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夥進價千元球鞋賣4萬!僱人排隊半天掙2萬!炒鞋神話中,九成...

2020-12-15 澎湃新聞

「鉤子一反,傾家蕩產」

「暴漲900%,有人靠炒鞋年入千萬」

「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

「70後炒股,80後炒房,90後炒幣,00後炒鞋」

「炒股不如炒鞋?一雙鞋值1700萬美元」

……

這段時間,種種因「炒鞋」而起的新聞鋪天蓋地,網上隨便搜搜,都能看到各種「驚耳駭目」的標題,仿佛之前沒趕上炒幣而錯失的一個億,現在又在鞋堆裡招手。

炒鞋是怎麼火起來的?一雙若干年後甚至會氧化成粉的球鞋,為何能被炒到天價?

錢江晚報記者採訪入圈六年的鞋圈「老炮」,試圖揭開這股狂潮背後的冰山一角。

小簫的部分炒鞋「戰果」

01

從鞋圈「小白」到「老炮」

球鞋變成了看不懂的金融產品

和記者想像中的「老炮」形象不太一樣,今年剛讀大三的杭州男生小簫,穿著大T恤,五分褲,留著小鬍子,打扮簡單隨意,除了他腳上那雙藍白相間的球鞋。

這是他「入圈」六年以來最成功的一筆投資——5年前買下來時1000多元,現在網上的市價已經達到四萬多元人民幣,溢價四十多倍。

一旁,碼著半面牆的鞋盒,有原配的紙盒,也有潮牌鞋盒,原價298元一個,小簫沒搶到,從別人那裡轉手買來的,一個666元,目測有十幾個,亞克力材質。

鞋盒裡,整整齊齊擺著一雙雙球鞋,不光有男款,還有女款,甚至還有從別人那裡收來的舊鞋。

這些鞋,小簫幾乎都不會穿,只是買來收藏的。

「這雙是今年的『鞋王』;這雙是王思聰同款不同色;這雙是通宵排隊買的;這雙是我自己畫的;這雙上面有刮刮樂;這雙是我聽說不再復刻,從別人那裡買下的二手,結果後來不僅復刻了,新鞋還比我買來的二手價格都低,簡直心態爆裂……」

一雙雙拿出來,摩挲著,小簫能說出每雙鞋背後的故事,這上面承載了他的熱愛和心血。

這半面牆前碼放的十來雙,按照目前的市價,大概有十幾萬人民幣的市值。這些只是小簫所有球鞋中的一小部分。

六年來,小簫和鞋圈一起成長,見證了鞋圈玩法的不斷更新迭代。

小簫從高二開始,每周都會去杭州幾個固定門店排長隊,「買鞋要抽籤,但是這個籤先到先得,一些熱門款,凌晨3、4點就得去排隊。抽到籤後,等於有了一張球鞋票,這張票現場就可以轉手,根據尺碼、型號溢價不同,基本在一千以內。」

靠著轉賣鞋票,高中的小簫每個月都能掙個5000元左右零花錢。這是最初級的「小白玩法」。

「進階版就是,比如某款熱門鞋在這家門店發售100雙,僱幾十位阿姨一早就去排隊,總能拿到二三十個號,拿到號的阿姨一人報酬200元,沒拿到號的50元,但是每個號哪怕溢價800元轉手出去,一上午就能掙個一兩萬。」

膽子更肥的,則會去國外的電商網站上下單,找轉運公司,運個幾十雙回來,周期大概一個月左右,一次能有5、6位數的收入,可是一旦被海關查到,則血本無歸。

而如今的勢頭,所謂「高階版」玩法,已經讓小簫這位「老炮」也有些望而卻步了。

比如專做球鞋交易的APP nice上,根據鞋款選擇下單後,可以選擇寄存在nice倉庫,付款完成後,商品立刻確認交易成功,可直接進行二次出售。

「就等於說,你球鞋都不用拿到手,就花錢買一個交易名額,瞬間就可以掛單賣出去,無實物即可交易。這還是鞋子嗎,這完全就是金融產品。」

溢價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鞋王」背後的增值空間

是怎麼來的

在小簫工作室的鞋牆裡,最頂上的那雙,擺放著號稱今年的「鞋王」——41碼的AJ倒鉤高幫款,今年5月11日發售,原價1299元,小簫在平臺上買來時的價格為5500元,且越「黃金」的尺碼越貴。

