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沉澱!看有故事的東門老街如何成為接地氣的時尚商圈

2020-12-06 閃電新聞

在深圳市東門步行街有一幅鑄銅大型浮雕牆《老東門墟市圖》,畫家潘喜良利用近 50 平方米的藝術雕塑牆體,描述老東門百年的歷史變遷,塑造了 100 多個人物,組成了頗具煙火氣息的市井畫卷。

近日,深晚記者走訪東門步行街發現,從"深圳墟"到百萬客流商圈,東門步行街從傳統商業步入現代商業,迎來了蝶變與新生。如今,東門步行街正從軟硬體建設和商品服務供給等方面著手,引領傳統消費升級,培育新興消費業態,致力打造成為"商旅文"融合的國際時尚街區。

萬商雲集"深圳墟"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東門步行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 ( 今蔡屋圍 ) 、羅湖村、隔塘村 ( 今水貝村 ) 、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晚明始,這裡便是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清康熙時任新安知縣靳文謨主持纂修的《新安縣誌》顯示, "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

直到 1979 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

在東門步行街不起眼的角落裡,坐落著一家百年老店。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的東生源,是深圳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號"。今年 92 歲的老掌柜梁柏合向深晚記者回憶起他的祖輩與"東門老街"的故事。

"過去,我的曾祖父在老家廣東新會以染布、賣布為生,生意源源不斷,就取名『東生源』店號。大約在清朝光緒十一年 ( 1885 年 ) ,我的爺爺遷徙到『深圳墟』,那時的『深圳墟』是遠近聞名的商業交易場所,東生源就在布匹、裁縫較集中的街區,做起了生意。"梁柏合說,鼎盛時期的東生源旗下有 5 間工廠,20 多家店鋪。

如今,已經 90 多歲高齡的他,依然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他將店鋪傳承給了他的孩子,並創新經營模式,改作專營婚紗禮服、婚慶用品和床上用品。百年老店創業不容易,堅持並發展下來更不容易。他希望後人能以匠人之心,繼續傳承著百年老店的"招牌",擦亮東門步行街的文化底色。

"老字號"店鋪仍在營業

事實上,在東門,有不少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店鋪仍在營業。11 月 20 日,夜幕降臨,東門步行街旺角廣場 8 號,一家名為"八哥酸辣粉"的店鋪門前熙熙攘攘。82 歲的店主杜澤心在門前張羅著,只見店員一手端起兩個紅色紙碗,一手拿著勺子飛速往碗裡舀入各式各樣的調料。

1996 年,店主杜澤心買下了這間 30 平方米的店鋪。20 多年來,酸辣粉的品質沒有變,杜澤心寧可舍點小本,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24 年不變的美味使得"八哥酸辣粉"成為東門美食招牌。杜澤心也親眼見證了東門步行街的點滴變化。"以前,步行街的環境跟現在沒法比,攤位也不像現在這么正規。"杜澤心說,1998 年,市、區兩級政府投資數億元對東門步行街進行改造。1999 年 10 月 1 日,東門步行街煥發新顏,成功開啟東門 1.0 版本。隨著東門步行街知名度不斷提高,東門步行街日均客流量日漸增多,他所在的小店生意也越來越好。

杜澤心表示,如今,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改造完成後,將跟隨街區的改造,調整店鋪的經營方式。

"希望老街賣東西能賣出故事來"

除了傳統的老店,大型的百貨商場亦在探索轉型。1999 年,地處東門步行街核心地段的深圳市利聯太陽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百貨")正式營業,孫長鑫成為了公司的一名物業助理。

如今,已成為公司營運支持部總監的他,談起東門步行街以及公司的發展歷程,他的聲音洪亮,語速加快,顯得有點興奮。他向深晚記者介紹,起初營業,太陽百貨對商場的運營模式有點超前,引進了不少奢侈品,主打高端產品銷售路線。彼時的步行街,主要以敞開式的賣場為主。在"接地氣"的步行街上,"高大上"的太陽百貨有時會顯得格格不入。

剛營業一年左右,太陽百貨便立足東門步行街的特色進行調整,商場由最初的購物中心模式轉向開放型的傳統零售模式。2010 年,公司也由此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日均銷售額從此前不滿 30 萬元增長到 300 萬元。

