關稅調查中決定對越南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提供了依據。萊特希澤表示,「不公平」的匯率會傷害與越南產品競爭的美國工人和企業,因為越南產品或因匯率低估而被「人為定價更低」。據越媒報導,2020年前9個月,越南出口木材89.7億美元,此外,越南方面還預計,今年越南木材出口或突破125億美元,同比增長18%。而美國就是越南木材最大出口目的地之一。在疫情影響下,特別以出口為導向的越南經濟遭受重創。4月開始疫情對越南出口的影響開始顯現。越南海關總署數據表示,越南4月出口同比下滑14%,5月因全球產業鏈陷入停滯,越南出口下降12.4%。2020年1-7月,出口錄得1.5%的增長,而去年這一數字為8%。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從越南的進口增長迅速,從10年前的149億美元增至去年的666億美元。目前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國,2020年1-7月,越南對美國的出口步伐有所放緩,對美國的出口僅增長14.6%,是2019年增長水平的一半。為了避免關稅和中美之間的其他緊張關係,或者為了尋求更低的勞動力成本,越南一直是從中國撤離的製造業尋求的熱門目的地。近年來,越南已經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英特爾、三星電子公司和LG電子等公司紛紛在越南設廠,並僱用了數百萬工人,使得越南工人的平均年薪從2008年的1154美元上升到約2800美元。三星電子越南分公司2019年電子產品出口額約佔越南出口總額的20%。據越南工貿部數據,三星已經將其2020年的出口預期修訂為455億美元,比2019年減少135億美元。疫情同時對汽車領域產生影響。越南汽車製造商協會(VAMA)估計,2020年汽車需求量將同比下降28%,越南經濟學家吳智龍也表示,如果疫情持續,市場對汽車的需求將繼續低迷,在廣南和峴港的工廠和汽車零售商將受到嚴重影響。VAMA估計,2020年越南汽車行業將出現15%的負增長。如果疫情仍不受控制,汽車銷售額將暴跌至10年最低水平。面對出口的嚴峻形勢,越南正在謀求更多出口機會,歐盟預計成為越南未來出口的亮點。越南方面預計,歐盟-越南貿易協定生效後,2020年越南對歐盟出口將增長20%,到2025年將翻一番。此外,技術工人工資預計上升12%,並幫助約80萬人擺脫貧困。歐盟-越南貿易協定已於8月1日起正式生效,該協議是歐盟與發展中國家所籤訂的最全面的貿易協議。歐盟與越南間99%的商品貿易關稅將在未來10年內逐步取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堅信這項協議將成為越南人民享受更加繁榮的經濟、見證積極的變化和改善工人權利的機會。歐盟貿易專員Phil Hogan也認為,該協議加強了歐盟與東南亞地區間的經濟聯繫,將為疫情後越南經濟復甦做出貢獻。對歐盟而言,越南是東協中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19年雙邊貨物貿易額為455億歐元,2018年雙邊服務貿易額約為40億歐元。任何國家只要從美國市場入超越來越大,不可避免遭到美國政府通過各種手段打壓,越南就是中國的下一個被打擊的重點對象。在越投資的企業家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