在小簫買鞋的App nice上記者看到,頁面上不斷刷新「求購」以及「成交記錄」,求購價從高往低排序,截至發稿前,最高求購價為16601元;成交記錄裡,最新成交價則為16600元的41碼,相比原價,整整溢價十幾倍。

也就是說,如果小簫現在轉手出去,立刻能賺到1萬多元。

球鞋市場上,這樣的差價已是稀鬆平常,溢價神話的故事此起彼伏。

2017年,售價不到1500元的OFF—WHITE·AJ1很快炒到1.2萬元,這雙紅白相間的AJ1,又在短短兩年後價格一路飆漲到70000元,漲幅超過4500%。

今年2月,一雙300美元的YEEZY Boost 750一周內炒到3萬元,利潤高達1200%。

而據說,目前世界上最貴的鞋,則是紅色的Air Yeezy 2(Red October),此前以1700萬美金的成交,創下球鞋界有史以來的最高拍賣價,成為「世界鞋王」。

紅色的Air Yeezy 2(Red October)

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達到4.5億元,超過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一位球鞋愛好者小王告訴記者,自己在另一個球鞋交易app上參與了AJ1北卡藍的抽籤,僅發售五雙,還有十天截止,就已有近千萬人次參與,自己的抽籤號排在了第936萬餘位。

AJ1北卡藍

市場之瘋狂,令人瞠目。

小簫說,一雙鞋之所以能成為「爆款」乃至「鞋王」,背後都有一定的邏輯,尤其在於品牌方和明星效應。

「比如某款鞋還未發售,品牌方在設計過程中,前期會曝出很多諜照,然後到了發售期跳票(說好要發售結果沒發),比如今年這款反鉤,就連跳票三次,吊足消費者胃口。再加上聯名、背景故事鋪墊、名人效應、有多少大牌明星穿過等等,一旦開售,鞋王基本就此誕生。」

對於鞋圈的人來說,像中國新說唱這樣的節目屬於風向標,走嘻哈風、玩說唱的藝人,對於球鞋的帶貨能力和影響力,不亞於李佳琦之於口紅。

「也許有帶貨能力強的藝人穿了某品牌的冷門款(價格跳水、低於發售價或銷量一般的款式),這款鞋一夜之間就能價格飛漲,一鞋難求。也有可能一些很看好的款,由於貨源充足,導致價格跳水,反而砸在手裡,這些都是說不準的。」

「炒鞋」有了交易指數、成交行情

球鞋鑑定師日均收入過萬

在「炒鞋圈」,如今也像股市一樣,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就是官方售賣市場,二級市場則是非球鞋官網的電商平臺交易,比如毒、Nice這樣的交易APP,就連美國的二手球鞋交易平臺StockX都準備進軍中國市場。

而「鬥牛DoNew」App上,行情更為直觀,甚至加入了漲跌幅和K線,頁面布局十分接近傳統交易所。

此外,還有平臺根據24小時的交易額,編制了「炒鞋」三大指數:AJ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達斯指數,分別對應的是這三家品牌廠商的球鞋交易。

炒鞋成了炒股。在暴利的驅動下,為了防止假鞋泛濫,也帶動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鑑定。

而球鞋鑑定師,則成為球鞋交易平臺上最神秘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一個「真」或「假」,就決定了你這雙鞋的未來命運。

對於球鞋鑑定來說,完整的配套包裝非常重要,如果一雙全新爆款,但是沒有鞋盒,一方面可能被平臺拒絕鑑定,另一方面,即便是鑑定通過,成交價格也將大打折扣。

「就比如這雙41碼的AJ倒鉤高幫,目前市價16600元,如果沒了鞋盒,最多只值12000。」

AJ倒鉤高幫

小簫告訴記者,一般鑑定真偽,比較常用的還是毒和nice平臺上的鑑別的服務,尤其是毒APP入局比較早,在鞋圈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口碑和客群都有了長年的累積。