2012 年,隨著電商的發展,東門步行街線下賣場受到了較大的衝擊,不少商鋪紛紛尋求轉變。這一年,太陽百貨開啟精準的顧客定位營銷,在原有百貨的基礎上進行品牌調整,並增加餐飲配套業態經營。營銷方案也從原來單純的價格營銷逐漸轉向文化營銷,以此吸引消費者。

如今,東門步行街已逐步成為集旅遊觀光、飲食休閒、購物消費為一體的標誌性商業區。他希望東門步行街商家未來能結合文化底蘊、文化故事,整合商業經營策略,"賣東西賣出故事來"。

或成為新興消費業態新型商圈

事實上,這份期待即將成為現實。更大的變化將發生於東門。今年 9 月 10 日,東門步行街作為第二批"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正式啟動升級改造。

東門商圈改造升級指揮部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改造升級將堅持把保護放在首位,對東門歷史印記、街區特色、文化底蘊、建築風貌予以科學合理地活化和利用。老街廣場的世紀鐘、青銅浮雕"東門墟市圖"、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嶺南建築風格的風貌街,擁有數百年歷史積澱的東門不缺具有歷史特徵的人文街景。如何講好東門故事,塑造具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深圳特色的步行街是此次東門 2.0 版本改造的重點舉措。

據介紹,升級後的東門步行街,將是引領傳統消費升級、培育新興消費業態的新型商圈,是深圳"根"與時代"潮"碰撞融合之地,是具有世界能級、國際化屬性的跨境旅遊消費合作區,承載城市記憶與歷史積澱的新嶺南風貌的商業步行街。

11 月 23 日,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黃君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門步行街本身就是一個具備悠久歷史、高知名度、吸引年輕群體等多個標籤的深圳商圈,東門步行街的發展要與時俱進,要與消費者同步、與市場同步。

如何守住東門步行街文化的根,把東門步行街接地氣的"精髓"留住?黃君認為,兩者並不矛盾,"市井氣"也可以很新潮。而核心就在於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抓得住年輕消費者的心,做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讓遊客、消費者有興趣去東門,"接地氣"才是最好的"市井氣"。通過多措並舉,讓新潮與市井相碰撞,將東門建設成為深圳乃至全國對外展示的"世界櫥窗"。

▲東門步行街。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東門商圈內的太陽百貨。深圳晚報記者張焱焱 攝