「在平臺上購買的,會贈送鑑定服務,非平臺購買的,只要預約鑑定師,拍鞋體的詳情照片發給鑑定師,根據鞋盒側標上的貨號代碼信息、外觀、內部走線等等,幾秒乃至分分鐘就能出結果,鑑定費只需5元。」

但是平臺上的鑑定需要排隊等待,火一點的鑑定師每天排隊人次能有三四千,這樣算下來, 鑑定費每日收入過萬不是難事。

根據毒APP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初,平臺有15位鑑定師,累計鑑定超過1620萬件。

小夥鑑定5萬雙球鞋,揭秘最扎心真相:九成女生七夕收到假鞋

02

馬克思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可如果是幾十、上百乃至上千倍的利潤呢?

天價球鞋炒到最後,並不是為穿,而是為奇貨可居。

可這樣看似火爆的市場和行情還能維持多久?「鞋炒不穿」屢屢登上熱搜,越來越多圈外人士開始關注炒鞋,是否會加速泡沫的破裂?最後又是誰來為此買單?

一漲價就被低價掃貨

一降價就被全額退款球鞋

賣家苦著臉:這日子沒法過了

本以為,這樣瘋狂的買賣行為,能讓球鞋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可記者調查了解後發現,對於非官方直營的經銷商賣家來說,反而苦不堪言。

在電商平臺上開球鞋網店已經十餘年的賣家老餘,一聽記者採訪炒鞋的事,哭喪著臉開始訴苦,「我太難了,我們這些賣家都太難了,一些規模小店的店鋪,都關店不知道多少家了。」

老餘從最初玩虎撲、論壇,再到淘寶和如今的球鞋交易平臺,因為喜歡球鞋,才開起了網店。原先風平浪靜,還能賺點錢的日子,從去年開始被打破,節點正是「毒」和「nice」這樣的球鞋交易平颱風靡起來的時候。

在球鞋交易平臺上,不同款式、顏色、尺碼的價格隨時都在波動,求購者多則價漲,出手者多則價跌,跟股票交易一樣的原理。

「所以就造成,只要他們平臺上某款鞋一漲價,我們賣家還沒反應過來,就會瞬間湧進大波人來低價掃貨,轉手拿去平臺上售賣賺差價;可是一旦降價,就立刻申請退款。」

老餘說,原本賣家都有自己的銷售節奏,比如庫存有1000雙,先溢價200元,預售100雙,再根據市場行情,以預售的方式進行調價,或漲或減。

可一旦被掃貨,庫存瞬間就被清空,自己原本的銷售節奏全被打亂。

「這還不算什麼,如果買家賺了錢,他們也就不說什麼,如果買家還沒收到貨就降價了,他們馬上就來申請退款,這就造成店鋪連結退款率居高不下,影響我店鋪的權重,導致店鋪排名靠後、買家搜索不到,別說影響銷量了,這是影響生存啊。」

老餘為了防止被掃貨,也不是沒想過辦法。

「像『毒』app上,個人賣家交易要通過平臺鑑定驗證真偽,而平臺對包裝卡的很嚴,如果盒子有破損之類的,很有可能鑑定不通過。」老餘開始給鞋盒蓋上「XX店,僅供個人買家,杜絕炒鞋」的字樣。