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 李超 實習生 王碧海

相關焦點

  • 獨家|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清康熙時任新安知縣靳文謨主持纂修的《新安縣誌》顯示, 「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直到1979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在東門步行街不起眼的角落裡,坐落著一家百年老店。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的東生源,是深圳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號」。
  • 嶺南風貌與現代時尚有機融合 打造深圳東門老街接地氣的百萬客流商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  東門步行街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這條老街升級改造將採取「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項目運作、文旅結合、整體經營、統一管理」模式,通過「內部提升改造+外圍拓展補板」,統籌步行街與周邊資源,打造「一帶兩街三園四組團」的格局,以一帶、兩街拓展空間、打開界面,以三園、四組團豐富業態
  • 深圳東門老街升級國際時尚街區
    未來,東門步行街將打造成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業打卡地以及具有世界能級、國際化屬性的跨境旅遊消費合作區。「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
  • 深圳東門老街升級國際時尚街區
    圖為深圳東門步行街。 文陽洋攝位於東門步行街廣場的「世紀鐘」。 文陽洋攝未來,東門步行街將打造成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業打卡地以及具有世界能級、國際化屬性的跨境旅遊消費合作區。「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
  • 經濟日報報導 | 國際時尚街區拍了拍你,東門「老街」將大變樣!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這句話耳熟能詳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今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臨之際,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臨之際,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東門老街,承載了多少深圳記憶
    2020年5月,東門老街林立的商業店鋪,熙攘的客流。2020年5月,經歷疫情的東門老街恢復了往日的喧囂繁華。2020年5月,東門老街時尚潮人。2020年5月,老街到處是精品店、專賣店。2020年5月,東門老街是時尚青年最愛去的街市。1991年,老街清晨,運貨商販。1994年,東門老街最早的時尚。1990年,在東門老街上排隊打金飾的遊客。
  • 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萬商雲集"深圳墟"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東門步行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 (今蔡屋圍 )、羅湖村、隔塘村 (今水貝村 )、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晚明始,這裡便是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 深圳東門老街歷史超過360年 近年卻地位尷尬
    東門至今仍是深圳人流量最大、最密集的商業步行街。  編者按:  一年四季,從早到晚,人流不息,東門商圈是深圳平民階層的休閒和購物天堂。這裡不僅濃縮了這座城市刻骨銘心的歷史印記,更見證了深圳商業的變遷和無數個千萬、億萬富翁的誕生。  近幾年,當深圳各大新商圈陸續崛起,當人們的目光一次次往深圳西邊聚焦,東門,這個曾經無數深圳人的淘寶樂園,似乎被漸漸遺忘了。
  • 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百年老街|威海路|臺東鎮|商業步行街|...
    關注7月23日,商務部於南京召開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青島臺東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這也意味著這條承載豐厚歷史底蘊和商貿基因的百年老街,正式開啟迭代升級的蝶變之路。
  • 老深圳的市墟—東門老街
    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人來說,都是那麼的熟悉。因為,這裡承載著深圳的歷史沿革、變遷。鐫刻著深圳厚重的記憶。畫面講述了東門墟市的歷史,上百年的風雲變幻、歷史沿革。東門老街由最初的「墟市」,如今,經過深圳新一輪的環境提升工程。東門步行街,變得越來越「靚」了。
  • 打卡深圳-藏匿在東門老街的記憶……
    東門老街,確實記錄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歷史。它是現代深圳的歷史舞臺的見證,是深圳歷史文化積澱的組成部分,也是深圳人民的根源。深圳老街被深圳人成為「老東門」,形成於明代中期,也被稱為「深圳老舊墟」。它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以北。東門中路,解放路,湖貝路等主要街道均為框架。
  • 東門老街是深圳商業的「根」
    羅湖區有關人士認為三大原因使東門老街長盛不衰  東門老街是深圳商業的「根」  羅湖區統計局昨天首次對外發布五一當天東門客流量數據表以及消費者行為調查表,這一統計調查信息共享的做法,有助於眾多商家、消費者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加深對東門市場的認識,也為有關部門完善對東門的發展規劃、商家制定營銷策略以及有針對性地組織貨源提供參考
  • 深圳羅湖區東門老街大年初一開市敲鐘
    原標題:大年初一開市敲鐘 老東門年味更濃了   2月16日是大年初一,上午10點,一場主題為「金狗納福·福臨東門」的新年敲鐘迎春活動在深圳羅湖區東門老街廣場舉行,使這裡成為深圳最有年味的地方之一。據悉,這是東門老街連續第18年舉行該活動。
  • 東門老街:被奪走名字的老深圳
    以前的老街當然不會有今天的人這麼多,畢竟以前的深圳也只有一個小鎮規模,人多起來也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情,但老街很長時間都是深圳人流最旺的地方那是確切無疑的。東門老街是深圳最開始的地方,這裡的變遷也映射著深圳的變化,這裡以前叫深圳鎮或者深圳墟,後來有成為了寶安縣城所在地,因為寶安縣由縣改市的時候用了深圳這個名字,所以為了做區分,這個地方就改叫東門老街。
  • 青島百年老街成我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 臺東商圈計劃用...
    半島記者 劉笑笑7月23日,商務部於南京召開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青島臺東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這也意味著這條承載豐厚歷史底蘊和商貿基因的百年老街,正式開啟迭代升級的蝶變之路。
  • 【尋跡羅湖】東門老街,集歡樂遊購於一體的新型步行街
    俗話說,「沒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深圳東門步行街是深圳市的著名步行街,也是深圳形成時間最早、最成熟和最具規模的商業旺區。近年來,東門老街經過針灸式改造等方式,如今已成為集購物、飲食、休閒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新型步行街。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7月23日,商務部於南京召開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青島臺東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這也意味著這條承載豐厚歷史底蘊和商貿基因的百年老街,正式開啟迭代升級的蝶變之路。回首來時路,臺東商圈在12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深圳華潤1234space:體量雖小業態俱全 東門商圈「新龍頭」
    踩盤時間:周三 下午3點  曾經有業內人士開玩笑說:「mini萬象城對華潤來說,應該就只是個玩票性質。」  實際上,有著mini萬象城之稱的「華潤1234space」自開業以來,日均客流量10萬,已經成為了東門商圈的「黑馬」,同時憑藉華潤品牌以及「小體量大容量」的特點,甚至迅速成為了東門商業升級的「新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