可炒鞋販子不幹,不僅會要求退款,更有甚者,會要求老餘按照平臺上的實時交易價格給補貼差價,否則就去投訴。

長此以往,老餘不勝其煩,更是苦不堪言,「絕大部分的精力都在應付這種破事上了,還叫人怎麼做生意。」

培養了四年的主管成了「家賊」

年利潤率從10%降到如今不足4%

最令老餘痛心的,還不僅是金錢和時間上的損耗,而是人情。

老餘此前的客服女主管跟了老餘四年,算是店裡百來號員工中工資最高的心腹之一。可沒想到,因為炒鞋平臺太火,主管按耐不住利益的引誘,和老公一起暗度陳倉。

「她先給自己設置成店鋪vip9折拿貨,而且她那邊能看到我所有的真實庫存,一次拍幾十雙,拿去『毒』上賣,3個月拍了20多萬的貨品,還都是9折拍下的。後來有款式降價,她怕砸手裡,又拿回來退,管倉儲的員工無意告訴我,我才知情。」

老餘說,自己是含著淚把她開除的。「按說你作為客服主管,看到其他平臺漲價了,第一時間就應該來提醒我趕緊調價,保護店鋪利益,怎麼還能自己賺起差價,眼睜睜看店鋪蒙受損失呢?」

如今,老餘對這樣的局面依然無解,要麼就得24小時盯著各個平臺的交易數據,實時改價,這實在吃不消,就只能把網店所有「尖貨」全部下架,只賣「普貨」,「尖貨」只能掛在球鞋交易平臺上出售。「真的是逼良為娼啊!」老餘無奈自嘲。

在老餘看來,現在販子和顧客之間的界限已經很模糊,「全民皆可販」,這對行業是很大的傷害。

「一些抗風險能力弱些的小店鋪,關停的、退圈的不計其數,我們也不想做這種投機倒把的事,只掙該掙的錢。而且這樣的風潮,讓真正喜歡球鞋的人,也只能花高價去買。」

老餘這兩年店鋪年利率直線下降,從原本的10%,降到現在不足4%,「這種生意,還有誰願意做呢?」

有玩家給自己找好了後路

學文物修復的做起了球鞋修復

小簫在做球鞋修復

炒鞋風還會刮多久?會一直熱下去嗎?

對這一點,小簫倒是看的蠻開,「只要有人在玩,這個市場就會一直在,但價格會不會一直虛高,這就很難說了。」

小簫早早就給自己想好了後路——在濱江就讀的學校旁申請了一間工作室,大學學文物修復的他,埋頭做起了球鞋修復,還開了網店,十餘平米的工作室裡,除了小簫自己收藏的球鞋,桌子上還擺放著五六雙舊球鞋,那是別人寄來,請小簫幫忙修復的。一旁,有各種顏料、修補工具。

小簫在做球鞋修復

通常接到的訂單,大都是開膠、爆漆、裂紋、麂皮褪色等,根據修復的難度和周期定價,每天都有三五個訂單,月成交額總有萬把元。

小簫一邊跟記者閒聊,一邊隨手拿起一雙白鞋開始修復,磨邊、清潔、開膠、上膠,有條不紊。「像這種鞋頭開膠的,不能直接粘,要先處理乾淨,再修復上面的劃痕,大約三到五天能修好,收費三四百左右。」

來看一下視頻

小簫說,真的喜歡球鞋的人,哪怕穿再破再舊都不大會扔掉。之前小簫修過一雙破到宛如打過仗一樣的鞋,幾百塊買來,修復好以後,1500元轉手出去。

「趁著球鞋市場現在還火爆,應該趁著這波熱度帶動發展周邊產業。市場也許已經飽和,與其在泥潭裡摸爬滾打,不如在一旁掉泥鰍。」

原本炒股的母親,也在小簫的帶動下,關注起了球鞋圈,準備「入坑」。

小簫告訴記者,過段時間,他也許會去開個抖音號,專門介紹球鞋穿著過程中的問題、怎麼保養等等,說不定也能火起來。

專家:如果想著靠炒鞋賺錢

自己往往會成為那個泡沫

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越來越火的「炒鞋」市場,對很多炒鞋的散戶而言,因為實力有限,只能淪為收割對象。

而那些真心喜歡鞋子想買來穿的人,則不得不與幾十上百萬人去爭搶幾千雙球鞋,最後只得高價入手心儀的物品。

「說炒鞋穩賺不賠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個人裡9個人賺錢,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這兩年,炒鞋變成一個很有風險的行業,因為一雙鞋你很難買到原價,你以市場價去買,就只能是看它跌還是漲,就跟買股票一樣,真的有點賭博性質。現在炒鞋10個人有7個人賠錢,只有大商家可以賺錢,小商家就叫割韭菜。」國內球鞋界KOL夏嘉歡日前公開表示。

在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看來,飢餓營銷的方式只能製造心理稀缺效應,不可能製造真正的價值稀缺性。

知乎金融科技領域大v半佛仙人表示,一個產品有炒作的價值,最起碼要有一個保底的價值在那裡,可以隨時換成錢或者生產物資的東西。一個沒法控制產量的市場,炒作價值為0。「消費主義的典型特點就是鼓吹消費等於社會地位,這是典型的消費主義陷阱。如果想靠著炒鞋賺錢,到最後往往自己會成為那個泡沫。」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佳晨

值班編輯:張琴

猜你喜歡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泉州炒鞋也瘋狂:進價千元球鞋敢賣300萬 APP還可查K線圖
    APP內,球鞋價格虛高,仍有人購買。緊隨其後的也是一款AJ球鞋,標價為66666元,有三條交易記錄,其中8月5日,該款球鞋有人以99999元的價格買入,而8月7日也有兩人以6.8萬元的價格買入,而這款球鞋的發售價,也僅僅為1299元。  一款最近較為熱門的聯名鞋,最新的成交價為2.8萬元,該款球鞋有661條交易記錄,交易價在1萬到8萬元不等,最高達到79999元。
  • 莆田球鞋鬼市背後:玩家僱20人排隊搶鞋,2年賺30萬
    2017年,他僱了20個人排隊購買AJ(Air Jordan)一款新鞋,並由此踏上「炒鞋」之路。兩年間,掙了近30萬。當新京報記者詢問其是否算「散戶」裡掙得多的,小君笑而不語。不過,他透露,曾看到過某莊家的流水,月入幾十萬。
  • 炒鞋退潮後,炒鞋者怎麼樣了?
    連夜排隊15個小時後,北京某高校學生趙子涵獲得了原價購買adidas Yeezy Boost 350 V2 Black的資格。趙子涵以原價1899元購入這雙鞋,第二天就轉手賣了3100元,賺到了1200元差價。「過了一陣子就漲到3800,」回憶起來,趙子涵還有些懊悔,「不過當時確實什麼都不懂,想著能賺到錢就好了。」
  • 這屆95 後|炒鞋暴富夢碎:輝煌時月入 15 萬,如今一雙賺 50 元
    2013 年、2014 年前後,他最多的時候一周能掙四五萬。現在,胡藝繽開了一家專門賣球鞋的淘寶店。他店裡的貨源來自日本,是很早之前買鞋時積累下來的資源。跟國內相比,日本的球鞋價格相差不多,但相對容易購買。合作的條件是,除了進一些爆款鞋,胡藝繽也會幫對方承擔一部分清庫存的任務。
  • 一夜巨虧50萬:資深「鞋販」口述網際網路炒鞋江湖
    「90後小夥炒鞋獲利百萬為父母買房」、「囤貨127雙Yeezy,兩天轉手賺得150萬元」、「16歲少年兼職炒鞋,月入百萬」…去年,「炒鞋」一詞猛然闖入許多普通人的視野。據相關球鞋交易平臺統計數據,僅8月19日一日,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就達到4.5億元,超過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2019年上半年,購買量最高的用戶,共買下5703雙球鞋。交易量前十的用戶僅僅半年就完成了23635次交易,達成約3400萬元交易額。抽鞋軟體、球鞋發售日曆、球鞋鑑定、球鞋社交,大量與炒鞋相關的衍生產品也一同乘上東風。
  • 大學生「炒鞋」花了135萬沒買到一雙真鞋 高價賣掉科比絕版球鞋只...
    小黃第一反應是拿出床下珍藏的那雙科比聯名球鞋,「不管消息真假,一定要趕在價格瘋漲時把鞋子賣掉。」 很快,籃球界的悲傷演變成了炒鞋團的「狂歡」,幾小時內國內外科比球鞋價格飆漲,很多球鞋交易平臺迅速下架相關商品,小黃這雙珍藏已久的科比鞋以6000元高價售出。賣掉心愛的球鞋實屬迫不得已,竟是為了抵債。原來,去年5月到7月短短三個月,因為「炒鞋」,小黃被騙135萬餘元。
  • 「炒鞋」風當止
    一雙球鞋價格從1元漲到3萬元需要多久?答案是:只需要兩個小時。9月3日,在淘寶某體育用品店的一場球鞋拍賣會上,一雙TS&AJ從晚8時1元開拍,截止到晚10時,最終成交價為34732元。(9月15日 未來網)球鞋本不是什麼稀缺資源,放在幾年前,人們絕不會相信這一功能單一的「球鞋」能被炒出「天價」。2015年,可謂是球鞋市場的分水嶺,那年前後,球鞋開始與明星們「掛」在一起,成為了一種時尚、文化元素。球鞋市場不再沉寂,開始越發躁動,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商開始通過限量、抽籤等方式,不斷刺激著球鞋市場。
  • 炒鞋越來越像炒股,有人砸20萬屯了假貨,背後資本兇猛彪悍
    為了買「小閃電」,他拉了四五個朋友一起,早晨6點半從家出發,8點到店門口排隊抽籤,等了整整三個小時,幾個人全都沒抽中,最後只好空手而歸。 球鞋市場的火熱,讓這類垂直電商APP備受資本追逐。 2019年4月,毒APP獲得A輪融資,投資方為DST。毒APP對外的宣傳稿件中提到,新一輪融資後,其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兩個月後,Nice獲得數千萬美元D輪融資。
  • 我的「鞋狗」人生:和100萬人一起搖號,月花10萬買鞋
    2020年之後,年輕人炒鞋的熱情並沒有消退。今年3月,AIR JORDAN 3PETRO在天貓的抽籤人數抽籤人數達到92萬。4月份,CONVERSE X FOG的聯名款和AIR JORDAN 1的抽籤人數,分別為39萬和41萬。
  • 千元鞋炒到3萬6,被洗壞要求全賠,店家喊冤!法院裁決:賠60%
    近日,杭州蕭山區人民法院通報一起服務合同糾紛案。據悉,原告在此前花費3.65萬元人民幣,購買一雙AJ限量球鞋,之後將球鞋送到住處附近的一家普通洗鞋店清理,結果取鞋的時候,發現兩隻鞋的鞋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因此要求店家按購買價賠償遭拒。
  • 是潮鞋?還是炒鞋?——球鞋文化圈背後的商業邏輯分析
    在無意中搜到CCTV-5中爵士對公牛的最後一場總決賽,喬丹的一記絕殺,深深的在心中留下了對於籃球的熱愛,也對球鞋第一次有了認知。第一次知道在工資僅為百元之餘的月薪中,還存在著動輒千元的球鞋,也第一次知道一雙球鞋代表著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
  • 鞋店洗壞限量球鞋被判賠2.19萬 冤不冤?
    鞋店洗壞限量球鞋被判賠2.19萬 冤不冤?2.19萬】一雙限量版AJ球鞋,杭州小夥買來是3.6萬元,穿了3個月之後,球鞋送到洗鞋店卻被洗爛了。這類糾紛的難點在於現在的年輕人流行「炒鞋」,這種炒到兩三萬的球鞋其實原本的售價應該是幾千元。4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一審終審了一起因洗護不當導致的服務合同糾紛案。
  • 昨夜青島萬象城門前400多人徹夜排隊 只為今天買雙鞋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火了,「70後希望80後接盤股市,結果80後跑去炒房了,80後希望90後接盤房子,結果90後跑去炒幣了,90後希望00後接盤比特幣,結果00後跑去炒鞋了。」這不是一個玩笑。近年來,隨著球鞋文化在國內的的流行,球鞋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甚至催生了「炒鞋」一族。
  • 南京一大學生花38萬元買球鞋 「炒鞋」真成了「大生意」?
    最近「捯飭球鞋」成了風潮,據說炒鞋子比倒賣房子還來錢。此前「95後靠炒鞋在杭州買房 」還上過熱搜。不過,近日,南京一小夥就因為「捯飭」球鞋栽了跟頭。8月中旬,在南京江寧上學的盧同學向當地麒麟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買球鞋被騙了,總額高達38萬元。
  • 靠倒賣球鞋兩年掙30萬:天價球鞋背後,誰在消費直男的購買力
    6月15日上午10點,阿迪達斯將發售一款灰色的Yeezy(椰子鞋)700「Tephra」球鞋。為了順利買到這雙球鞋,陳勇需要提前4個小時到門店排隊。 對大部分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而言,沒有為球鞋排過隊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但對陳勇而言,這只是自己諸多代排業務中的一單。按照每小時50元的算法,最終,陳勇會獲得200元的報酬。
  • 3萬6的AJ被洗鞋店洗爛了,這種「炒」出來的價格怎麼賠,法院判了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蕭法一雙限量版AJ球鞋,杭州小夥買來是3.6萬元,穿了3個月之後,球鞋送到洗鞋店卻被洗爛了。這類糾紛的難點在於現在的年輕人流行「炒鞋」,這種炒到兩三萬的球鞋其實原本的售價應該是幾千元。今天(4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一審終審了一起因洗護不當導致的服務合同糾紛案。眼尖的能看出,這是一雙AJ1OW的聯名芝加哥白黑紅限量球鞋。
  • 六萬一雙的AJ球鞋,小夥一口氣定了兩雙!收到鞋傻眼了
    近幾年,"球鞋市場"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去年的 AJ1,今年的 Dunk,讓很多年輕人趨之若鶩,也發生了很多違法犯罪的事情。雖然,許多人都在呼籲"鞋穿不炒"。但還是沒能擋住部分爆款鞋的"瘋狂"。奢侈品品牌迪奧和 Air Jordan 的聯名品牌球鞋(以下簡稱迪奧 AJ)官方售價高達一萬八,如今市場價格早已突破六萬,女碼甚至價格超過了十萬,一度被人成為"年度鞋王"。微信上 3 萬多買了 2 雙迪奧 AJ拿到貨後發現竟是山寨貨因此,這雙球鞋對於絕大多數寧可天天吃泡麵也要攢錢買球鞋的年輕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 人民幣收藏神話:1毛紙幣賣4萬 2角硬幣炒到3萬
    原標題:人民幣收藏神話:1毛紙幣賣4萬 2角硬幣炒到3萬   高通脹背景下,人們體會到的是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面值1毛的紙幣能賣到4萬,增值40萬倍!網絡盛傳「一枚瘋狂的貳角硬幣」炒到3萬!樓市股市低迷使得遊資轉地而戰,令人瞠目的增值神話,在人民幣收藏市場上全面上演。
  • 一雙球鞋賣到過億元,炒鞋是怎麼變得比幣圈更瘋狂的?
    跟前兩年的幣圈一樣,各種依靠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話在網上瘋傳。當各色人群紛紛湧向炒鞋市場,這件事已經和球鞋本身關係不大,而是又一個「老韭割新韭」的故事。像炒股一樣炒鞋在這場炒鞋的狂歡,最顛覆人們認知的,莫過於那三個神似納斯達克指數的球鞋指數。
  • 炒裙比炒鞋還賺錢?千元裙子轉手能賣5000元:純粹是投機
    「大學生炒鞋月入百萬」、「炒盲盒最高溢價40倍」……在大家驚嘆於這兩塊「新晉投機領域」的巨大利潤之時,另一個暴利行業悄然浮出水面——炒裙子!第一時間了解更多財經動態,歡迎關注千尋股票小程序。  炒裙子有多賺錢?據調查:一條1000多元購買的裙子轉手就賣4000-5000元……還配了個頗為「高大上」的專業名詞「炒Lo股」。